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堪比“天书”?
来源:未名读书 | 2019年05月28日07:53
在小说的众多类型中,意识流小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与一般的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注重描写人的心理或主观意识,因此往往逻辑性不强,读起来令人感到混乱、晦涩,有些读者更是把它比作“天书”般难懂。
意识流小说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其文学观念背后有着大量的哲学和心理学支撑,不了解哲学或心理学的人看起来就比较费劲。因此,要想读懂意识流小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后独特的哲学和心理学支撑。
在小说的众多类型中,意识流小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与一般的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注重描写人的心理或主观意识,因此往往逻辑性不强,读起来令人感到混乱、晦涩,有些读者更是把它比作“天书”般难懂。
意识流小说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其文学观念背后有着大量的哲学和心理学支撑,不了解哲学或心理学的人看起来就比较费劲。因此,要想读懂意识流小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后独特的哲学和心理学支撑。
意识流小说的界定
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了文学评论,此后,作为一个文学术语的“意识流”创生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
按照弗洛伊德的分类,意识活动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流小说描述的所谓流动的意识到底是指意识的哪个层面在理论界有很大分歧。
有的理论家认为应该指意识的全部层面,这样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巨作《追忆似水年华》就被看成意识流小说。而另外一些理论家则认为意识流小说流派应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这样一来,普鲁斯特又被驱逐出了意识流小说流派。
在学术界,两种观点中更占主导地位的是后一种。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是后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的这段话通俗形象地解释了何为“意识流”:
“让我们把意识比作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仅仅露出海面的相对来讲比较小的那一部分。按照这个比喻,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才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所在……从这样一种意识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给意识流小说下这样的定义: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
所谓“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指的就是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在这个意义上,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的创作集中表现出对前意识与无意识领域的兴趣,也构成了意识流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人物。
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者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既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922年2月2日,《尤利西斯》首先在法国巴黎出版,继而引起了轰动,尽管在英美一再被禁,但它最终仍然被看作20世纪英语文学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
小说写的是1904年的6月16日一天里发生在三个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摩莉身上的事情。小说写的就是这三个人物一天中的经历和心理活动。
小说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斯蒂芬的行动和意识,第二部分集中写布卢姆一天中的经历。随着布卢姆一天中的行程,小说每一章写一个主要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现,小说就涉及了都柏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部分写布卢姆和斯蒂芬的相遇和交流以及摩莉的意识流联想。
作为一部意识流的集大成著作,它在意识流方面的成就突出反映在它几乎穷尽了所有的意识流技巧: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跳跃、蒙太奇、旁白、幻觉、梦境、印象直呈现等等。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乔伊斯并不是单纯炫耀他的诸种技巧,技巧的运用是与他对人们的塑造密切相关的。
斯蒂芬是个历史教师和诗人,他的内心独白就多深奥的隐喻,充斥着各种历史和文学典故,而且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警句,他的联想流是一种具有深层语义的联想。
布卢姆是个广告推销员,他的意识流则有一种平面展开的特征,关注的也大都是空间化的色彩更鲜明的事物,是一种浮面化的联想。
至于摩莉,则是一个没有什么思想,语言也有些粗鄙,耽于欲望的形象,乔伊斯为她设计的意识流则有一种突发性和随意性,语言也经常有语法错误,还有大诗人济慈的名句说成是拜伦的作品,表现了她的不学无术。这些精心的细节设计,无不反映出《尤利西斯》作为一部世纪经典的博大与丰富。
真正的“天书”
如果说《尤利西斯》在问世伊始即被视为天书的话,那么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更是天书中的天书。乔伊斯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小说,并称这部小说将使评论家们至少忙上三百年。
为什么这部小说分外晦涩难懂呢?这是因为它表现的是小说人物纯粹的梦幻意识。小说的书名是源自爱尔兰的一首民歌《芬尼根的守灵夜》,民歌唱的是芬尼根喝醉了酒,从梯子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死了,就为他守灵,没想到他闻到酒香之后又突然苏醒了。
《芬尼根的守灵夜》这部小说基本上是围绕着核心人物酒店老板伊尔威克一夜之间的梦幻意识展开。在人物的梦中展现出的既有伊尔威克一家人的个体命运图景,又有爱尔兰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堪称人类混乱的精神史的一部缩影。乔伊斯把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看成是“混乱时代”,只有用暗夜、梦魇才能真正描述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而“芬尼根的守灵夜”则暗含着对新时代来临的一种期盼。
更令人望而却步的是《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语言实验。乔伊斯可以说创造了一种用来描绘梦呓的专用语言,他不仅发明了无数匪夷所思的英语新词汇,同时对既有的词汇也采取重新编排的策略,还把六十多种的语言囊括进他的小说,使小说的语义空前复杂,也使语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张力。因而,有人甚至说它是用“精神分裂症的语言”写出来的。
这种前无古人的大胆尝试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最主要的动机还是出于描写人类黑夜与梦魇的主题目的。乔伊斯说:“对夜的描写,我感到我不能像平时一样使用语言。那样用词就不能表达夜间事物的真相,它们在不同阶段——有意识、半意识,然后是无意识——时的真相。”
混乱的语言正适合表达暗夜、梦幻和无意识。由此,乔伊斯也把意识流实验推向了极端,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