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玫:去读她的书吧
一个美丽的女人和她美丽的精神生活。读着她,心中便会充满一种欢乐。那是唯有她能给予你的。记住她,弗吉尼亚•伍尔芙。
01
静水流深的伍尔芙
美丽的伍尔芙是一个作家,不单单写小说,还写了很多批评的文字。像伍尔芙般在小说和评论中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今中外,凤毛麟角。所以伍尔芙才堪称知识分子。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她才能穿越时空地流传下来。
尽管我总是在谈论着杜拉,但其实更深刻影响我的那个女人,是伍尔芙。她和杜拉全然不同,虽然她们都写小说,又都把小说写得惊天动地。但真的伍尔芙更像知识分子。因为她没有杜拉般那种躁动不安的爱情和堪称绝唱的悲欢离合。她的生活看似平静。而安宁的下面,又总是深不可测。
伍尔芙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为出色的散文家。但她未曾受过正规教育,幸亏家中藏书丰富,孩提时代开始博览群书。从第一部小说问世,便被书评家称作天才。
伍尔芙一生与疾病抗争,情绪时常紊乱,但她的笔下,写到的事物总是清晰的,涉及的氛围总是真切的,触及的情绪总是妥帖的。她的奇特在于,能留给读者许多猜想,再让猜想张开延伸的翅膀。
她爱好演说,但不喜欢荣誉,对多所名校颁赠的学位,一概拒绝。终日除了生病,便是工作,她的勤快令人惊叹,创作之外,仅信札便有四千多封,逝后出版书信集六部。她曾在信中开导中国作家凌叔华:“痛苦烦闷的唯一解脱就是工作。”这显然是她自身的切肤之感。但她本人却终究没能“解脱”,五十九岁,即在我出生之前十三年(1941年3月),投河自尽。人们将伍尔芙打捞上岸,从她外套口袋里,吃力地掏出塞满的石块,可见她弃别尘世的决绝。
02
伍尔芙给了我勇气
最早读伍尔芙的文字是在1986年的海边。那是我至今不能忘怀的一种阅读。蓝色的夏季。北戴河海滨,一间小小的阅览室。记得我怎样在书架上取下了那本《外国文艺》,然后就第一次读到了伍尔芙,并看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女人。曾经怎样的惊喜。那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开始写小说,我正在一种莫名的欲望中挣扎,立刻便被伍尔芙那诱人的理论攫住了。我迷上她,因为她在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优雅和力量。还有她告诉了我,小说原来还有许多种写法。于是我执著地把那本书借走。那一次我们在海边住了很久。因为很久便有了机会慢慢地读伍尔芙。我非常认真地记了很多笔记。那所有令我震动的词语。还有关于她的“意识流”。
伍尔芙无疑是运用意识流写作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她看来,生活就是纷纷坠落的意识的碎片。那么如果真正地忠实于生活,也许小说就该具有“流动”的节奏。很奇怪第一次阅读伍尔芙不是她的小说,而是她关于小说的理论。不知道如果颠倒过来,她还会不会成为我的明灯。或者我就是在她的小说理论的照耀下开始创作的。那时候我对小说充满了恐惧,是伍尔芙给了我勇气。只是当年的卡片今天早已不知去向。但我知道其实它们并没有丢失,而是深藏在了心中的某个地方,让我源源不断地索取思维的财富。
在那个蓝色的夏季之后,我写了《再度抵达》。至今以为那是我的一个值得纪念的中篇小说,因为我写了海,和海边的故事。许多对往事的记忆,还有在海边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感觉。还有尝试。那种字体、时空、意识的转换,以及对明天包含着无限诗意的追求。那是我今天已经无法拥有的境界。那么忧郁的,为大海的正在变成灰色而伤痛。还有,在黑夜中游泳,向着灯塔。在残酷的爱情中成长。似乎始终都有伍尔芙的指教。
03
作为文学评论家的伍尔芙
然而我要说的并不是伍尔芙的小说,而是这个女人的思想和理论。她于是很艰辛,每天都有崭新的思考和表述。是伍尔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做一个小说家并不难,他只要拥有对生活的敏锐和构置故事的语言能力。但拥有思想和理论就不仅仅是庸才所能够企及。那是思维的一个创造性的冶炼和涅槃的过程。
总说理论是灰色的。灰色的意旨可想而知。理论当然如灰色般枯燥且乏味。男人做这样的思想者尚嫌疲惫,何况伍尔芙是个女人。而且她还不仅仅是个女人,她还是个漂亮的富有的女人。一个如此幸运的女人为什么还要苦苦思索?
