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曲波《不速之客》手稿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崔庆蕾  2018年06月01日16:49

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之后,曲波的名字迅速广为知晓,此后他又相继创作了《山呼海啸》《桥隆飙》等一系列战争题材小说。《不速之客》原为《山呼海啸》中的一个章节,经过修改后,发表在1961年5月份的《人民文学》杂志上,这份手稿即是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手稿上有很多修改涂饰的痕迹,说明在刊发之前曲波和编辑做了反复的修改。

根据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王维玲的回忆,“1966年3月,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著名作家曲波约我会面……要把《山呼海啸》交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王维玲《曲波和〈山呼海啸〉》),这说明在1966年“文革”正式到来之前,曲波已经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初稿。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曲波在“文革”中遭到残酷迫害,代表作《林海雪原》也被诬陷为“大毒草”,期间中国青年出版社也停业整顿。因此,直到1977年,长达10年的“文革”动乱结束,中国青年出版社恢复工作之后,《山呼海啸》才得以正式出版。

在这长达10年的时间里,曲波并没有“放弃”《山呼海啸》,而是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其修改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不速之客》的章节被“删掉”了,部分情节出现在初版本的其他章节里。作为1960年前后的早期“版本”,《不速之客》代表了曲波对《山呼海啸》的早期构想,本文拟对手稿、《人民文学》版、1977年初版本三个不同的版本做一个简单对比,在勘察这部小说最初艺术风貌的同时,梳理一下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

《不速之客》写在16开的稿纸上,正文用深蓝色钢笔写成,全文共计39个页码。在首页的右上角盖有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阅稿印章,显示阅稿时间是1961年1月4日,这说明这一章节小说完稿的时间应该是在1961年以前,至于此时《山呼海啸》的整部手稿是否完成,尚难断定。小说正文上方显示有两个题目,一个是“来投之客”,另一个是“不速之客”,其中“来投之客”被几道斜线划掉了,是舍弃的意思。而“不速之客”则清晰地保留下来。在“不速之客”几个字的旁边还有一段红色字体标记的备注:请考虑一下,哪个题目好些?“来投之客”似成语非成语,是否定性就用成语?这应是曲波在同编辑协商哪一个题目更好、更符合杂志社的要求,从小说内容来看,“不速之客”显然更符合小说的情节,刘介山突然来投,算是“不速”之举,但他的来投并不是真的归顺,只是敌人的又一个阴谋,所以,综合来看,“不速之客”这个题目更切合内容,而最后也确实采用了这个题目。正标题的下方还有一个副标题:长篇《山呼海啸》中的一节,这一副标题在1961年《人民文学》刊发时也予以保留,说明这份手稿是当时作者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山呼海啸》中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章节。但在1977年出版的《山呼海啸》里,这一个章节并没有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其情节被分散在另外的几个章节里出现。

手稿中除了修改笔迹外,正文部分有两个人的笔迹,其中一种笔迹豪放张扬、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其主人应该是曲波;另外一种笔迹工整清秀、干净得体,其主人或许为曲波爱人刘波(也有可能是编辑),刘波多年来跟随曲波南征北战,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都陪在曲波身边。新中国成立后,曲波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他十分低调,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写,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在写小说,但这一切有一个人是知情的,那就是刘波。在曲波进行创作的时候,刘波一个人默默承担起诸多的家务,尽量给曲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她还是曲波小说的第一个阅读者和誊抄者,她给小说提修改意见,帮助曲波改进。同时还负责把已完成的部分抄写在新的稿纸上,曲波的代表作《林海雪原》就是在这样的“分工合作”下完成的。因此,手稿中出现的另外一种字迹很可能是刘波的,若推测为实,这一份发黄的稿纸也是一段佳话的见证了。整幅手稿,两种字迹大概各占了一半。

曲波的小说有正式出版前先在杂志上部分刊载的“传统”。《林海雪原》完成之后,曲波将小说送到了作家出版社,在出版之前,《人民文学》率先于1957年2月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等六个章节。《山呼海啸》的面世也遵循了这一“传统”,1959年12月《解放军文艺》选载了《开门棒》《屠由网下》《龙身揭鳞》《杀开一条血路》四个章节;《北京文艺》1960年1月选载《女县长》一节;《人民文学》1961年5月选载《不速之客》一节。这些零散的章节为小说的正式出版做好了“铺垫”,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睹为快的机会。

对比手稿与《人民文学》版,可以清晰地发现小说在刊发前进行了大量的改动,这些改动都清晰地留在了手稿上。在校改上,除了最基本的字词修正之外,还有另外两方面较大的改动:其一是对话内容的删减。其二是情节的删减。

《不速之客》以当地财主富商刘介山受日军胁迫来根据地诈降为主要故事内容,而以鞠敏为首的我军领导干部机智地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她们将计就计,通过周密的安排狠狠地痛击了敌人,同时完成了上级领导安排的牵制敌人的任务。小说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相比于手稿版,《人民文学》的刊发本中,删掉了大量的“多余”对话。如,手稿版中,王立业、石山雷与“不速之客”刘介山的初次对话是这样的:

“哪里来的?”王立业问。

那个胖子微微一笑,干脆的答道:

“对不起,因为种种关系,不能告诉你。”

石山雷又问道:

“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那个胖子这次连笑也没笑,答的更干脆:

“对不起,因为种种关系,不能告诉你。”

王立业又问:

“你们俩是什么关系?”

