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榆忆往》看程千帆先生的风骨
2024年是程千帆先生诞辰111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的24周年。关于程先生的学行和对我的教诲,我写过多篇文章。最近读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一文,想起我们也应该写一篇“程子晚年定论”。这里涉及一个问题:程先生晚年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我们从中又能看到程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要回答这个问题,主要应看程先生自己怎么说。程先生没有长篇的自传和回忆录,能够起到自传或回忆录作用的书就是《桑榆忆往》。
“做学问要顽强,做人也要顽强”
《桑榆忆往》由南京大学教授张伯伟整理、编辑而成。这本以程先生晚年生活为主且带有回忆录性质的书,包括4个部分:“劳生志略”“音旨偶闻”“书绅杂录”“友朋评议”。其中,“音旨偶闻”是先生怀念他的三位老师刘永济、黄季刚、汪辟疆先生的文章,可部分见出千帆师道德文章的渊源有自。“书绅杂录”是亲闻音旨的几位弟子记述侍坐先生所得,我尤其喜欢蒋寅、巩本栋、张伯伟三位从自己的日记中整理出来的《书绅录》,这些日记所记述先生的讲论谈笑、风趣博通栩栩如生。“友朋评议”部分,收录了7篇先生的友人、弟子关于先生的学问和著述的评论,都有助于理解先生宏伟的学术成就。我个人经常阅读的是第一部分“劳生志略”,这部分是由程先生口述、张伯伟记录整理而成。因为是口述史,讲者真切,记者客观,程先生的音容笑貌、精神气质皆跃然纸上。许多看法,大致可以视为“程子晚年定论”。莫砺锋认为,“总体看来,这部回忆录不仅是程先生个人生平事迹的记录,而且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从中可见几代学人的嘉言懿行和歌哭悲欢,具有学术史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劳生志略”中涉及的比较重要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想法。
“劳生志略”包括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程先生在这里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个像他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生遭遇多灾多难,为什么没有沉沦下去?先生的回答有大理由和小理由。前者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我总感觉到中华民族无权沉沦下来,如果说这个文化中没有一种真正合理的内核,她为什么亡国多少次又站起来了?”后者就是:“我是感觉到我个人总可以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的。你们让我这样下去。我不服。”“就是我的个性,说到底我就是不服。”先生曾坦率地说:“这包含了自私的个人信念,也包含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的信念,二者很难区分。这种生活情感是相当强大的力量。”正是这大小两方面的因素锻造了先生最为宝贵的品格:坚强、顽强、坚忍。正如先生自谓:“做学问要顽强,做人也要顽强,当然是要讲道理的顽强。”先生在“引子”的结尾说:“长期以来,我把所受到的一切不公正的待遇都尽量地压在心里,所以别人让我写回忆录,我尽量地不写。这次是一个机会,我觉得也要使后人知道,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哪怕很软弱,但是又很坚强。”这段话被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桑榆忆往》的封面上,我认为确实很好地反映了程先生的风骨。
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我特别注意到先生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他曾自许为“儒家”。先生在《致周勃》的一封信中曾说:“我始终是个儒家,也信马克思主义,但儒家是本体。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切的根本,人活着就得做一点对人类有益处的事。”“我就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乃至道家,的确还是代表了人类部分的真理吧。”
先生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由此锻造出来的坚强品格和贡献意识,引发了我的一些深入思考。不管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遭受过多少挫折,但它始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精神支柱。更深一层的内涵是,它维系着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绝不沉沦。自我反省,我自己也是深受先生这种思想影响的。面对先生曾经遭受的巨大苦难和挫折,并在晚年作出多方面的巨大贡献,至少我个人感到比先生幸运,更没有任何理由沉沦。
程先生的沙洋农场7年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钩沉。最值得书写的一笔,是在沙洋农场劳动之余通读晋隋八史。程先生在致蒋寅的一封信中曾回忆说:“在闲隙中,仔细读几页书,亦是难得。我曾于放牛之余,通读晋隋八史,今已大半忘却,然如精语如‘耳后生风,鼻头出火’,在‘车中闭置如新妇’,至今犹记之也。”在沙洋农场,图书室没别的书,正好有一套中华书局校点的晋隋八史,程先生白天劳动,晚上就把这些书看了一遍。程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顽强读书的标杆。今天,我们的读书环境比先生胜出几百倍,如果还不勤奋读书,则愧对先生。
面对曾经遭受的磨难,先生在86岁的暮年却很平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太多的愤怒、不平。我想这个损失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这个命运也是整个民族要负担的。”在先生看来,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而从历史事实看,也的确如此。接下去先生说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话:“个人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就好像恩格斯讲的高山滚石头,这个挤那个,那个挤这个,挤成这个样子。如果碰到刀背上,可以不出血,一碰到刀口,你就要出血。我就刚好碰到刀口上,那就咬紧牙关过去吧。”
一个人即使被命运推向刀口,流血,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真正应该有的风骨。我想起了鲁迅先生。1934年10月20日,一向对国人国民性持严厉批判态度的鲁迅先生,面对舆论界所谓“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之论调,发表名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加以反驳。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照鲁迅先生的话,我想说:程千帆先生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