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友权:文艺评论,请勿忽视“房间里的大象”
8月15日羊城晚报推出“新文艺评论”专题讨论以来,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
新文艺评论也是在新的媒介语境下的文艺评论:4亿多读者,1000多万写手,2800多万部作品,日益走向世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房间里的大象”。
除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等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还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现象。评论家该如何有效介入?网络文艺评论是否已经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欧阳友权——
整顿“饭圈文化”很有必要
羊城晚报:目前在大力整顿“饭圈文化”,作为一名网络文学评论家,您如何看待网上的饭圈、打榜、直播等现象?
欧阳友权:我觉得整顿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么多年来,网络文艺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它需要规范。一方面网络文艺涉及的人数多,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一个不健康的圈子,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是不利的,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建设来说也是不利的,所以整顿“饭圈”很有必要。
羊城晚报:在这种整顿和治理中,网络文艺评论家们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欧阳友权:我们作为网络文艺评论家,应该积极发声,站在一个正确的立场上,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错误的、不健康的东西要提出鲜明的批评。但主要还是一个引导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年轻的粉丝。
早期网络文学也经历过野蛮生长的时期,后来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引导其发展,你看现在网络文学整体来说就比较干净了,基本没有暴力、血腥、情色等内容。
当然,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要转变过来,这个过程需要引导,一个是舆论的引导,一个是观念的引导,还有理论上的建构,这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网络文艺评论界的研究者,特别是学院派的职业评论家,积极上网发声,引导网民在网上形成一个正确的评论风气。
羊城晚报:在这个过程里,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网络文艺的活力?
欧阳友权:之前我们做过一个网文行业调研,问卷调查了100多位网络文学“大神”,他们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对于网络文艺的整顿很有必要,但是也需要给写作者必要的创作空间。比如一句“黑夜总会过去”无法过审,因为里面有“夜总会”三个字,这不是闹笑话吗?
既要坚持正确导向,又不能过了头,尤其是网络文学,设置太多的敏感词会导致很多网络作家很多东西没法写,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不好。
文学是人学,生老病死、七情六欲,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如果把这部分都去掉了,那文学又重新走到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道路上,网络文学的路子也会越走越窄,所以还是要把握度。
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在大的原则、价值观、社会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避免网络文艺走偏方向。同时,在大原则之下,还是要给网络文学包括网络艺术的创作者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文学艺术才会丰富多彩。
技术只是工具,无法取代文艺评论家
羊城晚报:“饭圈文化”也在网络文艺评论研究的范围内吗?
欧阳友权:当然,这也是属于网络文艺评论中的一部分。所谓网络文艺评论,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广义层面就是指所有的有关网络文艺的评论,这个评论可以是线上的评论或自媒体的评论,也包括线下的,在传统媒体中的相关评论;狭义层面就是指线上的有关网络文艺问题的评论,大多数的网络文艺评论还是健康的,不能笼统地都否定掉。
羊城晚报:当下网络文艺体量非常庞大,网络文艺评论家该如何有效介入,技术会参与进来吗?
欧阳友权:就网络文学作品来说,确实篇幅很长,尤其是类型小说动辄几百万字,上千万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工作者,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向来就提倡要“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不阅读作品是没有发言权的。
评论者首先要读作品,要了解网络文艺生产传播的规律,一开始肯定要花足笨功夫。后面再慢慢总结规律和方法,比如500万字的一部小说,你不需要把每个字都读下来,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你的眼睛也受不了,你可以挑选10万、20万字精读,其他可以扫读,大致就能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特点和水平。
现在网络文艺范围很宽,传统的文艺形式网络上都有,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综艺、网络网游,网络动漫等,面对如此宽广的范围,我觉得可以放到网络文化的范畴中解读,尤其是一些粉丝饭圈等现象,它涉及的主要是青少年文化,把这些作为文化现象研究,更贴近对象实际,也更契合对象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文艺还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也会带来新的研究对象,技术也会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重要助手,尤其是数据的统计。但技术只是一个工具,无法取代文艺评论家的位置,因为价值判断还是要靠人去把握。
羊城晚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艺评论发展到今天,有哪些进步和变化?
欧阳友权:我是1999年开始研究网络文艺的,重点在网络文学上。那个时候网络文学的研究非常边缘化,大家都不太重视,觉得网络文学都不算文学,直到今天还有某些传统的作家和资深的评论家对网络文学依旧抱有偏见。
不过偏见慢慢少了,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2004年召开全国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也就找来一二十个人。
今年六月举办网络文学的研讨会,最后出席人员一百多,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会超过两百人。而且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很多高校也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可以说,现在网络文学的研究和评论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了。
现在光网络文学就有4亿多读者,1000多万写手,根据公布的数据,网络小说已超过2800万部。如今的网络文艺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发展迅速,非常热门,你想视而不见都不可能。
羊城晚报:听说现在网络文学早已走向世界,非常受外国读者的欢迎。
欧阳友权:确实,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出去,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这比传统文学做得好,传统文学走出去较难,影响力还非常有限。
羊城晚报:网络文学为什么在外国这么受欢迎?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来吸引人。国外的读者也想看到好的故事,尤其是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故事,比如武功、修仙等,对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网络文学类型丰富,节奏快,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不断有爽点和泪点,能够打动人心。
有人说中国的网络文学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剧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评论家要成为“网虫”
羊城晚报:目前网络文艺评论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吗?