当然那是伍尔芙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她一定是觉得她的美丽和富有并不重要,或者,不足以使她的生命闪烁出夺目的光彩。她不想用她的美丽去取悦于男人,亦不想被她富有的生活所禁锢。如果她不能挣脱那个宿命般的牢笼,周而复始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从海边回来便开始思念伍尔芙。很庆幸读到了伍尔芙的理论。那显然是一种有点功利的索取,因为当时,我正在批评的职业中奋力行走着,时而写一些印象式的评论。所以感谢伍尔芙那些充满了知性色彩的文字,她给了我工作的启迪和乐趣。
这就是后来我为什么会在写小说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写一些批评或者随笔。并且能够在那种近乎灰色的写作中,感受到一种思维的欢乐。我知道批评的文字是无可替代的,而唯有被那样的活力不停地滋养着,也许才能保持住小说创作中的激情和深度。
想不到我最初读到的伍尔芙的书是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而不是《海浪》,不是《到灯塔去》,也不是《达洛威夫人》。那是一本纯粹理论的书籍,但读时的感觉却绝不艰辛甚至愉悦至极。到今天,那本书已经被我读过了很多遍。很多遍之后,它才能总是那么远远近近、不离不弃地滋养着我。而当有刊物要我推荐“世纪经典”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本书。
这本书的译者瞿世镜先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研究伍尔芙,那么除了她的小说之外,还必须兼顾她的理论,因为她不仅是有成就的小说家,还是《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耶鲁评论》《纽约先驱论坛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她一生中共写过三百五十多篇论文、随笔和书评。伍尔芙的评论范围极广,但以小说评论为主。她以小说家的身份来讨论小说艺术,对于此中甘苦自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往往能抓住关键,避免浮泛的空论。甚至一些不太喜欢“意识流”小说的读者,对于伍尔芙的论述也很欢迎,因为这些文章写得切实、生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多角度地了解和欣赏小说的艺术。对于文艺理论和小说创作的研究者而言,它们更有价值,因为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了解现代小说的特征和局限,以及小说体裁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04
伍尔芙眼中的作家们
在现代文学史中,被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有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和福克纳。普鲁斯特比伍尔芙早生了十一年,又早死了十九年。即是说当普鲁斯特在法国去世时,英国的伍尔芙已经四十岁了。尽管他们不曾相识,但他们在欧洲的不同角落,一定共享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空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始终是伍尔芙最为欣赏的作品。作者混乱的思维刚好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理论的最好注解。她并不认为那是普鲁斯特因致命的肺病所导致的患者的呓语,而恰恰是他有悖于那个时代其他作家们正常表述方式的偏执和大胆创新。还也许是他们惺惺相惜。因为他们的身体都不够强健。伍尔芙患有神经病,她一生几乎都是在与精神失常做斗争中度过,就如同普鲁斯特住过多家疗养院一样。
