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速泰熙:读书人的“化学反应”

来源:现代快报 | 赵伟  2017年08月14日14:20

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速泰熙

生于1943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文化名人。被评为“建国五十年来产生影响的十位装帧艺术家”。设计的《吴为山雕塑·绘画》《吴为山写意雕塑》《雕塑的诗性》等书籍九获“中国最美的书”奖。设计的“天人椅”参展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和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世博椅”“国宾椅”参展上海世博会。

速泰熙,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著名书籍设计师,他曾为吴为山、冯骥才、叶兆言、孙晓云等多位名家设计过书籍。但他的设计领域并不仅于此,南京三山街地铁站的壁画《灯彩秦淮》出自他手,在动画设计、家具设计领域也颇有建树。

而他更令人称叹的跨界,是从化学到艺术——这位南京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曾经做过24年中学化学老师。谈及此,速泰熙呵呵笑了起来,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跨界,就是与自己的化学思维有关,因为化学就是研究变化的学问。 “总要有一点什么不一样吧。”74岁的速泰熙,像个孩子一般,一直对世界好奇,从未停止过创意。

1

速泰熙是地道的老南京人,从小住在城南门西一座老宅子里。在他的记忆中,老房子很大,里面有花厅,有大厅,有很多木板雕刻的对联,因为祖父喜欢字画,还收藏了吴昌硕、高邑等名家的原作,而父亲能写一手好字。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速泰熙艺术的启蒙。

同样给予速泰熙滋养的,是南京这片沃土。速泰熙说,上中学时,街道上有很多招牌都是名家写的字,他感受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所以自己也练起了书法,后来又对篆刻产生了兴趣,到了十几岁时就喜欢上了刻图章。那时,速泰熙弟弟的小学班主任刘祯祥喜欢国画,便请速泰熙为他刻一枚“祯祥寄兴之作”的印章。一日,刘老师将画作送给傅抱石看,傅抱石没有评价画作,却夸这个印章刻得不错。后来,速泰熙又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常国武刻过几枚图章,常先生几十年都带在身边,即使印面已变成弧面,他还在用,这让速泰熙非常感动。

在学校,速泰熙也受到艺术的熏陶。他就读于五中,五中的黑板报叫“五中公报”,是出了名的气派,速泰熙参与其中。不过,中学毕业速泰熙却因为化学成绩优异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62年开始教书,写字、刻印这些事依然是他的业余爱好。

速泰熙认为,恰恰因为自己不是美术科班出身,反倒没有被模式化所禁锢,自在随心地探索着艺术表达。文革期间,他自学水粉画、版画,多次参加全国画展,江苏、上海的儿童刊物也看中了速泰熙的画,邀他画封面、连环画。就这样,速泰熙一边教化学,一边画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郑渊洁同名童话拍摄的10集动画电影《魔方大厦》中,速泰熙还做了人物设计和产品设计。他当初并没有觉得这个经历有什么特别,后来与女儿速达在上海做一次广播直播时顺嘴说了出来,没想到听众纷纷反馈小时候看过这部动画片,特别喜欢。他后来带的研究生得知魔方大厦是恩师创作的,也都止不住地骄傲与激动。

2

速泰熙专业从事书籍设计是1986年调入江苏文艺出版社之后,这些年,他为吴为山、冯骥才、叶兆言、孙晓云等多位名家设计过书籍,设计作品曾九获“中国最美的书”奖。

设计每一本书,速泰熙都会沉淀许久,他会不断地推翻别人已经觉得完美的方案,不断尝试创新,做一本书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

速泰熙最新设计的书是《铭文天下——南京城墙铭文》,被认为做成了一件文创产品。封套采用扣合式设计,配色共有六种,书内还藏着用仿古洒金宣纸拓印的城砖铭文拓片,共有五处地方突破了常规设计,独具创意。

与速泰熙合作多次的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他弄出一些什么新玩意,我丝毫不会吃惊,他要是弄不出一点新东西,我反倒会觉得很奇怪。”

找他设计的人都知道,速泰熙是个有名的慢性子。他做事情永远都特别认真,与他合作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要超越自己和自己之前的作品不一样,还是比较难的。我是艺术至上的性格,经济方面的考虑摆在第二位,自己看不过去的东西绝不能给别人看。”速泰熙坦言道。他自知这是因为没有正规地学美术,硬是靠自己一点点地补,所以一直在慢慢地学习。难怪叶兆言说,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个处处都想着创新的艺术家,更像个凡事都要追求精准的科学家。

