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色经典”《大刀记》的启示意义
来源:《东方论坛》 | 李宗刚  2024年05月29日09:10

原标题:读者接受、学者研读与红色经典的生成——以《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为例

《大刀记》于197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后,便获得了当时读者好评和学者关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栏目推出由薛中锐主播的《大刀记》,也受到了听众的关注和喜爱。傍晚时分的小说连播《大刀记》,一时成为许多听众的首选节目。这种情形固然与1975年的文学资源相对贫乏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大刀记》并不是一部跟风之作,而是一部深潜着作者郭澄清对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感悟的经典之作。郭澄清之于那个特殊时代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的道路作一番系统性的梳理,进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那些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作家作品打开一扇通向文学经典殿堂的大门。《大刀记》在初版发行后,又不断地被重印、再版,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甚至正健步地走在通往“红色经典”的大道上。那么,《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的历史之路是怎样的?它又为什么会成为“红色经典”?这由此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历史启示?

回顾《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的艰难历程,不难发现《大刀记》与“红色经典”之间一直有着某种关联。根据商务印书馆版《现代汉语字典》的界定,“经典”一词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名词,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第二是泛指各种宗教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也是名词;第三是形容词,形容著作具有权威性,比如说经典作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红色经典”中的“经典”是名词,在这里属于第一层意思。1980年代,“红色经典”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1990年代以来,被泛化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2004年,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戏说“红色经典”。在2000年国家的相关通知中,“红色经典”专指有关革命题材且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也曾经使用过“红色经典”的概念,特别强调“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文艺现象,它包含了太多历史的记忆,也包含着一个民族视为至宝的精神财富,强调“红色经典”对我们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1]。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红色经典”已经进入大学课堂并成为当下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和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改变既有文学教育的格局,让“红色经典”走入青年学子的心灵深处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1975年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之后,一共发行了400多万套;根据原著改编的连环画影响最大,发行了至少564万本,改编的广播剧也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1978年,电影版的《大刀记》上映,在内地放映了30多年,影响了7亿人。2015年,57集电视连续剧《大刀记》开始播出。除了影视改编之外,学术界也开始对郭澄清的文学创作及《大刀记》的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讨和解读,这为《大刀记》的经典化开启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

山东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5年7月共同出版的《大刀记》,首次印刷了10万册。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到,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读者追捧的对象。此后,山东、上海、四川、山西、吉林、浙江、福建、黑龙江、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的出版社都出版重印了长篇小说《大刀记》。从《大刀记》的版本变迁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它的传播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经久不衰,始终深受读者欢迎。

实际上,《大刀记》最早完成于1971年,并交由出版社印刷了内部征求意见本。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这一版本一直没能通过审查。即便是1975年出版的《大刀记》,也对初稿进行了全面的置换和删节。经过删改后的《大刀记》开篇有240个页码,隐含了郭澄清通过《大刀记》的书写要传达的一种文化理念:把《大刀记》这部文学作品当作他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与艺术阐释的史诗来加以建构,不仅要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出来,还要把自己生活所蕴含的历史规律也一并呈现出来。

201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李敬泽、丁帆等国内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组成的评审专家委员会,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70部小说,这70部小说又构成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等10家国家权威出版单位联合推出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系列丛书,《大刀记》也在其中。2021年,中国言实出版社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出版了“百年百部红旗谱”系列丛书,《大刀记》再次入选。同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的《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出版,共收了60部红色经典,《大刀记》又成功入选。众多权威出版社把《大刀记》纳入出版计划,并且作为重点篇目推出,这意味着《大刀记》已经成为被国家、被大众认可的“红色经典”。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大刀记》连环画的传播。《大刀记》连环画总共发行了至少564万本,尤其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到80年代传播甚广。中国文学走进那一代人心中的重要媒介,不是它的原始版本,而是改编的连环画。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钱振文曾谈到,他儿时曾拿到一本《大刀记》连环画,偷偷地跑到家中房顶上看,就连母亲喊吃饭他也装作听不见[2]。由此可见,连环画对当时的儿童产生了多么强烈的影响力,使他们废寝忘食地沉浸于《大刀记》营造的历史场景中,可以说,《大刀记》熏陶了他们的内在精神。进入新时期,《大刀记》仍然备受关注。1981年,陈水远绘作的《大刀记》连环画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河北美术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大刀记》的连环画。2012年,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与河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陈继荣等绘制的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大刀记》。2017年,卢丽华绘制《大刀记》五册由连环画出版社出版。这一全新的版本注入了时代的特色,封面上的梁永生意气风发,显示着青少年的勃勃生机。这昭示着连环画在今天仍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刀记》仍然备受读者尤其是新一代的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除了连环画,影视改编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是中国文学走向民间的重要途径。大众熟知的经典作品大都得到了影视化的改编,《大刀记》也不例外。影视改编为《大刀记》走进民间、打造经典赢得了群众基础,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部作品。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刀记》,是邱勋和曲延坤在原著的基础上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2015年,《大刀记》又一次被影视界关注,由山东卫视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大刀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当代读者对于《大刀记》和郭澄清的特别关注,与2015年的电视剧改编版有很大的关系。这部作品借助屏幕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影视剧尤其是“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的电视剧版《大刀记》被媒体公认为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尤其是在演员造型方面,主演谷智鑫坦言,人物造型就像是从连环画中走出来一样,具有十足的乡土气息[3]。其形象塑造也更具当下意义,梁永生的铁汉形象与前期电影有所不同,更切合当下时代对于英雄的呼唤。

