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垃圾”之城:近现代英美诗歌中的文明反思

来源:光明日报 | 陈浩然  2019年11月21日08:06

华莱士·史蒂文斯

当处理垃圾时,群居的人类很自然地将它们看作是理应抛弃的物品。如果想确保在“这里”的自我保持干净,人们习惯性地把“这里”的垃圾扔向界限之外的“那里”的自然,它常被看作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他者空间。然而,我们果真能够将“这里”与“那里”区分开来吗?

正确定义“那里”和“自然”是走出垃圾难题的第一步。思考垃圾处理这个表象问题时,人们并不应简单地思考垃圾,还应该将人类长久以来倾倒垃圾的习惯考虑在内。从古罗马时期的下水道,到随处可见的垃圾堆,再到现代的填埋坑,我们本以为可以抛离的垃圾并不会在“那里”消失。无论是城外不断膨胀的垃圾堆,还是郊区地下巨大的垃圾掩埋场,这些被人类任性处置的垃圾都以各种形式返回到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来。

了解西方国家惯用的垃圾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华莱士·史蒂文斯和西蒙·阿米蒂奇两位英美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入反思近现代英美城市处理垃圾问题时所依赖的“堆砌”和“掩埋”方法的弊端。分析他们对这些垃圾处理方法的态度,可以为处理当下垃圾问题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长久以来,人类应对垃圾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但总体看来,“雨冲”“堆积”和“掩埋”是最常见的措施。据《疯狂的垃圾:垃圾历史书》(2018)一书中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就修建了运送生活垃圾的下水道系统。然而,对于城邦中堆积如山的、恶臭不堪的固体垃圾,他们却束手无策。为了缓解这种固体垃圾对城市的困扰,古希腊政府专门指派奴隶去打扫垃圾。这个看似明智的举措也不是可持续化的垃圾处理方法,随处堆放的垃圾还滋生了卫生隐患,并最终在公元前430年导致了雅典大瘟疫。随后,虽然罗马帝国的排污水渠短期应对了垃圾难题,但习惯于高空抛物的城邦平民始终无法体面地处理生活垃圾。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喜欢将古堡建造在山丘上的人们依靠雨水冲刷来保证城内的卫生。这样的垃圾治理方案迅速使人类聚集区沦为流行病的重灾区。

总之,几场惨痛的与卫生问题脱不了干系的疾病,包括1628年的黑死病、18世纪的天花以及19世纪的霍乱,都充分说明诸如“堆置”以及“掩埋”垃圾的现象仍旧根深蒂固。从疾病的反扑效应来看,思考垃圾处理问题的确关系到人类的福祉。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文明的进步,有些城镇单独规划了垃圾场用地,居民可以自由处置和倾倒废弃物。相比于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虽然有计划的垃圾堆放可以短期实现一定的洁净,却不可作为长期应对城市垃圾的方案。美国20世纪意象派大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就曾在《站在垃圾堆上的人》这首诗中揭露了这种胡乱堆放现象对西方工业文明繁盛期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站在垃圾堆上的人》选自史蒂文斯在1942年出版的诗集《世界的部分》。本诗中虽未曾明确提起具体的城市名称,但是据美国著名评论家希利斯·米勒在《不合时宜的阅读》一文中记载,史蒂文斯在1942年目睹了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特市的垃圾场。本诗前三个诗段分别从可再生资源、现代制造业的仿制品、自然的恢复能力三个角度分析了20世纪初城市中的垃圾堆放现象,而后两个诗段则探求这种垃圾堆置所反映的真相。

本诗的开篇处指出“垃圾堆满是意象”:“记录日子的报刊,/用纸张包裹的花束,/看门人的日常诗歌,/梨罐头上的包装纸,/纸袋中的猫,妇女的束腹,/爱沙尼亚的盒子,印有老虎图案的茶包。”此处,“报纸”和“诗集”反映出未能循环使用的纸质资源,而“盒子”和“茶包”则是商品国际化后过度包装的容器。以“露珠”为例,为了留存住这种转瞬即逝的美,以此为特征的商品大批走进消费市场:“多少男人仿制了露珠/制造了纽扣,多少女人觊觎着露珠/露珠似的衣服、宝石、项链,/形似绚丽花蕊的装饰品。”这些由化工原料合成的装饰品一旦成为市场中的商品,必然涉及更替与损坏。因此,它们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垃圾堆中无法分解的废料。由此可见,由于迷恋暂时的便利和美丽的意象,人类习惯于利用现代制造业的便利条件去粗劣地批量生产仿制品,这造成大量人造垃圾的泛滥。

