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平生头一次自动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 丰子恺结缘梅兰芳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姚秦川  2023年08月01日07:26

丰子恺第一次见梅兰芳,是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一家剧院里。当时,一位朋友手有两张戏票,说是梅兰芳届时会登台演出,朋友邀请丰子恺一块前去观戏。

其实那两张戏票的位置并不好,在最后一排的边儿上。那天,对于舞台上唱戏的人物,他们只能看个大体,想要“看清伶界大王的面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那天没有看清楚梅兰芳的模样,反倒激发了丰子恺对梅兰芳艺术的好奇探索,用丰子恺的话说,就是“使我最近得安心地怀着了好感而在蓄音机上听他的青衣唱片”。不料时间一长,丰子恺竟然听上了瘾,成了梅兰芳的忠实粉丝。也就在此时,丰子恺与梅兰芳开始了单方面的“神交”。

到了1945年8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神州大地普天同庆,梅兰芳剃掉蓄须,打算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粉墨登场,舞衫歌扇庆胜利。当时海报一出,还在重庆的丰子恺大喜过望,庆幸自己有了重听梅兰芳之福的机会来了。

两年后,丰子恺回到上海,听到有梅兰芳演出的消息后,便花了三万元买了一张戏票,到天蟾舞台观看梅兰芳出演的《龙凤呈祥》。后来,梅兰芳移师中国大戏院续演,丰子恺则一路追着去看,一连看了五夜。那次在看完演出后,丰子恺当即决定拜访梅兰芳,这是他平生头一次“自动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

一个阳春的下午,梅兰芳礼貌地穿戴整齐,出门迎进了丰子恺。让梅兰芳高兴的是,丰子恺这样一位大画家,对自己京剧表演竟然如此热情。这是丰子恺与梅兰芳真正第一次以朋友身份相见。丰子恺当时热忱地劝梅兰芳多灌唱片,多拍有声有色的电影,把最美的舞姿声腔长久地保留下来。梅兰芳则鼓励丰子恺多创作优秀的画作。两人虽然第一次当面交流,但他们一点也不拘谨,反倒畅所欲言,像极了分别多年的好友重聚。

一年后的1948年,又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丰子恺同长女丰陈宝、幼女丰一吟赶到上海来看梅兰芳主演的《洛神》,两个女儿也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爱上京剧。第二天,丰子恺便到梅寓“梅花诗屋”第二次拜访了梅兰芳。在梅家客厅,两人的手又一次紧握在一起。因为梅兰芳晚上还要出演《贩马记》,丰子恺想着对方还要休息,不该多烦扰他,没呆多长时间便只能起身告辞。但照相留念是少不了的,最后宾主一起到外面花园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与梅兰芳的两次会晤,丰子恺都建议对方多拍电影。而梅兰芳对丰子恺的建议也非常重视。经过近一年的筹措,1948年6月电影《生死恨》拍摄完成,这是梅兰芳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可以说,丰子恺是这部电影的催生者之一,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变得更加的紧固。

时间来到了1961年8月8日,那天丰子恺正在饮酒,女儿丰一吟心情低落地将一张新到的晚报递给他,上面刊载一个惊人的消息:梅兰芳今晨去世!那一刻,作为好友的丰子恺投箸不能食,扼腕痛心哭梅郎。最后他强忍悲痛,写了一副挽联寄给追悼会:“尽美尽善,歌舞英才惊万国;如梅如兰,清芬高格仰千秋。”短短二十余字,丰子恺给予了好友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