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明的头像

张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0/25
分享
《女儿篇》 连载

第一十九章 请家教的经历

女儿刚上初三,为了迎接中考,我们开始忙碌起来。先托住在石景山区的亲戚请了一位退休的男教师,辅导孩子的数学和物理。老师的家也住在石景山区,所以我们每个周末都要带孩子过去,住在亲戚家,在老师规定的辅导时间内,送女儿听课。虽然是亲戚介绍,该给人家多少钱,一分也不能少。

几周下来,我们多次问女儿效果怎样,女儿总是回答:挺好。

我有些疑心,便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询问女儿:“老师是怎样教你的?”

女儿说:“就像在学校讲课一样。”

“听得懂吗?”

“有时听得懂,有时听不懂?”

“听不懂要问老师呀?”

“老师不让我问。”

我很奇怪:“为什么?”

女儿说:“有一次我问老师时,老师说你不要打断我,要不然就讲不完了。”

“不是就你一个学生吗?咱们请的是一对一的辅导老师呀?”

“是一对一。”

“老师讲完后,你听不懂的地方问了吗?”

“老师讲完课就没有时间了。”

“每次都是这样吗?”

“都是。”

“这叫什么辅导,与学校上课有什么区别?”我有些生气。

我了解女儿,老师不让问,她肯定就不会再问,这样的家教辅导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和石景山的亲戚商量了一下,再换一个老师。热心的亲戚又找了一个退休的女老师做家教。

女老师很有经验,每次先让女儿提问题,再根据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下课回来,女儿很高兴,说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几周以后,我和孩子的母亲抽空拜访这位辅导老师,询问女儿的情况。老师说,她同时还辅导另外两个和我们女儿年龄一样大的学生,也是准备参加中考,她对那两个学生比较有把握,唯独我们的孩子她心里没底。我们问为什么?

老师说:“你们的孩子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一些初一、初二就应该掌握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很好地掌握。而且你们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有些问题她根本就没弄懂,我问她懂了吗,她说懂了,可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她又不会。”

这次不是老师不让问,而是老师问得多,女儿不好意思说不会。看来问题不全在老师,我们的女儿也有不少毛病。

我说:“现在补课还来得及吗?”

“两年的课程怎么能在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内补上呢?”

“那怎么办?”我和孩子的母亲有些着急。

“我可以尽力,至于中考,只能是孩子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事实。

出了老师的家门口,我们有些懊丧,女儿的虚荣心太强,当着老师的面,又不好说这不会那不会,不懂装懂怎么能真正提高呢?

为了彻底打消女儿的顾虑,我们又请了一个刚上大一的女学生当家教。

女大学生姓肖,在北京大学上学。她是湖南省的高考状元,做起家教来满热心。我们的女儿也很快和她熟悉起来无话不说,甚至一口一个“小肖姐姐”。

我告诉小肖,你除了帮助解孩子不会做的试题外,还要多教给她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你自己的亲身体会。小肖说,她当年上初三时,每天放学回家不是急忙写作业,而是先把老师今天的讲课内容回忆一遍,然后再写作业。作业写完了,还要再把第二天老师要讲的新课预习一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待老师讲解时认真听。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上大学。

我一听,怪不得人家是高考状元,仅这一条就够我女儿认真学习的。可惜的是,在我女儿考上高中之后,这一条仍然做得不理想。

家教是外因,学生自身是内因,如果自身努力不够,再好的家教也解决不了问题。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