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漫说“冬至大如年”
来源:北京晚报 | 李劭南  2024年12月20日11:49

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散失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多,气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时段的开始。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耕文明国家,早在周朝时期,就把冬至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甚至被视为新年的开始。文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所以过冬至也就是过新年。

《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故应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为“亚岁”,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冬至祭天是旧时最重要的礼仪。清末徐珂《清稗类钞·冬至郊天》载:“每岁冬至,太常侍预先知照各衙门,皇上亲诣圜丘,举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驾宿斋宫,午夜将事,坛上帟幄皆蓝色,执事者衣青衣,王大臣服貂蟒。坛旁有天灯竿三,高十丈,灯高七尺,内可容人,以为夜间骏奔助祭者之准望。届期,正阳门列肆悬灯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庙宇,不准鸣钟擂鼓,亦不准居民施放鞭炮,以昭敬慎。”

基于冬至和农事的密切关联,古代的“贺冬”习俗在庶民百姓中也逐渐普及开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冬至,谓之压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清人顾禄《清嘉录》:“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清徐士宏《吴中竹枝词》:“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这些文献都是对民间冬至习俗的生动写照。

冬至的祭拜活动有很多,主要有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冬至祭祖,是人们向祖先汇报一年的丰收情况,祈求祖先保佑的一种行为。冬至祭祀为大祭,一般全族人都要参加,祭祀地点多选择家族祠堂或坟前。

读书人要祭祀先师孔子,在冬至日要悬挂孔子像或设孔子牌位。这一天,学生还要备礼看望老师,酬谢一年的教育之恩。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由于各地多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冬至饭”这个概念也就多少具有和“年夜饭”相对应的意思,“冬至饭”既可以是饺子或馄饨,也可以是团圆饭,还可以是祀神祭祖或敬老时的举族共食。

在冬至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扶阳”。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换和此消彼长之际,故民间有“冬至进补,开春打虎”的俗语。我国很多地区,至今仍有冬至喝羊肉汤或食羊肉进补的习俗,据说如此便可抵御风寒、滋补身体。

东晋张湛《养生要集》讲,“冬至日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后世将羊肉视为冬至进补之首选。因此,在冬至这天吃羊肉,几乎成为一种定例。

南方人在过冬至时的习俗,有别于北方,他们会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和美满,部分地区会吃年糕,象征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在江南水乡,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些地方有吃长线面的习惯,寓意长寿。

为了挨过漫长的冬季,中国的传统农耕文明中,其中一项伟大的发明就是“九九歌”。它记录了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规律。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气候冷暖的差异很大。因此,各地的数九歌都带有各地的特色。像北京、河北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湖南的“九九歌”: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这些“九九歌”反映了不同地区在冬季和春季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