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开卷考——AI时代,译者向何处去?
来源:文汇报 | 周玮琪  2024年07月05日08:31

大数据时代常谈“搜商”,搜索的智慧体现于与网络资源交互时基于了解而相互推测。查询天气,习惯上我们会问“今日天气预报”,“外面天气如何”,“某地某市天气怎样”……表述难以穷举;但若在搜索框里,直接输入“天气?”,就可以用极简的法子得到想要的答案。“天气”是缩减到极致的关键词;“?”表示搜索目的是询问,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否则直接输入“天气”也可以;因为有精准的自动定位服务,不用限定“某地某市”的天气;也无需补充“今日”时限,检索时会自动作首位联想;“如何、怎样”一类的赘述更无关紧要。这就是一个运用搜商的简单过程。当检索的信息更庞杂,需要顺藤摸瓜层层递进,精简准确的表述往往就更为关键。

搜商要求明确目的,也即为了什么去搜索什么,再直接全面地命检索工具执行;同时也要求对检索工具、检索技术及其背后的数据基础,如上述自动定位与时间联想的知识,有大致了解,这样调取回答更简便,少走弯路歪路。继搜商之后,ChatGPT又催生了新概念“问商”。类比搜商,问商也要求目的明确,即为了什么去问询什么,再直接全面地传递需求;还要求对ChatGPT的数据处理范围和能力有大致了解,循循善诱地切中问题核心,省得它顾左右而言他。

最近的翻译领域,很流行一种基于ChatGPT的定制翻译法,通过层层指令,诱导生成更“地道”的译文。譬如译要闻简讯,可要求套用某报纸某刊物的行文惯例;译法律金融,可要求严格术语和模式化表达;译小说随笔,可要求模仿中外作者的文风习性……这各显神通的背后,其实依旧是问商的实际应用,只是相对更复杂一些。假设使用ChatGPT将中文译作英文,需要几步操作?笼统来说:1.分析原文创作背景、语言特色、行文风格、中心思想;2.设定译文语境背景、语言特色、行文风格、思想内涵;3.制定翻译规范,例如语气、人称、地道性以及种种琐碎,或可更细分;4.生成译文并审阅润色,可重复多次。于是可得如下供直接输入的指令:

“本篇为老舍作品,反映了中国旧社会人民的生活。请使用Charles Dickens的小说风格,以朴实自然风趣而有思想性的语言将其翻译成英文版本,要求参考中国特色的词汇表达,人物对话使用口语模式。注意用词地道,可以意译以避免中式英语表达。”

以及:

“生成译文后,请重复上述过程对其润色。”

流程很是眼熟,就是对人工翻译“边想边译”模式的大致模拟,思考并做出决断的依然是人,只是译的工作大半在AI。给原文贴上标签供AI解读诠释,是很典型的编码解码逻辑,也是前面搜商与问商的实质所在。会搜会问,以搜者问者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对媒介工具的理解为基础,转化思维来驱策工具。这样来看,定制翻译的流程或可解读为:1.译者很明白这篇原文的创作背景、语言特色、行文风格、中心思想;2.译者心中有一个译文的雏形,大约知道应达到怎样的语境背景、语言特色、行文风格、思想内涵;3.译者对一些微妙的规定性,例如语气、人称、地道性以及种种琐碎都有自己的见解并知晓如何应用;4.译者有成熟的目标语言审美,能自信审阅生成的译文并润色或继续指示AI润色——一系列的“知道”,“能”和“自信”,对应的是“知识”“智慧”和“经验”。我们突然发现,技术在这里被剔除了,似乎一切返璞归真,又回到了那个与翻译相生相伴的古老理论问题:译者能否理解原文,能否借由译文传达原文?定制翻译之所以成立,之所以能大略放心地向非人之物交托译事,便是基于对这问题的默认肯定,理论之谨慎与实践之放肆的隔阂向来如此,这是题外话。

毫不意外,当文学艺术的创作圈子尚困于AI作品是否有悖伦理,向来以实干为要务的翻译领域已将螃蟹下锅,以上定制翻译便是一例。不过,人类思维模式有惯性,都爱用新事物给旧路径添花,于是翻译领域热衷于AI翻译的“好用”和“怎么用”,兴冲冲加载集成到既有生产条线上去,将翻译教学、实践乃至理论研究一一迭代。以往,从收音机课程到泛滥的网络资源,翻译训练模式迭代何其迅速,以“听说读写记”为主的内核却屹立不倒。现今有了AI技术,自然要想,能否用AI辅助口译优化?能否指导笔译润色?能否积累好词好句、拓展课外知识?甚至于能否直接翻译来节省人工?但这些想法的内核依然是“听说读写记”。在这一点上,AI颇有些像手机电脑之于孩童,孩子们对手机电脑大抵从熟悉的一面开始琢磨,先是游戏娱乐的玩具,再摸索出与更广阔世界的联系。

