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顶散人的头像

红顶散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0/15
分享
《成窑小罐》 连载

第二十五章 情为何物

成化帝废了吴皇后之后,一心想立万贞儿为皇后。可是太后坚决不答应。再说自己是以先帝万岁爷原来是看中王氏而不是吴氏为借口废了吴皇后,现在却想立万氏为皇后,那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同样也违背了先帝爷的旨意,难以服众。唉,我的爱妃,只好委屈你了,朕只能立王氏为皇后。但是朕心里只有万爱妃,此心天地可鉴,你要相信朕。

万贞儿也没辙,总不能让皇帝跟母亲对着干吧。

万贞儿并不担心皇帝移情别恋。皇帝对自己的感情,除了男欢女爱,还有母子之情,这是其他任何女人无法比拟的,哪怕你是皇后,不照样败在本妃的手下。

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个新立的皇后,比吴皇后聪明多了,对万贞儿十分敬畏。从来不敢得罪她,更不敢有非分之想,跟她在皇帝面前争宠。王皇后比吴皇后老实多了,那么万贞儿也就没必要再为难她了。

但万贞儿明白,要想真正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只有一招,赶紧给皇帝生个儿子。

万贞儿使出浑身解数,一定要把皇帝留在自己身边。如果让别的嫔妃先生出皇子,自己的前途就十分堪忧。所以她暗中联合得力太监汪直,千方百计阻止皇上临幸其他宫女。自己不惜狠狠折腾自己徐娘半老的身子,死死缠住皇帝。

功夫不负有心人,万贞儿终于怀上了成化帝的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万贞儿如愿以偿生下一个儿子,这是成化帝的长子,将来的地位可想而知。此事让成化帝心花怒放,激动万分,当即封万贞儿为贵妃,并当面许诺要立万贞儿的儿子为太子。

然而,好运并不总是眷顾万贞儿。不到一年,皇长子溘然长辞。

万贵妃隐约听说废后吴氏可能从中作梗,下了黑手。但是万贵妃没有任何证据,对此束手无策。她总不能凭猜测就把吴废后给怎么样了吧?那样会引起公愤的,人家已经是废后了,打入冷宫,自己还无凭无据去处置她,连自己都说不过去。但此事对万贵妃是个警醒,后宫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危险。

儿子的死对万贵妃是个重大的打击。但是,万贵妃绝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她要更加努力为自己的前程奋斗。她依旧想方设法尽量让皇帝多留在自己身边。事实上皇帝对自己表现得不错,对自己总是关爱有加。但是自己的身子却不争气,一直没能为成化帝再生一个皇子。

在万贵妃努力奋斗焦急等待的时候,柏贤妃却在万贵妃的眼皮底下为皇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朱祐极,顺理成章成为皇长子,两年后即被立为皇太子。

万贵妃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必须采取对策,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前程。

“汪公公,这几年我对你怎么样?”万贵妃找来自己的亲信太监汪直。

“贵妃娘娘对奴才恩同再造。奴才为娘娘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汪直诚惶诚恐地说。

“本宫当然不会让你粉身碎骨。你过来。”万贵妃对汪直招了招手。汪直赶紧凑上前去。万贵妃对汪直耳语了几句。

“奴才知道该怎么做了。”汪直心领神会。

不久之后,适逢正月,整个紫禁城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却突然传来噩耗,皇太子与世长辞。

汪直没有让万贵妃失望。万贵妃从此更加宠信汪直。她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特殊的位置,使他能更好地为自己办事。万贵妃在慢慢找机会。

成化帝曾经有过怀疑,太子死得不明不白。他其实很容易想到,宫里能做这事,会做这事的只有一个人。但他又能对她怎么样?他束手无策。

宫里还有一个人不用怀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她不想就此束手,任人摆布。自己的儿子不能白死,柏贤妃可咽不下这口气。她在宫中多年,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她也有自己的心腹太监,韦舍。

“韦公公,本宫听说道家有符咒之术,能用符咒置人于死地。你帮本宫去物色一个道家高人来,本宫有要事相托。”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柏贤妃豁出去了。

“奴才晓得了。”韦舍自然对自己的主子惟命是从。韦舍派人找到了老道士李子龙,悄悄把他带进了内宫。

柏贤妃哪里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万贵妃早防着她了,叮嘱汪直安排人悄悄跟踪柏贤妃的一举一动。汪直对李子龙的行踪一清二楚。汪直把李子龙进宫的事告诉万贵妃,万贵妃及时在成化帝面前告了恶状。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成化帝朱见深。这还了得,宫禁圣地,一个臭道士想来就来,还有王法吗?朱见深即刻下令东厂缉拿李子龙,斩立决。

万贵妃却不愿就此罢休。她继续给成化帝灌迷魂汤:“皇上,杀了一个李子龙,难免还会有赵子龙张子龙,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爱妃有——什么好主意?”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往往会丧失思考能力,哪怕这个男人是个皇帝。

