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顶散人的头像

红顶散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8/10
分享
《成窑小罐》 连载

第一十二章 迎神赛会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整个景德镇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新师主庙前正举行隆重的师主会,又称迎神赛会,老百姓通常简称做会,这是为了祭祀陶瓷行业祖师赵慨而进行的民间盛会。

今年的师主会比往年更加隆重,原因是新的师主庙刚刚落成。原来的师主庙始建于洪熙年间,就建在御器厂内。后来因为当地民众十分信奉师主,常常跑到御器厂来祭祀师主,对御器厂正常生产、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庙宇规模也不能适应民众需求。景德镇新任督陶官张良到景德镇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扩建师主庙。他专门为此召集景德镇瓷器行业的富商巨贾,发起募捐,获得景德镇及周边陶瓷行业各大帮会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大力支持,筹集巨资将师主庙迁移到御器厂东门外大街对面,往北约百步的空地上,同时扩大规模,方便更多民众祭拜。

一年后,新的师主庙终于建成。正好赶上传统的做会节日。所以今天既是师主会,又是新师主庙落成庆典,格外隆重,也更加热闹。

新落成的师主庙张灯结彩,师主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祭品,有猪、羊、鸡鸭鱼及五谷水果等。几根大红蜡烛使得整个庙内灯火通明。

督陶官张良今天特别兴奋。修建这个师主庙只花了募集捐款的一半多点。剩下的都落入了张公公的个人腰包。

张公公为这次师主会暨新庙庆典做了精心的准备,邀请了各方嘉宾前来出席。因为这是自己奉命到景德镇督陶以来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一定要办得风光体面。

张公公请来的第一位嘉宾是督察院右副都御使李裕李大人。李裕的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书生,那是他的儿子李健,旁边站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是李裕的女儿李敏,身边还有一位少女搀着她,是她的丫鬟晴雪。

李裕原籍江西丰城,刚刚因丁父忧回籍,受景德镇长芗书院聘请,出任书院山长。教书育人本是李裕乐于为之的好事,更何况修缮古老书院,李裕也出了一笔不小的赞助。儿子李健正好借书院安心读书,准备明年的乡试。女儿因父亲常年在外做官,难得有三年在家,非要和父亲呆在一起,于是李裕干脆携全家来景德镇,在离书院不远处赁屋居住。丰城的宅子就留给几个老家人看守。

第二位嘉宾,则是浮梁知县杜仁海。浮梁县号称江南第一衙,只因浮梁知县比一般知县官高两级,属正五品,所以杜仁海也比一般知县更显得趾高气昂,踌躇满志。

再往下主要是景德镇和周边从事瓷器生产和经营的各商帮行会会首。最著名的有陆子顺陆大员外,他是都昌帮会会首;潘辄潘二爷,徽商帮会会首。这是景德镇最大的两个帮会。其余的还有宁、绍、关、广为代表的杂帮,共有八个帮会,号称瓷商八帮,他们的会首们也都到齐了。其中宁波帮是瓷商八帮中比较大的帮会,会首陈永泰。

广场上锣鼓喧天,两支舞狮队卖力地表演,你追我赶,跳跃翻腾。

会场人山人海,十分拥挤。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比多数人高出一个头,特别显眼,他就是崔时茂,二十多岁年纪就已经是景德镇著名民窑崔公窑的传人。

他身边有一个斯文清秀的年轻人,正是陆瑾。

两人身边还站着一位姑娘崔小凤,如今快二十了。女大十八变,小凤早已不是那个在红塔上躲在陆瑾怀里哭鼻子的小丫头了,已经是个俊俏朴实的大姑娘。

还有一个傻傻的陆正卿,歪着嘴跛着脚,不停地傻笑。

四个人已经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这次借师主会的机会,难得凑到一起。但大家都已经不是小孩了,彼此之间增加了一份矜持。

傻亲一瘸一瘸地走到一个零食摊点,买了四小包花生,一个茶叶蛋。那个茶叶蛋是专门为小凤买的。他还记得小时候小凤最爱吃茶叶蛋。

回到人群中,傻亲给三人一人递上一包花生。然后偷偷把一个茶叶蛋塞进小凤手里。小凤先是一怔,然后笑着对傻亲摇了摇头,把鸡蛋还给了傻亲。傻亲有些尴尬。

大茂个子高,能轻易看见会场四周。陆瑾和大多数人差不多高,不时要踮起脚尖才能看到会场里面的情况。这会陆瑾又踮起了脚尖,看得出神。

大茂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心中暗自好笑,怪不得看得这么起劲,原来在看李大人的千金呢。大茂故意拿手在陆瑾眼前挡了挡,开玩笑地说:“陆瑾,别看了,看看你自己,口水都流出来了!”“哼哼!”小凤朝着陆瑾冷笑两声,向嘴里扔了一粒花生米。

