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浙江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留下口述史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的弟子在现场表演昆曲。

    2019-04-17

  • 清明节:传承千年的朴实与高贵

      主持人:路斐斐 对话人: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从节气到节日,清明文化的历史形成 路斐斐:“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国流传至今的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只有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

    2019-04-03

  • 西藏芒康县发掘新“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

      近日,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文化资源普查员在加达村寻访民间艺人旦增赤列时,意外发掘了新的“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

    2019-04-02

  • 看松阳怎样拯救老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019-03-30

  • 亚太中心将在9国开展非遗培训

      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京召开管理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2019-03-27

  • 守护民族记忆保存文化符号

      “今天是我最荣幸的一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2019-03-20

  • 中国官方启动最大规模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工作

      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中国官方将实施为期10年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这也是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工作。

    2019-02-26

  • 还原广式生活智慧:广州“非遗课来了”

      2月13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由广东省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依时而作——2019‘非遗课来了’”首场体验课——“广式醒狮迎新年”在广州市黄埔区小坑村启动,贯穿全年、“广味”十足的非遗之旅正式上线。

    2019-02-25

  • 艺研院举办《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馆藏古琴音乐会

      2月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2019-02-25

  • 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编者按 日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公布,对非遗传承和保护、传播和发展提出多项新规,非遗传承和保护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2019-02-24

  • “喜”与“乐”二字的内涵

      中国人把自己的情感都铭刻在汉字中,有些字看似笔画繁多,却有着最简单的道理 逢年过节,我们的对联中总少不了“喜”“乐”两个字。

    2019-02-23

  • 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中国的四大名绣早已名扬海内外,精致、雅洁、诗情画意;苗绣则不然,它以神秘的气息、朴拙的造型甚至有些萌萌的幽默,一下子开拓了我们的审美视野。

    2019-02-23

  • 观象授时与中华文明起源

      图为北京观象台。

    2019-02-23

  • 寻找古老非遗的生存之道

      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在当代环境下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政策法规、社会期待相互适应、共同进步。

    2019-02-22

  • 武社火

      同江峪村村民在表演本溪社火。

    2019-02-15

  • 非遗“大餐”同庆文化大年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第八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正月初七在敦煌市文化馆鸣锣开赛。

    2019-02-14

  • 社火流变折射年俗变迁

      俗话说,“春节要热闹,锣鼓加社火”。

    2019-02-13

  • 文化庙会成非遗传播“放大器”

      凤凰岭新春游园会上,糖画艺人李景忠收获了不少粉丝。

    2019-02-12

  • 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春节焕发光彩

      据新华社电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019-02-11

  • 京津冀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授艺”

      左手举着小猪佩奇的“新版”北京面塑,右手端上兔爷造型的天津泥塑彩绘,亲手磨墨、套印,尝试制作杨柳青木版年画,玩累了用河北蔚州的青砂器泡壶茶歇歇脚……京津冀携手贺新春,游客逛庙会,可把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一网打尽”。

    201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