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冯至:诗家才情 学人风范
来源:北京晚报 | 杨建民  2021年08月12日09:07
关键词:冯至

原标题:我收藏的冯至先生题字及信函 诗家才情 学人风范

本文作者收藏的冯至先生作品、题字及信函

大学几年虽修习的是中文,可很长一段时间,我只知道冯至先生是位诗人,偶尔的,还见过他几首译诗,其他,就并不清楚了。

在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冯至先生作品的印象,主要就来自鲁迅的那句著名评语:“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冲着它,便去图书馆寻查。所得有限,是一本《冯至诗文选集》。

这本“选集”是1955年出版的,许多今天被充分认识的作品,例如诗人1941年所作,引起不小影响的27首“十四行诗”,此集里一首也没选。

这部集子,诗之外,还选有小说,如《伍子胥》;还有几篇散文。从整部看,并不怎么丰厚。可其中的诗句,还是或深或浅打动了我。譬如由文学史介绍过的《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流入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飘漾,/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此诗通过流动的小河,时时牵绊着一个“彩霞般的影儿”。虽然“影儿”只是“无心”投入河水的柔波,可小河却一路带着。过森林便把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衣裳”;过花丛便把彩色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可流入大海后,花冠、衣裳,终于被海风“吹折”,被海浪“击碎”,“我”飘漾到无边的地方,“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诗人传达的情愫,不甚激荡,只如小河一样,缓缓而行,虽清浅,却同样深具爱意。虽然最后一切“幻散”,可那一份委曲怅惘情绪,却表达得深切不凡。

“小河”之外,一首在当时读来有些惊心的《蛇》,也由作者选留下来: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像一支绯红的花朵。

这首诗整体基调,与“小河”相似,连绵而舒缓。可意象的挑选,却不同一般。“蛇”给人大致印象,阴暗得让人有恐惧凉意,可作者却取了它幽静一点,来与“热烈的乡思”比对,并在其特有“轻轻的”动作下,神秘地“把你的梦境衔来”。整首诗由于“蛇”的意象衬托,回环往复,静而不默,呈现深却浓郁意境,给人留下非凡印象。

当时书少,获得不易。这两首以及其它几首自己感觉有味的,皆录入了我的抄诗簿。可当时,青春勃发,极易受诗情鼓荡,中外诗人的作品“滚滚”,读了许许多多。冯至的诗作,很快就融入了这批大军,成了一片浑茫的记忆。

后来一天去逛古旧书店,意外见到一册与在学校借阅相同版本的《冯至诗文选集》。此书封面一例绿底,上面是深色宋体书名,下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字样。可称简洁。前面说“一例”,是因为当时出版的一批现代作家作品,封面装帧一切相同,只以书名区分。此书看去很旧了,可基本完好,价格是用印章盖上去的:“叁角五分”。在当时,不低不高,稍稍犹豫就买下来。回到家,翻了翻几首诗,重读了作者有名小说《伍子胥》,对作者的构思力颇感佩服,可当时体悟浅,不尽知晓其间有很深的民族情结和古典文化根底。

毕业前后那几年,在多种报刊上,读到冯至先生不少作品。这些文字,有对友人(尤其青年时期)回忆,有自己写作的过往记忆,以及书评等。因为冯至曾留学德国,对德语诗人,特别是歌德、海涅、席勒等,有浓厚兴趣,这段时间,他写的有关几位诗人的研究及翻译文章,也很不少。此时冯至的文字,颇为质朴,读来有铅华落尽之感。由此,我对他这方面的功力也更加了解,加之先前读诗文的印象,感佩之情油然而生。1985年初,突发奇想,想请冯先生为我所存《冯至诗文选集》题字签名。对名人的仰慕,使我想从他们的手迹去获得实感。

当时并不知道冯至先生地址,只知道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便附上一函,将这册年代有些久远的书包封好,写上大致地址,寄出去乱撞。

真幸运,春节过后不久,我收到一个邮包。邮包下面的落款署有“冯至”,我知道:成功了。

书的扉页,冯至先生用毛笔在上面题着:“建民同志存有此书,谨签名留念”。下面记有时间“一九八五年二月”。署名后面,钤一方红印,是篆体“冯至”二字。今天读来,这印章刻得遒劲老到,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回忆起来,冯先生用毛笔题字签名,是我的请求。在我的印象里,老一辈学人,毛笔字几乎个个能耐,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冯先生题字,工稳而起落清晰,一望便知是有底子的,可今天回想起来,才感到颇为冒昧。当时冯至先生已年高八旬,动毛笔机会大约不会很多。为我的要求,是要多费几层工夫的。于此,亦可略见冯先生为人态度之一斑。

