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顶散人的头像

红顶散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8/27
分享
《成窑小罐》 连载

第一十七章 勘合贸易

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是个有慈悲心肠的人。他厌倦了整天打打杀杀你争我夺的日子,想把征夷大将军的职位让给弟弟足立义视,自己退隐山林寺院。可将军夫人日野富子不乐意,她想让儿子义尚接任大将军,为此拉拢山名宗全为自己效力。这便导致了以足立义视的监护人细川胜元为首的拥护义视派和以山名宗全为首的支持义尚派之间的冲突。很快几乎所有守护大名都分别站队,形成细川方之“东军”和山名方之“西军”,两军水火不容,各不相让,终于爆发了应仁之乱,战争渐渐蔓延到全日本,日本开始进入战国时代。

周防国大内氏作为西军的一员,家督大内政弘亲自领兵上洛,滞留京都难以脱身。儿子大内义兴还年幼,只好请弟弟大内文弘回山口馆主持家事。

大内文弘被迫离开自己喜欢的霜降城,携全家来到山口馆。但他拒绝了大部分应酬往来。他只想为大内家的发扬光大做点实事。

随着应仁之乱的进展,战争不断扩大,需要源源不断地补给。大内家已经捉襟见肘,当务之急是筹集足够的经费。而最赚钱的生意,是勘合贸易。每次勘合贸易,都能给组织者带来巨额财富,而进贡给大明的物品所值无几。

但是虽然三年前大内氏从细川氏手里抢夺了大明天顺勘合,但毕竟还没获得足利幕府的认可,名不正言不顺啊。得让幕府赶紧认可大内氏组织安排朝贡贸易的资格。

大内文弘决定亲自去一趟京都,和哥哥大内政弘协商对策。

大内文弘从濑户内海坐船往东北直达京都,找到哥哥。

“文弘,这事有些棘手啊。”大内政弘对自己的弟弟还是很敬佩的,他做事胆大有决断,不按常理出牌,常常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父亲过世后,他曾经考虑让弟弟做家督,但弟弟死活不同意。他说自己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不想太多拘束,也不想承担太多家庭责任。但答应会全力以赴协助哥哥,振兴大内家族。

“你是怕细川大人阻挠?”大内文弘首先想到的是对手细川氏。

“那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关键还是在于将军本人。现在将军处于半隐居状态,不愿多管闲事。很难说服他啊。”大内政弘忧心忡忡地说。

“我也有所耳闻。听说将军喜欢茶道,沉溺于作庭、猿乐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次来京都,我也有所准备。我把父亲大人的心爱之物带来了,就是这个。”大内文弘取出用十字绑带绑着的桐木箱,随手抽开蝴蝶结,取下盖子,山口馆的镇馆之宝北宋油滴天目盏呈现在大内政弘的眼前。

政弘从桐木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油滴盏,慢慢转动着,仔细欣赏起来。

“虽然我没有你那么喜欢茶道,但也知道这只茶碗的珍贵,好像比你手上那只兔毫盏还要贵重吧?”

文弘点了点头。

“祖传的东西,真有点舍不得啊。”政弘有些不情愿地说。

“哥哥,等将军批准之后,我准备亲自去一趟大明。我想这样的东西在大明应该还会有,我想办法再找一只来还给哥哥。”

“文弘,还不还我并不重要。振兴大内家业才是第一要务。为了大内家的利益,别说只是一只茶碗,就是把我的命拿去也值得。不过这件事还是你去办吧。我有公务在身,上面还有山名大人管着,不方便出面。你自己去见足利将军,你的佛学和儒学造诣比我强,将军也喜欢这个。”政弘把油滴盏放回桐木箱。文弘给它重新盖上、绑好。

大内文弘一个人来到将军府邸花之御所,拜见足利义政将军。将军非常欢迎大内文弘的到访。“听你哥哥政弘大人说你住在霜降城,远离尘世的喧嚣,让我十分羡慕。”足利将军对大内文弘很尊重,“大内家为幕府做了很多贡献,我感铭在心。”

大内趁机把此行目的禀告了将军,并献上天目油滴盏。

“这油滴盏我早有耳闻,虽然我家也有,但没有这个完美、古朴。”足利捧起油滴盏,简直是爱不释手。他一边赏玩油滴盏,一边说:“大内大人,难得你家对幕府一片忠心。我虽然有意将征夷大将军让给弟弟,但那是我的家事,并不想其他人插手,可细川氏却为一己私利挑起矛盾,导致战乱不断,残害生灵。我对他也很不满。他没把勘合保护好,弄丢了,首先要怪他自己。本将军正式授权大内家为勘合贸易组织者。”既然幕府将军认可了,以后作为朝贡贸易的表征之物,以国王名义颁发的日本国书,便有了着落。大内文弘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足利义政接着对大内文弘说,“不过,大内大人,你也知道这几年战事不断,幕府开销极大,导致国库空虚。勘合贸易虽然授权你们大内家组织,但名义上仍然是幕府派遣,幕府给大明朝廷的贡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