除了上述传播途径,电台播讲对于文学经典进入千家万户也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台播讲的《大刀记》影响了两代人,当时每晚电台播放著名播音员薛中锐播讲的《大刀记》,便成了听众夜晚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有一份《长篇小说<大刀记>播讲录音》(两盘),这份录音记录了1975年10月22日到1975年10月23日长篇小说《大刀记》的播讲录音,音轨一个是A7,一个是B8,一共是60分钟,由L3027号机录制[4]。这份重要的资料如果能放在郭澄清纪念馆里,是极具历史感和价值意义的,它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寻找《大刀记》留下的痕迹。

《大刀记》这部作品从诞生到当下已有近50年了,读者所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文学作品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早已难觅其踪迹了。但《大刀记》似乎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相反,它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郭澄清研究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5]。第一个历史时期主要集中在1960年代。这个时期,郭澄清作为青年作家登上文坛,相继创作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因此,该时期有关郭澄清的研究,便集中于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第二个历史时期是1970年代,以他的《大刀记》发表为契机,各种报刊发表了许多相关的文章。第三个历史时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对郭澄清“在历史的缝隙中发现诗与美”的重新阐释,人们对“郭澄清现象”进行了重新解读。于学术界而言,一个作家要成为经典作家,一部作品要成为经典作品,离不开有关学术会议的专题讨论,离不开读者的阅读与学术界的研读。

2006年,《大刀记》迎来了它沉寂多年之后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它开启经典化之路的关键节点——郭澄清文学创作全国研讨会于他的家乡山东德州召开。此次会议集中研讨了以《大刀记》为主的郭澄清的小说创作,会议由时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的吴义勤主持。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有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德发,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以及中宣部文艺处梁鸿鹰、《文艺报》编辑刘颋、山东师范大学李宗刚等,共计40多名专家学者。刘颋发表了题为《热情描写农村新人 弘扬正确价值观——郭澄清文学创作研讨会召开》[6]的消息。此后,《文艺报》刊发了张炯的《郭澄清创作的成就和特色》[7],并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一组评论郭澄清其人其文的文章,具体包括雷达的《一位不能遗忘的好作家》、陈晓明的《革命叙事中的人伦价值建构》、孟繁华的《重新评价红色历史的书写》、梁鸿鹰的《郭澄清的启示》、李宗刚的《郭澄清的史诗性追求》[8]。这些学者的参会对于《大刀记》以及郭澄清文学创作的经典化、对于人们重新关注《大刀记》和郭澄清,起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了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标志着郭澄清文学史地位的确立,是《大刀记》经典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会议的主题是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讨论不仅涵盖了郭澄清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贡献,还隐含了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同时也界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学术研究对于《大刀记》的经典化起到了关键作用。2006年,朱德发的《按照“美的规律”构建小说艺术王国》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第4期,该文深刻阐释了郭澄清短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对其建立在乡村之上的艺术王国予以高度肯定[9]。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又刊发了《对<大刀记>两个版本的对比性解读》一文,挖掘了《大刀记》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10]。同时,张全景在2006年郭澄清文学创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被《德州日报》刊发[11]。这意味着《大刀记》的历史价值、政治意义已得到曾经参加过中国革命的老同志的充分肯定。