陆瑾条件反射地用手去嘴角擦了一下,才发觉自己被大茂骗了。“好呀,你敢骗我!”陆瑾伸手向大茂的胳肢窝挠去。他太清楚大茂的弱点了,他从小力气大,角力陆瑾从来不是对手,但他特别怕痒,陆瑾身子灵活,总能抓到他的痒处。所以从小打闹起来陆瑾就没怎么吃亏。这回也一样,又是大茂主动投降:“好了我怕你了,别闹了,这么多人万一碰了别人家就不好了。”陆瑾也觉得不是打闹的地方,所以就松了手。

“不过话说回来,那真不是你该看的。那是天上飞的天鹅。”大茂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陆瑾家庭条件不太好,加上父亲一直生病,虽然已是过了二十的人了,至今没娶媳妇。大茂早就看出来,自家小妹喜欢陆瑾。可是陆瑾总让人捉摸不透,每次大茂拐弯抹角问他对自己妹妹怎么看,他总是嬉皮笑脸地说:“那是你妹妹,难道就不是我妹妹?”他只把她看做妹妹。那你倒是找个别的姑娘,把婚结了,不要让我家妹妹这么等着盼着啊。陆瑾好像从来都不在意。大茂经常提醒他要抓紧,自己也很愿意帮忙,但陆瑾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从来也没听他说看上了哪家姑娘。

但大茂发现陆瑾今天看那李小姐的眼神还真有点特别,第一次见他用这样的眼神看一个姑娘。可是,那姑娘离着咱太遥远了,想都不应该想。所以崔时茂有意无意地提醒了好友一句。

“哥,你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人家爱看谁就看谁,哪里轮得到你管。”崔小凤一脸不高兴地说。那李小姐确实长得很漂亮,皮肤雪白,穿的衣服都不是一般人家女孩子穿得起的。人美衣服漂亮,看去就像一副美人画。别说陆瑾一男的,连小凤自己看着都觉得确实好看。跟她比,小凤的样貌未必差到哪里,但肤色肯定不如,服饰就是天差地别了,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韵致,是小凤身上所不具备的。这不免让小凤有些自惭形秽。内心便不由自主地生起一丝嫉妒。

“你们想哪儿去了,我能那么没有自知之明吗?”因为人声嘈杂,陆瑾故意大声说。那是给大茂和小凤听的,也是给自己听的。

陆瑾心里很清楚,崔小凤对自己有意思,崔时茂也很想促成这段婚姻。可是陆瑾一直当崔小凤为自己的亲妹妹。哪有娶妹妹的道理?更何况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自从官府禁止民窑烧造色瓷、细瓷,自家小窑就基本上闲置了。自己又被强迫编役进入御器厂,和父亲一样每月仅能领米三升,基本上没有其它收入。只能是饿不死而已,父亲的病情又加重了,经常要看病吃药,哪有余钱给自己娶媳妇。如果娶了崔小凤,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么?而且陆瑾知道陆员外一直想让小凤嫁给自家傻儿子陆正卿。陆员外是景德镇数一数二的大财主,自己根本不能跟他家相提并论。所以陆瑾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没有给崔小凤做任何表示。就永远当她是自己的亲妹妹吧。

至于刚才,猛然看到李小姐,恍若仙女下凡一般,在一众凡夫俗子中鹤立鸡群,让陆瑾有些震惊。陆瑾从小擅长画画,有一双发现美的犀利的眼睛,一看到李小姐,自己的眼光便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住了。人世间还有这么美好的女子,陆瑾觉得又开了眼界。

那身段,那体态,都让陆瑾心旌神摇。为什么会这样?自己长这么大,见过的俊俏的女子也不少,就身边的小凤,虽然没有李小姐那么惊艳,但在一般百姓人家也算美的了,可是完全没有李小姐那种风韵。

陆瑾是个好奇心重,凡事愿意追根究底的人。他想弄明白为什么李小姐会让自己那么动心。

此刻人群有了稍稍的移动,因为司仪在安排嘉宾给师主上香敬神。

陆瑾透过人群的缝隙刚好看到李小姐的身影,她也跟着往前走了几步。陆瑾脑海里冒出一个成语,婀娜多姿。

陆瑾突然明白了李小姐让人如此动容的原因,是因为裹了小脚。底层百姓家的女子很少缠足的,因为干活不便。一般只有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才裹脚。而且还流行越小越好,所谓“三寸金莲”。裹了脚的女子走路的姿势明显和正常女子不同,几乎每走一步都要用上全身的劲,以分散脚部承受的压力,同时也减轻脚部的疼痛,其效果便有些像风摆杨柳,难怪文人们都喜欢用身段、体态来描述女子,动态才能体现出身段,而普通女子行走的时候,脚部的走动并不会对体态带来太多影响,裹了脚的女子就不一样了,夸张一点说,有一步三摇的效果。这种因裹脚行走时自然而然带来的身段的联动,让男人看了如痴如醉,忍不住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也难怪自古以来会有那么多文人墨客乃至高官巨富对女子裹脚那么着迷,也难怪那么多女子宁愿承受多少年的痛苦也要裹出一只三寸金莲,因为不仅男人神魂颠倒,连女人都不由得心动。这也是裹脚之风能长期存在的原因。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教养,像李小姐这样的人家,号称书香门第,女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她的气质自然不是一般老百姓家的女子可以比拟的。

陆瑾不由自主地再次看向李小姐。的确是鹤立鸡群,感觉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眸了。

大茂发现陆瑾又看得出神,正想再次开他玩笑,陆瑾已自警觉,他反应极快,突然指着傻亲说:“快看傻亲,他真的流口水了!”

