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本土经验与世界向度
信息技术革命急速放大了全球文化交流的路径。中国网络文学有幸介入了这一巨变,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标志性大众文化样式,深入人心。如今,中国网络文学不仅成为“中国经验”的一种表达,也成为“世界经验”在这个时代的突出表现之一,其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传递,在表现方式上,也因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征、因互联网而自带的“技术性世界语”,使其在基础信息的共享与文化价值的传播方面,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民族与国家话语的新型载体。
优秀精神资源无问东西
中国网络文学发端于民间,成长于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浪潮中,有其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宽广的人文情怀。在精神资源上,网络文学深耕于民族文化土壤,大量网络文学作品的故事原型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代圣贤、文化典籍和重要历史事件在网络作家笔下“复活”,成为与现代生活有着某种关联的文学形象和场景。在表现方式上,网络文学以时代精神为依托,手法灵活多变,想象力丰沛茂盛,因而成为数字时代阅读市场的领跑者。
20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一条兼容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类型化发展之路,涌现出了玄幻仙侠、远古神话、古代言情、都市异能、历史武侠、悬疑探险等大量具有中国古代和现代本土特色的网络文学类型。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来源于东方神话故事传说的《巫神纪》,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体现现代女性经营事业与爱情、自立自强的《青春从遇见他开始》,以及体现当代中国都市风貌和医学发展的《大医凌然》等。这些作品在故事架构上各具特色,在人物设定上奇巧诡谲,在叙事方式上不拘一格。以今年的热播剧《锦心似玉》原著小说《庶女攻略》为例,作者“吱吱”基于极富中国古代市井生活风貌的设定,将精致瑰丽的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性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位中国古代传奇女子“手可绣锦绣,心可容家国”的故事,通过网络文学作品对中国历史悠久的刺绣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呈现和传播。
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写作现场,人人机会平等,不同思维的碰撞、不同观点的交锋,成为激发他人灵感的火种。除了上述东方架构的小说外,网络作家各显神通,从《佣兵天下》讲述三个大陆十几个国家、不同种族、席卷“人、龙、神”三界的史诗战争,到《放开那个女巫》穿越异界发展科技,再到融合了蒸汽朋克和克苏鲁神话等元素的《诡秘之主》,网络文学自然而然产生了一批借助西方文明发展历程讲述人类共性故事的作品。工业题材小说如《工业霸主》《超神机械师》《超级能源强国》《星际工业时代》《神工》等,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脱胎和演化出来的新的小说类型。而探险题材的灵异小说,以网络游戏改编或具有网游特征的游戏竞技小说,也是东西方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杂糅混合而成的新的小说类型。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不仅古今是连接在一起的,东西方虽有文化差异却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网络世界可谓天下一家,跨越时空的精神资源,颇有涓涓溪流入大海、你中有我无问东西的意味。
与读者共建阅读时代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正在渐进式地更新着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让“文以载道”这样的理念在大众群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实践,文学创作以及后续的衍生开发也不再局限于少数精英群体。第四届全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近90%的参赛作者非专职写作者,他们的本职工作身份有大学教授、国企骨干、扶贫干部、警察、现役军人、科研人员等。通过网络文学的形式,更多普通人得以表达自我。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获奖作品《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的作者“火中物”毕业于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曾长期从事一线环保科研工作;《大国重工》《何日请长缨》的作者“齐橙”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副教授;热播影视剧《扶摇》《天盛长歌》原著作者“天下归元”,曾是江苏镇江一位女警花,有着20年的从警生涯……
不仅大众对于文学创作的广泛参与前所未有,读者的需求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力也日渐扩大,可以说,文学创作在今天已经进入作家与读者“共建”的时代。2020年,阅文全平台“本章说”(网络阅读平台的评论功能,即数字阅读版“弹幕”)数量近亿条,累计评论量超100万条的网文作品超百部。其中,越是热门作品的评论区越是火爆,常常聚集大量读者讨论人物情节、猜测剧情走向。阅读原作所带来的愉悦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创作欲和文化生产力,为自己喜欢的作品“应援”“产粮”,从而涌现出大量衍生创作。这些衍生创作,既是在原作架构下的延伸与填充,也成为以粉丝聚集效应为基础的IP“基建”,不仅填补了网文IP开发的“真空期”,更为后续IP开发提供框架参考奠定基础。比如,万名画师自发为热门网络小说《诡秘之主》创作了海量衍生画作,众多书粉还为书中的22条非凡途径精心设计了全套徽章;热门网文IP《庆余年》除了原作外,还涌现出了大量相关衍生之作,包括《庆余年之我是主角》《开局出生在庆余年》等,这些衍生作品不仅拥有几十万字的体量,在平台上的收藏数也纷纷破万,足见衍生作品不俗的内容品质与影响力。
在作家与读者“共建”的时代,“文”能否继续“载道”?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其形态发生了变化。民间的声音逐渐由边缘进入主流,文学民主体现在全民思想解放和文化创造力的爆发,在笔者看来,这也是继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国情怀”下“民众意识”借助文学领域迅速崛起的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顺应时代、勇于创新
是网文发展的立足之本
虽然网络文学被称为读者的文学,但不能以失去作家的主体性为代价,以空间换时间的创作道路注定是走不远的,市场的法则趋利避害,也难免伤及自身,文学终究有自己的法度。当下,网络文学以其巨大的体量,以及被大量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艺术形式,证明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不仅在国内拥有5亿以上的读者群体,在IP领域纵横捭阖,而且在海外传播中初露锋芒,引人注目。在全球大众文艺花样翻新的“圈粉”过程中,IP这一理念早已不新鲜,但在中国网络文学的赋能之下,网文IP打通了现实与虚拟的屏障,创立了一个更具时代象征的文化符号。这或许正是网络在一个文明古国获得新生的本质意义。
我们都知道,IP的指向是最大范围地构建“情感共同体”,一部文艺作品如果被认为是一个优质IP,它就应该具有人类的共同价值与经验。而中国网络文学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核心,借鉴、化用西方文明成果以展示人类的精神归属。
人们不禁要问: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到底说明了什么?它曾一度被认为是有待管束的“闯入者”,时至今日又被视为文学的前景和趋势;它以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东奔西突,敢于与既有的相对成熟的文学形态相抗衡,在新的人文环境与商业利益的拷问下,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既体现了文学与时代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体现了文学生命本体的生生不息。顺应时代、勇于创新,也许是网络文学发展的生命之源、立足之本。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 网络文学中的主角中心主义与群像式书写[2022-02-15]
- 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2022-02-13]
- 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2022-02-09]
- 网络文学发生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与批评标准的构建[2022-02-08]
- 网络文学2020—2021:注重现实,向精微处开掘[2022-02-07]
- 网文独家|养了眼,醉了心,择业研究到如今[2022-02-06]
- 有声阅读与网络文学的未来[2022-01-24]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