《郭澄清短篇小说选》的出版为《大刀记》的经典化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学支撑,也对《大刀记》的经典化起到了助力作用。吴义勤为这部小说撰写了一篇序,其中对于郭澄清短篇小说创作美学的内在意蕴进行了深入阐释,对郭澄清短篇小说走向学术界起到了重要的推介作用[12]。2006年的德州会议,也推进了这一研究。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发了朱德发和李钧合作撰写的《重新解读被当代文学史书写遗忘的名家精品——郭澄清现象论》,通过前期的个案解读,深入文学史的层面,强化了郭澄清应该作为一种现象被记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里这一观点[13]。2009年,李宗刚的论文《对<大刀记>从小说到电影的再解读》对于《大刀记》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电影的改编保持了原作所蕴含的历史发展的合力[14]。

在中国知网搜索郭澄清的名字,可以看到较多相关研究的论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75年发表在《山东师院学报》上的《伟大抗日战争的一曲凯歌》[15]。除《郭澄清短篇小说选》外,《郭澄清研究资料》[16]的出版,对于《大刀记》的经典化也提供了历史性的支撑。这部研究资料,是第一部郭澄清研究资料。我们知道,出版独立的作家研究资料在作家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作家研究资料可以全面详细地收录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资料,可以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提供直接系统的资料,为研究者把握作家作品研究提供学术史的坐标。《郭澄清研究资料》便较好地为我们提供了进行郭澄清研究的参考资料,为推动郭澄清研究的深入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我们想要了解、研究《大刀记》和郭澄清,自然也可以直接通过这本书把握前期的研究成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刀记》的研究。李宗刚提到过,在这本书的编纂过程中,郭澄清的儿子郭洪志功不可没。郭洪志特别注重对郭澄清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从目录便可以看出,这本书的资料整理是相对完整的,也为此后相关的一些文学材料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黄恺书、高艳国编著的《风雨大刀魂:郭澄清评传》[17],也为《大刀记》的经典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纪念馆作为展现作家成长的重要物质场所,在作家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中也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郭澄清纪念馆便为《大刀记》的经典化提供了物质层面的支撑。人的精神是可以代代传承的,但是物质的存在往往是转瞬即逝。为此,宁津县高度重视郭澄清文学遗产的整理,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郭澄清的故乡建立了郭澄清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在物质层面保存了郭澄清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些历史镜头,从而为我们走进《大刀记》作好了物质铺垫。通过这个纪念馆,读者能够了解到郭澄清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事文学创作的。

《大刀记》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段时间是非常沉寂的,并没有得到读者青睐和学者研读,在相关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也很少看到有关郭澄清以及《大刀记》的片段。然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大刀记》为什么会冲破历史长河坚冰的压抑入选“红色经典”,成为与那些已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赫然存在的文学经典并肩的重要文学作品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加以解读。

其一,郭澄清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赋予了《大刀记》以红色基因,由此奠定了《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的内在根基。郭澄清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献给了文学,从事文学创作就如同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一生都高扬自我主体性,也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这种精神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人类性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作家从事创作,能够完全沉浸于其中,这说明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生活趣味的人,说明他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找到了人生的趣味。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沉潜于文学世界,创作出经典作品。即使在千佛山医院干部保健病房,郭澄清也依然坚持写作,并出版了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决斗》。这种把文学视为生命的精神正是其人格的写照。郭澄清从1952年开始创作,1970年开始专业创作,完成《大刀记》后的1976年,就患上了脑血栓,半身瘫痪。此时,他的年龄也就只有40多岁。作家写作一旦进入某种境界,常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时间长了,血管自然就形成了堵塞。而《大刀记》共有100多万字,难以想象,这是多么漫长又艰难的壮举。他在患病之后给贺敬之写过一封信,因脑血栓带来的半身不遂让他的字迹都有些难以辨认,写作对他而言已经非常不便。而年轻时,风华正茂的郭澄清的字颇有神韵,有一种力道在其中。为了文学,郭澄清如同一支蜡烛一样点燃了他的生命,不断地燃烧着。一代代伟大的作家,都是以超人的毅力克服了自我内在的困难,进而达到了至高的纯粹的境界。

郭澄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党的培养下完成了人生的自我转化与提升。党的培养也为他创作《大刀记》提供了生活基础和政治基础。郭澄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担任过小学教师,还是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曾担任过《宁津日报》总编辑;后来他是山东省文化局创作办公室主任,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的副主席。郭澄清走过的一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走过的一生。在成为山东文化界的领导之后,山东省委分给了他一套房子,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但是,郭澄清坚决放弃组织分配的房屋,回到他的乡村舞台继续从事创作。杜甫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郭澄清却得“广厦”而拒之,他身上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为了写作,他放弃了优渥的待遇,住在草屋,哪怕是挨饿、受冻,也甘之如饴,而这正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重要标准。郭澄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是在一众优秀的共产党员中能够继续脱颖而出有所成就的佼佼者。