欧阳友权:还没有,现在正在建设过程当中。但是慢慢我们已经摸索出了几个大致的标准。传统文艺评价主要是思想性标准和艺术性标准,这个是网络文艺评价需要继承的。同时网络文艺还需要有自身独特的评价维度,比如产业性标准、网生性标准、影响力标准等。
产业性不是唯一标准,但是没有产业,这个行业也难以生存下去。“网生性”,具体来说就是在网上生产、存在的作品特性。有人认为传统文学放在网上也是网络小说,这种观念不对。
网络在网络小说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一个媒介或者载体,它已经深入影响了创作的理念、形式和评价,网络不仅是载体,还是文学“生产车间”。
网络创作是离不开网友、离不开文学读者的,文学网民一方面是他们衣食父母,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导师,网络的互动会干预创作,甚至直接影响创作的走向。影响力标准,包含读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文学影响力、文化影响力、传媒影响力、产业影响力等。
羊城晚报:有人说当下网络文艺评论普遍缺乏有深度的专业评论,但广大网民又迫切需要,您怎么看?
欧阳友权:专业评论的缺乏主要还是因为人才严重匮乏造成的。虽然现在研究网络文艺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与庞大的作品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没有充足的评论力量进来,尤其是传统的评论家还没有深度介入这个新领域。年轻的评论家进来了也需要一个熟悉提高的过程。而且,对网络文艺的研究和关注也不够深入,已有的评论家还需要朝着专业评论方向努力。
这与评价体制也有关系。网络文艺评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可是在高校学术评价中,网络上发表的文章无法参与职称评定,大家缺乏动力,精力也被传统文学研究占据了。
羊城晚报:具体该如何改变?
欧阳友权:网络文艺评论任重道远,不仅仅是阅读量很大的问题,还要结合网络文艺的特点、市场反响、读者粉丝对作品的看法和评价来做出判断。不能简单拿传统标准套在网络文艺身上,直接套用,会产生隔膜感,读者不买账,创作者也觉得你的评价跟他没啥关系。
网络文艺评论要产生影响力,评论家一定要做学者型粉丝。学者粉丝的参与,一方面可以提升线上评论的水平,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大众粉丝正确地看待网络文艺作品。
要鼓励上网,在线上参与评论,不能一直在线下发表评论。网络评论通常有短平快的特点,三言两语就能说到点子上,不需要长篇大论,学者的介入,对于网络文艺的繁荣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评论家不仅要走近网络,更要走进去,让自己成为“网虫”,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行业,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才能做出专业的评论。
传统文学最终会并入网络文学
羊城晚报:关于网络文艺评论,目前的前沿问题是什么?
欧阳友权:现在研究网络文艺的热点话题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经典化问题,高质量发展问题,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问题,类型文学走向问题,商业化对网络文学发展本身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网络作家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成长问题,等等。
羊城晚报:在新的时代,应该如何推动网络文艺评论的建设?
欧阳友权:要多管齐下。首先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其次是平台的建设,目前没有一家全国性的关于网络文艺评论的专业期刊,线上、线下平台都需要开拓;还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大家参与网络文艺评论。
羊城晚报:当前对网络文艺的评价还有哪些亟待纠正的偏见?
欧阳友权: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有人说网络文学都是垃圾,还有人说网络文学都是些业余创作者,都是为了挣钱才写作的,是唯利是图的产物。还有对于网络文学中的创作技巧也存在偏见,比如类型小说里的玛丽苏、金手指、打怪升级换地图等这些东西,质疑它的存在价值。
其实,走进去以后,会发现它还是很有价值的,能够反映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能表达一些特定的对于人的一种关怀。
传统文学的路子有“窄化”趋势,网络文学的路子会越走越宽,传统的文学现在是实际上变成一种精英文学、圈子文学、贵族文学了,离大众越来越远。
网络文学、网络艺术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适应年轻人的特点。将来文学的天下是属于网络文学的,传统文学最终会并入网络文学,而不是网络文学走向传统文学。因为将来所有的文学都将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来传播,媒介的变化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
- 网络文学中的主角中心主义与群像式书写[2022-02-15]
- 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2022-02-13]
- 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2022-02-09]
- 网络文学发生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与批评标准的构建[2022-02-08]
- 网络文学2020—2021:注重现实,向精微处开掘[2022-02-07]
- 网文独家|养了眼,醉了心,择业研究到如今[2022-02-06]
- 有声阅读与网络文学的未来[2022-01-24]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