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清纪念馆漫行记
青砖黛瓦,古色古香,质朴大方,这是对郭澄清纪念馆的第一印象。仲夏时节,穿越大片的金黄色的麦田,伴随着丰收的暖风,在道路的转角一下子跃入眼帘。就这样,时光穿梭回几十年前,闲庭信步,沉浸品味,与那段峥嵘岁月撞了个满怀。
郭澄清纪念馆位于德州宁津的郭皋村,占地面积约1800平米,传统的四合院式结构,三个主题展馆各具特色。徜徉其间,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手稿、名人题词和历史档案等,见证着郭澄清老先生坚守信仰、艰苦朴素、融入群众、顽强拼搏的为民情怀,使参观者们能切身感受到郭老先生创作的艰辛不易,更为他一生为民、醉心写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郭澄清老先生是山东文坛短篇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也是山东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包括小小说)100多篇(结集40余篇),散文30余篇,诗歌400余首,报告文学30余篇,此外还有人物速写、评论、短论等,共计400多万字。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有诗歌《北京太阳暖心房》《铁头和骆驼的故事》,短篇小说《黑掌握》,长篇小说《大刀记》《龙潭记》《决斗》《历史悲壮的回声》,短篇小说集《社迷》《公社的人们》《小八将》,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他的鸿篇巨著《大刀记》是唯一一部描写鲁西北人民在日本鬼子铁蹄下坚强不屈、英勇抗争的小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刀记》的各种版本,包括小人书、广播评书、电影曾风靡全国,并被译成多国文字。2019年9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书系,《大刀记》以1975年7月版本再次出版。至今为止,说起《大刀记》来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六七十年代生人更是耳熟能详的。
郭澄清老先生一生著作颇丰,而且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的,这不得不提到他老人家人性的一个闪光点——刻苦勤奋。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步入文坛的,至1989年去世。其间经历了动荡岁月的文坛停滞和荒芜,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实际上才不足30年。他始终不离家乡,扎根农村,根植大地,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他既写解放后的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又写解放前的人民革命战争,反映人民群众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他以梦为马、执笔为“刀”,描绘出以农民为主体的具有真善美特点的人物谱系,所体现出的“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您心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把人身上所有最珍贵的东西——高尚的、自豪的、优美的东西”刻画出来(朱德发先生发表在《文艺报》)。这也恰恰契合了当下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及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原则,只有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讲好人民的故事,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作家这个称谓。
参观者边走边听边看,对郭澄清老先生的文学造诣给予高度评价,并深刻感悟其坚守信仰、艰苦朴素、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顽强与疾病斗争的精神,感受那段血雨腥风的艰难抗战岁月。同时对纪念馆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设性建议,希望以此提升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真正将“崇德、尚义、笃信、图强”的大刀精神发扬光大。
步出展馆,外面骄阳似火,心中热血沸腾。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只见一棵杏树拔地而起,枝叶繁茂,硕果累累,黄里透红的果实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喜人。驻足于此,不禁令人思绪荡漾:《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说:“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因此,到了宋代,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里确有杏坛,而人们也以“杏坛”来指代“孔子讲学的地方”,到了现代,“杏坛”更是教书授人之地的雅称。随即又想到此次参观活动的发起人——郭澄清先生的儿子——郭洪志,山东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生致力于研究医学、治病救人,可不就是“杏林人”嘛。两代人以杏为媒,与杏结缘。父辈著书立说,以文育人;子辈妙手回春,以医救人,两代人都是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耕耘,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美好的家风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也是一段“杏”事佳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