傻亲本来就有流口水的毛病,这回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确实也看傻了,嘴角不知不觉流下一串哈喇子。被陆瑾一说,傻亲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嘴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时候,猛然响起一串鞭炮声。看来上香祭拜仪式已经结束,开始恭迎神主,准备绕街巡游了。人群也开始骚动,慢慢让出一条通道,神主稳坐八抬大轿,前有执事举着出巡牌开道,后面跟着舞龙舞狮队,再后面还有踩高跷、跑旱船等杂耍,还有把小孩装扮成传统故事人物的抬阁,最后是一大群信众和看热闹的百姓,沿着景德镇几条主要街道巡行一圈,沿途到处是围观的人群,比过年还热闹。

做会结束以后,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开始了。陆瑾和崔时茂所在的里仁村是个大村,专门组织了一支龙舟队伍,每年都要参加比赛。陆瑾是鼓手。里仁队以往一直战绩不错。

“傻亲哥,明天一起去看龙舟比赛吧,为我哥和陆瑾哥他们加油!”崔小凤第一次主动约请傻亲,傻亲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说:“好,好!”

比赛在碧波荡漾的昌江举行,共有十六只龙舟参赛。比赛分成四个小组,施行简单淘汰制,第二轮就能决出名次。

西河口码头、三闾庙附近岸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纷纷为参赛队伍呐喊加油。崔小凤和傻亲坐在离江面稍远一点的地方,那里地势高,可以看到全貌,也没那么吵闹。

“傻亲哥,吃枇杷。这是我家院子里的,今年的枇杷特别甜。”崔小凤从袋子里拿出几个枇杷,递给傻亲。傻亲只会傻笑着说:“好,好。”

里仁队排在第一轮的第三组。比赛开始以后,崔小凤和傻亲一起拼命地喊:“加油!加油!”里仁村人多势众,喊声震天。

只见陆瑾坐在在里仁队龙舟头部的小马扎上,手握鼓槌,有节奏地使劲打着鼓,逆水而上。一个风浪打来,把他的全身都打湿了,陆瑾完全不管不顾,只是配合着队友们的节奏,用尽全力击鼓。

“陆瑾哥,加油!哥,加油!”小凤的声音喊得特别响,但依旧淹没在众人嘈杂的呐喊声中。陆瑾和大茂肯定听不到。

傻亲从侧面偷偷看了眼小凤,当她喊“陆瑾哥”的时候,那种激动的神情难以言表。傻亲心想如果自己也能参加比赛,听到小凤大声喊自己的名字,那该有多么幸福。

里仁队果然不负众望,获得小组第一名。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各小组第一名将参加第二轮决赛。这中间有一段休息时间。崔小凤和傻亲边吃枇杷边聊天。

“傻亲哥,什么时候给我找个嫂子呀?你比我哥都大,我哥都结婚了,你也要抓紧呢。”崔小凤今天是有备而来。她想有些事情趁早跟人说清楚比较好,免得耽误了人家。

“呵呵,呵呵。”傻亲还是傻笑。

“傻亲哥,我知道你喜欢我。可是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一直只当你是好朋友。我早就有意中人了。我真心希望你早日成家。”这是小凤的肺腑之言。傻亲听了不再做声,默默地看着昌江。

决赛终于开始了,四支队伍在下游并排列队,只待一声令下,鼓声骤起,两岸围观的人群也高声呐喊助威,这喊声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

里仁队获得第一名!傻亲默默地看着崔小凤蹦跳激动的样子,好像恨不得马上冲上去紧紧拥抱陆瑾。

傻亲不想破坏了小凤的喜悦心情,也不跟她打招呼,悄悄离开河边,一个人踽踽独行,往老鸭滩家里走。

“嗯?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比赛完了吗?哪个队获得冠军?”陆员外年纪大了,昨晚又为了应酬多喝了几杯酒,今天身体有些不适,就没有去看龙舟比赛。

“爹,你帮我随便找一个媳妇吧。我想结婚了。”傻亲没有回答父亲的问题,却向他提出了从未提过的要求。

陆员外有点诧异地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喜欢崔小凤,自己也很想把小凤给儿子娶过来,几次提亲都被崔松旺拒绝。现在儿子主动提出另娶,倒是很意外。也好,儿子自己都想开了,我就无所谓了,只要能早一天抱上孙子就行。

陆员外动用庞大的关系网,很快物色到了一个落魄秀才家的女儿,相貌气质都不比小凤差。秀才看中陆员外家的财势,并不介意傻亲的疾病。两人很快就成了亲。第二年就给陆员外添了个孙子,陆员外高兴得似乎年轻了几岁,因为陆家总算有后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