除这次请求题字签名,我与冯至先生还有过一次交往,得到了他的一封回信。这封信内容,可以反映冯先生为文、为人的一些方面,值得略加记述。

大约是1989年下半年,我读到一册厚重的《冯至学术精华录》,由此,对冯先生的学术成绩,才有了更多了解。首先,除去作诗、德语文学翻译研究,他还是一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这部书中所选《杜甫传》章节可为明证。读毕,我对人们评价此书“著名于学术史,据为典要”有很深体会,虽然国内研究杜甫者甚众,可当时冯先生此书却真正“特出一头”。

由于喜爱,觉着此书有必要向更多人推荐,我便不揣浅陋,草出一纸短文。拙稿写成后,我没有先寄给报刊编辑部,而有些好事地想让冯至先生读读,便认真抄出一份,按冯先生寄回书时的地址,寄往北京。

十多天后,我收到了冯至先生一封不长的回函。这封信我一直保存着,所以重要内容还可录出:

“我本非‘学者’,已在该书《自序》中首句声明,偶有论述,更当不起‘精华’二字。至于‘精华录’命名,乃出版社强加于我者,徒增汗颜。”

这是冯先生信中首先的一节。由此可见,冯至先生是不乐意“学术精华录”这样的书名的。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用词分量:“当不起”、“徒增汗颜”;外在因素是“强加”,自己认为“本非‘学者’”……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将“学术”、“精华”标杆悬得极高,对它怀有极深敬意的学人内在心语。这样的表述,恐怕还不好简单用“谦逊”二字概括。

对于拙文,冯先生说:“您的评论,我没有意见,只觉得夸奖太多,未能指出书中缺陷与不足之处。实际上,此书所收文章,历时将及半世纪,良莠不齐,深浅悬殊,均在所难免,似不宜一概肯定。”

当时已经学习写作并发表过不少书评文字,自以为略微了解一些作者及几家报刊需求情况,读了冯先生这段话,颇受震动。在学术著述面前,含夸饰之心,不能指出其不足,就会减少坚持真正评价之诚意,这样的评论文字,意义和参考价值会打折扣。

意识到这一点,在之后的学写书评过程,我尽量按照冯先生提示,认真论及作品的优长及不足。有了这样的要求悬着,我是不敢再随便碰见一本什么书就提笔评说一番,在书的选择方面审慎了许多。由于这样的审慎,对作品,我反而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深入体悟。后来发表过几篇有关书评“风度”、“距离”、“新与旧”问题的文章,产生过一点影响,认真想来,与这封言辞恳挚坦诚的信有很大关系。

在后来数十年读书岁月里,我又多次与冯至作品发生联系。他的代表作《杜甫传》,完整出版,我购存下来;有名的“开卷文丛”中收有他一部《书海遇合》文集,我也获得,还遵照先生不溢美的求实教诲,草出一文介绍;四川文艺出版社早年出版的《冯至选集》,我在旧书摊上购存到第一卷。此卷将冯至的诗作,大致收齐,包括先前版本失收的“十四行诗”二十七首。这批诗作,诞生于抗战期间。时代使然,诗人境界更为阔大,运笔更为娴熟。虽然同首诗每行字数大致相同,可各篇按当时情绪,分别运用有每行六、七、八、十、十二字不等多个选择完成,产生出极佳的认知境界与阅观效果。读到这些篇章,对当年作者不入选它们进《冯至诗文选集》,略觉遗憾,可结合时代背景,又似乎可以更深理解了。

我与冯至先生的联系,就这么有限的一点。但是,当我翻出冯先生题字签名的著作,尤其阅读夹附其中的这封信时,总是感动而肃然。前段时间,再读全本《杜甫传》,仍对冯至先生所付心血非常钦敬,为他的学术态度和精神深深感染。求冯至先生题字签名,以及写作书评,获得先生指教回函,事情已过去多年,先生逝世,也已经多年,可心里总是念念难忘。虽然我无力对冯先生著作的更多方面作出评述,可这篇记述实感的短文,仍望它能化为一朵小花,将我的诚挚敬重,传递给这位令人可亲敬的诗家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