吴承恩的北京之行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胡适与鲁迅考证其为《西游记》的作者。而吴承恩与北京的渊源,或许鲜为人知——他曾三次到过北京“求职”。
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龙溪书院读书,以求功名,但科举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才被江南学政推荐到南京国子监就读。次年(1550年)补得“贡生”(举人副榜),遂到北京“谒选”(赴吏部应选官职)。
5月初,吴承恩从淮安下古镇乘船,沿大运河北上赴京。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一路上吴承恩走走停停,尽览沿途风景,登山东泰山、游天津杨柳青、逛顺天府通州城等,最后才抵达北京。时有李春芳、沈坤等好友招待。李春芳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与吴承恩结交已久。沈坤与吴承恩为同乡兼好友,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
6月初,吴承恩进京后,“谒选”之事不大顺利,毕竟只有“贡生”的“学历”,与“贡士”“进士”的“学历”相差较大,所以两个月没有结果。
这一年八月,北京发生了“庚戌之变”,即败退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在鞑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的统领下,10余万铁骑长驱直入,于十六日从蓟镇进攻古北口,遂进犯京师,逼近安定门外,且围攻北京城三日。明廷主将仇鸾采取“坚壁”之策,任凭俺答汗劫掠京郊。俺答汗在饱掠之后扬长而去,由此给京城带来危机,也给吴承恩谋职之事造成很大影响。
好容易等到事情有了些眉目之时,吴承恩突然接到一封老家来的信,让他如五雷轰顶——15岁的儿子吴凤毛夭折。吴承恩是三代单传,如此打击使他难以承受,便要速返故里淮安。
临行前,他写下《庚戌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诗:
世味由来已备尝,鸥心宁复到鹓行。
纵令索米容方朔,未必含毫象子长。
六月车尘惊客鬓,连宵乡梦绕山堂。
明珠有赠惭无报,系在罗襦未敢忘。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吴承恩第二次进京“谒选”,但一直在吏部“挂选”。好友李春芳父母于本年春来京邸,恰逢李春芳父亲七十寿辰,吴承恩参加了李春芳为父亲所办寿宴,并撰《元寿颂》为之贺寿。不过,对于吴承恩来说,在京期间最重要的事务,还是前往吏部探寻“谒选”之事。吏部为明清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其旧址在东长安街南面,大致为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位置。
据传,在京期间,吴承恩曾多次到京畿寻游,寻访过西山大觉寺、十方普觉寺(今香山卧佛寺),还到过通州佑胜教寺访禅。
佑胜教寺,俗称“塔庵”,位于通州城北,京杭大运河西岸,以燃灯佛舍利塔而闻名,乃大运河北京段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始建于北周末期(577-581年),唐代贞观七年(633年)复建,此后历代多次重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行大规模修葺,并在须弥座束腰处镶有精美的砖雕,而每个角各安置圆雕力士神像。有的披铠甲执剑,有的袈裟合掌,有的慈眉善目,也有的凶相毕露,每尊神像都雕琢得惟妙惟肖。其中有一尊猪神像,肥耳巨嘴,硕鼻阔腹,形象十分逼真,令人想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关于《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在中国上古神话中,猪为重要图腾之一;在佛教中,摩利支天的坐骑便为野猪;而在道教系统中,在唐宋时期便出现了由“北斗九神”演变而来的“天蓬元帅”。燃灯塔的这一猪神像,也可为我们探究猪八戒提供参照。
在北京滞留一段时间后,因“谒选”仍无结果,吴承恩已日渐拮据,只好辞京而去。
吴承恩第三次到北京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并在京暂居一年多的光景。经过初考、复考后,吴承恩终于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与当时著名学者、进士归有光,先后被朝廷委任。归有光任长兴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知县,吴承恩任长兴县丞(正八品,辅佐知县并经管粮、马税征方面事务),遂离京南下任职。此时,吴承恩已年过花甲,而多年来南北往返的奔波,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完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