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追寻空中花园在地球上的痕迹
来源:文汇报 | 闻明  2023年08月06日08:23

也许每个知道“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空中花园在哪里?你们为什么没有找到?”其中一个解释是因为洪水、战乱等各种天怒人怨的原因,早在公元前7世纪,空中花园就已经成为一堆瓦砾废墟。对于一名考古学家来说,没有比寻觅那些被掩埋于尘土黄沙中的历史事件更令人兴奋的了。本书作者、古代楔形文字的研究权威斯蒂芬妮·达利曾坦言,她在大学学习亚述学的时候,课上根本没有提及空中花园。多年以后自己在开办讲座时,也无法说出什么值得一提的见解。

可能也正是因为一无所知的缘故,促使作者时常回到考古现场,试图用第一手资料还原当日情况。在公元前2世纪,希腊与罗马文献中就有关于已知世界中存在七个奇妙之地的记录,空中花园是这七处奇妙之地当中最东边的那个。根据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作家约瑟夫斯的流传甚广的记录,空中花园为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建造。在比他更早时期的作家,两位西西里人迪奥多鲁斯和斯特拉博的作品中第一次将“巴比伦花园”与“世界奇观”联系在一起。在后者更为精确的叙述里,当时给花园供水的装置是一种螺旋扬水泵。

应该怎样评估现存的古典史料?如何判断它们所描述的细节是出于真实所见还是艺术虚构?尤其考虑到当时的文学家们普遍具有一种“希腊化”的修辞风格倾向——他们擅长于美化或改动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1854年,考古学家在著名的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之孙阿舒尔巴尼拔位于尼尼微的北宫遗址内发现了一块浮雕饰板,这个发现为“空中花园为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建”的说法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新观点。作者在后记中总结说,她无意通过这本书中的结论撼动教科书上的答案,只是想通过第一手考古材料(浮雕饰板、楔形文字记录,以及水泵及运河遗迹)为历史添加另一种可能。这块浮雕饰板被发现之初便令考古学家眼前一亮,因为它所呈现的画面细节,与古典作家们描绘的空中花园特征基本一致。但那时人们仍然认为空中花园在巴比伦,发现在尼尼微的这块浮雕上的图案充其量应该是某种花园的原型。

这里便有了一个悖论:如果古典作家们笔下描绘的花园真的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那么它应该是巴比伦设计风格,而现在浮雕饰板上的花园风格是亚述式。巴比伦花园一般用深井取水灌溉,种植混杂,草药类与蔬菜类夹杂其间。亚述式花园擅长于模仿天然景观,并依靠机械灌溉。那么作家们是真的看到了位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还是根据尼尼微的无名花园想象描绘出来的呢?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原始摹本IV77也许部分解释了这个问题。同样与作家们所描述的细节高度相符,而这块饰板也同样来自尼尼微,它被发现时在辛那赫里布的西南宫附近。

当你手上拥有两幅原始浮雕饰板的图案,它们与流传下来的文字细节高度相符,而这两块饰板全部出土于尼尼微而不是巴比伦,这个时候结论明显开始有了另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激励着作者寻找新的证据。由于在文学作品中描述花园的供水系统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螺旋扬水泵,在公元前那个时期是否真有这种扬水泵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是阿基米德发明了这种结构的扬水泵,但作者的观点认为各民族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抢夺发明权,把重要的人冠以各种头衔,巧妙地镶嵌在历史故事之中。而根据一篇不知名的亚述文献记载,国王辛那赫里布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用青铜铸造了扬水螺旋泵。

在公元前7世纪,提升水源的方法不多。既然文学作品中描写空中花园需要这类螺旋泵灌溉,那么证明当时可以制造这种螺旋泵,而且真的可操作就成为了关键。现存在大英博物馆的黏土棱柱为我们解释了这一点。辛那赫里布使用了一种全新的青铜铸造方法,他非常自豪,命人刻在了这根棱柱上。这篇文章形象地向人们介绍这种技艺,并使“将水从一个平面传输到另一个平面”的方法成为可能。通过翻译得知,辛那赫里布的灵感或许来自棕榈树叶,而经由复原试验可以证明,一个铸件分为两个模具,铸造成为一个整体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螺旋状的设计理念在那时早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1935年,当辛那赫里布时期在尼尼微附近建造的运河、堰堤、暗渠、大坝和桥梁式渡渠被发现时,答案似乎更近了一步。作者用两块出土的浮雕饰板、一篇楔形文字文章、一套相关的青铜铸造工艺,与流传下来的文字作品相互印证,得出尼尼微的无名花园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这一结论。现在这些大型水利工程遗迹也表明引水进入城市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系统规划。它的目的之一,便是为这座皇家花园提供水源。那时的科技已经可以跨越山谷输水,通过城市周边的四套运河系统,以及隐藏在杰尔万山谷中的渡渠组成了一整套方案。这一切均建造于公元前7世纪,它如此宏伟,以至于途经此处的亚历山大大帝都会情不自禁地惊叹。

早在阅读之前留下的文献时,考古学家便怀疑是否真实需要如此精细的工程来满足城市的实际需要?在考察了官方留下的诸多铭文之后,考古学家们认为,国王辛那赫里布会亲自投入到这项工程当中,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与作为原初造物主的诸神站在一起。而这花园,隐喻着一种对大众的布施、对百姓的普惠、对万民的福祉。

辛那赫里布在自己的统治初期便有志于建造一座神话般的宫殿,并在其旁边建造一座非凡的花园。这座花园被布置在了宫殿旁边,通过浮雕饰板画面的还原,我们现在知道这座花园被人工抬升了地平面,以渡渠、螺旋式扬水泵、人工湖和排水系统等组成多层次供水体系以保障植物的存活。通过展示花园里植物的种类,代表了国王对外征服的广度。权威如此令人信服,野生动物与外来植物都屈从于君主的控制,而对水的降服则更加令人骄傲,赋予生命,抵御死亡。水令万物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降服了水就等于创造世界,重现神迹。

当日的辛那赫里布也曾多次站在花园中欣赏美景,户外饮酒,欣赏音乐,与哲学家散步畅谈。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是一代帝王的志得意满。只是随后他被自己的一个儿子谋杀。公元前612年随着敌军的到来,尼尼微被彻底摧毁和洗劫。从此王朝灯火将熄,暗夜将至。衰败之际,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花园大部分遗迹仍有可能保留下来,并被使用、维护了很长时间。或许黑暗笼罩四野,但历史中的某些因缘仍会以自己的轨迹进行下去,犹如设法点燃一盏明灯。

政权随处瓦解,城市延续千年。文学作品依旧夸张,但考古学可以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作者在这本书中罗列了一些新的证据,通过逻辑串联证明所谓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很有可能即是她笔下的由辛那赫里布所建造的尼尼微宫殿花园。而在他之后,宫殿与花园的一体式设计为后世帝王所继承,所有伟大的建造者都认同这一理念。从这个角度说,这位亚述国王创造了一项真正的神迹。

今日我们回溯历史,千年犹如一瞬之间。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痕迹只有薄薄一层。在公元前7世纪,一位帝王建造了一座花园,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这薄薄一层中感受那份相逢的喜悦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