郭澄清把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民融为一体,成为时代、人民的代言人,这为他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生支点。郭澄清在农村写作时,常深入民间进行调研。他与老百姓促膝长谈,倾听老百姓真实的声音,真正地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完成对于历史内在规律的正确把握。通过尚启元2022年创作的《郭大刀》[18],我们可以进一步地了解郭澄清创作《大刀记》时的历史场景。这部报告文学似的作品,对于郭澄清融入农村、融入农民生活的过程作了文学式的书写。

其二,郭澄清在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文学创作的规律,从而为创作出《大刀记》并为其后来入选红色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郭澄清亲身经历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协程,这固然为其创作《大刀记》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但把丰厚的生活素材转化为一部艺术上乘的文学巨制,还需要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作支撑。郭澄清从当初从事革命时搞文字工作到走上短篇小说创作之路的经历,锤炼了他驾驭文学作品的能力。郭澄清把鲜活的时代赋予的创作激情及时地转化为短篇小说,并在短篇小说创作上获得了批评界的关注。他创作的《社迷》《社迷传》《黑掌柜》等受到广泛的好评,《黑掌柜》甚至被复旦大学出版的《文学写作》[19]当作范文。2019年,《黑掌柜》又被孟繁华主编的《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短篇小说卷》第2卷收录。没有经典作品支撑的作家不可能成为经典作家,《黑掌柜》便是郭澄清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早在1962年,阎纲便撰文评论《黑掌柜》,该文指出:“关于《黑掌柜》的艺术表现方面,需要谈及的不少,这里只想说说它在故事安排上如何结构矛盾这一点。”[20]阎纲分析了《黑掌柜》在故事安排上如何结构矛盾,道出了郭澄清在驾驭复杂的社会矛盾时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功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刀记》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作了很好的演练。正因为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郭澄清于1965年11月应邀参加了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团中央、文化部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郭澄清与李準、浩然、胡万春、王汶石、茹志鹃等7人作为特邀代表参会,并受到大会的表彰。这一全国性的表彰自然增加了郭澄清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壮志,为他向长篇小说这块相对陌生的领地挺进起到了助力作用。

《大刀记》这一红色经典的某些文化品格承载的主体主要在于塑造了梁永生这一成功的人物形象上。梁永生起初从寻找反抗道路,最终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于革命的认同与皈依。梁永生要想报个人的家仇,必须要实现一个身份的转换。在成为八路军后,回到村庄的梁永生便有了新的社会位置,他不再是这个村庄里边的普通农民,而是这一个区的区长。八路军属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这样的一支部队自然和农民天然地融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更是因为代表了这一群体的利益才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民间找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动因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的失范下对公平与合理原则的绝望,他们希冀通过一个能够代表被边缘化了的“穷人”的愿望与要求的组织或个人来实现自我诉求。从这样的意义上来加以审视,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刀记》是对民间既有诉求和理想的一次成功衔接。由此,他们从自我朴素的理想和信念出发,执着地追寻着一种“大同”社会理想成为了基本诉求。

其三,《大刀记》之所以入选红色经典,还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革命发生的内在渊源。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的政党走向中心的执政党的过程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短短的30来年时间里神奇地完成了从边缘向中心的跃进?这一基本问题不仅受到历史学家的追问,也为那些在文学叙事中追求史诗性文化品格的作家所关注。针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这一问题,《大刀记》以文学的形式作出了解答。郭澄清在创作《大刀记》时,努力地把自己的艺术触角清醒而冷峻地指向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在一个社会的秩序和法度失范时,以大刀为代表的暴力式符号就会成为人们诉求自己愿望的唯一实现方式,从而成为对既有的社会秩序进行解构的主要力量[21]。

《大刀记》把中国发生革命的内在缘由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从而使其具有了红色基因。历史所有的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揭示了中国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必然发生革命的历史规律,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走向成功的内在规律,它蕴含着“红色经典”内在精神。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农民起义,但是大都悄无声息,或者是被镇压,或者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则改变了旧的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国在1921年诞生了一个新的政党,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逐渐发展壮大,其中必有它的内在规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短短的30来年里,就推翻蒋介石领导的政权,基本完成了大陆的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之所以极具生命力,是因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把革命的内在诉求和民间诉求合二为一,是民间力量与政党力量的交融整合,它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民间力量和政党力量的交融整合,标示出了历史的结果正是诸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恰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点。回望历史,当年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有一件新衣也给八路军、有一点粮食也给八路军,正是因为党代表他们的利益,老百姓自然有感恩之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社会自然就会呈现出新的面目。

