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4/29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连载

第一十七章 宁夏省风波:耍赖当上的宁夏省政府主席

银川虽被收复,但方遭兵乱,物资财富被洗劫一空,百姓无家可归、无隔宿粮、亟待救援的大有人在。省财政库空空如洗。只有六十万人口的宁夏小省,在经历马仲英部队抢劫后又增加了两三万军队,军需粮饷等仓促间无从着落,门致中决定由各县分摊,但几万人的部队,每天的伙食经常是连咸菜也吃不上,更无军饷可发。一天,吉鸿昌和二十二师师长李抡祥二人共同签字写一条子,派副官向门主席要两千块银元。门致中说,银行已让马仲英抢光了,无钱可给。吉和李二人对此极为不满。

过了两天,吉鸿昌散发戏票,邀请城内及城厢百姓到银川城里看戏,并约门致中莅临。开戏之前,吉鸿昌先对百姓讲话:“宁夏驻军不能固守城防,致令马仲英陷城,百姓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我进步迟缓,又令百姓多受痛苦。百姓以血汗供应军队,军队不能保护百姓,这是我们失职的地方,也是愧对百姓之处,以后当竭力保卫地方,使百姓安居乐业,特请诸位前来,表达此意。”随后,吉鸿昌又询问门致中,对伤亡官兵抚恤办法以及部队维持费如何拨付等问题如何解决。门致中感到为难,表示无能为力。

但是没过几天,门致中却在省政府大摆宴席,给自己举办婚礼。已经五十多岁的门致中,娶了端王的二孙女罗毓贞为妾。正在举行婚礼,忽然有成群结队的伤兵闯入省府,在酒席宴前向门致中索要军饷,并直接涌入洞房,七嘴八舌地喊叫:“我们是攻克宁夏城受伤的,今天特来向门主席道喜讨赏。”围攻了许久,伤兵才陆续散去。门致中为了暂避风头,外出视察县政,出城门的时候,却被守门的卫兵阻拦,告诉他:主席出城,必须向吉师长报告。门致中盛怒之下要打卫兵,但卫兵还是不让出。门致中只好给吉鸿昌打电话,吉鸿昌不接,一直留难多时,才批准门致中出城。等他视察归来,时间是半夜了,城门的卫兵又像出城时一样拒绝他进城。

五月的一天,吉鸿昌和师长李抡祥合谋,突然发动兵变,二十二师官兵包围了省政府,解除了门致中手枪卫队的武装,将门致中软禁。门致中鉴于这种形势,自觉不能与吉鸿昌并立,知道宁夏不可再留,哀叹道:“此乃逼我离去,我走,让他来统治。”于是向吉鸿昌表示:“我身体不好,想去西安就医,至于今后宁夏省政府的事情可听任吉师长处理。”吉鸿昌慨然同意。

不久,门致中全家在郑大章的护送下离开宁夏,前往西安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谒见冯玉祥述职。

吉鸿昌送走门致中,即分别通知各县县长:“门主席已离职,由今天起,如门主席在县提款,由该县负责,省府不予承认。”随即召集各厅长及省府所属单位首脑开会,会上吉鸿昌说:“门主席已离职,省政不可一日无人负责,特请大家商讨办法。”与会者一致声称:“匪患未除,四郊多垒,主持省政,非公莫属,我等即分电总司令及刘主席,陈述宁夏情况,请公摄行省政。”会后,吉鸿昌就要求省政府秘书长为他拟主席就职誓词,准备第二天就任省主席。秘书长劝他说:“门主席今天才离开,你明天到省府就主席职,且又未经过冯先生许可,似不相宜。”吉鸿昌说:“门致中不干了,我来替他干,这是革命,谈不到相宜不相宜。”

就任主席后,吉鸿昌亲笔书写下座右铭:“公正纯洁,为做事而做官;训练民众,使知四权,运用政治;注重下层工作,适合一般需要”,并压在自己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为了告诫和勉励部属,还把这段话题写在自己的相片上,分别赠送给他们,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政治态度。

