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明的头像

张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0/19
分享
《女儿篇》 连载

第一十八章 不能不“陪”,不能总“陪”

我乘公交车外出办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在不停地说。孩子在车上呆腻了,挣扎着要下车,母亲耐心地说:“我们还没有到站呢。你看车不停,门不开,我们怎么下车呢?”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母亲又从挎包里取出画报,为孩子一页一页认真讲解,孩子果然安静下来。此情此景让我感慨万千,人类每一个婴儿从出生到长大,谁能脱离母亲的照料和陪护呢?

正是父母的陪护,孩子才能伊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启智慧,懂得关怀,积累生活经验,掌握生存知识。可以说,没有父母的“陪”,孩子便不能顺利成长。但是,父母的“陪”又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反而要伤害孩子。盲目的“陪”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缺乏独立性;过多过滥的“陪”,又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怨恨父母不给自己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碰,生活上的事情大包大揽完全替孩子去做,以至于有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什么都不会,上大学时还要雇保姆。真不知这是为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因此,我不赞成“好孩子是‘陪’出来”的观点,不管是精神上的陪护,还是生活上的陪护,都要适可而止。

当然,当前社会的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许多孩子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抽出时间,在孩子紧张繁重的课业学习外,多一些关心和陪护是应该的。尤其是当孩子受到挫折时(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受到老师的批评等),父母要同情和体谅,一起和孩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共同度过难关。

总之,我认为对孩子不能不“陪”,不能总“陪”;不“陪”是放纵,总“陪”是束缚,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