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车》连载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鹤蜚 2016年11月17日10:15
5、 工厂涅槃:10年奠定中国最大的蒸汽机车生产基地
从1949年到1959年,建国10年间,大机车已经从解放初期的一个设备陈旧的修理破烂机车、客车、货车的古老工厂,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具有现代化装备的,大量制造新式机车、漂亮客车和经济耐用的各种货车的主导工厂之一。
雄关而今从头越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施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而大机车人并不知道,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机车将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走技术改造之路……
1953 年1 月1 日,大机车正式结束中苏共管,由我国独立经营,大机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局领导。铁道部对所属20 个机车车辆工厂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划分为制造厂和修理厂两大类。第一批被确定为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的有大连厂、齐齐哈尔厂和四方厂3 家,大机车为货运蒸汽机车和货车的制造厂,齐齐哈尔工厂为敞车、棚车等通用性货车的制造厂,四方厂为客运机车和客车的制造厂。大机车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被确定为制造货运蒸汽机车的企业, 正式更名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工厂。
大机车由我国独立经营后,工厂各级领导开始由大机车人担任,实行厂长负责制。此时,工厂除了聘请苏联专家外,国家也抽调了一些优秀干部到大机车担任领导工作:1928 年参加革命的东北铁路党校校长巫敏担任工厂党委书记,铁道部华北厂务处处长胡瑞琪担任工厂代理厂长,中共山东分局财委副书记李青担任工厂厂长,青岛机车厂厂长刘伟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完全由中国人担任的集体领导班子。
从这一年起,货车、客车由以修理为主转成以制造为主。工厂停止货车修理, 转为成批制造敞车、平车、棚车、罐车等各种货车和客车。独立经营的第一年,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制造各种货车1300 多辆,总产值达到原计划的3 倍多, 独立经营有了良好的开端。
当时工人劳动水平还相对低下,技术水平不高。工厂存量不多的设备,基本是日本侵占时代遗留下来的旧设备,大多数已经使用了很多年。这些旧设备虽经过多次大修,但精度差,有的设备维修重新组装后,由于没有检验工具和标准,主要的检测都用肉眼看,用手去摸去感觉,机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密度差,使用率不高。用于生产的原料一般也都使用万能料,加工量大,浪费量大, 流水作业在路线、节奏、运输等方面均不够完善,造成时断时续,转向架组装常因铸钢零件及轮轴供应不上而打乱。车体构架主线装配线由于厂房不够长, 不能直线连续式地进行作业,而只能应用两条线做并行的移动。车钩与缓冲器的组装是由30 磅的大锤人工打入,台车组装采用落后的手工操作方法。在机械加工、铆焊、铸造、锻造等方面,高效率的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多,切削的速度还很低,硬质合金刀具未被广泛应用,工夹具使用得不多,自动电焊、高效率的多头电阻焊、快速炼钢、快速加热等技术还没有应用或者刚开始推行。木工的干燥时间长,设备落后,产量不高,质量不能保证。货车的油漆没有人工干燥装置,影响生产和质量。厂区内无主要道路,大部分道路与铁路交叉。厂区内破旧小房多,部分铆焊等作业在露天进行……可以说,大机车无论是厂房设备、工艺装备,还是工人技术等,都不能适应工厂由修理工厂转为制造工厂的需要。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 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全国铁路运输量急剧增长,对机车车辆工业提出了新要
求:需要拉得多、跑得快、效率高的机车来担负起繁重的运输任务。
而承担这一重任的无疑是无往不胜的大机车人。大机车人抓住历史上第一次机遇,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第一次技术改造。
脱胎换骨的重生之路
从1876 年中国进口第一台“先导号”蒸汽机车,到新中国成立的70 多年时间里,中国共进口4069 台蒸汽机车。这些机车有140 多个车型,分别产自英、法、德、日、苏等国家的30 多家工厂,中国也被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
中国还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蒸汽机车……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小时候,每当看到冒着滚滚浓烟的火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听着火车由远及近的轰鸣,我总是不由得为这飞驰而来的庞然大物而兴奋。那时候并不知道,这种一路白雾喷薄的风驰电掣般奔跑的火车头其实就是蒸汽机车。