不久,国民军代总司令宋哲元和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复电,同意吉鸿昌暂代主席职务,但不要发表就职通电了。吉鸿昌于7月24日在宁夏省政府礼堂举行了就职仪式。事后,吉鸿昌对幕僚说:“我是耍赖才当上宁夏省主席。我这个赖,是赖着要给老百姓多做点事,才显出咱与他们有所区别。”

为了让民众有事可以直接找省主席解决,吉鸿昌用宁夏省政府主席名义发了一个通告:“父老们,你们有困难事情吗?请到省府来,我一定想办法替你们解决!”并把这个通告分别在城市及各乡镇张贴。自此,省政府门庭若市,找吉鸿昌反映情况、解决问题的群众很多。吉鸿昌不惮辛苦,一一接见,并派副官负责、书记笔录。对于问题和困难,当时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便指示有关部门调查核实,限期解决。当时担任吉鸿昌警卫员的安正海回忆说:“警卫员们见吉主席整日接待来访群众,疲惫不堪,曾几次将来访者挡驾回去。事后被吉主席知道,将他们几个人狠狠剋了一顿。”

为了改变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吉鸿昌每天黎明便召集各厅、局、处长及省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在省政府门前举行朝会,依次点名,决定各部门和单位当日应办之事,遇到有报告和请示事宜,当即决定处理和解决办法。他还组织了“吏治考察团”,分赴各县考察,力求为民兴利革弊,整饬吏治。他主持发行了宁夏历史上第一份铅印报《宁夏醒报》。该报为四开印张,报上辟有“读者来信”专栏,欢迎各界人士对地方行政工作加以评论,提出建议和批评,以监督政府工作。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北塔庙会十分热闹,吉鸿昌命人在庙会沿途张贴“官吏是民众的公仆!”等大幅标语,开展宣传。有一次,吉鸿昌便装带警卫员下乡视察,路遇一家饸烙面馆,店主认出来人是吉主席,一定要请吉主席吃一碗饸烙面。吉鸿昌盛情难却,看又是地方风味,就吃了一碗,吃完付钱,店主再三推让拒收,只好作罢,回到省政府后,立即买了一份厚礼,让警卫员送过去,以示酬谢。

夏收时节,吉鸿昌下令全省境内驻军,用骡马为民间代耕代种,或借给百姓耕种,派出部队帮助修路造桥,以利商旅,并告诫部属不得借故勒索财物。他派出部队帮助农民收割庄稼,自己亲自带领警卫队,到银川市北塔附近帮助农民收割麦子。当农民群众端着饭菜前来慰问,吉鸿昌哈哈大笑说:“我是自愿来的,又不是你们叫来的‘麦客子’,还要管饭吗?”农民说:“省主席给农民收麦子,我们还没见过。”

年底,冯玉祥电令吉鸿昌率部迅速增援陕西潼关,开赴河南参战。中原大战酝酿在即,冯玉祥重新部署兵力,对陕、甘、青、宁四省的军政负责人员,作了调动,调吉鸿昌率所部两师到河南前线。

吉鸿昌正要大展宏图,在开发大西北、建设新宁夏方面干出一番事业,遇此调动,不肯前行,但在军令和石敬亭的一再催促下,只好郁郁离宁。临行前,指定宁夏省民政厅厅长马福寿代理省政府主席职权。到达西安后,又当面向石敬亭陈述:“甘宁青为我西北军根据地,不宜轻易放弃,我愿仍回宁夏,看守老家,并为全军筹集粮饷。”石敬亭说前方紧急,让他先把部队开到潼关。到潼关后,吉鸿昌自称“开发西北总指挥”,并印制了名片,名片背面印着他的三项主张:“一、反对内战,安定民心;二,实行兵工政策,开发西北;三、枪口不对内,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