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茂林是故乡
吴玉如先生书法
吴小如先生茂林题词
茂林是皖南山地中一个小镇,濂岭、丕岭、牛脊岭、水岭等大小山岭,绵延起伏于四围,濂溪从镇东淌过,魁峰点缀于镇南,镇西不远处,隔着几座大山,便是青弋江。天高地远,山青水幽,吴小如先生的祖上及族人,便世代生息于这既封闭又敞阔的地方,因青弋江一线活水,与世界保持着既遥远又密切的联系。这便是茂林,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水佳处,一个令小如先生魂牵梦绕的故乡。
1. 泾县别称泾川,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誉。满目的青山绿水,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李白桃花潭赠汪伦诗,古村查济、黄田,新四军军部旧址云岭,成就了泾县“红绿相间,黑白分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因此早就高山打鼓,远近闻名。
小如先生曾两度还乡。第一次在一九八四年初夏,系应邀到合肥,参加渐江与新安画派的学术会议。会后集体到黄山、徽州游览,路过泾县时,在宾馆吃了一餐中饭。因为来的多是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县里招待得很隆重,饭桌上的菜肴非常丰盛。可是宾馆的卫生间不怎么干净,给他这个头一次返乡的游子,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第二次在十一年后,一九九五年秋,应泾县老年书画家协会、茂林镇政府、泾县总工会的邀请,特来参加“学习吴玉如先生书法艺术报告会”的。我后来读到他在报告会上的讲话,是根据录音整理的。他面对家乡父老乡亲说:
“从祖父一辈起,我们一直在外工作。先父一生总想回来看看,终不能如愿,因为他一生坎坷。到我们这一辈也很少有机会回来。我的老前辈吴组缃先生,八十年代曾回来看过,回到北京,对我说:‘无论如何,在你有生之年要回家乡看看。家乡人特别热情,你不能不回去。’我始终有这个想法,一定要回茂林去看一看。”
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心心念念”,他才克服了种种困难,并采用“走马换将”的办法,就是让在上海的小儿子吴煜,去北京照顾母亲,替他腾出时间,才使他如愿参加了这次盛会。
“吴小如先生来泾县了。”不知怎么地,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到了我面前。当时我在皖东南报社工作,担任要闻版编辑。听到消息后,我怀着莫名的兴奋,匆匆跑到领导办公室,请求前去采访。不料领导的一句话,给我当头一瓢凉水:“这是政文部的事,你去干什么?”一句平淡无奇却又不容置疑的话,使我失去了与小如先生见面的机会,为此怅怅于怀达数年之久。
2. 已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小如先生第二次来泾县时,还是特意回了一趟茂林。
茂林镇位于泾县西南部山区,距县城三十多公里,系吴氏聚族而居之地,最兴旺时,人口上万,当地因此流传着“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的民谚。
读《茂林吴氏宗谱》《茂林春秋》等书,可知茂林吴氏实为渊源甚远的名门望族,老祖宗可上溯至吴泰伯。唐末宋初,社会动荡不安,一些外地显贵,乃至废帝后裔、亡国旧臣,纷纷择地避乱,不少人来到皖南深山定居。吴氏先祖吴文举,于北宋初年随家人由建康(今南京)迁宛陵(今宣城)城内南门荡,其子吴希贤又于景德元年(1004),再迁泾县茂林东庄湾,吴氏与茂林从此结缘,吴文举被奉为茂林吴氏始迁祖。
据地方史志记载,当时的茂林地区,系濂溪(又名东溪)的冲积平原,其时还是一片芭茅滩和茂密的树林,仅有一个叫宋家坦的居民点。皖南多山地,山间沟壑,小者名冲或坑,大者称川或坦,宋家坦正是这样一块山区平坦之地。住在附近东庄湾的吴安国(吴希贤次子),娶宋氏女为妻,在宋家坦建“延陵新宅”,自宋熙宁八年(1075)始,来与岳家联居,开始对这片荒滩进行开发。由于宋家坦位于这片山间平地的中心区域,又有水路及多条山道与临近的太平、黟县、歙县、宁国、宣城、南陵、芜湖等地相通,继而转达南京、汉口、杭州等处,因此过往商贾多取道于此,一个商贸繁荣的山区小镇遂逐渐形成。
