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徐则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来源:潇湘晨报 | 刘建勇 李琼皓 周诗浩 曾羽璇  2022年08月02日09:12
关键词:徐则臣

编者按:文学有没有走不出的原乡,如走不出的宿命?乡村的形态和结构正在变化,文学该以什么样的姿势,奔波在中国最深邃的文学生产现场?文学该如何抓住流沙,与碎片化的生活对抗,直面时代的变迁和人心的动向?

7月30日至8月1日,中国最优秀的作家聚首湖南益阳清溪村文学盛宴,请看他们的回答。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会觉得,故乡是区别于世界的一个地方。世界总是要比故乡好,我们应该到一个更大的、更广阔的世界去。但是在外面闯荡之后,发现真正让你内心笃定的原来还是故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乡没准也是世界。”徐则臣说。

2014年,徐则臣将目光投向一直熟知的大运河。他断断续续用双脚丈量京杭大运河全线,写出了小说《北上》。2019年,这部小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小说里,我们再一次遇上了徐则臣关于故乡和世界的选择题。

徐则臣说,故乡和世界起初可以是选择关系,但最终又会互为彼此。“两者之间是一个双向的车道,你到了所谓的世界上,知道了世界是什么以后,你对故乡的看法,它可能是广阔无边的。”

徐则臣认为,文学的式微是有它的生命逻辑存在的。“如今知识的获取非常多元,文学逐渐地弥散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中间,比如影视、游戏。现在文学已经充分地泛化,变成一个大文学的概念。”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文学必须要变。这个变不是讨好,不是迎合,而是文学自身的寻求发展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