中国,在1953 年之前,还没有制造过一台属于自己的蒸汽机车。当时的大机车别说新造机车,连待修的破旧机车都不多。然而,为新中国建设需要而建成的铁路网,像蜘蛛网一样迅速地在全国各地铺开,提高火车头的运行速度和生产数量,越来越急迫地成为国家的紧要大事。
1953 年,铁道部决定研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蒸汽机车,这项重大的国家任务就交给了大机车。工厂新火车头的研制伴随着第一次技术改造全面铺开了。同年4 月,国家计委决定对大机车进行扩建,扩建工程被列为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954 年2 月27 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下发通知,大机车开始着手资料收集工作。同年3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局第一设计分局
的工作人员来到工厂。工厂从各个车间抽调优秀技术人员和工人230 人,组成了基建队伍。同年4 月17 日,成立了工厂扩建资料收集办公室,对工厂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测定,对生产产品类型、数量、方法、工艺布局、工艺过程、工时定额、材料定额,设备数量、类型、效率,建筑物结构、通风采光以及公路和铁路布置,电力电信线路敷设,地下工业管道等,都编成全面系统的资料, 从根本上改变了工厂各种技术资料残缺不全的局面,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工厂的大修维修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4 年9 月,由第一设计分局负责大机车的改扩建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工厂与车间的生产线、平面布置、工艺设备数量、工艺过程、劳动量、技术经济指标等,同年开始了地质勘探,并完成了工厂的现状平面图和上千张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工厂先期进行了小批量的建筑工程和设备购置, 在改造的同时,工厂还扩建了职工医院、幼儿园,并在西山村新建了一批共计6000 多平方米的平房住宅。工厂还自行设计建造了一条由工厂通往马栏河的排渣铁路专用线,对堆积如山的工业垃圾彻底进行了清理。
1956 年8 月2 日,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签发文件,批准大机车扩大初步设计及概算,总概算投资为3000 多万元,大机车第一次技术改造土建工程全面铺开。改造期间,工厂购置安装了很多国内外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大型设备, 改造了大量旧设备,自造了一批新设备,淘汰了不能使用的旧设备。
改造后的大机车宛若重生,昔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老厂面貌焕然一新。这次改造,国家实际投资5438 万元。工厂新建扩建了铸钢、铸铁、锅炉、氧气、工具、煤水车、油漆、组装、试验等厂房40000 平方米,改建厂房20000 平方米。厂内道路拓宽,可并行两辆车;拆除移设了几段不实用的铁路,健全了咽喉区的铁路网,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增大型龙门刨床、捷克大型刨床、万能铣床等设备500 多台,自制改造设备500 台,原有的800 台设备全部进行了大修,提高了精密度;改装了200 多台设备,为所有设备安装了安全保护装置; 采用了一些先进生产工艺,蒸汽机车按部件组装,提高组装精度和组装工作专业化程度;采用沉淀脱氧综合还原法,巩固了快速炼钢工艺,配砂系统实现了机械化,实现了合金铸铁、有色金属铸铁胎铸化,提高了毛坯精度和生产效率; 首创了先进的铸造工艺,解决了车轴生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热加工能力等, 形成了完整的机车车场,改变了修配落后的技术面貌。
万事俱备,只待英才。机车事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机车仅有三人受过高等教育,其中一个人大学未毕业,被称为“两个半” 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制约机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1954 年11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将原有的技术设计人员调入大机车,又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分配来一批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与工厂原有的设计人员一起,组成了100 多人的设计队伍,在大机车成立了机车设计科,从事旧型蒸汽机车的改进和新型蒸汽机车的设计,从此, 大机车成为我国铁路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开发基地。
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机车设计中心,对年轻的新中国机车工业来说,机车设计中心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蒸汽机车的国家任务
每当蒸汽机车冒着浓烟飞驰而过,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车头前的圆形面孔,还有圆形面孔上方立着的烟囱,它其实就是一个烧火的锅炉。锅炉中的火把锅炉中的水加热成为蒸汽,蒸汽进入锅炉下面两侧的汽缸,推动汽缸的活塞,带动机车两侧的摇杆,再带动机车车轮的转动, 从而将火车带动起来继而奔跑。蒸汽机车的重量约100 吨,主要零部件都是用钢铁制造,所以,看上去非常笨重。