大内听明白了,这个老滑头,他连自家贡品都不想掏钱,只能由我大内家帮他筹办了,但明廷相应的赏赐还得还给幕府。他倒是稳赚不赔。现在才明白,原来最会做生意的人,竟然是足利义政大将军。

大内当然只能答应,还得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干,有的是大名抢着干,特别是细川家。自己好不容易抢到大明勘合,当然不能再把勘合贸易这种最暴利的赚钱机会再拱手让给别人。

“将军阁下,大内明白。阁下完全不用操心,去大明朝贡的时候,大内会帮阁下准备好一切。”

大内文弘顺利把勘合贸易授权拿到手,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哥哥大内政弘。

大内文弘恨不得马上组织朝贡贸易,可是大明有规定,十年一次勘合贸易,船三艘,人员不超三百。

大内只好忍着,又过了四年,实在忍不住了。大哥打仗的开销如流水一般,实在是吃不消啊。如果半途而废,不再帮助足利义政,那么结果会是前功尽弃,大内家族的前途就十分堪虑了。去他妈的大明规矩,勘合贸易规矩由我来定。今年就出发,船七艘,人员八百,就这么着了。我不是带兵去打仗,我是带货物去进贡,去做买卖,多带些去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三艘是正式朝贡船,大明认可的。剩下四艘实际是走私贸易,满载日本货物送往大明贩卖,再满载大明的货物回日本。上次抢来的细川家五只船中,两只装满了走私回来的生丝,在大明只要二百五十钱一斤,在日本能卖到五千钱!还有一些药材,也都是几十倍的暴利。这几年大内氏势力的扩张,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三年前那一批抢来的财富。那种暴利,让大内文弘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恨不得马上飞到大明去。

当然程序还是要走的,首先要由幕府出面向日本国王要来国书,这个容易,国王只是个摆设,一切都由幕府说了算。幕府的贡物由大内家代为准备,还不能太寒酸,大明皇帝给幕府的赏赐也得还给幕府,毕竟是以幕府的名义进行朝贡的。朝贡正使天与清启作为国清寺代表,也帮寺方带了一些贡品,他们也要分一杯羹。除了朝贡的部分,大内要尽量多带些民间贸易物品。大明朝廷规定刀具不准民间买卖,那好,就多带些刀具全部进贡给朝廷,起码索要数十成百倍的赏赐,就像七年前细川家的勘合贸易那样。

从上次细川家的俘虏口中得知,大明民间需要铜、折扇、漆艺等日本商品,还有一样是日本高产大明急需却属于违禁物品的硫磺,因为可以用以制作火药,大明那么多的军队,得用多少火药?要多带,利润一定很高。

大内文弘一边紧锣密鼓地安排手下采购物资,一边联络博多一带有经验有实力的海上贸易商人,共同组建朝贡船队,自己从中收取税金。这样还可以大大减少自己准备船只和货物的压力。

在这些商人中,也有一位来自大明定居日本的商人宋东洪。大内通过他了解了很多大明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足利幕府明知道这次朝贡贸易有违大明规制,提前了几年,但是管他呢,出了事就推到大内身上,是他们逼迫自己这么做的。不出事就最好,大家都有银子赚。

“大内大人,你准备让谁做朝贡贸易的正使?”足利义政将军问大内政弘。

“回大将军,我准备派遣五山禅僧天与清启为朝贡正使。”天与的威望足以让各方信服,而天与清启和山口馆关系密切。

“是个合适的人选。相信幕府管领细川大人也会同意。”足利将军认可了正使人选。

“非要让细川大人知道吗?”大内心里明白若让细川胜元知道了肯定会有些麻烦,因为自家的勘合正是从他们手上抢来的。

“瞒不了的。你要有所准备。”足利将军提醒大内政弘。大内政弘要弟弟大内文弘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不测。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个良辰吉日,扬帆出海。

走之前,大内文弘要跟妻子权田静子告别。

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大内文弘要走了,当然要带上权田慎一郎。这一去,少则半年,多则……谁知道呢,也许会是永远。大海深不见底,哪天不吞进几个人?所以这是一次郑重的告别。

