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迅文学院:当代文学的人才摇篮

来源:文艺报 | 白烨  2020年11月25日07:25

成立于1950年冬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经过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到鲁迅文学院的不断变身,于今已整整70周年了。70年的历时性演变,使应运而生的鲁迅文学院在不同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也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折射了共和国文学70年的演进历程。可以说,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中国当代文学,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又相互成就的文学链条与事业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谈论鲁迅文学院的过往,就是回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回顾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历史发展。

从历史沿革看鲁迅文学院的意义

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前身是中央文学研究所。而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筹办,始于1949年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由此也可以说,筹办培养创作人才和文学队伍的文学院,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建设同步进行的。

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丁玲提出“要成立专门机构,对青年写作者提供帮助”。第一次文代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中,就把“培养群众中的新的文艺力量”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并把“筹办文学院”列入1950年的工作计划。1949年10月24日,全国文协(中国作协前身)创作部在《创办文学院建议书》中提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除延安的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培养文学干部外,一般的文学工作者都是单枪匹马;各地已涌现出许多青年文学工作者,他们有的实际生活较丰富,尚未写出多少好作品,有的虽写了一些,但思想性艺术性还比较低,迫切需要加强修养,需要进行政治上文艺上的系统学习。只有党和政府有计划的领导,文学人才才能更多更好地出现,文学上也才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所以有创办文学院之必要。”在这样的基础上,1950年4月24日,全国文联党组向文化部提交筹办文学研究院的报告。1950年12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签发命令,宣布“正式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

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筹办与建立,是党中央和政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当时的文学界倾力投入的成果。从丁玲任主任委员,到沙可夫、李伯钊、何其芳、田间、康濯、陈企霞等人出任委员来看,不仅领导层的干部予以高规格、强实力的配备,而且也由沙可夫、何其芳等人的介入与加强,显示出解放之后的中央文学研究所与延安时期的鲁迅艺术学院的承继关系。

中央文学研究所于1953年冬改名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后于1957年因故停办。“文革”结束后,又于1980年恢复重建文学讲习所,在1984年后更名为鲁迅文学院,直至2020年的今天。从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筹办,到文学讲习所的复办,再到鲁迅文学院的发展,鲁迅文学院以不同的身份走过了自己70年的光辉历程,在不同时期的新变和在坎坷中的坚守,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文学事业和文学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文学界以大力培养文学新人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尽忠职守。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文学界的密切配合,两个方面的双向合力形成的强大动能,支持着鲁迅文学院在70年风雨行程中的一路向前,也铸就了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的至理名言,作出了最为生动而深切的诠释。

不可或缺的文学人才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鲁迅文学院正是瞄准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以努力培养文学新人、着力打造文学劲旅为己任,并作出了切切实实的成绩与十分突出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毫无愧色地说,鲁迅文学院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人才摇篮。

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时期,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与文学发展,举办了多期学员班、研究班、短训班等,先后有300多人参与文学培训和专业深造,这其中,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文学才俊和领军人物,如小说领域的马烽、西戎、徐光耀、玛拉沁夫、陈登科、谷峪、邓友梅、白刃、谢璞、孙肖平、任大霖、胡万春、吉学沛等,诗歌领域的张志民、孙静轩、苗得雨、胡昭、流沙河、丁力、李学鳌等,剧作领域的杨润身、颜振奋、梁信、李宏林等,评论领域的和谷岩、唐达成,王景山、钟艺兵、张学新等,编辑领域的张凤珠、王丕祥、贺抒玉、韦丘、宋垒、阿红等。他们经过在研究所和讲习所的培训与深造,丰富了知识结构,开阔了文学视野,提高了写作与工作能力,在文学创作或文学的评论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推动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不断向前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可以说,十七年时期,文学在遭遇种种重压的境况下,仍在多个方面取得喜人的收获,赢来可观的实绩,与从研究所、讲习所走出的这些各个领域的文学领军人物的始终“在场”与不懈努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1980年恢复讲习所和1984年更名鲁迅文学院以后的时期,文学讲习所和鲁迅文学院以作家培训班、短训班、研究生班和高研班的不同方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青年作家和文学从业者,并形成了以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为中心,兼顾少数民族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行业作家、基层作家,涵盖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国际文学交流,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成熟稳定的办学格局和培训模式。40年来,从讲习所和鲁院走出的写作新锐和文学名家,遍布于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文学编辑等各个领域,其中如蒋子龙、莫言、叶辛、王安忆、高洪波、乌热尔图、邓刚、赵本夫、朱苏进、乔良、余华、刘震云、迟子建、周大新、毕淑敏、于坚、陆天明、张平、周梅森、何申、范小青、叶广芩等人,作为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或以不断出新的创作在不同文学类别的创作中名列前茅,奠定了自己稳固的文学地位,或以重要的创作成果获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可以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经过鲁院的学习与深造的文学人才,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文学大军,分布于当代文学的各个时期,活跃于文学事业的各个领域,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

当年中央文学研究所成立时,郭沫若曾称之为“一个伟大的事件”。现在来看,此言不虚。这个事件所以伟大,是因为当时就基于把“文学人才更多更好地凸现”与“文学上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紧密联系起来,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文学队伍当成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必备条件。如果说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目标和鲁迅文学院的宗旨,都在于为文学创作培养新人,为文学事业打造新军的话,那么,这个坚持始终的初心,就是“伟大事件”的精神内核,因而也堪称“伟大”,值得敬重与称颂。

新时代的鲁院大有可为

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铸造了70年的光辉业绩的鲁迅文学院,实际上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做法与经验,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和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可能是在各类培训班齐头并举的同时,重点做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选人与培训,用多种方式去发现新人,用多种手段去打磨强人,用心竭力地培育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学人才,为文学事业的更大发展储备和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这样一个特点,既逐步显现出鲁迅文学院的工作重点,也越来越显现出鲁迅文学院的重要价值。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出于伟大的作家。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并具体而明确地提出“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的高远要求。这样的一个要求,既瞄准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远目标,又切合着当下文学创作与文艺生活的发展实际,对我们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中的着重方面,着力重点,都有明确的指引与具体的要求。这些重要的意见与扼要地提示,实际上就是今后一个时期文学事业与文艺工作的奋斗目标。

“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的标志,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的先决条件,是拥有大量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创作人才,葆有一支富于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优质文学队伍。因此,“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的背后,是文学人才的质量提升工程。而以培养新型文学人才为主,以打造优秀文学队伍见长的鲁迅文学院,在这一方面,既担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又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怎样对准“质量提升工程”的目标,如何适应打造“文艺精品”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进行高质量的文学人才培养,为新时代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无疑是当代文学事业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重要任务。在这一重要方面,鲁迅文学院无疑大有可为,值得寄予厚望。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任务,自然也是鲁迅文学院在新时代至为艰巨又无上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关链接:

【专题】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