以“茂林吴家”为中心的茂林地区,从明代开始兴盛,各大村落设肆建街,形成村村有店、路路有街的格局,呈现出农耕与商贸结合的新经济形态。但茂林毕竟只是偏远深山一个小镇,难以提供更大的工商业发展空间,也无法支撑那些具有雄心抱负者的梦想。一些人大胆地走向山外,到各大城镇去闯荡,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赚了足够的钱财之后,又反哺家乡,营造房屋,拓建街道,铺路架桥,兴办学校,茂林集镇因之扩大繁荣,大批吴家子孙得以幼有所教,长有所为,五湖四海,建功立业,成为世人仰慕的名门望族。小如先生一家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3. 读小如先生文集,除对其先尊及母家有几篇短小文章的追记外,不见对其家世的更多描述。当年拜见先生时,曾由“吴泰伯世家”挑起话题,惜只寥寥数语,未及展开。今查《茂林吴氏宗谱》,可知小如先生的祖上大多为官。拣近的说:高祖(107世)吴崇寿,清道光丁酉(1837)科举人,官任溧水、溧阳、丰县知县,邳州知州,赏戴花翎诰授通奉大夫(从二品衔)。曾祖(108世)吴瞻菁,字翘士,清同治癸酉(1873)科举人,光绪十九年(1893)曾出使朝鲜,回国后先在天津做官,后赴吉林办实业,曾出资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立泾县新会馆。祖父(109世)吴彝年,字佑民,曾在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创办的天津电报总局工作,后被派往鸡林(今吉林)担任电报委员,借军队杆路挂线,开办了吉林、长春的电话直达业务,1897年担任吉林电报局局长。父亲(110世)吴玉如,当代著名书法家,生于1898年,幼年生长于南京,1907年10岁时,随父母定居天津,先后在天津新学书院、南开学校、朝阳大学就读;因家道中落,1916年起赴东北谋生,在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后中东铁路)供职,直到1933年重返天津,后长期定居,1982年病逝。
在泾县,人们习惯把吴作人、吴玉如、吴组缃放在一起,合称“泾县三吴”,其实吴作人、吴组缃均为茂林吴氏107世孙,吴玉如比他俩要晚三辈,因此在一些场合或文章中,小如先生才会称吴组缃先生为“我的老前辈”。
承天津翟津壮先生热情联络,津门青年才俊魏署临先生赐赠《书法大匠吴玉如传》,使我对小如先生家世有了更多了解。但正如小如先生所言,从祖父一辈起,他们就一直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还乡,与家乡已渐行渐远,只有那个叫“茂林”的地方,还会时时浮现在梦中。吴玉如先生早年曾为自己取了“茂林居士”的雅号,想必是情之所寄,家山难忘;在东北工作时,友朋习以“泾川吴玉如”相称,足见他不仅把家乡时时放在心上,可能也常常挂在嘴边。小如先生对家乡同样一往情深,不仅热情为《茂林吴氏宗谱》《茂林春秋》等题写书名,家乡父老有求其墨宝的,无不慷慨书赠,在书作中,也常见“茂林吴小如”的落款。
4. 茂林镇建有一座“三吴纪念馆”,是茂林吴氏大宗祠之外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纪念馆占地2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辟有序厅、吴作人厅、吴组缃厅、吴玉如厅、印象茂林五个展厅。2010年9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因身体原因,小如先生没能出席,而是由其弟、妹做代表参加了活动。但他始终惦记着三吴纪念馆的事。
2010年11月26日下午四时许,我拨通小如先生的电话,这是自上一年暑期(查日记为7月16日)后,第一次通上话。他用虚弱而迫切的语气说:“您来电话,正好我要跟您说说。去年7月31日得脑梗后,住了一段医院。出院后,没跟外人说,好多人都不知道。遵医嘱,已不再跟外人联系。老伴儿10月5日去世了。我现在心情也不好。脑梗后遗症也没好,不能写字,想写的文章也不能写,毛笔也拿不住。手不能拿筷子。身体一时也不能恢复。现在整天没事,就看看闲书,在屋里走走。前些日子不冷的时候,还到外面走走。”他边说边喘。接着对我说起三吴纪念馆的事:
“1995年,借着家乡为我父亲开纪念会,我回去了一次,定下了建三吴纪念馆的事。后来,我老伴儿生病,我也一直没有再去过。现在,挪了地方,挪到茂林镇上,祠堂后面,变成了一个永久性的地方。但里面有很多东西不对。弟弟、妹妹去了之后,提出意见,他们也不以为然。我弟弟也不便当即与他们争执。”
三吴纪念馆最初是临时设在县城水西山的一栋房子里,小如先生说的“现在挪了地方”,就是指从这里挪到了茂林镇。他所说的“里面很多东西不对”,主要是指两样东西,一是纪念馆里的部分展陈物件;二是纪念馆的门匾,是欧阳中石先生所题。
他说:
“在我父亲的展区里,我父亲的字、书、帖都可以展,好心人捐赠的东西,都可以展。但不是他的东西,不要往里面弄。听我弟弟说,有些摆设很不得体,放了些所谓古董、文物,还放了蛐蛐罐儿、蜡烛台,不伦不类。我父亲又不是王世襄,摆个蛐蛐罐儿干嘛啊?放个砚,文房四宝什么的,都合适。
“现在,我跟我弟弟想了个办法,把我父亲的字集成一块匾,到什么时候,或者开馆一周年,拿去换下来。这样,几方面都不得罪,而且也像个样子了。”
最后说:
“挺惦记家乡的事情。可身体不允许,力不从心。除非过两年身体好了,才能回去看看。
“我希望家乡的乡亲、父老,和领导,能尊重我们晚辈的意见,把馆搞得大方一些,合理一些,搞得像个样子。因为三位(指吴作人、吴玉如、吴组缃)都是有名的文化人,不能有雅得太俗的成分。”
家山难忘,故土难离。
忽忽焉小如先生作古已十年。回顾其身世,回想其晚年对家乡的血脉情义,耳畔仿佛总响起老人家谆谆嘱托的声音。
2023年4月17日写毕 9月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