“依臣妾愚见,皇上身边企图对皇上不利的人还很多,防不胜防。什么东厂提督,什么六部尚书,都靠不住。那些家伙个个树大根深,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个都只为一己私利,没有一个真心为皇上着想的。皇上一定要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贴心人,给他与众不同的权力,才能确保皇上的安稳。”万贵妃巧舌如簧,她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女人。

“爱妃说得有——理。想来爱妃已有锦——囊妙计?”成化帝抚摸着万贵妃的脸颊,自己心里也产生疑惑,这个一大把年纪的女人,跟自己的母后同岁,我怎么始终对她依依不舍?难道吴皇后是对的,她有什么妖术迷惑了自己?朱见深当然不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对万贵妃的迷恋,与其说是男欢女爱,不如说是母子之情,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朱见深从小遇到太多变故,什么“土木堡之变”,什么“夺门之变”,废太子再立太子,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在朱见深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感到了深深的害怕,有时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全靠万贞儿的安抚才渡过了那些恐惧的时光。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缺乏安全感,只有在万贞儿身边,自己才能感到心安。这是其他任何女人代替不了的,包括自己的母后。因为万贞儿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比母后多得多,更何况自己还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和万贞儿有了肌肤之亲,男女之间那点事,还是万贞儿教会自己的。成化帝心想,自己这辈子是离不开这个女人了。

“皇上,一定要有自己信得过的人。”万贞儿趁机把汪直介绍给成化帝,把他好好吹捧了一番,然后说:“这个人必须有特殊的权力,别人才不敢轻视,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皇上的安全。”

“爱妃说得有——理。朕知道怎——么做了。”

成化帝决定设立西厂。原来就有东厂,为什么朕不可以设立西厂。朕是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让汪直先去筹备,将来就让他做提督,并任由他从东厂锦衣卫的官员、小校中选拔聪明机灵善于刺探情报的人,或者去外面招募能人,组成西厂锦衣卫。

借此机会,汪直全力以赴豢养自己的爪牙,培植自己的势力。从此可以更加为所欲为。

汪直当然知道自己的权势是怎么来的,他要加倍报答主子万贵妃。他对万贵妃心里所想一清二楚。她最担心的无非是皇帝的子嗣,不能让其他宫女抢了先。于是汪直采用各种手段,跟踪追查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暗中打掉了多少宫女的孩子,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此事当然瞒不过废后吴氏。吴氏自从被打入冷宫,痛定思痛,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分明是被万贞儿引入了圈套。自己还是太年轻,太意气用事,哪里是老妖婆万贞儿的对手。好在几年的庶人生涯,终于消磨了自己的锐气,养成了深藏不露的城府。她从来没把万贞儿放在眼里,那个下贱的保姆。她根本不配做自己的敌人,我的敌人只有我自己。如今我已经战胜了自己,那么整个后宫就没有对手。到底是曾经的皇后,心中自有丘壑,她要开始实施自己的周密计划。

她知道万贵妃联合太监汪直,在后宫竭力扼杀皇帝的龙种。她就是要帮助皇帝诞下龙子,不为皇帝,只为报复万贵妃,并削弱她的权势。

她知道成化帝依恋万贵妃,本质上只是恋母情结。他虽然贵为皇帝,却终究是个男人。是男人就有男人的弱点,见了年轻貌美的女子,没有几个能克制自己的情欲的。除非他是圣人。朱见深是圣人吗?差十万八千里呢。吴废后悄悄安排了一出好戏。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宫女纪氏打扮得花枝招展,在琼华岛守株待兔。

一个小太监匆匆跑到成化帝跟前,向皇帝报喜:“启禀皇上,琼华岛上的牡丹盛开了,今年的牡丹很特别,开得又大又美。”

年轻的皇帝喜欢拈花惹草,闻言马上御驾亲临西苑中海琼华岛。

正在皇帝兴高采烈欣赏牡丹花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比牡丹更艳丽的宫女在花间徘徊。年轻的成化帝突然春兴勃发,当即拉着宫女在牡丹花下行起苟且之事。一粒龙种便在纪氏体内生根发芽。

纪氏从此被封淑妃。

太监照例记录下皇帝的每一次风流韵事,不论是一时冲动还是情有独钟。

吴废后从此悄悄把纪淑妃藏在安乐堂,轻易不让外人看到。纪淑妃的肚子一天天长大。

十个月以后,纪淑妃在安乐堂诞下一位龙子。

吴废后和纪淑妃接受了柏贤妃的教训,不敢把此事告诉皇帝,怕遭万贵妃的毒手。只是悄悄地在安乐堂养着。这件事光靠吴废后是做不到的,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心血。这个孩子还得到了太监张敏等人的保护,才得以平安成长。此事万贵妃却一直蒙在鼓里。