《大刀记》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民间个体在实现自我欲望的过程中逐渐对中国共产党产生认同和向往的历史画卷。这也从另一个向度上标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不仅来自政党本身的努力,而且还来自民间的诉求。当秩序失范后的社会无法满足个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目标时,人们一般都是通过依恃其他政治势力或集团势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目标。这恰是梁永生从个人家庭的复仇走向社会解放道路的内在根本。

《大刀记》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度表现还在于,它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上成功的道路置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进入农村、并由此在既有的社会秩序中发展壮大的道路。在国共合作之前,工农红军一直是国民党“围剿”的对象。在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接受了改编,成为中国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一番号的改变,一下子使得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进入农村具有了合法性和权威性。像梁永生作为八路军的代表进入农村后,地主“闻风丧胆”,这恰是八路军在改编后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表征。这种情形在国共合作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进入农村,打乱了农村既有的政治、社会、文化秩序,重构了以共产党为核心领导力量的社会新秩序。这便为八路军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并扩大人民武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然,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了充分的铺垫。当然,在国共合作之前,国民党在这些乡村虽占据主导地位,却仅获得地主等少数人的支持,没有获得农民的认同与支持。这便在另一个维度上说明了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八路军”在以后的指称中,固然有中国国民革命军系列下的序号含义,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恐怕已经很少有人把八路军和中国国民革命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从这样的维度来看,郭澄清在此凸显了八路军的政治符号功能和意义,自然就有其独到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了。然而,郭澄清的这一文学书写在既有的文学解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凸显。

郭澄清创作的《大刀记》能够入选红色经典,既与郭澄清自身的革命本色有着密切关系,又与这部作品富有自我的史诗品格有关,还与这部作品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层表现有关。在《大刀记》这部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学作品中,郭澄清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结果正是诸多合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凸显了来自社会底层最广大普通个人的翻身渴望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主张的同频共振,深刻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历史存在的合法性为其开辟了通向未来的发展之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大刀记》为我们形象地展现了民间欲望和政党主张是怎样有机叠加并最终融合在一起的,以及这种叠加又是怎样穿透社会现实坚冰的限制而得以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壮大。在此情形下,《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便具有了逻辑上的某种必然性。

我们可以忘记历史,但是不能把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抛至一边,而应该将其与现实相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也带给我们一些历史启示。

首先,作家要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需要有为文学而献身的精神,需要有超越物欲和公民诉求的高远的人生境界。郭澄清在创作《大刀记》时抗拒了种种功利性的诱惑,进入了这种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是他能创作出“红色经典”的内在根据。割舍掉城市优越的生活,回到农村,在严酷的环境中进行文学创作,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而郭澄清做到了。他的心境远离城市的喧嚣,与鲁西北的泥土紧紧连在一起。作家和农民这两种身份在他身上合二为一,才能使他沉潜于文学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一心一意从事他的文学创作,才能够让他的文学创作最大限度地渗透他的文学创新性的思维。

其次,作家要创作出伟大的作品,需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需要有统领自我创作的思想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作家的创作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的烙印;文学创作的归处是伸展到时代中去,而作家亦是时代的组成部分。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人民性是至关重要的,作家与人民的关系应是血浓于水。因此,作家需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同时还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他需要对于这一时代的政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接受。郭澄清的党性原则就确保了他创作的《大刀记》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使得这部作品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为它成为“红色经典”奠定了坚定的基石。郭澄清在解放前参加了革命,有着随时准备为革命而献身的觉悟。拥有这样一腔热血和这样一种伟大的革命的情操,如何不能成为一个精神纯粹的人?

