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华语文学的高地 ——写在《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出版的时候
来源:《北京日报》 | 陈瑞林 2019年09月19日09:04
2019年的初夏,似乎比往年都热得早,电视里说欧洲的热浪都破了几十年的记录。背后是冷飕飕的空调风,我打开网页,想看看国内新书销售的小说类排行榜,结果是吓了一大跳,原来在前100名当中,80%都是国外的引进版!可见如今的国内读者对当代中国的作家作品有多么的冷漠和厌倦。
其实,在中国文学进入21世纪的时候,学界已经感到了巨大的惊慌: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个泱泱大国的当代文学?如今的世界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中国的当代文学,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全球人的眼皮底下。想要世界承认,又害怕人家看到短处,中国的文坛正在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然而,历史悠久的华语文学不会自我消减,反而会以另外的方式恣意生长。人们欣喜地看到:海外的华语作家正在世界各地播种开花,无论在历史现实的挖掘,还是在人性深处的探索,他们的努力,对当代华语文坛的提升都具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毫无疑问,当中国人在物质上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灵魂的饥饿就会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学应该是人们渴望的对象,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在文字里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当然,这必须是真正的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苦苦寻找中,我们看见了华东师大出版社今年五月推出的《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
这显然是一部奇异的书。首先的“奇异”是它的编选者并不是来自学术界,而是以一位小说家的眼光扫描同行。该书的策展人是跨界作家夏商,夏先生原名夏文煜,1969年出生于上海,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发表小说,被誉为是中国后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见过夏商的人多认为他是中国文坛的异类,狂狷倔傲且不妥协,让人很怀疑孕育他的母土是不是中国。当年的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不属于20世纪90年代而属于未来”,直至今日他的小说都被出版界所欢迎,但他却一直坚守在体制之外。说他是一个跨界作家,一是指他在发表小说的时候同时经商,二是指他近年来游走在海内海外,他不仅与海外作家广泛接触和交流,也将他独特的文学观和世界观传播开去。
此书的另一个“奇异”,是书中的内容与我们通常看到的选本有很大不同。因为是来自小说家的眼光,书中所选的作家当然都是目前活跃在海外相当有个性也是相当优秀的作家。但编选者的更大胆则是收获的这些作品不仅是发表在海内,也有相当的部分是发表在海外的著名报刊,所以读者会有极其新鲜的感受,正像策展人所期望的,是为了“呈现海外华语小说家的缤纷和独特”。
作为2018-2019年度的华语小说大展,想要阅读的冲击力自然是书中所展现的“豪华”阵容,可以说是海外实力派作家的一个浓缩亮相。其中包括了台湾背景的代表性经典作家,东南亚本土的著名华文作家,还有大陆背景的海外优秀新移民作家等,涵盖的作家之广甚至很有些几代同堂的气势。
迫不及待地追读,令人爱不释手。白先勇,被誉为是“当代汉语文坛的旷世奇才”,他的眼睛总是那样清澈,又是那样苍凉。他写出的故事,有历史的绝望,也有人性的温暖。张翎,总是那样冷静,总是从容不迫地拨丝抽茧,在碎心裂肺的“痛感”里心平气和地给我们看历史深处的惊心动魄。陈河,总是大开大合,纵越时空,在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里为我们揭开尘封历史的隐秘角落。陈谦,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抵人物的心脏,她笔下塑造的女性,读者能看见密密麻麻交错的血管,在清晰地跳动。范迁,人们说他是文字的烹调师,淮扬的雅味中再加入麻辣,他的文字里有挥之不去的荷尔蒙气息,但终究还是寂寞与苍凉。夏商,下笔又狠又温柔,狠是不留情面,温柔是笔触的细腻多情。他的作品,有人说“是一种生猛的肌肉感很强的男性化的文字”,但他的创作似乎超越了时代,他写的故事,大多是一种诡秘的寓言。陈永和,这位旅日多年的女作家善良淡泊低调,但她的小说却阳刚气十足,犹如突耸的冰山,大量的岩矿淹在水下面,淹在岁月满溢的身心中。张惠雯,写作的奇妙是充满了异质的“心理现实主义”,她特别善于写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同时充满了“人性诗意”的独特发现。王芫,其小说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她的风格圆润成熟,更有一些朴素的硬度,她写的故事力道准确,几乎让人怀疑人生。二湘,以胆大凌厉著称,她写的故事很前卫,很奇绝,可谓刀刀见血,只要遇见她的小说,就会记住她的名字。凌岚,很会讲故事的作家,尤其是异域风情的故事,苦涩的漂泊,生命的无奈,漂泊的日子似乎就只能这样走下去。柳营,小说总是很温和很阴郁,她写的故事很具象,让读者从很窄的门进去,不仅让人悲伤,还让人焦虑,但却是人最真实的存在方式,也是不得不存在的方式。黎紫书,被誉为“马华作家的得奖专业户”,驰骋华语文坛多年,被王德威先生概括为“温柔与暴烈”的作家,温柔来自深情,暴烈来自历史的创伤。她的作品比较冷,文字里弥漫着一种灾难感,让人无处可逃。黄锦树,近年来风靡在亚洲文坛的作家,无论马来西亚还是台湾岛,再到中国大陆,他的心灵自由又自信,文字奇幻又真诚,唯美主义加上诡秘感,总是让人回味无穷。李凤群,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人间的悲喜剧,静静地上演,轻轻地摇摆,默默地反转。”她的小说离尘世很近,静静地提炼着岁月里默默发生的好与坏。李一楠,敏感又细腻,喜欢写复杂的人物,淡淡的故事里总有些不寻常的人物,那些说不清道不白的痛苦,就埋藏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里。
欣赏海外作家的作品,深切地感受到海外作家与海内作家一个鲜明的区别就是心灵放任自由的程度不同。他们的写作显然与谋生无关,这种不需为稻粱谋的“非专业”写作环境和写作激情,使得他们有可能创作出更接近文学本质的作品。在“生命移植”的表达空间里,无论是时空翻转还是命运的斑斑屐痕,是情感魔方还是悠悠的思辨之树,各自表达的“母题”不同,但各路作家都有意识地坚守了自己独立人格的美学追求,都是在新的时空体系中对于人的“个体生存方式”的深入探求,呈现的都是自己金子般的文学之心。
华语小说的年展,虽然还不尽全面,但却是一个可以坚持的好方向。它显然在告诉读者,华语文学的未来,并不令人悲伤。
(注:此文删节版首发《北京日报》副刊)
作者简介
陈瑞琳,1962年生于中国西安,1977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出国前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年赴美,致力于散文创作及文学评论,曾担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散文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去意大利》等,曾编著北美新移民作家首部小说专辑《一代飞鸿》《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及《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海外文学评论集》等。作品多次荣获北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华文创作征文大奖,在文学评论方面,以其独特视角关注近30年来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动态,被誉为新移民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