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尔: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2017-10-03
-
里尔克:能来到这世间,就足以让我失去你少一些
里尔克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奥地利诗人。
2017-09-30
-
文学记忆:普鲁斯特将要离开
作品记述了普鲁斯特生前最后的时光。
2017-09-29
-
阿特伍德:世人面对的暴力,远比他们所熟知的更加触目惊心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 年出生于安大略省渥太华。
2017-09-28
-
青山七惠《快乐》:无欲时代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所有的人都在掩饰真实的自己,回避真实的欲望。
2017-09-27
-
罗恩·温克勒:写诗像一场化学过程
“罗恩的诗歌彻底改变一般读者对于德语诗歌望而生畏的态度,他们常会觉得德国诗歌非常沉重、黑暗,充满预言家的口吻和临床医学般的实验性,罗恩的诗歌则是一种欢快的实验性,他严肃又机智,绝不轻飘又充满活力和乐趣。
2017-09-22
-
波拉尼奥:写作的瘾君子,浪漫主义的文学病人
波拉尼奥系列作品中文版,包括《美洲纳粹文学》《遥远的星辰》《荒野侦探》《护身符》《地球上最后的夜晚》《2666》。
2017-09-22
-
张定浩:我所理解的村上春树及其他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季即将开启,不出意外,备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即将在10月12日公布。
2017-09-21
-
罗贝托·波拉尼奥 愿被文学灼伤
我们如此热爱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
2017-09-18
-
“我给你留下了一座空房子”
在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契诃夫画传》中,有这样一幅照片:一个简朴的阳台,桌上放着小小杯盏,托尔斯泰似乎在向契诃夫“训示”着什么,后者谦卑地将双手交叉在一起,高大的身体佝偻着,低着脑袋,朝他的方向倾听着,像是一个温顺的农妇。
2017-09-15
-
美国诗人约翰·阿什贝利:任何真正的艺术都会拆解批评
【编者按】 美国时间2017年9月3日,诗人约翰·阿什贝利在纽约的家中去世。
2017-09-11
-
张振胜:平野启一郎,闲聊偶得之
8月23日,《日蚀》《一月物语》亮相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获得读者追捧。
2017-09-08
-
法国《文学杂志》访2016年龚古尔奖得主蕾拉·斯利玛尼:“我要讲述围绕母性建立的神话和谎言”
蕾拉·斯利玛尼 阿莱克西·布洛卡(以下简称“布洛卡”):和您的上一部小说《食人魔花园》一样,《温柔之歌》这部作品有一半也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和填补的:对行为的描绘占了大部分篇幅,同时您给出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如保姆给保罗夫妻留下的干干净净的鸡骨头,这些细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阐释空间,这是有意为之的吗? 蕾拉·斯利玛尼(以下简称“斯利玛尼”):我很欣赏读者应当介入阅读的观点。
2017-09-08
-
《作家的北美》:游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波丽娜·盖纳(左) 《作家的北美》法文版 法国作家波丽娜·盖纳遭遇了一场写作危机,遂同丈夫一起,带上孩子,奔向北美,意图求得疏朗开阔之道。
2017-09-08
-
波德莱尔忧郁的英雄主义:汉语的纪念
编者按:2017年,距离波德莱尔逝世已经150周年,《恶之花》发表已经160周年,这个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和这部被誉为法国“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的作品,打破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于“美”与“丑”的认知,更是无疑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将文学与思想带入了一个新的维度。
2017-09-05
-
写当下社会热点的“女渡边淳一”
林真理子是日本当今文坛最具人气的女作家,她以细腻地描写现代人的恋爱心理见长,其作品大多以现代都市女性的情爱为主题,作品在日本畅销3000万册,几乎横扫日本文坛所有奖项,被称为“女渡边淳一”。
2017-09-01
-
林真理子:书写真实现代女性
“爱就像一颗青果,酸涩乏味。
2017-08-28
-
《温柔之歌》作者:懂得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反抗
法国作家蕾拉·斯利玛尼在2016年凭借《温柔之歌》荣获了龚古尔文学奖。
2017-08-27
-
萧锦荣: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颗遗珠
萧锦荣 在美国华裔文坛中,有一位作家,既不同于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等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作家,又不同于李翊云、闵安琪、裘小龙等用英文创作的移民作家。
2017-08-18
-
《向前一步》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每个人的生活都存B选项
编者按 畅销书《向前一步》作者、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戴夫·高德伯格于2015年5月突然去世,谢丽尔感觉自己和孩子们再也不会有真正纯粹的快乐了。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