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们为什么珍视泛黄纸页上的名家手稿
来源:解放日报 | 程流  2021年11月11日08:55
关键词:名人手迹

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集合北京、上海、广州、绍兴等多地收藏机构、研究力量汇成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问世,成为近期文学界、文博界引人瞩目的事件。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版《鲁迅手稿全集》出版,后陆续有《鲁迅辑校石刻手稿》《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两地书真迹》《鲁迅著作手稿全集》等与读者见面。78卷、3.2万余页手稿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可谓集大成者,几乎将目前所掌握的鲁迅手稿手迹“一网打尽”。无怪乎有专家感慨,这是鲁迅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史料学、文献学的重大研究成果,更是中国手稿学研究的里程碑。

手稿包括文稿、诗稿、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写作素材的记录等,在校勘学、文学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名人手稿在拍场日益升温,鲁迅手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3年,一封鲁迅致陶亢德信札,200多个字,拍出了600多万元。此前,陈独秀致胡适的27页书信拍出过500多万元,梁思成、林徽因的婚礼文书拍出了300多万元。去年,一部《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更是以将近1.4亿元成交,成了“史上最贵日记”。

拍卖市场的活跃,让诸多现当代作家手稿手迹“出人意料”地重现于世人眼前。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陈子善提到一件趣事,今年几乎同时,两种不同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在不同的拍卖行出现,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对大众而言,除了“天价”留下的记忆点,走近名人手稿,可以感知到“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温度。上海观众是幸运的,不时能与珍贵的名人名家手稿“邂逅”。2019年底,上海图书馆举办“妙笔生辉:上海图书馆藏名家手稿展”,在馆藏9万多件名家手稿中挑出精品,“识宝”的市民争相一睹。这些天,“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正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100多件难得一见的手稿让人大饱眼福。

有人说,重视手稿是为了寻找思想的轨迹和一段曾经书写的纸上岁月;收藏手稿是为了保存文化的记忆和一片正在消逝的文坛风景;保护手稿是为了抢救文明的遗产,是一场不容懈怠的传薪竞赛;而研究手稿是为了揭示智慧的创造,揭示出逐渐隐匿的文字背后蕴含的密码。确实,随着手写时代逐渐远去,当书写载体从纸张转移到数字化的键盘、屏幕之上,手稿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稀有品。

但手稿的价值不仅在于“物以稀为贵”,更重要的是,从手稿手迹可见创作痕迹,更可见书写者心迹。作家的创作过程,何时思绪流畅,何时有过犹豫反复,这些手稿所隐含的信息量是排印稿无法替代的,加之读者对作家的情感,使得手稿成为一种立体的信息和情感混合的载体。正如陈子善所说,观赏名家手稿手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这种幸福能蔓延得更深。

评价去年出现的一份保存良好的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时,书法家戴小京提出,茅盾的手稿呈现出典型的文人书法特征,书面整洁、字体隽秀,笔迹中体现出仪态和风骨,从这份手稿中看得到茅盾的学养、心胸、性情。如若不是特意书写的条幅,手稿原是当时作家们的日常书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诞生的这一件件“作品”,体现了中国读书人真正的人格之美和书写的功力,传统文化之力量浸淫其中。

俗话说,字如其人,从书写中可见心性、修养,可见为人、为文之道。曾有一段时间,鲁迅的字体颇为流行,比如人们熟悉的《参考消息》报头,就来自鲁迅手稿中的集字。这四个字以魏碑风格为基准,同时吸收“二王”飘逸灵动的书写特征,线条柔韧爽利,笔画凝练含蓄。使用鲁迅的字体,一方面是对“民族魂”的推崇与纪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众对鲁迅手稿书法之美的认同。郭沫若曾说:“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在文学造诣上,今人或许很难与一代巨匠比肩,但写好字、做好人,始终应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我们珍视泛黄纸页上的名家手稿,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葆有这份书写的高贵和气度,让令人升腾起幸福感的笔尖的交流,不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