再次,要创作出伟大的作品,需要深潜于民间、深入到人民火热的生活中去,需要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中获得创作的支撑点,并且由此建构自我的文学世界。郭澄清生于乡土,又在功成名就时毅然选择回归乡土,自始至终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刻的洞察和把握,对于农民的情感和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入的感知,因此才能够真正地在生活中洞察历史、发现问题,进而写出既有其独到性、又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本来。《大刀记》第一次出版后,在当时掀起了一阵阅读风潮。大家之所以争相阅读《大刀记》,是因为《大刀记》所书写的是他们熟悉的生活,读者们能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郭澄清用民间术语的方式来呈现历史的规律,浓缩了历代人们的经验,也成为这个时代的总结。所以,《大刀记》才能够为人民所接受,能够入选并成长为经典。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21世纪的当下,假如再过100年,人们要了解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那场抗日战争历史的时候,还要读《大刀记》。通过《大刀记》我们能够再次走入历史的河流,进而挖掘到那个时代不同的政治力量怎样交锋、中国人民又是如何在共产党的引领下、在历史合力的主导下建立起新中国。

最后,作家要创造出这个伟大的作品,需要在接纳东西古今文学营养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我的文学表达形式,由此构建起独具个人特色的文学世界。阅读《大刀记》,读者会强烈地感受到郭澄清深受中国传统优秀小说的影响,使得《大刀记》在建构过程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回顾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小说的书写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对于西方文学的接受也更为广泛,但是纵观那些生命力不强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没有把文学创作的根基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外来文化要想适应我们的文化,就必须要和我们的文化对接起来。在当时的研讨会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被很多新潮批评家严厉批评,认为其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已经过时且没有市场,但路遥依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作品始终植根于现实。而根植于现实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亲自到矿山去,深入民间体验真正的生活,从生活泥土中提炼出文学的精华。因此时过境迁,对于《平凡的世界》的评价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平凡的世界》成为人们竞相阅读的作品,路遥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先锋在作家中只有两名代表:一个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家路遥,一个是写城市题材的作家蒋子龙。路遥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在于他的文学创作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大地,他的文学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建构出自己独有的文学特色。时间能够证明路遥的文字中富有那股生命力,因为这些文字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深深扎根到人民中去、到时代中去,成为这个时代变迁的折射角。与《平凡的世界》相似,《大刀记》这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把“中国的农民为什么走向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即使进入新世纪,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铿锵的文字中真切感受到,党和人民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是如何团结一心,为中国广袤的大地带来胜利的曙光!

总的说来,读者的广泛接受是一部经典生成的群众性基础,学者的深入研读是一部经典生成的重要推手。惟有在读者的广泛接受和学者的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一部文学作才能开启其经典化之路。《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系列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文艺现象: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人民日报》2016年5月27日,第24版。

[2]钱振文:《农村六零后可怜的文学启蒙》,《博览群书》2015年第6期。

[3]《河北经济生活频道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精选献礼剧〈大刀英雄〉即将开播》,搜狐网,2019年9月13日,https://www.sohu.com/a/340727063_100221401.

[4]《长篇小说〈大刀记〉播讲录音》(两盘),孔夫子旧书网,2016年10月23日,https://book.kongfz.com/22479/580905584.

[5]关于郭澄清研究的历史分期问题,可以参阅笔者在编选《郭澄清研究资料》时撰写的前言,详见李宗刚编:《郭澄清研究资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前言。

[6]刘颋:《热情描写农村新人 弘扬正确价值观——郭澄清文学创作研讨会召开》,《文艺报》2006年7月13日。

[7]张炯:《郭澄清创作的成就和特色》,《文艺报》2006年7月20日。

[8]这一组文章详见《文艺报》2006年10月14日。

[9]朱德发:《按照“美的规律”构建小说艺术王国——读〈郭澄清短篇小说〉有感》,《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的第4期。

[10]李宗刚:《对〈大刀记〉两个版本的对比性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1]张全景:《在郭澄清文学创作研讨会上的讲话》,《德州日报》2006年7月11日。

[12]吴义勤:《在历史的缝隙中发现诗与美——序〈郭澄清短篇小说选〉》,梁临平选编:《郭澄清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5年,序言。

[13]李钧、朱德发:《重新解读被当代文学史书写遗忘的名家精品——郭澄清现象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李宗刚:《对〈大刀记〉从小说到电影的再解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5]齐铸文:《伟大抗日战争的一曲凯歌——评郭澄清同志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山东师院(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5期。

[16]李宗刚编:《郭澄清研究资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17]高艳国、黄书恺:《风雨大刀魂:郭澄清评传》,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年。

[18]尚启元:《郭大刀》,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21年。

[19]胡裕树主编:《文学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20]阎纲:《〈黑掌柜〉为什么好?》,《大公报》1962年12月15日。

[21]关于《大刀记》所承载的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论述,可以参见李宗刚:《对〈大刀记〉两个版本的对比性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