而乔伊斯和伍尔芙几乎是同一代人。他们甚至是同一年出生,又同一年谢世。但是伍尔芙却宁愿把乔伊斯说成是年轻人,是那个时代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尽管伍尔芙对这个有着无限颠覆勇气的《尤利西斯》的作者多少持一点保留的态度,甚至批评过他的思想贫乏,和写作方式上的某种做作。但是基于彼此对意识流小说这种流派的共同追求,伍尔芙仍旧满怀热诚地赞赏了这位与她同龄的“青年作家”。她承认他的创作无疑更接近生活,开拓了小说新样式。无论什么人,只要阅读过《一个画家青年时代的肖像》,或是有趣得多的那部《尤利西斯》,你都会觉得乔伊斯的不凡,他毫无疑问是极端真诚,并非常重要的作家。和我们称之为物质主义者的那些人相反,乔伊斯先生是精神主义者。他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火焰的闪光,甚至不惜抛弃一般小说家所遵循的大部分常规,将那些按照原子纷纷坠落到人们心灵上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而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和细节都会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痕迹。毫无疑问,这将更接近于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芙甚至在她为她的新书《普通读者》所做的序言中,特地满怀欣赏地谈到了乔伊斯。而就在她如此赞赏他的独创性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正在《小说评论》杂志上连载,他甚至遭受着评论界无情的诋毁。
稍晚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福克纳。在艺术的表现方面,他无疑是更具探索精神的尝试者。《喧哗与骚动》堪称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登峰造极之作。而他的意识流显然又有了新的拓展。他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那种线性的意识的流动,而是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人物的不同思绪不停地跳跃和转换。那是一种环绕着的流动的声音,复杂的,模糊的,多元的,由此便造成了他小说中的那种非常独特的立体的感觉。这无疑也更为接近生活的原生态。可惜伍尔芙也许根本就没有读到过福克纳的作品,否则,她一定会说,福克纳是美国乃至世界当之无愧的那个最伟大的作家。
是的,普鲁斯特、乔伊斯和福克纳都写出过最优秀的意识流小说。但是他们却不曾有过对这种写作方式的详尽、系统,而又精辟的论述。而伍尔芙不同。伍尔芙写作,并且阐述。她希望她的理论和创作并行。因为她的思考的深度,以及她所拥有的那种表达的能力。所以,她在写着《海浪》、写着《到灯塔去》的时候,就不能不对这种崭新的写作方式进行剖析和总结。
05
《论小说与小说家》提到的作家作品
让我们跟随着《论小说与小说家》,跟随着伍尔芙的眼睛,去解读历史中的那些不朽的作品与作者。她读了那么多,又写了那么多。而不论她写谁,都会在行云流水的文字中,闪烁出独特的智慧。
记得一个晚上我和女儿独自在家。我们独自在家的那个时刻令人难忘。那时候女儿十五岁。她读了《简爱》和《呼啸山庄》。她觉得更喜欢《呼啸山庄》。
我说我和你的感觉差不多。《呼啸山庄》更使我震动。然后女儿追问,为什么?是的,为什么?我蓦地就想到了伍尔芙,就像心头掠过一道闪电。那是我曾读过很多遍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于是我对女儿说,你等等。然后就从书架上找出了伍尔芙的《论小说与小说家》,并开始在灯下为女儿诵读伍尔芙为勃朗特姐妹所做的那篇精彩的评论。
在伍尔芙看来,对于像勃朗特姐妹那样带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她们要表达的意义和使用的文字不可分离。而那意义本身,与其说是一种独特的观察,还不如说是一种与生俱来情绪。《呼啸山庄》是一部比《简爱》更难理解的作品,因为艾米莉是一位比夏洛蒂更高明的诗人。当夏洛蒂写作之时,以雄辩、华丽而热情的语言来倾诉“我爱”,“我恨”,“我痛苦”。她的体验虽然强烈,却和许多同时代人处于同一水准。然而《呼啸山庄》中却没有这个“我”。没有家庭女教师。也没有雇用教师的主人。有爱,然而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是被某种更为广阔的思想观念所激动,并促使她去创作。她朝外面望去,看到一个四分五裂、混乱不堪的世界,于是她觉得她的内心有一股力量,要在一部作品中把那分裂的世界重新合为一体。在整部作品中,从头至尾都可以感觉到那巨大的抱负——这是一场战斗,虽然受到挫折,但依然信心百倍。她要通过她的人物来倾诉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而是“我们,整个人类”和“你们,永恒的力量”……