1954 年12 月23 日,大机车举行了第一台自行制造的“咪卡尼1 型”蒸汽机车的出厂典礼,标志着大机车已有能力自己制造蒸汽机车,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蒸汽机车由修理转制造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大机车仿制旧车型制造的“咪卡尼1 型”蒸汽机车,全部图纸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机车车辆制造局设计部门提供,后经局部改造,改称为“解放型”蒸汽机车,时速80 公里。当年, 工厂仿制了5 台“咪卡尼1 型”蒸汽机车,这些机车是新中国第一批主行制造的蒸汽机车。
虽然生产出“咪卡尼1 型”蒸汽机车,迈出新中国机车制造工业的第一步, 但是这种机车毕竟是照葫芦画瓢——依照人家的机车式样照搬的,大机车人要制造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机车。
制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蒸汽机车,成为20 世纪50 年代大机车承担的国家任务,全厂上下开始投入新型蒸汽机车的研制工作。
1954 年11 月,铁道部下达了“1-5-1 型”机车设计任务书,开始了我国自主制造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设计工作。
设计和制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台机车,是全厂职工的共同心愿。工厂开始有计划地派送干部到大连工学院、辽宁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为工厂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1955 年是工厂建设蒸汽机车和货车生产基地重要的一年。货车制造已经步入正常轨道,中国第一块“机车设计科”的牌子在大机车挂起来不久,新年伊始, 大机车开始试制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平型”蒸汽机车。这是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的蒸汽机车,它以大型货运干线机车作为设计目标,参考当时比较先进的苏联蒸汽机车的设计资料,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全厂200 多名设计人员参加了设计,当年9 月就通过了设计草图。
1956 年3 月15 日,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蒸汽机车全套图纸全部下达到各车间, 新车型的各项技术要求高,零部件、结构都十分复杂,有很多是工人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些图纸就像高山一样耸立在大机车工人面前,但是大机车人从来也没有被困难吓倒过,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劲,他们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离开工厂时说过的话,“你们中国人只能在这里种高粱了”,这刺耳的声音犹在耳畔。大机车人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机车,用铁的事实回击日本侵略者的轻蔑。他们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制成功,向国庆节献礼,让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机车在天安门前向全国人民展示。
决心好下,真动起手来,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当时机车锅炉的设计要求将全部的铆接改为电焊,而且是自动电焊,这在当时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工厂从来没有人干过,在全国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锅炉非同小可, 质量不能有一丝含糊,否则就会爆炸。
当时大机车从苏联采购了一台自动电焊机,青年工人孟令和从事电焊工作不久,他带领班上的几个工人准备进行安装,但打开包装一看便难住了,又是架子,又是导轨,还有漏斗,零件既多又陌生。后来在焊接科技术员王锡福的指导下,好不容易才安装好,但是试验时,却怎么也焊不出合格的样品。
此时,全厂各部门参与机车试制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原来无法制造的被老工人程远庆压制出来了,庞大的汽缸很快进入加工阶段,各种复杂的部件也有很多被工人制造出来了。但对于锅炉——机车的“心脏”,自动电焊技术的难关他们依然无法攻克。
按设计要求,“1-5-1 型”机车的锅炉筒和火箱全部采用最新技术,并且
要求自动电焊。上千尺的焊缝,都要经过X光的透视检查,焊肉不准有气孔。过去,机车上的锅炉都是加料板铆接,部分焊接也是手把焊,全厂没有一个工人使用过自动电焊机,既要掌握新技术,质量要求又高。
时间不等人,孟令和与工友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车间里度过,他们翻阅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资料,一个又一个问题地研究攻克,终于可以试验了。
