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成了“自家人”
来源:光明日报 | 许钧 2019年06月15日07:22
勒克莱齐奥 资料图片
《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 [法]勒克莱齐奥 著 许钧 编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11日,勒克莱齐奥先生结束在南京大学近三个月的讲学,离开南京回法国,那天我应邀在北京大学讲学,没有能够送他去机场。他行前给我来电话,说给我留了一封长信,手写的,有整整八页;还说他开始写有关中国的文字了,不是小说,是随笔风格的,题目都定好了,接受我的建议,就叫《历险中国》。我明白,“历险”一词,对勒克莱齐奥来说,具有特别的含义:克服认知的重重障碍,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历险之路,便是走近中国之路,也是中国“探胜”之路。他把一生都看成历险,是诗意的历险,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生命不息,历险不止。
在很多场合,勒克莱齐奥都谈到他年轻时就向往中国,在给我的长信中,他写到我们的相遇与之的必然联系:“对我而言,是少时起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兴趣将我引向这场相逢的。但这更是一场人与人的相逢,它能领我走进中国文化,完全得益于我们自初识起便进行的友好交流——书信的、言语的交流让我们相互理解。正是在许先生的建议与引导下,我才能在阅读中,在不断发现这个文化的现实的过程中,认识到真实、复杂而独特的中国。我们共同探险,我们彼此交流——有时在公众场合,更多时候是私下展开——过程总是和谐的,换句话说,就是我的错误判断与无知也不会引起我们的冲突。”勒克莱齐奥的这番话,让我感动,体现的是珍贵的友情。我深知,在与勒克莱齐奥的40年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文学大家的开阔胸怀、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充满激情的人生追求。
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勒克莱齐奥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自2011年起,他年年来中国,在南京大学任教,为学生开设了多门通识教育课,而且任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指导法国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陪他一起去食堂吃饭,与他一起和学生交流,与同事一起聊天,谈文学,谈教育,谈人生,我们成了“自家人”。
到中国,勒克莱齐奥有个愿望,就是要在中国多走走,多见些人,多交流,目的就是多了解中国。作为好朋友,我一直陪着他,陪他去学校,去历史名城,去文学之乡,去朋友的老家。我忘不了在施耐庵的墓前,我们一起虔诚地拜了三拜,向伟大的文学先辈致敬。我记得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城,勒克莱齐奥与莫言这两位诺奖得主在大唐西市的广场上象征性地从东西两边相向而行,紧紧握手的那一刻,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勒克莱齐奥重情义,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驱车数小时,去苏北看望毕飞宇的父母;也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去山东高密看望莫言90多岁的老父亲;还与夫人杰米娅、好友毕飞宇,去我的家乡、浙西的一个小乡村,看望我的父母和家人。勒克莱齐奥爱孩子,我先后陪他去过南京和上海的三所中学,与中学生倾心交流,还陪他去过武汉的“小佛米”幼儿园,给几十个三四岁的小朋友讲故事,讲他写的《树国之旅》,为他们写下了美丽的诗句。勒克莱齐奥重教育,他先后到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大学访问,与师生交流文学创作与人生理想的经验。勒克莱齐奥重文化交流,他与莫言、毕飞宇、余华、方方等著名作家有过深刻的对话,先后参加过上海书展、扬子江作家周、南京“青年文化周”“大益文学节”和《大家》杂志社组织的活动,与中国的广大读者近距离接触,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
勒克莱齐奥每到一处,每参加一个活动,都带着真心,带着激情,带着探索的眼光。他在各种活动中发表的演讲,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这次结集献给读者朋友的演讲,收录了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各地发表的重要演讲。好友毕飞宇说,听勒克莱齐奥的演讲,感觉世界在不断拓展。他说,勒克莱齐奥的为文之认真、学养之丰富,视野之开阔,见解之深刻,让他知道了何为大家之风范。毕飞宇的评价,我是完全认同的,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勒克莱齐奥的每次演讲,我都是见证人,也是参与者。勒克莱齐奥对我说:“你翻译我的作品,就参与了创造。”这份鼓励与信任,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每次写演讲稿,他都谦逊地征询我的意见,甚至让我给他的演讲命名;每次演讲,他都要我同台;他演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声调,每个词蕴涵的意义,我都希望能传神地予以表达。听他的演讲,我知道了一个作家的担当,一个文学大家的情怀,更体会到了诗学历险之于勒克莱齐奥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读勒克莱齐奥的演讲,一定有助于加深你对文学的认识,拓展你的世界,丰富你的人生。
(作者:许钧,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