这就是那个恬静的夜晚。和女儿在灯下。读伍尔芙。谁能说那不是一个享受的时刻呢?让伍尔芙和伍尔芙眼中的勃朗特姐妹与我们在一起,并浸润着我们的思想。
然后,你听她又在满怀敬意地谈论着谁?哈代。是的,哈代。她的前辈。她曾经在1926年夏季的某一天专程去探望了这位作家,然后,便以无比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哈代的小说。她认为,哈代比许多小说家都更能把物质世界的感觉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生存前途被一种自然景色所包围。这景色独立存在,然而又对哈代的人生戏剧赋予一种深沉而庄严的美。那黑色的低地,埋有尸骨的古冢和牧羊人的茅舍。它和苍穹相颉颃,像海面上的波纹一般光滑,但又坚实而永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延伸过去,在它的皱褶中隐藏着幽静的村落,炊烟在白天袅袅上升,灯光在夜晚的黑暗中闪耀。
哈代让伍尔芙觉出了大自然宁静的力量,又让她听到了那种拉丁化的响亮音调。还有,哈代告诉我们,人类是在一种不均衡的对抗中支撑着人性的。这大概便是哈代的永恒主题。而这一要旨就这样被聪慧的伍尔芙所洞穿。
伍尔芙又说到了劳伦斯,那个她同时代的作家。那个写了《儿子和情人》,写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家。那个曾经被英国政府查禁甚而抛弃的男人。她在1932年的日记中,说她怎样带着常有的挫折感去读劳伦斯的作品。她觉得她与劳伦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想走自己的路,因而忍受着同样的压力。所以她在读着劳伦斯的时候没有逃避,希望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种从另一个世界中摆脱出来的路径。但是劳伦斯的沉闷与闭塞又让她失望和沮丧。因为劳伦斯到底是一个矿工的儿子,他永远不能像普鲁斯特那样真正地发出天籁一般的声音。然而,阅读劳伦斯终究让她获得了深入解读这个男人灵魂深处的机会。于是,在劳伦斯去世一年之后,她写出了那篇满怀热情又入木三分的文章。
《儿子和情人》是一部心智不凡的小说。它的奇特之处就是你会在字里行间时时刻刻感觉到一种不安,一种颤动,好像它是由一些分散的闪光物体构成的。书中的世界,永远处于凝聚和解体的过程中。到处充满着被压抑的欲望,就像男主人公的躯体一样。因此,不论什么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似乎都有片刻时间属于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被某种不满足的渴望,某种更高级的美感吸引开去。因此这部书带给读者兴奋、刺激与感动。
然后伍尔芙笔锋一转,离开了这部小说,去纵论劳伦斯这个人。也许她真正想要谈论的,就是那位创作者。她似乎觉得作家本人的故事更能吸引她,并使她为他的人生而震撼。她是从矿工的儿子这一点来解释劳伦斯的。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伦斯对他生存环境的不满。这也是劳伦斯为什么总是心情不安的原因之一。他不喜欢他的境遇,这使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和别人不同,而那些拥有稳定地位的中产阶级作家则欣赏自身的环境。但劳伦斯不行。劳伦斯便是从自己的出身获得了强烈的动力。他并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对文学感兴趣,所以他不附和任何人,也不继承任何传统。他无视过去,也不理会现在,除非它影响到未来。作为一个作家,这种无视传统的姿态,毫无禁忌地让思想直接地蓦然闯进作品,让那些不来自任何传承的字句迸射出来,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之时向四面八方飞溅的水珠。