那个胖子有点不耐烦的样子:“因为种种关系,不能告诉你。”

那个瘦子更加粗暴,两个白眼珠一斜,“真不懂规矩,不该你们知道的,你们就别再问了。”

在校改后的《人民文学》刊发本中,这一段的对话删减成了如下内容:

“哪里来的?”王立业问。

胖子微微一笑,答道:

“对不起,因为种种关系,不能告诉你。”

“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对不起,不能告诉你。”

很显然,《人民文学》刊发本对对话内容做了大量的删减。除了对人物对话和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进行删减之外,也有大量的情节性内容被删减了。比如在鞠敏回忆自己与刘介山的往事的时候,车夫老赵大发善心告知鞠敏姐弟真相:

前几天,我赶车到城里去送刘介山和他的小婆子,小婆子在车上骂刘介山:“你这个老货,你养那个鞠家姑娘干么?一年赔多少钱哪?”

刘介山奸笑着说:“亲戚呦!”小婆子打了他一拳:“狗屁!有钱没地方花啦,我看你这个老东西要想歪的,哟啊不你怎么养那么个赔钱货,男的多利多,女的多气多!”刘介山得意地说:“你放心吧!真是妇女之见,有眼不识聚宝盆。”小婆子眼一斜,嘴一噘,“去!什么他妈的聚宝盆,分明是个烧柴炉。”刘介山一仰肚躺下:如今交际场中,漂亮女的可是聚宝盆呐!一块女镖,打中哪个阔老板,或者是哪个科长,就是一大堆金子银子硬啷货。你看小敏,长得那么秀丽,又是那么聪明,养她个一年半载后,我就把这块镖投出去,打着一个有钱有势的,我刘介山还不一步登天!嘿嘿,我刘某是干什么的,赔钱事我能干哪?告诉你吧,前几天来咱家的几个阔老板,已经有六个相中小敏了,有的给到一千二百块大洋。

在《人民文学》的刊发本中,这段对话被删减成了:

前天,我赶车到城里去送刘介山和他的小婆子,在车上刘介山对他的小婆子说,前几天来咱家的几个阔老板,已经有六个相中你了,有一个阔老板给到一千二百块大洋。

刘介山与小婆子的“精彩”对话被删掉了,只保留了一个推动故事前进的有效信息,其实两人的对话恰恰能体现出刘介山骨子里的恶,也是一对男女狼狈为奸的集中体现,对于塑造两人的形象具有极大的作用,但这段对话并没有出现在《人民文学》刊发本中。

阅读这份长达39页的手稿,类似的删减多达20余处,可见,原稿大量的“枝枝蔓蔓”都被剪掉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校改的过程中,删减的比例远大于增加的比例,偶尔可见的增加,也是为了删掉大段内容之后的“修补”,为了前后连接的顺畅,属于润滑剂的作用,长段落的内容增加一处都没有。笔者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种:一是适应版面容量的需要。杂志的容量不像书籍,具有比较大的伸缩性,刊物的页码一般都是固定的,在《人民文学》刊发出来的《不速之客》放在了这一期最后的位置,占据了7个页码,对原稿进行大量的删减有可能是为了适应杂志容量的需要。另外,作为长篇小说的一个章节,“手稿版”的叙事更为“松散”一些,不管是对人物神态的细致描述还是在情节上对其他线索的呼应都与一个单独的短篇小说不同,为了使单独拿出来的这一章更具可读性、完整性,刊发本对原稿中与其他线索相连而与本文主要内容联系并不紧密的部分进行了删除。也就是说,为了让这一篇小说更具独立性和完整性,《人民文学》刊发版对原稿进行了大量删除。这种校改对于杂志出刊来讲当然无可厚非,而且有其必要性。但对原文大量精彩“枝叶”的“修饰”也让人们失去了阅读更丰富细节的机会,尤其是在1977年版对手稿进行了“大手术”修改的背景下。

1972年12月开始,曲波与中青社编辑王维玲重新“连线”,计划在中青社正式恢复运营之后推出《山呼海啸》,王维玲给书稿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曲波综合各方意见对文稿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这样的修改持续了约半年。彼时整体的社会氛围仍然很紧张,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曲波暂停修改。等到1975年中央正式批准中青社恢复出书之后,曲波搬进中青社为他准备的客房里进行了最后的修改校订。从1950年代开始写《山呼海啸》到1977年首次出版,在20余年的时间里,曲波多次修改手稿,字数从40万字扩展到了80多万字,可以说,修改的幅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手稿和《人民文学》上看到的《不速之客》已不再是“长篇《山呼海啸》的一节”,而是被加工处理后“融入”了整个小说中。

《不速之客》中的一些人物名称在《山呼海啸》里发生了变化,比如女县长鞠敏换成了凌雪春,而鞠敏这个名字则是被当成凌雪春的曾用名予以介绍的,年少英武的少剑波换成了凌少辉,地主富商刘介山的名字则换成了唐金贝,当然也有没有更换的,比如王立业、苏志毅、孟凡达等一干人物,其中凌雪春与凌少辉仍然是姐弟的关系,凌雪春的县长身份也依然没变,这是一些名字上的变与不变。在情节上,也有一些继承与舍弃。继承的部分是《不速之客》中对于鞠敏(凌雪春)家世的设置,鞠敏(凌雪春)与刘介山(唐金贝)过往的恩怨在两个小说里都有体现,而且内容一致。但是对于《不速之客》所叙述的生动故事,《山呼海啸》并没有完整“收录”,也没有把主要的情节吸收进来,唐金贝没有诈降,凌雪春也没有智取,也就是说,1977年出版的《山呼海啸》基本“放弃”了《不速之客》的内容,没有沿用早期的设计,是艺术提升的需要还是其他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