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两位侦探小说家的半世纪友情 ——从陆澹安赠予程小青的《小说词语汇释》说起
来源:文汇报 | 战玉冰  2024年07月07日08:33

陆澹安(1894—1980)早年以传统文人底色融入上海中西融合的都市文化,创报纸杂志、写侦探小说、开电影公司、改编评弹、办学教书。中年后转向治学,于古典文学、金石碑版、戏曲传奇均有研究。

近日,“澹远乐安——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在虹口区朱屺瞻艺术馆举行,展览期望通过对陆澹安的重新发掘和梳理,再现海派文化的嬗变,注解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展期至8月25日。

在“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后文简称“陆澹安纪念展”)上,一封“东方的柯南道尔”程小青写给陆澹安的信札引发了笔者兴趣。这封信写于1964年4月19日,第一段内容如下:

接到惠赐巨册《小说词语汇释》,翻阅之余,既感且佩。兄阅览之博、摘录之勤、记忆之强,而涉笔六七载,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用功如此,实为侪辈所望尘莫及。谨领盛意,敢为老友道贺!

从信中可以看出,程小青收到陆澹安赠送的《小说词语汇释》(中华书局,1964年2月一版,陆澹安编著),写信表达道贺与感谢之情。而华斯比兄在“孔夫子网”淘书时,曾在一家地处苏州的旧书店网店里,见到《小说词语汇释》的作者题签版本,扉页上写着“小青社长兄正疵陆澹安赠”,落款时间为1964年4月2日,应该就是信中所说的那本书,后来不知何故散落出来。当时陆澹安居上海,程小青住苏州,应是陆澹安4月2日签名,托人将书送给程小青,程小青收到书后,回信表达谢意,一书、一信,前后时间正好对得上。而程小青信札第二段写道:“日前鹃兄自沪返,谈及兄近体安善,鼓盆之戚,仍见稍杀”,表明二人的共同好友周瘦鹃当时正好往返于苏州、上海两地,并先后见过陆澹安和程小青,很可能就是那个中间帮忙带书的人。

积极拥抱新兴事物

谈及程小青与陆澹安的交往,更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侦探世界》杂志创办时期。当时二人同为该杂志的编辑和作者,应该有着不少工作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程小青的“霍桑探案”系列小说在中国侦探小说史上的地位自不必多说,陆澹安在《侦探世界》第四期的“辑余赘墨”(类似于今天的“编辑手记”)中就称“程小青是中国的侦探小说大家”。而实际上,陆澹安自己创作的“李飞探案”系列也是民国侦探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品。郑逸梅就推举过当时最著名的三个本土侦探小说系列:“程小青以霍桑探案驰誉的,陆澹安却以李飞探案著名,孙了红更有东方亚森罗苹之号。”

除侦探小说外,程、陆二人的另一共同爱好就是电影。程小青不仅亲自操刀将自己的《江南燕》等多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还投资开办过苏州第一家电影院。陆澹安更可谓“超级影迷”,从《澹盦日记》中我们能看到他年轻时大量看电影的相关记录,同时他还将《老虎党》《红手套》等多部外国侦探电影改写成“影戏小说”并出版。陆澹安还曾亲任电影编剧、中华电影学校教务主任等职,后来甚至和友人合办过一家新华电影公司。

传统文人的往还酬酢

程小青与陆澹安在当时不仅热衷于侦探小说与电影等新兴都市文化,将“白相”娱乐和工作事业有机统一起来,二人还都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可谓志趣相投。如二人同为苏州“星社”成员,范烟桥排印的《星社社友录》中,程、陆的名字都赫然在列。1930年代的“星社雅集合影”,也是我们目前见到最早的程小青与陆澹安“同框”的照片。

“星社”成立于1922年,既包含了当时“鸳鸯蝴蝶派”作家群落的大部分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通俗文学社团之一;也带有传统文人雅集的性质,丁慕琴、谢闲鸥、朱其石、陶冷月、钱瘦铁等书画名家也都是“星社”成员。就在程、陆二人中,程小青能书善画,晚年还写过一本《苏州园林》诗词稿,陆澹安对于书法、诗词、弹词、金石碑版、古典小说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相当精深的造诣。陆澹安曾为好友程小青写过《戏小青三绝》,诗中多次拿好友名字中的“小青”二字开玩笑——认为“小青”合在一起是“情”字;用“小青”和《白蛇传》中的青蛇(也名小青)作比;或说程小青矍铄之年,再称“小青”,不甚合适等等——透露出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而此前笔者在“茧庐”中,也曾见到程小青所写的七律一首:

戏与吟秋兄各成嵌苏沪友侣人名诗若干首,抄奉拙作一律澹秋轩外赏梅花,亚字阑前逸兴赊。炼句已安成绝唱,修辞正可撷菁华。凌波小榭春光满,横郭青山好景遐。洒落襟期吟侣散,碧云大片送飞霞。

诗下面列“澹安、逸梅、亚光、鍊霞、大可、碧波、小青、襟亚、修梅、吟秋”,即程小青将自己与好友陆澹安、郑逸梅、胡亚光、周鍊霞、朱大可、徐碧波、平襟亚、汤修梅、蒋吟秋等人的名字嵌于诗中,其中陆澹安正藏于“澹秋轩外赏梅花”和“炼句已安成绝唱”两句。二人之间的往还酬酢与相互惦念由此可见一斑。

珍贵的书信“底稿”

收集和阅读名人信札,恼人的地方经常在于我们只能看到来信,而看不到回信,因为这一来一往两封信一般并不在一处,而是分别保留在收信双方的手中。但此次陆澹安纪念展上,在呈现陆澹安与友人的书信往来时,却经常成对予以展示。据陆澹安长孙陆康先生介绍,陆澹安有抄录信札留底的习惯。这就为我们这些后来读者提供了一个看到完整书信交往过程的机会。如此次展上就有一封陆澹安写给程小青的书信底稿,时间是1963年2月,内容如下:

小青我兄文席:

一别又兼旬矣,春回唯百吉是颂。前由逸梅兄转到大作,以事集不暇奉和,率成俚句一律,聊申祝忱,至祈哂正。拙作《水浒研究》市上竟不可得,中华亦无存书,弟处仅留一册,又为姚吉光携去,一俟送还,即当寄呈教正不误。率上,即颂

春厘

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到,程小青当时刚刚通过郑逸梅送给陆澹安一些诗作,陆澹安也写诗唱和。同时程小青还向陆澹安求一套《水浒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54年,陆澹安著,署笔名“何心”),但陆澹安手边一时也没有存书,要等姚吉光还书之后才能再送给程小青。而这里提到的姚吉光是沪上著名漫画家,曾参与创办《福尔摩斯》小报。

虽然陆澹安的这封“去信”和本文开篇所引程小青的“来信”并非同一时间的往来,但从这两封都写于1960年代的信中不难看出,程小青与陆澹安这一时期虽分居苏、沪两地,但书信往来频繁,并且经常相赠自己的著作,构成了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与交流。

“同好”“同事”与“同道”

展上另一幅程小青与陆澹安的合影,即是1964年5月16日,为庆祝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位好友的七十寿辰所摄合影。而这幅合照正好又呼应了本文开篇所引程小青给陆澹安书信中的内容:“碧弟函告,沪上老友拟为鹃、梅、冷三兄七秩称觞。弟曾征求鹃、桥、吟三兄同意,届时当联袂去沪,共谋欢聚。”程小青信中提到,徐碧波曾写信给程小青,说上海的朋友们打算为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人都生于1895年)共同庆祝七十大寿,而程小青也问了周瘦鹃、范烟桥、蒋吟秋三位住在苏州的好友的意见,大家决定到时一起去上海欢聚,于是才有了这第二张合影。

进一步想来,除了同样生于1895年的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之外,程小青生于1893年,陆澹安生于1894年,这群好友其实都是年龄相当的同时代人。在1962年,也就是程小青七十大寿时,陆澹安也专门写过一首七律为好友祝寿,他在诗中特别称赞了程小青的书画技艺,同时也褒扬了程的儿女。而正是由于程、陆二人有着大量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对于都市新媒体(报纸、杂志、电影)的积极拥抱,或是对于传统文化(诗词书画)的巨大热情——才构成了他们彼此间成为终生“同好”“同事”乃至“同道”的重要基础。

从1930年代的“星社雅集合影”到1964年5月16日的“七秩大庆”合照,两幅跨越三十年的照片,见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友谊长存。而从更早在《侦探世界》杂志一起共事,到晚年虽分居两地却书信往来、诗歌唱和不断,借着“陆澹安纪念展”中展出的信札、照片与诗歌手稿,我们能看到陆澹安与程小青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