做书籍设计多年,速泰熙自然对纸质书有着很深的感情。“纸质书有独特的魅力,给人传递的应该是美是诗意,每本书都应该有独特的设计,传达文本内涵的精神,同时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如果设计全部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诗意就荡然无存了。书籍设计是为了‘诗意的传达’,我一直围绕着‘为了诗意的阅读’来思考。”

3

对速泰熙来说,他思考的不仅仅是诗意的阅读,还有诗意的生活。

去速泰熙玄武湖畔的家中拜访时,记者惊叹于诸多巧妙的设计。屋内的门套、餐桌椅、茶几、沙发,都是速泰熙设计,请厂家定制的。用金丝柚木为料,门头提取了徽派建筑中“月梁”的元素,而椅背、茶几的横梁上则刻有甲骨文和金文。既有中国味道,又不失现代简约。

速泰熙将自己的家具设计之路归纳为“随性随缘,尽心尽力”。他年轻时候就喜欢家具设计,结婚家具就是自己设计的,不过那时候他喜欢洋的东西,随着见识的增长,又喜欢上了明式家具,买了几件仿品后,发现还是应该自己设计。家具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参展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椅”和“国宾椅”,两种椅子都秉承了明式家具的简约风格,又具有现代特色。

另一个不能不提的杰作是“天人合一”椅,这个创意源自商代青铜器上一个“天”字,根据字形设计了椅子,由玻璃与木制相结合,兼具古风与现代感,在世界多地都展览过。

正是基于自己的创作经历,速泰熙提出了“有根的现代”这一艺术理念——在葆有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又有现代的气息,既坚持中国的传统,同时又有开拓创新,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所有设计。因此,在旁人看来,速泰熙是“跨界”,在他自己看来,这些艺术门类全部是相通的。

这些年,速泰熙还跨界壁画领域。南京三山街地铁站的壁画《灯彩秦淮》、大行宫地跌站的壁画《春节》、南京南站的博爱墙等,都出自速泰熙之手。“有了南京这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可能有自己的创作空间。就拿南京地铁的壁画来说,本来这些地方都可以出租用来张贴广告挣钱,可南京用来做文化创作,现在很多其他城市也纷纷到南京取经。”速泰熙说。

日本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在一次南京之行后,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以前看速先生的设计感觉不可思议,不知道这股力量是从哪里来的。我渐渐解开了这个谜:一般人是从平地仰望高山,而速先生却是从高山俯视平地,那是从历史文化积淀的高山之上,审视社会和现代的平地……”

速泰熙说,这座高山就是南京这座城,因为在南京,他才会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触。

对话

没有民族性

这样的设计不及格

读品:您能在不同领域跨界,与您学化学的经历有关吗?

速泰熙:可能与我的化学思维有关系。因为化学就是研究变化的学问,其中包括了化合与分解,我在艺术上承继了这种思维方法,分解出各种艺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创造出其他“物质”。教学中看到书上的科学家头像,我就思考这些人为什么可以让人记住,就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读品:2004年起,您在南艺任教,您在教学上是否也格外重视创造力?

速泰熙:是的,艺术最有灵魂性的东西就是创造性。基础性的画,画得再好,不落实在创作上对艺术与美的追求又有什么用呢? 当代艺术的潮流倾向于没有统一的绝对的标准,越来越追求艺术家内心的东西,越来越肯定个体的作用,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是鼓励你创造,艺术说到底还是要有新的思维,失去了创造力,艺术的路就走不下去。

我教学上给学生总结了“创可贴”,即创新、可人、贴切。创一定是第一位。之前有段时间,全国的动漫刊物上的人物都是大眼睛、细长腿、黄头发,一股崇洋之气,难道我们东方的丹凤眼就不美了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美,但如果存在崇洋意识的话,自己的美就看不到了。有刚进校的学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一个汉字都没有,我很生气,说下次如果再有这样的情况直接给你不及格。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本土与世界的碰撞,这是一条中国艺术家应该走的光明大道,很多成功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

艺术走进生活,生活走向艺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天职。

读品:最近在忙什么新作?

速泰熙: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画生肖画,现在正在画狗年的。要想画得好,我就要先大量临摹,我很喜欢临摹民间的、大师的作品,还有儿童画,找到感觉才行。我走的是民间和现代进行撞击的路,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另外,大耳朵图图(电影《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最近刚上映,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同名系列图书也同步上市),这个动画会一直做下去,因为我们觉得值得做。

读品:您最近在读什么书?

速泰熙:叶兆言写了书会送我,我最近在看他的《永远的阿赫玛托娃》,那种文字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刻,真是一种滋养。(王凡/文 顾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