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程绍国:念德培兄
来源:文学报 | 程绍国   2023年11月03日08:28

中秋节上午,张楚的朋友圈出现了纪念程德培的文章。

哲贵说几年前程德培就生病了。而黄德海兄却另有补充和讲法。总之是太可惜了。

我一直称呼程德培为德培兄。记得程永新叫他德培,朱小如叫他程德培。他俩和程德培关系紧密。我所见的其他人,私下或者场面上,似乎全都叫他德公。德公,德公……德培兄比我大不了十岁,尽管我尊敬他,但我的确不习惯叫他德公。现在他去世了,网上还是叫他德公。德公,德公……阎晶明纪念文章题目就叫“念德公”,比他年龄大的岳建一,说“德公走好”……足见德公的气场之大,大家心目中的位置之大,他对文学的功德之大。

在新时期,德公是最早为林斤澜写评论的评论家,发在1982年《上海文学》第6期上,题目叫《此时无声胜有声——读林斤澜短篇近作印象》。尽管在这之前有老作家孙犁《读作品记五》,用散文的笔调,说林斤澜的作品,“如果放在大观园里,它不是怡红院,而是栊翠庵,有点冷冷清清的味道,但这里确确实实储藏了不少真正的艺术品。”尽管很后来了,德公在我面前表示不满意自己的这一篇。但,林斤澜是很满意的。林斤澜重名,他说过“雁过留声”的话,非常重视别人对他作品的意见。我1979年和林斤澜熟悉上,他1983年6月1日的生日是在温州过的,由他的九妹林抗做的菜。问他喜欢吃什么,他说要有长寿面,其他随便。就是那个时间,他欣喜地说起德公的文章。德公文章出来后,次年黄子平在《文学评论》发表《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近年小说初探》,林斤澜也是喜不自禁,几十年对我讲过很多次一样的话:“黄子平这一篇文界反映大,不是我小说的原因,是他评论的角度新……”

我看到林斤澜和德公的一张合照,我猜想是1983年这一次拍的,林斤澜坐绿皮火车到的上海,在德公的书房里。照片里,林斤澜比现在的我还小,而德公当年32岁吧,看去文静,风华正茂的样子。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德公认识的。有一回我到上海,是朱小如设宴,叫来德公和徐坚忠,还有小潘等。酒喝多了,我觉得德公是个率真率性的人,很会说话,但有时也显得尖酸,让人难受。

德公的确是率性的。2008年初吧,德公得到上海闵行区的支持,举办一个“春申散文奖”。我接到他的一个电话,让我去。我到了上海某酒店,他见到我,歉意地说:“你的《林斤澜说》得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一个评委指出《林斤澜说》一书是2006年12月出版的,我们评选的是中国2007年的散文集。”

德公真心喜欢我的《林斤澜说》,在我的面前和不在我的面前他都褒扬。还说《林斤澜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一个石头”。德公喜欢《林斤澜说》,也许是爱屋及乌,也许是书里的掌故好玩,主要的也许是我表现的价值观,对世界大是大非的看法,与他相同。

很多人总是把林斤澜和汪曾祺进行比较。德公认为汪曾祺“审美”,只是表现“美”,怎么没有“审丑”呢。然而林斤澜对汪曾祺是佩服的,特别是语言,他说:“汪曾祺把白话文写到极致。”又说:“好像一块板,有四个角,我的板总有一个角是翘着,而汪的角都是平平贴贴。”而拿汪与乃师沈从文比较,林斤澜对我说,汪有不及沈从文的地方,就是沈从文涉及到了人间的苦难。林斤澜这话,德公可能是赞同的吧。

林斤澜的路冷僻,奇崛,险峻,所以,作为批评家的德公非常喜欢。在林斤澜去世前后,他多次对我说,要重新写一篇林斤澜的评论。他要否定和超越自己。但他最终没能写出,虽说是一种遗憾,但我觉得也是无关紧要的事。人生幸福度差不多,都是过客,本来没有什么大意义,如托尔斯泰、爱因斯坦,可能对别人对后世有意义,而对于自己,一死,就什么意义都没有了。

林斤澜去世后的几年里,和德公见面,还是电话,他总是怀念林斤澜的人品和文品。到了后来,他对我说,要做林斤澜逝世十周年纪念会、纪念文集。他要我把这个事负责起来。由于不可思议又不便叙述的原因,我已经没有兴趣了。我参加林斤澜遗体告别,多次一个人到通州林斤澜的墓地拜谒,写了《林斤澜先生周年祭》,温州也已设立了“林斤澜小说奖”。我个人该做的也都做了。2018年春,在杭州富阳蒋家村,德公还是一再坚持。我只好答应了下来。答应下来就要做好,但我有个条件,德公要做纪念文集的主编,他也答应了下来。我们约定2019年4月11日,林斤澜先生十周年忌日,会议召开,或者提前几天开这个会。其实,林斤澜去世后,所有追思文章我都收集起来了。在座的陈小萍答应把艺术评论的文章一一找到。最难做的是林斤澜年谱,因为经历经验,林斤澜的文章习惯不注年月日。后来我费了不少功夫,我还找到唐山一位长者董国和,他是“林粉”——当代文学研究的“单干户”。他帮了不少忙。而林老在《北京文学》的行状,全由章德宁提供。后来编成《林斤澜创作年谱》,纪念文集应当说是像模像样的。

后来大大出于我的意料,德公居然不当这个主编了。电话里我几次要求,他几次推却。或者是忙,或者觉得自己是掠人之美,更大的可能是书是印定了,会是开定了,没有他的事了。这是个谜了。但德公没有来开会,我也索性不参加了。

德公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严肃的文学评论上。他是莫言的首评者。陈村说德公,每评一个作家都要通读这个作家的所有作品。这叫人惊奇。温州胡小远的《玻璃塔》,我觉得是部奇书,推荐给已是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的章德宁,后又推荐给朱小如等。朱小如深情地写了评论。德公看了后,欣喜莫名,认为是大作,他说要赌一把,他写了二万多字的《评〈玻璃塔〉》,发在《上海文化》上。《玻璃塔》出版后,他出席了三场作品推介会。一是在温州图书馆,一是在上海思南公馆,一是在杭州“纯真年代”。胡小远感动,我也感动。

德公是文学的德公。大家怀念德公,其实是热爱文学。

前几天,我和朱小如通了很长的电话。朱小如后来发来了一段文字: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德公作为一个如此“纯粹”的文学批评家,他究竟在批评什么?他批评的对象到底是谁?最终我明白了德公没有“私”敌,有的只是“公”敌,德公要批评的只是文学的“公”敌,并不限于哪位作家,哪部作品。这应该就是德公文学批评的“纯粹”性所在。

小如兄的话,德公是听不到了。没事,德公的一生,对得起文学,已是很精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