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委员:现实题材创作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靳东今年带来了三份提案,分别关于数字平台立法、人工智能科研垂直到影视领域、科技特派员下乡等议题。靳东的提案聚焦文艺、科技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话题,立足于深入的社会观察和背景调研,体现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责任担当。结合提案内容,本报记者专访靳东,听他聊聊现实题材文艺创作、人工智能和短视频平台对创作的影响、如何运用细节提升作品中生活的质感等问题。
中国艺术报:关于您今年的提案,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些议题,做了哪些调研工作?
靳东:这两年每次思考做什么提案的时候,我都很慎重,有时候甚至很纠结,最后还是经过认真调研,按照我了解到的、觉得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做提案。比如关于数字平台立法,过去的四五年里,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多起“假靳东”诈骗的案件,比起我的名誉权问题,我更揪心的是诈骗带来的悲剧,这也让我开始更深刻地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需要哪些措施来制止这些行为。我在提案里写了很多建议,尤其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比如平台给未成年人推送各种信息时是否应该以未成年人自己填写的年龄信息为准?推送的信息是否健康积极?这些都应该经过更严格的审查。
关于人工智能,它给影视行业也带来了影响,我的思考是国家在研发层面将研发成果垂直到影视领域。再比如关于科技特派员的提案,我也饰演过下乡书记,调研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很优秀的特派员到了农村,一开始可能未必能对接得上,他的思想往往还停留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中,会出现“两层皮”的问题。而乡村实实在在有许多“种地能手”,他们祖祖辈辈非常有经验,很难认同新的经验。我的提案就是从这些矛盾和问题出发的。
中国艺术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11月,您主演的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播出,该剧讲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在非洲救死扶伤、与当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拍摄这部剧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靳东:最大的收获是通过作品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识,让我了解了很多从前没接触过、不了解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比如从1963年中国首次向阿尔及利亚派遣援外医疗队起,到2023年《欢迎来到麦乐村》播出,已经整整60年了。60年里,中国的援外医疗队大约有3 万人次,不断地从中国奔向遥远的非洲,这样的故事太应当被传递出去了。我还了解到,这些援外医生在周六日都会为当地的居民做义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亲口告诉我,在他们国家60岁以内的人几乎都接受过中国医生的治疗。听到这些,我很受震撼,这种感情甚至无法单一地用一部剧、一个影视人物来呈现,我想,它关乎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一种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就像上世纪70年代,在我们国家也很困难的时候,还帮助坦桑尼亚修筑了全长1860.5公里的坦赞铁路。我想尽可能地在真实的基础上,将这些故事演绎出来、传递出去。
中国艺术报:多年来,您一直深耕现实题材创作表演,您认为现实题材创作的难度在哪里?如何提升作品中真实生活的质感?
靳东:体现生活的质感需要大量丰富、生动的细节。我觉得细节来自于具体的生活,同样一个作品,不同的创作者去创作,可能会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有天翻地覆的差别。最终还是要看作品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否真实,我想不管对话剧还是影视创作都是如此,它需要引起大家的共鸣。引起共鸣的基础就是真实的表达。为什么说现实主义题材难拍、难做?因为你要把它做得让观众挑不出任何毛病。拍出来的东西不能一看就有明显的错误,和我们现实生活的逻辑不符。一旦不真实了,即使拍摄出多好的画面、做得多么花里胡哨,也无法引起共鸣。
作为学戏剧的创作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够没有任何痕迹地表达出我们已经设计好的内容。表演不是一个单一的创作行为,不像画家一个人搞创作、歌唱家一个人歌唱。话剧、音乐剧、舞台剧、影视剧等,都是集体合作的创作项目,会更加困难一些。创作的难度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方面,还在于各个艺术部门的配合,就像完成一个工程一样。
中国艺术报:在拍摄现实题材作品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靳东:首先是切身去体验角色。比如在拍电视剧《底线》前,为了演好法官,我在法院体验生活,待了很长时间,这时我才认识到法官的真实形象。首先他们是真正的精英,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法官都是博士学历。他们工作非常忙碌,常常无暇顾及个人生活,但是又很擅长在紧张的节奏中将一切梳理出头绪来。这样一群人不仅仅是精英,他们是很伟大的,是维系国家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底线”。我相信只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诚恳地表达,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至少不会出现太差的作品。
中国艺术报:您在提案里还关注到了短视频、直播平台。近年来短视频文艺创作、短剧非常流行,您觉得它对传统影视创作是一种冲击吗?您怎样看待短剧和短视频文艺创作?
靳东:任何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艺术平台,这是必然的,我从不反对新兴事物,而且我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最早我们听戏曲,后来有了电影,再后来电视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曾经有一段时间,电影院都被改成了娱乐厅、电子游戏厅、台球房,而后来电影又慢慢地回来了。再到今天,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一定程度上也取代了电影,这是不可否认的,不论电影多么精彩、票房多么高,也没有直接拿起手机来寻找一个内容方便。
所以在今天,“小屏用户”是不容忽视的观众群。但是不管是电影、电视、话剧、音乐剧、舞剧、歌剧还是短剧、短视频,我坚持认为内容才是王道。内容是唯一的,体量只是数据而已,物理时间上长一点、短一点,放在银幕上还是放在舞台上,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太去纠结的点。你究竟要通过这些途径去表达什么、呈现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