但AI与手机电脑又有不同,即便只是对简单思考模式的粗浅模拟,也沾上“智能”二字,讲求人性思维与机器逻辑相沟通,前面所谓搜商问商,编码解码,即现阶段技术限度内的一种沟通模式。既然是思维与逻辑的沟通,就要求清晰的思维与扎实的逻辑,放在翻译训练里,就是用超越常规“听说读写记”的个人“造化”,来指导AI这“造物”。这与开卷考试颇为神似:AI工具论者往往将AI翻译视作思维的外挂语料库,需要时从中调取,省时省力,正如考场上随意查阅书本。但AI翻译是场无比灵活的开卷考试,讲求融会贯通。如今人人有了语料库,若不看单词储量、句法变化,只计较思维高下,考些文章分析或自由创作,那么,那些从来只擅长以“听说读写记”绑架知识的学生便要茫然翻页不知所止,或错会题意不知所谓,或抄错解法文不对题。似这般,开卷非但没有助益,还将原先的所谓优势失去了。是以每观AI助力翻译教学之类的议题,总不免要想,学生知道要怎样用它,用它去做什么吗?或有人会说,这很简单,可继CAT之后再设AI翻译课程,教学生学技术,会应用,乃至懂编程……然而这一切都是表象,问题依然是:学生知道要怎样用它,用它去做什么吗?

在AI翻译之前,翻译训练全赖言传身教,或自己看些书来积累,几个句式,几个表达,学校里老师要考核,社会上客户要追究,因为这就是市场翻译水准的默认标杆,再进阶,至多不过是地道,符合欧美表达习惯,满足外籍审校的要求。但AI翻译一出,译者们赖以为生的个人语料库全部“归零”,市场风向骤变,要翻译美学,要翻译个性,要翻译定制……似乎翻译突然失去了所谓客观评估,直接化作“知识”“智慧”和“经验”的开卷考场,要求译者将自己放在与母语者平行的位置,去驾驭另一种语言,或者至少,在AI语料库和资料库的加持下,要有辨识美文的审读与自审能力,以及知美为何为美的对外表述能力。那么,要如何让“知识”不够、“智慧”不显和“经验”不足的广大译者,特别是翻译练习生,去驾驭AI翻译这样一团混沌?如何理清自己需要什么,目的是什么,进而调用和生成什么?或许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机器翻译质量尚可但难免僵化,境地颇为尴尬,上不及资深译者,下远胜译界新人;一方面抬高准入门槛,一方面拉低平均水准。想要保住降本增效的优势,又不愿趋于同一,翻译从业者就想出许多译前编辑、译后润色的法子,放弃译者主体性而屈从机器逻辑,还硬解作人机耦合的与时俱进,不可谓不悲哀。现今AI翻译“洗心革面”了,非但在编码解码的逻辑上突飞猛进,能经由“问商”理解人化指令,还以充沛的资源语料作为补偿,甘作真正的思维“显示器”,将从业者从字词句的斟酌和与所谓机翻逻辑的抗争中解救出来,只待人去施展“造化”。

回到前面所谓基于ChatGPT的定制翻译法。类比编程语言的“进化”,AI逻辑越升级,越是将原先裸露的技术问题隐在幕后,与人类重新对等交流,让一切回归“知识”“智慧”和“经验”:译者至少要涉猎各领域知识,手握相应语料和资源的敲门砖;译者至少要有文学素养,分析原文时多灵气而少“匠气”,在同业定制的赛场冲进前列;译者至少要添些思辨能力,层层诱导AI助手为己所用,搭建有个人特色的AI招牌……此处其实不适合用穷举法不效率地解读了,不如还归“造化”的概念:译者,如果还有译者这个职业方向,或在前端,或在后台,必须要有足够多彩的个人思维,以及指导AI逻辑与个人思维同步的能力。这虽是后话,但“听说读写记”的传统翻译训练内核终将不保,虽不见得一夜顿失,也是大势所趋。所以,依然用新事物给旧路径添花的我辈,在沉迷AI助力翻译教育、实践、理论等种种方面的同时,也要适当驻足观察,辨明方向。

若说在作为前AI翻译的机器翻译时代,还有些“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壮,现今AI翻译的发展趋势则教人看见“思维主体”的曙光,不可谓不欣喜。技术进步不绝,未来定还会经历无数次全盘推翻式的换代,大语言模型也终成为历史,但人类思维至高的主线难以偏离。当更先进的技术一次次剥除禁锢,让思维的运行环境更纯粹,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