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做好学术长销书 助力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建构 ——专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级编辑冯巍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何瑞涓  2022年10月18日07:4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编辑则是协助作者搭梯子的那个人。从高校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到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级编辑,党的二十大代表冯巍将学术与出版紧密结合,以学术精神编书做书,近年来主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修订本)》出版项目,参与“中国艺术学文库”“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等丛书的出版工作,致力于推出精品力作,以出版助力艺术学、文艺学、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搭建知识与思想宝库。不久前,她还入选了中宣部2021年度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国庆期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灿烂的阳光洒进二楼的大玻璃窗,记者见到了埋头编辑书稿的冯巍。她正一边翻阅古籍查证,一边用红笔、蓝笔和铅笔标出了各种修改与有待解答的问题。看见记者,她马上站了起来,笑称自己这个“做书匠”做书太慢。大巧若拙,“慢”,或许正是她一路走来的宝典。

《中国艺术报》:作为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的高级编辑,您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书籍文库、文丛的出版。请结合具体出版实践,谈一谈以出版助力艺术与学术发展的经验,以及学术出版的意义与价值。

冯巍:人要在大局中做事情,在大局中找到自己与之合拍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2035年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是大局;2011年2月艺术学升格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以及2022年9月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是大局;近两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明确的“服务中国文联工作大局”的全面转向是大局。

就这些不同层面的大局而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有其重要的价值。这是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而我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文艺批评,兼及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在新时代,这套丛书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新开拓,其中我担任责编的一本《人民:文艺的尺度》今年又再版了,纳入“中国文艺工作者知识读本”系列推出。而“中国艺术学文库”“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这两套书系,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直接服务于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大局的。这种学科化、系统化的出版,首先是直接为艺术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平台、打通渠道,发挥导向作用,回归理论与批评的本质本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推动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充实与完善,客观上也推出一批在艺术学各分支学科有重要建树和影响的优秀学术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研究队伍。

编辑工作跟做学术一样,也是重在积累,并且要不断拓展。我现在也独立编辑两套丛书,一个是“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一个是“微风丛书”。前者聚焦网络文学研究这一前沿领域,对于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学经验的开掘和理论体系建构,提出了开拓性的见解,比如二次元存在主义、罗曼蒂克2.0,等等。后一个丛书已经出版的分别是关于日本近现代美学、苏俄美学与艺术的,探讨的都是一些重要但没有被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丛书名取“八面来风、微风徐徐、微风不燥、微风送花香”之意,就是要取来东西南北风,慢慢滋养出一块丰盈的艺术思想园地。

《中国艺术报》:一路走来,从学术研究跨入学术出版,您怎么看待这几年来所从事的编辑出版事业,对怎样才能做好学术出版有哪些心得?

冯巍:我觉得,人要找到并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喜欢变成擅长,以此为立身之本。学术出版是我继续在艺术学领域深入学习思考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换言之,这是一条延续我对学术的热爱的很好的途径,是一条能把我所热爱的事物推荐给更多的人的途径。所以我会尽量去约那些兼具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的书稿,也会适度地追求大众阅读价值,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中国戏曲批评、中国电影思潮史、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等领域的图书。

学术书要做得好,本质上是要做出长销书。一本书能够在长销的意义上畅销,才是一个学术出版编辑的追求。很多时候,为了这个追求,要耐得住努力过程中暂时的寂寞,要坚持不做图书市场上走过场的“流水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厚植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对我来说,《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修订本)》不仅是一个大的出版工程,也是我的一个学习工程。这套书早在2016年的秋天就已经启动约稿和签订合同的工作,并系统增补了关于各选篇的美学价值、美学命题或范畴的说明,我正在做最后的勘校。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这个学年,我重回北大做中国美学方向的访问学者,也是为了能够配合美学文库的主编团队更好地推进这套书,使其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进入图书市场。

在一字一句编辑图书的过程中,我既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这些学者做学问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和相互激荡,出版力和学术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我做书慢,但我很喜欢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大处提建议、小处细斟酌,追求表现形式的妥帖。看着一本书变得更美好,是很开心的事。

《中国艺术报》:这些年您持续在文艺学、艺术学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领域深耕,出版《建构之维:文化批评与当代艺术》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请谈一谈学术研究方面的收获,以及对当下艺术理论与评论的思考。

冯巍:我的知识背景是从中国语言文学到文艺学,再到艺术学、美学。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出版经历,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在必须攻克学科壁垒的不懈努力中,人生视野充分地打开了。

“建构意义上的文化批评”是我的基本立场,《建构之维:文化批评与当代艺术》这本书就是为了集中呈现我的这个立场出版的。我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脚踏实地,日积一功,已经初步形成以学术研究促学术出版、以学术出版促文化建设的良好循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评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这些年我写过不少文艺评论,涉及电影、电视剧、戏曲、美术、音乐等多个门类。现在也在尝试了解其他相近的门类,比如戏剧、雕塑等。广泛了解艺术实践,对我写评论、做理论思考都很有必要。同时,我坚信,没有价值观的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是没有灵魂的。“建构意义上的文化批评”,首先就是指向我们应该弘扬文化维度的、建构维度的文艺评论。面对前些年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之风,我特别感受到,文艺评论不能止步于学术界的自说自话,不能止步于文艺作品的创作指南和欣赏指南,它在总体上承载着“为艺术立命,为民族立人”的重大文化使命。因而,文艺评论要从学术界、文艺界“破圈”,走到人民群众中发挥引导力、影响力。不能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留一大片杂乱不堪的精神废墟给人们,而应该不辞劳苦、一砖一瓦地建起新的艺术大厦、文化大厦、思想大厦;不能将一切均匀地抹平为精神平原,而应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垒起令人们向往并且乐于攀登的艺术高地、文化高地、思想高地。

《中国艺术报》:作为中宣部2021年度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您对入选有哪些感想,接下来将做哪些工作持续为中国艺术学和文艺理论建设作贡献?

冯巍: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宝贵之处。我这十多年自我成长的苦与甜,我近六七年做出来的书,积淀了现在的我。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术出版,未来的我会努力进一步做好自己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典文论三大领域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想通问题,写好文章,做出好书。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国家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充分的、蓬勃向上的发展机遇。我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微薄,但也会努力借助这两个人才项目给予的机遇,激发自己更大的潜能,多做出一些努力,多贡献一些力量。

今后,更具体来说,我还是想继续以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以及艺术领域的学术出版为抓手,推动当代中国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目前的基本任务还是写作和出版两个方面。写作方面,关键是要挤出时间继续写作、做研究。围绕自己“建构意义上的文化批评”的基本立场,多关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实践及文化艺术现象,进一步加深理论思考,撰写相关文章并成书出版。出版方面,我很想多做一些文艺评论的书。不管是有着鲜明学术立场的个人评论集,还是有着一个理论焦点或研究对象的多人评论合集,或者是一个艺术门类的年度精选集;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场、中国古典美学立场,还是西方古典或当代理论立场——只要是直面中国文艺历史与现状的,我都很希望有机会编辑出版。这样,应该是能够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和出版实践,为建构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贡献一些力量。

《中国艺术报》: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您对党的二十大有哪些期盼,将怎样履职?

冯巍: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对大会满怀期待,一定认真履职尽责,不辜负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的重托。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我想这是每个党员、每个中国人都满怀期待的理想。美丽中国,不仅要美在生态环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要美在人文环境,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都能和谐共生。这些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更是责无旁贷。身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有决心有信心立足本职工作,扎根中华大地,写出更多有建设性的评论,做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图书,并在这个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不懈努力、履行好代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