权田静子在山口馆内几颗盛开的樱花树下,设了围帐,铺上草席,摆上茶几,以茶代酒为大内文弘和弟弟权田慎一郎送行。

眼前这两个男人,是自己此生最疼爱的人。为了他们,可以不惜自己的性命。要在以前,自己还可以帮着他们打打杀杀,可是,现在已经是大内文弘的妻子,相夫教子才是自己的本分,打仗和远行做生意都不是自己能直接帮得了的。静子只有默默地为他们点一碗好茶。

樱花的花瓣三三两两地随风飘落。

铁釜的水开了,水汽絪缊,在围帐中袅袅升腾,一如弥漫在三个人心中的离愁别绪。

“权酱,你的汉语就要派上用场了。”当年从细川氏手里抢来天顺勘合之后,大内文弘就要权田慎一郎开始学汉语。只是自己这个小舅子学武术一学就会,学语言却实在有些难为他了。

默默地喝着抹茶,看着静子闲适地煮茶倒茶动作,大内文弘心中有种莫名的伤感。就像这樱花树上的樱花,再怎么美丽,总有零落的时候。

“这枣有些旧了,怎么不换个新的。”大内文弘拿起精美的抹茶罐——漆器枣,上面画有大内菱,慢慢转动着,上面的漆已经有些斑驳。

“用了有些年头了,舍不得扔。静子倒更喜欢大明黄元吉的六方形锡茶叶罐的造型,可惜没有青花瓷的,如果是青花瓷应该更美丽。这次大人去大明,如果有就帮静子买一个,六方形青花瓷的哦,五彩也行。”静子的神情充满着期盼。

“我一定帮你找到,没有的话,就请人定做一个。”大内说。

面对鲜花美人,即将离别远行。大内诗兴勃发,吟唱起惟乔亲王的和歌:

樱花空自谢,不谢待如何;

家山千里遥,难见故人面。

静子和慎一郎默默地听着,眼睛都红了。

日本国向大明朝贡的船队正式出发了。勘合贸易正使天与清启,副使大内文弘。

七只大小不一的朝贡贸易船,满载着日本货物,向大明宁波港进发。出了濑户内海,向南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海。

大内和权田同在船队的旗舰上。权田爬上高高的桅杆,向四周瞭望警戒。

船队后面的海平面上,隐隐约约出现几只快船。

他们来了。权田心想。一边快速爬下桅杆,来到大内面前。

“大人,不出所料,他们来了,一共七只快船,每船十多人。”权田对大内说。显然细川氏事先打听到了勘合贸易共有七只船,己方也派出七只快船分别应对,各个击破。

“等着他们呢,来得正好。”大内一下子兴奋起来,大战即将开始。权田领着一百多名武士,早已跃跃欲试。

权田慎一郎是远近闻名的忍者,是大内家武士的首领。他向分布在七只船中的武士传达命令,准备战斗。

七只船中,大内自家的三艘,里面装载的主要是向大明进贡的物品,其中最多的是倭刀和硫磺。大部分武士也分布在这三艘船上。另外四艘船则是博多商人们的船,满载着各种日本出产的特产和商品。

大内让自家三艘船殿后,所以此时也就吸引了大部分的敌人,他们都是细川家的武士。领头的叫管野良兵卫,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勇士。

管野打战经验丰富,沉着冷静。他并不想把力量太分散了。他知道主要的敌人都集中在殿后的三艘船上。于是他下令六艘快船分成三组,每两艘对付一只大内家的朝贡船,自己的快船机动接应。他暂时不想去对付远处的四艘商船。他心里清楚,只要自己能拿下三艘朝贡船,那四艘商船就不攻自破了。

权田在每艘朝贡船上安排了二十几名武士,平时都作为水手的一部分,参与行船。战时马上变成了士兵。这三艘船也都事先做了改装,船舷进行了加固,加装了女墙,看上去有点像战船。

等细川的快船靠近,大内的武士纷纷射出弓箭。因为朝贡船比快船更加高大,居高临下的优势十分明显,细川家快船上的武士接二连三被箭矢所伤,虽然武士们都穿着大铠,但毕竟都有薄弱环节,近距离的时候还是容易被箭矢射中。虽然小船速度较快,但等靠上大船的时候,已经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武士。靠上大船以后,细川家武士开始往大船上扔索钩,要强行登船。