伍尔芙最最欣赏普鲁斯特,也是她说得最多的作家。足见《追忆逝水年华》对她的震撼。她欣赏他。那是因为她和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养尊处优,他们都高贵优雅,他们都脆弱敏感,并且他们都被某种疾病侵袭着。于是她对他便有了一种深刻的亲和力,那是一种生命的相通、气质的相近。所以伍尔芙在谈论普鲁斯特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在谈论她自己。
普鲁斯特之于伍尔芙,就像是手中的一大把钻石。她总是任意将它们镶嵌在几乎所有理论所及的地方,无论她的哪篇文章从你的眼前闪过,你都会觉出那个普鲁斯特在闪着远远近近的耀眼的光。不管是她专门评论普鲁斯特,还是评论其他作家,甚至她信手写来的那些日记,都会有普鲁斯特的字样在不断地出现着,诱惑着,就仿佛一个迷人的陷阱。而被陷进去的那个人,当然首先是她自己。
当离开了个人,伍尔芙又把她评论的欲望,转向了英国以外的那些杰出的作家群体。而在所有的国度中,最令伍尔芙震撼的,大概就是俄国文学了。她一直为人们不能用原文来阅读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而深感遗憾,她相信在俄文转化为英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流失了。拙劣的译文让那些伟大的俄国作家们好比经历了一场地震或交通事故,他们不但丢失了他们所有外在的物质,还失去了一些更微妙、更重要的东西——他们外在的风度,和内在的性格特征。所以那些盲目追逐俄国文学的人就难免显得可笑,因为他们所热衷的俄国文学已经是残缺不全的赝品。
然而伍尔芙还是写出了《俄国人的观点》那篇文章。那是她非常优秀,至今读来依然耳目一新的文章。在阅读了大量俄国文学之后,伍尔芙终于发现:俄国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就是“灵魂”。灵魂是几乎所有俄国作家都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她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说到了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当告别了沉重的俄罗斯文学,伍尔芙的目光又犀利地扫描了美国文坛的弄潮儿们。接下来我最想说的,就是伍尔芙对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学所采取的那种最辩证也是最宽容的立场。也许是因为她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本时代文学的关切与支持。所以她不满意那些对现代文学总是苛责批评的评论家们。当然她并不否认她所处时代的英国文学不够出色。她反复说,这是个支离破碎的时代,很荒芜,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姓名能够鹤立鸡群,也没有一位老师傅的工场,可以使年轻人在那儿当学徒而引以为荣。那么文学就更是如此。在有着司各特、华兹华斯、拜伦、奥斯汀、济慈以及雪莱的那个天才时代之后,英国文学所余的似乎就只有几节诗,几页书,这一章那一篇,这部小说的开端和那部小说的结尾了。
这就是这个女人每日读书、每日思考的结果。可以为她的这些理论作注脚的,还有她的日记选。这位被思想所困的女人投河自尽之后,由她的丈夫编选的。每天很累的写作。精神的劳累。与灵魂的抗争。不,我不是想说伍尔芙是在用怎样的方式来写她的日记,我只是想说读了她的日记才会更了解这个女人。
06
伍尔芙与杜拉
于是便要说到杜拉。因为比起伍尔芙,杜拉几乎就不是知识分子。杜拉的小说更多地是来自物质的世界。杜拉的思想顶多算一种感觉。她甚至无需读书,无需费力地去思考什么,也无需一定要成为一个理论家。
大概因为有了杜拉做比较,伍尔芙才显得更为理性。她总是被纠缠在思考和读书中。她因此而不会放纵自己,不会像杜拉那样去酗酒,把生活弄得一团糟。伍尔芙是智者。哪怕是在最最痛苦和无望的时刻,在自己的精神彻底崩溃的时刻,在不能读书也不能思想的时刻,伍尔芙也只是让纯净的河水淹没自己的烦恼,从此结束那沉重的智慧和美丽,结束那不能再延续下去的岁月。你看,就是死,伍尔芙也选择了得体的方式。
去读伍尔芙的书吧。那一定是人生中最深沉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