以万贵妃多疑的心性,她隐隐约约似乎感觉到哪里不对劲,感受到说不清道不明的危险。但又无法查证。她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去找出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因素。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点子:减少竞争对手。宫里的女人实在太多了,多到让自己防不胜防。万贵妃深知男人是个什么东西,一冲动起来跟动物没什么区别,管你高矮美丑认识不认识,先上了再说。尤其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有什么他不敢干、不能干的?只能自己及早提防。必须减少宫女的数量,那就能有效降低对自己的威胁。

她又找到汪直,商量对策。汪直心想这事不能由贵妃或者自己出面,必须得找个大臣,而且必须得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行,由他出面向皇上提议,才能在达到目的的同时还不至于让万贵妃被人非议。两人想到了先帝当年的托孤重臣,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

对付这样的老头子,其实非常简单,多说几句好话恭维他,多从造福国家天下的大道理上忽悠他,就成了。那是汪直的看家本领。汪直自己也没闲着,查阅本朝开国以来历代皇帝关于内宫的规章制度,引经据典,好让事情更有说服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他查到一条十分有利的规定:永乐帝曾经下过诏书:女子给事十年愿还家适人者,从之。

有了这个尚方宝剑,老臣李贤更好说话了。李贤上了一道奏折,曰:“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取宫人太多。浣衣局没官妇女,愁怨尤甚,宜皆放还。”

加上万贵妃的一番添油加醋,皇上自然准奏,放走了大半宫女。

此事办完,万贵妃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还有另一半,万贵妃一定要让自己彻底放心。她要两手兼施,消灭敌人的同时,还得拉拢盟友。其实不是什么盟友,而是能主宰自己生死的皇帝。

唯一的方法,是打感情牌,自己跟皇帝的感情,除了男女之情,更重要的是母子之情。

万贵妃知道成化帝从小爱画画,也喜欢历代书画,便找人花重金买到一副宋代的小品画,画的内容是子母鸡图,送给朱见深。她要他记住是谁从襁褓里开始把他带大,是谁给了他真正的母爱,就像母鸡护着小鸡一般。男女之情可能会时过境迁,可能会移情别恋,而母爱永远不会。她没能再为皇帝生个一男半女,就只能凭母爱把皇帝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了。

这画果然没让万贵妃失望,成化帝一看见就喜欢得不得了。没事就拿出来欣赏一番。还在上面提了一首诗:

南牖喁喁自别群,草根土窟力能分。

偎窠伏子无昏昼,覆体呼儿伴夕曛。

养就翎毛凭饮啄,卫防雏稚总功勋。

披图见尔频堪羡,德企慈鸟与世闻。

万贵妃细细品味,这诗写的不正是自己么。太好了,这正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初夏的紫禁城御花园风和日丽。万贵妃陪着成化帝在一处凉亭乘凉,一边欣赏着这幅宋人的子母鸡图,一边看着成化帝的诗。“披图见尔频堪羡,德企慈鸟与世闻。”万贵妃情不自禁地朗诵起皇帝的诗。看得出皇帝有多喜欢这幅画,也看得出皇帝对母鸡的评价有多高,那慈鸟当然说的就是万贵妃。

突然看见宫女用托盘托着两杯茶过来,万贵妃灵机一动,她要放大自己这份无人能及,也无人能替代的母爱,随时提醒亦夫亦子的皇帝不要忘了这份母爱。

“皇上,让人做一只子母鸡图的茶杯怎么样?每次喝茶的时候,都能让人想起最伟大的母子之爱。而且这样的画面看着就让人感觉温馨,亲切。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温馨的画面,那才是最好的享受。”万贵妃要让自己的母爱完全笼罩成化帝的日常生活,就像母鸡用翅膀呵护着自己的小鸡。

“爱妃出了个好——主意,朕这就命——人让景——德镇御器厂,制——作子母——鸡图茶杯。”万贵妃有什么要求,成化帝都会尽量满足,何况只是个小小的茶杯。

“皇上,现在后宫茶杯和酒杯都不够用,好多还是宣德皇帝时的东西,有些都破损了,款式也太老气。臣妾觉得上次景德镇做的青花间装五色三秋杯就很好,款式好,画工又精,这次不如也用青花间装五色的吧。再说新朝应有新气象,就该使用大明成化年制的新瓷器。”万贵妃觉得那只三秋杯比宣德时的五彩瓷好看多了,关键还是自家男人的款,大明成化年制。现在的宫廷当然应该使用当朝款识的御用器。

“好啊,都依爱——妃的。不如这——样,爱妃直——接给尚膳监下——旨即可,想要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成化帝觉得这样省得自己麻烦。

万贵妃知道景德镇现在是汪直的人在任督陶官,就把烧造茶杯和酒杯的具体要求交代给汪直,由他下去安排子母鸡图茶杯的烧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