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先生的师承
去年是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王元化先生诞辰100周年,文化界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之所以如此隆重,一方面由于王元化本人在学术思想上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当然也得益于王元化生前培养出了多名得意门生,如吴琦幸、胡晓明、傅杰……他们在老师故去后,都在不遗余力地介绍和传播先生的著述言行。弟子发扬光大老师的学说,薪尽火传,人间美谈,但关于王元化自己的师承情况,外界却似乎较少提及,翻读吴琦幸新近出版的《王元化传》,才对王元化的几位师长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王元化的父亲王芳荃是中国早期英语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曾经任职于清华大学,王元化一岁时,母亲带着他从上海到北京与父亲团聚。在清华南院里度过的童年给王元化的为人治学打下了深刻烙印,王元化晚年借陈寅恪之语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便源于清华学风的浸染。除了常规的学校教育之外,王元化一生在不同阶段遇到了五位对他产生影响的师长,他们分别是任铭善、汪鸾翔、韦卓民、熊十力、郭绍虞。
任铭善是王元化遇到的第一位恩师。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芳荃一家从北平逃难到上海,王元化的母亲担心儿子荒废学业,就托关系请来任铭善辅导王元化的中文,为考大学做准备。任铭善当时任教于之江大学,他主要教了王元化《说文解字》《庄子》《世说新语》三门课。
据王元化回忆,他在任铭善那里上了一年左右的课,但因思想左倾而没有认真学习,“就记忆所及,任先生曾对我有过几次批评,却从来没有对我表扬过。这不能怪他严厉,那时我正忙于抗日救亡工作,对知识学问的价值和意义还不理解。以致去任先生那里上课常常迟到,有时甚至缺席。任先生极为生气,责我自由散漫。”不过多年后,王元化认为他后来在研究中之所以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论中“气”这个概念,最初就是源于任铭善的教导。
1946年到1948年,王元化在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方交通大学)担任兼职讲师,教大一、大二基础国文,此前王元化受鲁迅“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影响,对中国古典文学并无过多涉猎,但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使得王元化逐渐感到了补课的需要。
王芳荃在清华任教时,结识了一位学养丰厚的中文教员汪鸾翔(字巩庵、公严),当时清华校歌的词作者就是这位先生,王芳荃遂请汪鸾翔为儿子补习古文。在汪鸾翔的提点下,王元化认真精读了《文心雕龙》《文选》《楚辞》三部古书,众所周知,王元化后来在学林中得以立身的正是他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王元化晚年在与吴琦幸的谈话中也表示,他一生的五位老师中,数汪鸾翔对他的帮助最大。
1949年后,王元化当了短暂的杂志编辑后,被调到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文学科担任科长,1951年底作为副社长兼总编辑筹建新文艺出版社,并出版了胡风的两本书,随即受到“胡风案”的牵连,遭遇隔离审查。1956年,就在困厄降临、精神颓败之际,王元化第一次读到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其中高深精妙的哲学思辨和精神力量令他无比着迷。黑格尔就是王元化问学韦卓民的桥梁。
韦卓民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早年间曾是王芳荃在文华书院教书的同事,后来长年主持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的校务工作,晚年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康德哲学的翻译与研究。
王元化上中学时在武昌见过韦卓民,此后一直未有交集。直到1960年代初,韦卓民到上海探亲访友,王元化已步入中年,见面后,王元化就黑格尔哲学相关问题向韦卓民请教,二人约定随后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学术探讨。据王元化回忆,“我们大约十天左右就通一次信,书札来往颇为频繁,十年浩劫曾中断,并将那些信件全部销毁。”正是在与韦卓民的通信讨论中,王元化加深了对中外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理解,从而为他的晚年思辨打下了可靠基础。
因为研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佛教背景问题,王元化又经韦卓民介绍,于1962年在上海拜访了对佛学造诣颇深的“新儒学”大师熊十力,当时熊十力已77岁,距离其逝世仅有六年的时间。虽然相差35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此后王元化几乎每周都到熊十力住处请教,并通信交流。王元化主要研读了熊十力送给他的早年著述《佛家名相通释》一书,更是从中汲取了“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读书方法,受益终生。
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大家郭绍虞也可以算作王元化的老师。当年戴上“胡风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后,王元化被安置到刚刚成立的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而郭绍虞就是该所的所长。后来王元化把自己写的《文心雕龙柬释》拿给郭绍虞看,得到了郭绍虞极大的鼓励和提携,也进一步坚定了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信心。
吴琦幸的《王元化传》全书接近42万字,比王元化另一位弟子胡晓明20年前出版的《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内容更加详备,考证更加精细,纠正了一些讹误。吴琦幸甚至实地造访王元化的老家湖北荆州,发掘出了很多关于王元化父系、母系的档案资料,这也是一大贡献。
去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清园百年书系”除了《王元化传》外,还出过一本王元化的晚年助手蓝云写的《王元化及其朋友》。蓝云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但由于随侍先生身边,还是写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学林轶事,可供有兴趣的读者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