首先焊接的是纵接缝,一切顺利。接下来焊接的是横接缝,把几个圆胴往一起焊的时候,产生了偏移,X 光透视结果,里面有气孔,不行,铲掉了重新焊, 还是有气孔。接下去,又进行了多次焊接试验,才查到了真正的原因:焊药潮湿引起焊接气孔。当X 光检查质量达到100% 时,经过一个多月煎熬的电焊工们激动得流下泪来。
转眼到了8 月,上海钢铁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天津弹簧厂等兄弟单位制作的部件都相继完成,厂内机车部件试制成功的捷报频频传来。全电焊锅炉、铸钢汽缸、密闭式司机室、混合式给水预热装置、加煤机、风动摇炉器,一道道技术难题硬是被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逐个啃下来,一个个部件硬是被成功造出来。
1956 年9 月18 日早晨,大机车装配车间职工对装配好的新机车各部分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上午11 点30 分,工厂领导、苏联专家、技术人员和试运人员登上了新机车。司机走进司机室,拉动行走机,只见新机车喷出一团团的浓烟,响着“嘟嘟”的汽笛声,轰然起动了。新机车开始以每小时15 公里的速度前行,逐渐增加到每小时30 公里,50 公里,最高时速达到70 公里……经过长途运行试验,一路上机车行走平稳,没有发生故障,圆满地完成了试运行任务,试制取得了成功。
经过1 年零10 个月的艰苦奋战,我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大功率货运蒸汽机车,终于在大机车工厂试制成功。它的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仿制机车的历史, 开启了中国蒸汽机车制造的全新时代。
1956 年9 月26 日,天空格外晴朗,大机车召开庆祝机车试运行成功剪彩典礼。铁道部将新机车命名为“和平型”(后改为“前进型”)。
在欢呼喧闹的人群中,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刻着“和平”两字的五彩车标和五角星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漆成深灰和深蓝两种颜色的车身,衬托着锃明瓦亮的机件和14 个红白相映的大车轮,显得格外威武壮观。
庆祝大会结束后,全国铁路超轴能手、老司机王宝琦精神焕发地走进了司机室。司机室里宽敞明亮,油漆的天棚,光滑的地面,有暖气和热饭设备、皮沙发椅子、自动加煤机和自动给油器。他知道,这个司机室经过了七次设计, 是征求了全国铁路司机的意见修改完善的。他兴奋地大声说:“能捞着开这台火车头,真是件幸福的事啊!这是咱们自己制造的火车头,从中国有铁路的时候算起,这还是头一遭啊!”他在现场干部职工的注视下,信心十足地拉开了气门,只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长鸣,机车徐徐开动起来,大口地喷着蒸汽,开出了工厂,开向了北京……
“和平型”蒸汽机车各项技术指标领先世界,它比以往在中国使用最多的“咪卡尼1 型”机车的性能更加优越,重量只比“咪卡尼1 型”机车重31 吨, 最大轮周功率为2780 马力,马力增大了80%,在4‰的坡道上以同样的速度行走时,新机车比“咪卡尼1 型”机车能多拉1220 吨货物;在4‰的坡道上拉同样重的货物时,新机车每小时能比“咪卡尼1 型”机车多跑19 公里,每万吨公里省煤12%。新机车还装备了各种先进的自动化仪表和设备,能自动加煤和清除煤渣,润滑油也能自动送到各个部位,取代了许多笨重的体力劳动。司机室还装有沙发椅、暖气和热饭箱等设备,改善了司乘人员的工作条件。无论是从功率等级还是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来看,“和平型”机车都达到了当时蒸汽机车设计的先进水平,超过了英国当时最新式的“0-3-2 型”机车的经济性能。对于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上站起来不久的工厂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司机王宝琦在北京试运行新机车时,给全厂工人写了一封信,汇报新机车在试运时的情况:
“10 月末,我把新机车载了3538 吨货物,从丰台开到了天津。车厢有1 公里长,仅跑了1 小时50 分钟,就到达目的地,比‘咪卡尼1 型’蒸汽机车多拉1 倍以上的货物,时间也快了1 个多小时。”
经过4 个月的实际运行考验之后,1957 年1 月,新机车又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的主持下,在徐州进行了牵引热工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新机车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蒸汽机车行列,在跑得快慢、拉得多少、煤的消耗和结构性能四项指标上,都优于同类产品。国家正式决定,将“和平型”蒸汽机车作为大型干线机车的基型车,投入批量生产。
“和平型”机车的诞生,在中国机车制造史上揭开了独立设计制造的新篇章。大机车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中得到了锻炼,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严密的设计程序和规章制度,为我国培养出一支蒸汽机车设计的专业骨干队伍。
正是第一次技术改造,为新型蒸汽机车的研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技术改造历时7 年,被喻为“脱胎换骨的改造”。大机车由此实现了由修理蒸汽机车到制造蒸汽机车的转变,工厂提高了设备加工能力,达到了年产296 台蒸汽机车的水平,超过了原设计中220 台蒸汽机车的生产能力,货车最高年产量为2535 辆,达到了设计的生产能力。大机车7 年共实现利税17353 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3.2 倍,工厂累计生产的蒸汽机车占同期全国生产总量的40% 以上。