在这种垃圾成堆的局面下,未来的发展应走向何方?史蒂文斯利用节拍和韵律去探寻真相。诗中的叙述者“敲打着旧锡罐、猪油桶,/为他所相信的东西而不断地拍打”。当在如此庞大的人造垃圾堆上敲打出节奏时,他显然陷入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旋涡:“难道这仅仅是他自己吗,如乌鸦的声音/一样出众?夜莺是否折磨着耳朵,/啄着心脏,挠着心灵?”史蒂文斯让读者陷入深刻的反思中。

20世纪中期的哈特福特是垃圾随意堆置的典型城市。当面临急速前进的工业化车轮所遗弃的人造废料时,史蒂文斯与遭受垃圾堆砌的当地人一样无助。

新晋桂冠诗人西蒙·阿米蒂奇应该算是当前英国最吸引读者眼球的诗人。他的诗歌经常涵盖当代问题,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如何处理垃圾这个生态话题自然成为他的关注重点,《一个愿景》就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品。

本诗记录了诗人在市政厅反思房地产广告的经历。这栋面向未来而设定的效果模型由成熟的轻木制成,叙述者将其比拟为“未来”,并指出“未来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未来”本应该是一种憧憬,然而“曾经”一词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失望情绪,这种典型的悖论写法埋下了时间错位式的谜团。

在居住设施方面,效果图呈现的生活是美好的。这座“由烟色玻璃和管型钢材制成的设计图/在板上显示了郊区的娱乐和多种交通方式”,宛如未来乌托邦般的居所,其中配备有“游乐场,或总裁般的消遣”,极尽奢华和享受;在人文环境方面,阿米蒂奇注意到“跟我们一样的人在回收桶处,/在自行车道旁,或在毛茸茸的条纹状,/且毛茸茸的绿草上遛狗,/或是司机,驾驶着新能源车,/赶回家中。”在这种所谓的绿色家园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回收桶”可以让人想起极为合理的垃圾回收机制,同样追求绿色生活的还有“新能源车”,而草地上嬉戏的宠物也增添了几分宜居的色彩。然而,倘若未来画面果真这般美好,那么阿米蒂奇就不会在开篇称未来“曾经”是个好地方了。在商业式的憧憬背后,丑陋逐渐凸显出来。就像一幅在天真烂漫的画面中隐藏的黑暗预言一样,本诗至此一反开发商式浪漫化的口吻,指出所有这些画面都是“一个真实,清晰易读的剧本”。此处的“剧本”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本是剧本或电影这类虚构故事的书写,是那些“擅长利用左手制图的建筑师”依靠想象力而粉饰出来的未来世界。本诗最后揭露了这种盛行的郊区置地的秘密:“站在垃圾填埋场,我从北风中/把未来拉了出来。”本句赋予了这首诗全新的意义,凛冽的北风浇灭了叙述者对未来的幻想,此刻的他提到用于填埋城市垃圾的垃圾填埋场,而这个垃圾集中掩埋的场所正是这所未来之城的地基。

在所有竭尽全力渲染的图景之外,英国这座未来城镇除了房产交易中极不真实的谎言,剩下的便是地下巨大的垃圾填埋场。这些原本被居民抛弃的、在“那里”的垃圾非但从未离开过万物共生的生态圈,还在不远的将来,在地下静候着乔迁而来的居住者,不禁让读者深感忧虑。

生态中的共存是没有“这里”和“那里”、“自我”和“自然”的界限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这个词代表着一种空间想象,它或者是我们肆意放置生活废物的垃圾场,或者是我们在想象中弥补过错的伊甸园。当人类扔出垃圾时,错以为将不再需要的废物丢弃到“自然”中,殊不知这种“自然”也仅是一种建构的概念。通过分析史蒂文斯和阿米蒂奇的“垃圾”写作,可以看出我们和“自然”是无法分割的。如何妥善处理好垃圾问题,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切身利益。

(作者:陈浩然,系首都师范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