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读吴伯箫1961年的两份手稿

来源:文艺报 | 邱俊平  2018年04月20日08:13

吴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一生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最能代表其散文成就的是《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有吴伯箫1961年创作的《记一辆纺车》和《种菜》(后改为《菜园小记》)两部手稿,保存于恒温恒湿的手稿库中。这两部手稿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捐赠,上世纪90年代初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的。

《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作为描写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典型性的剪影和片段,放声歌颂延安精神,弘扬依靠自己的双手,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发表于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吴伯箫创作的初衷。

《记一辆纺车》手稿共8页,作者用毛笔书写于“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专用稿纸上。首页左上角盖有《人民文学》杂志的红色发稿印章,可以清晰看到“1961年4月”字样;末页尾部有完稿日期“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五日,春节”字样。从整部手稿看,几乎每页稿纸上都有多处修改的痕迹,或添加或删除,作者都有明显的标识。尤其是删除的字、词、句,吴伯箫均用墨笔沿字的轮廓涂成方形,看上去非常工整,并在每页稿纸上标注了页码。

《种菜》手稿共7页,作者也是用毛笔书写于“20×20”灰格稿纸上。手稿的首页顶端盖有《人民文学》杂志的红色发稿印章,上有“人民文学1961年5月”字样;手稿末页有完稿日期“一九六一年四月九日”字样。从印章上看,这篇文章应发表于1961年5月号《人民文学》杂志上,但笔者查看1961年《人民文学》杂志后得知,这篇文章实际上发表于1961年6月号《人民文学》杂志上,并更名为《菜园小记》。手稿中有红、黑两色毛笔修改的字迹,将修改笔迹作了比对后发现,红色字迹不是吴伯箫的手迹,应为编辑的修改笔迹,而黑色修改字迹才是作者手迹。将《种菜》原稿与1961年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上的《菜园小记》作比较,发现内容有多处修改,从而判断这部手稿为初稿而非定稿。

笔者将两部手稿原稿与1961年《人民文学》杂志的刊发稿(以下简称“刊发稿”)作了比较,发现《记一辆纺车》和《种菜》虽创作并发表于同一年,但很明显,《记一辆纺车》原稿与刊发稿相比,修改得极少,只有两处添加了文字。而《种菜》的刊发稿却作了大量修改,汇总了一下,有20余处。整体来看,这次修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个别语句措辞的修改(包括题目),二是俗语、谚语的引用。一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感情表达的效果。本文拟对《种菜》原稿与刊发稿做一个比较,同时浅析修改的原因及其文学价值。现把主要异同点列举如下并加以说明。

标题 原稿:《种菜》

刊发稿:《菜园小记》

作者将作品名由《种菜》改为《菜园小记》,更富有文学色彩。

第1页 原稿:种花好,种菜也好。

刊发稿:种花好,种菜更好。

从原稿修改的痕迹中依稀可见,吴伯箫开始用的是“更”字。后改为“也”字,但在出版时又将“也”字改为“更”字。一字之差,“更”字能够在“好”的程度上再进一步,凸显了种菜的好处。可以看出,作者是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的,仅一个字反复修改,见证了作者创作时的思绪,修订时的考量。

第1页 原稿: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盛景。

刊发稿: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垂垂联珠的海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原稿是“海棠是垂垂联珠”,而刊发稿改为“垂垂联珠的海棠”。笔者查阅了收录于《北极星》与《吴伯箫散文选》中的《菜园小记》,发现两部散文集又改为“海棠是垂垂联珠”,这样的语序与前文是一致的,读起来更顺畅。

第2页 原稿:在延安的人,大家都在工作。

刊发稿: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

作者将原稿中的“人”改为“同志”,这样的表达把延安人民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这样的称呼更为亲切。

第3页 原稿:从石窠通菜地挑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

刊发稿:从石窠通菜地挖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

作者将原稿中的“挑”字换作“挖”字。挑,是多音字。读tiāo,有挑选,挑剔,挑毛病等词意;读tiǎo,有挑战,挑衅,挑拨,挑逗等词意。所以,“挑一条水沟”不符合日常语法。而“挖水沟”则更贴切。

第3页 原稿:出了九就能发出韭芽。

刊发稿: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

在刊发稿中增加了“鲜绿肥嫩的”修饰语,形象地描写了韭菜的良好长势,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延安军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第4页 原稿: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来往牲口多的大路上拾粪。有一次,一位写小说的同志,出门没带粪箕,用手把新下的驴粪捧回来。“要吃香的,就离不了脏的。”当时传为佳话。组织上请菜把式,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

刊发稿:“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

这一段是全文修改最多的,有长短句的调整,也有句子的删减或增加。删去了“有一次,一位写小说的同志……当时传为佳话”以及“菜把式”等内容。加上了“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这句俗语,与前面增加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有了很好的呼应,又能把大家收集肥料的现实性和劳动的热情表达出来。将“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来往牲口多的大路上拾粪。”这一长句改为两个短句,使文章节奏更加明快,干脆利落。除前面提到的两句俗语、谚语,《菜园小记》中还引用了大量的此类语言。这很大程度上或许取决于“文本”内容:作品着重在叙写种菜的乐趣,这样一篇充满“泥土气息”和“蔬菜清香”的文章,其语言特色似乎只有与其“土气”相符,才能更恰当地表达文章朴实的内容和淳朴的感情。这些来自民间的俗语、谚语,生动而不夸饰,朴实而有活力,自然亲切,平易晓畅。

第5页 原稿:是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勤地不懒,就算种的只是希望……

刊发稿:是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因为那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人勤地不懒,有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

作者在刊发稿中调整了“人勤地不懒”的位置,把“人勤地不懒”放在“有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之前,更符合句意的表达。

第6页 原稿: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着脉脉香气;那时候人也会感到一种田园乐趣。

刊发稿: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着脉脉香气;那时候,人也会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在“田园乐趣”前增加“真正的”这个定语,让人感受到作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心情,把田园的乐趣、丰收的喜悦、劳动的诗情,凝练于“真正”二字上,让读者真切地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有着“言约而旨丰,辞近而意远”的意境。

中学时,笔者学过《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30年后,读到这两篇散文的手书原稿,倍感亲切。那些泛黄的纸页呈现了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有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书文字与印刷铅字之间,映现着那个时代创作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