激情燃烧的岁月
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风花雪月的柔情,有的只是披星戴月的奔跑,多的是充满力量的干劲……
1958 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拉开了序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鼓舞了大机车职工。大机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走进了“大跃进”时代。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岁月里,大机车人的热情被点燃了,潜力和能力都被无限地开掘。
元旦刚过,旅大市特等劳模、机械机车主车架小组组长崔兆南便带领他的伙伴们,带头向工厂上报一份请愿书:计划用26 天的时间,完成2 个月的工作量, 提前跨进3 月份的生产。元旦后,崔兆南和他的同车床伙伴李绍先,加班加点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不断研究改进,使刨机进一步发挥了强力刨刀的威力,送刀量由1.2 毫米增大到1.57 毫米,连续三次突破生产定额,仅用了22 天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指标,创造了奇迹。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俗称“机车脊梁” 的主车架生产快速跃进以后,带动工厂各个环节紧紧跟上,在崔兆南的带动下,全厂上下掀起了一个追先进、争上游的热潮。
“那时候,国家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当工人的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全力为国家建设服务,多出力,多贡献。有的职工家住得远,就干脆住在了工厂。有的老工人连续加班加点,有时吃着饭就坐着睡着了。那时候大家一点儿私心都没有,都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啊!”退休老工人于师傅提起那段经历,仍然满怀激动之情。
大机车在全厂范围内开展技术革命,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革新迷,仅崔兆南的往复刨床就经过了前后37 次革新,生产效率提高了八九倍。还有被称为“青年革新家”的
乐清发,他一直在研究改变伸缩烟管的设备。1958 年,他在参观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的时候,看到牡丹江机车车辆厂伸缩烟管的设备很好,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回厂后开始试验,但是试验了半年还是不好用。后来,他去牡丹江参加冰球赛,看到满载着大灯罩管的列车时,又动了搞伸缩烟管设备的心思,他趁着在牡丹江的机会,专门到工厂学习了这门技术,回来后又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研制成功,工作效率提高了七八倍。
技术改造促进了技术革新的深入开展、生产能力的提高,工人们的干劲格外高涨。工厂适时地顺应工人们的热情,组织开展了各种生产竞赛、比武等活动, 全厂工人开始了空前的大竞赛,可以说是日日比武、天天跃进,出现了许多在当时有效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的发明创造。工人张洪奎发明了土铁炼钢的办法, 被人称为“土专家”。他提出了4 项重大革新建议,仅其中用氧化铁皮代替镁砂一项,一年就节约资金18 万元,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还创造了降温法延长转炉寿命。金构车间工段长王福祥,一年中提出的46 件革新建议全部实现,节约用煤700 多吨,而且节约了氧气和人工、水电等费用。1960 年, 时年已经61 岁的李德声老师傅,敢想敢干,打破了先座炉后座轮的组装机车的老规矩,提出了抛弃座炉工序,用空车架座轮先找板线的新方式,保证了机车的正常安装,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各项革新中,有项另类的四八交叉作业法推广得比较普遍。四班八小时交叉作业法就是在原有的劳动组织和设备的基础上,将每昼夜3 班、每班工作8 小时,改为每昼夜4 班、每班工作8 小时,上下班之间进行交叉的联合作业制。
这最早是由煤矿职工提出的,可以说是生产组织上的一次变革,在当时的生产形势下,具有许多优越性:加强了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大大减少了非工作时间, 人力和设备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既增产又减人,还能加强各班组之间的团结和互相协作,促进了技术交流,改善了工作和劳动条件,使工人能够劳逸结合。
在那个特别的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工人们火热的干劲和热情,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工厂发展注入了激情和活力。他们创造的生产工具和设备,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出的新的技术和成果,使工厂的生产效率成十倍、成百倍地提高,对提高生产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