大内的武士们早有准备,或用长枪猛刺敌人,或用短刀切断钩索,细川家的武士纷纷落水,失去了战斗力。

管野良兵卫一看势头不妙,赶紧发出撤退的命令,等小船脱离弓箭有效射程,管野大致一看,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有生力量,一些武士受了伤在船上挣扎,一些在水中呼救,还有一动不动的浮尸,管野看得触目惊心。再进攻朝贡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此时管野看到因为这一轮战斗,三艘朝贡船和前面的四艘商船之间拉开了比较大的距离。管野突然领悟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找了最强的对手,数量并不比自己少的训练有素的武士精英,加上对方以逸待劳和居高临下的优势,自己不败才怪。一开始就应该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就是商船。因为商船上武士不多,而一般水手和商人是使用不了弓箭和刀枪的。

管野知道自己的优势,是行动快捷,大内的朝贡船一时追不上。于是马上下令剩下的武士去追赶前面的四艘商船。

果然,当快船接近商船,进入弓箭射程之后,只受到不多的箭矢射击,武士们躲在船舷下,避开了大部分箭矢。

等快船靠近商船,武士开始往大船上扔索钩,准备强行登船。此时却突然看见大船上扔下很多冒烟的东西,砸到快船上以后纷纷炸开,开始燃烧。

原来都是焙烙玉。这个东西使用起来简单,不需要什么训练,随便一个水手或商人,只要点着火,往下面小船上一扔就行了。权田早就考虑到商船的特殊情况,有意将焙烙玉多数分配在商船。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细川家的快船有四艘开始着火。已经有武士开始跳海逃生。

管野一看大势已去,一声令下,开始撤退。等大船走远,把人员都集中在三艘未受损伤的快船上,避开大内的三艘朝贡船,灰溜溜地往回退去。细川氏的拦截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仗大内文弘大获全胜,只有少数几人身受轻微箭伤或刀伤,没有一个重伤和死亡。船队带了一名医师,这点小伤难不倒他。

半个多月后,大内文弘率领船队顺利到达宁波港。

大内文弘和天与清启一起参见宁波市舶司太监吴恩,交验勘合文凭。因有旅日大明商人宋东洪的协助,诸事顺利。宋东洪对大明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潜规则都十分熟悉。

大明只接受三艘朝贡船,其余的只能留在宁波,就地买卖。此后便要兵分两路,一路由正使天与率领,带朝贡船三艘,经京杭大运河赴北京朝贡,宋东洪随行。另一路由副使大内带领,驻留宁波。进行民间商品买卖。

大内文弘在宁波,和几名随从一起居住在环境优雅的东寿寺。其余武士、水手和博多商人们都居住在天宁寺。大家各自开始和大明民间的买卖交易。

宋东洪本是福建泉州人,几代人都是靠海上贸易维生。大明的海禁让他无法继续在福建做贸易,他便远赴日本博多,和当地商人们一起做海上贸易。出入于大明、朝鲜、日本沿海地区,对海上贸易特别熟悉。宋东洪离开宁波前往北京前,介绍大内文弘认识了宁波商会会首林望。

“林会首,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大内领着权田,带着一把上好的撒金鞘日本刀作为礼物,拜访了林望。林望喜出望外,自己对日本的贸易正需要一位有影响力的大名合作。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林望不仅收购了勘合贸易剩余四艘商船上的大量商品,还协助大内在苏杭等地采购生丝、药材和绫罗绸缎等货物。

此行大内还有一个目的,采买大明的瓷器。除了生意上的需要,大内本人还是大明瓷器的忠实拥趸,喜欢收藏大明精品瓷器。他要亲自前往景德镇采购最好的瓷器。

“这个容易。宁波商会在景德镇有个分会,本人正好也有一些生意要做,我将亲自陪同大内大人前往景德镇。”林望借机讨好大内,为自己将来能更顺利地进行对日贸易打好基础。

“我有个不情之请,还请林望会首协助配合。”大内对林望说,“为了方便买卖,我想隐瞒自己的身份,以山东商人的名义去景德镇采购瓷器,你知道按大明规定我们是不可以离开宁波去内地做买卖的。我给自己取了个汉语名字,王文弘,是个掌柜。还有我的伙计权有田。”大内向林望说明。为了更好地隐藏身份,大内要求权田以后不仅公开场合,甚至私下单独相处时都尽量说汉语,以便养成习惯,不至于一不小心暴露身份。这样做对提高权田的汉语水平也很有好处。

“哈哈,好名字。大内大人汉语这么好,很容易瞒住别人。王掌柜,咱们几时出发前往景德镇?”林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就明天吧。”王掌柜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