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漱渝读鲁迅: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原标题: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谈鲁迅经典作品的阅读
今年10月19日,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逝世84周年纪念日。长久以来,我们一代代阅读鲁迅、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就是要阅读他留下的经典,纪念他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写作上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鲁迅先生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不断慢慢欣赏、细细品味的。本期讲坛是陈漱渝先生近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享·悦读”读书沙龙活动上的“云”演讲,他从鲁迅经典出发,讲述鲁迅先生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编者按
陈漱渝,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丁玲研究会原副会长。曾参与1981年版《鲁迅全集》、1992年版《郭沫若文集》及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作。近40多年来,编写百余部著作,其中代表作有《鲁迅史实新探》《鲁迅史实求真录》《假如鲁迅活到今天———陈漱渝讲鲁迅》《鲁迅在北京》《五四文坛鳞爪》《搏击暗夜——鲁迅传》《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等20余部,学术论文300余篇。
无私奉献的鲁迅精神
我今年80岁,做这种“云讲座”是有生以来第一回,真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所谓“千里眼”“顺风耳”,没想到如今都变成了现实。《礼记·大学》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希望人们每天都能更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有所长进。“云讲座”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知识更新,理科生增加一些文科知识也是一种知识更新。“日新者日进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能有所获益。
有人可能问,听你讲鲁迅究竟有什么用?回答是:可以说有用,也可以说无用。鲁迅的儿子海婴小时候曾问鲁迅:“爸爸能吃吗?”鲁迅回答说:“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1934年12月20日致萧军、萧红信)鲁迅的书既不能吃,也不能穿,顶不了住房,替不了交通工具。虽然在中国,鲁迅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全球,估计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鲁迅,但他们照样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鲁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大家知道,中国的科技在新时期有了迅猛发展,但也有软肋,那就是缺乏科技原创,因此有些想遏制中国发展的政客就乘机来卡我们的脖子。中国科技为什么会缺乏原创性呢?这跟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分追求实用的东西有关。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重视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国策,即解决现实问题,但古希腊却有“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西方人把牛顿排在影响人类的100位名人之列,位置超过耶稣。但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既换不来金钱,又成不了政治资本,但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所以有些看来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有大用。《庄子·人间世篇》指出,“无用之用”,有时反而有大用。
那么,学习鲁迅经典有什么用处呢?我过去曾经从四个方面阐发学习鲁迅的意义:一是鲁迅作品的认识意义,即把鲁迅作品当成中国社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百科全书来读。二是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即用鲁迅的作品来针砭时弊,如两极分化、生态破坏等。三是鲁迅作品的普适意义,即他提倡的“诚”与“爱”,讲究信用,反对欺诈,反对冷漠,这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四是鲁迅作品的审美意义,即通过鲁迅作品学会“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四方面看似都是“无用之用”。
而今天,我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阐发阅读鲁迅作品的重要意义。有人把人的生活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灵魂层面。但关于灵魂的学说基本上是一种宗教思想,灵魂之有无还未能得到充分的科学论证。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借主人公祥林嫂之口问道:“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小说中的“我”支支吾吾,承认“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其实,所谓“灵魂”也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可以归并到精神生活的范畴。而精神生活的核心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道德的准则是什么。任何人都会用自己一生的言行来回答这个问题。鲁迅提倡的精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损己利人的精神。俄国作家高尔基笔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带领族人穿过森林,但因周围太阴暗,大家都迷失了方向。这时丹柯抓开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的心,把心当成火炬,带领大家走出绝境,终于来到了大草原。鲁迅作品就是他掏出来的一颗燃烧的心,能照亮我们的人生征途。
在鲁迅看来,最低层次的精神就是损人不利己,如强盗放火。其次是“损人利己”,鲁迅把这种人比喻为白蚂蚁。白蚁是一种昆虫,除南极洲之外遍布全球。这种虫子啃木头,特别善于潜伏在干燥的木材中。鲁迅说,白蚁一路咬过去,留下的是一条排泄的粪。所以,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制造伪劣产品牟取暴利的人,都相当于白蚁,在人世间只能留下远扬的臭名。五四时期,有人提倡一种新道德,叫“人我两利”,或者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道德观好像一台天平,一端放的砝码是“我”,即自己;另一端放的砝码是“人”,即别人。但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与“我”这两个砝码的分量是很难绝对均衡的,不是向“人”一端倾斜,就会向“我”一端倾斜。所以鲁迅崇尚的道德观叫“损己利人”。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在处理公与私、人与我、大局与局部关系时的自我牺牲精神。鲁迅在《两地书·一一二》中说:“我对于名声,地位,什么都不要。”有的文学青年认为鲁迅是文坛领导,鲁迅回复说:“领导绝不敢,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1933年10月28日致胡今虚)鲁迅小说曾被翻译为捷克文,译者要付他稿酬,鲁迅说:“至于报酬,无论哪一国翻译我的作品,我是都不取的,历来如此。”(1936年7月23日致普实克)他经常无私地帮助青年作家,甚至资助贫困作家,当被帮助者表示感谢时,鲁迅说,这是不必要的,我的稿费总比青年作家来得容易,用用毫不要紧,不必感激。虽然懂得感激是一种美德,但对于感激者也是一种情感束缚,翅膀上悬挂着感激的心灵债务,自己就不能高飞远走。鲁迅还有一句名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特别喜爱29岁就为革命献身的左翼作家柔石。因为“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今年9月8日,国家隆重表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集体代表。我理解,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就是这种损己利人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人人都做到损己利人是不现实的。中国公民的道德底线是遵纪守法。但损己利人的精神是必须弘扬的精神。《诗经·小雅》中有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里的“止”是一个语气词。意思是:“对于高山应该敬仰,对于品德崇高的人应该仰慕、学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向往之心都没有,那这个民族的前途就堪忧了。
鲁迅科学的思维方法
除开抓住从鲁迅身上学会做人这个核心之外,还应该学习鲁迅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从小读《三字经》,记住了“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句话。它提醒我们应该勤奋上进,不要贪玩。鲁迅非常勤奋。他认为中国需要肯做苦工的人。他说:“数十年来,不肯给手和眼睛闲空,是真的,但早已成了习惯,不觉得什么了。”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忘记吃饭,减少睡眠”“一面吃药,一面做事”。他的休息方式就是眼、手、口轮流休息:写作时用眼用手,口就休息了;跟文学青年谈话时,用眼用口,手就休息了。又说:他写作、看书是工作,读报、聊天就是休息,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鲁迅的勤奋当然是值得学习的,但是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光靠下死功夫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思想方法如果出现了偏离,那越用功就会离真理越远。
在我看来,鲁迅的思维方法中,最突出的亮点是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当然,人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完整的精神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能绝对化的加以切割。我分三个方面讲只不过是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而已。
批判思维是鲁迅思维一大特色,所以他将自己的作品划归为“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文明”就是文化,如文学、学术、教育、科学;“社会”就是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批评就是分析,就是评价,虽可以包含肯定,但以否定为主。在中国社会文化由旧至新的转型过程中,需要破旧立新,而鲁迅从事的主要是“破坏旧轨道”的工作,而破坏的目的是为了立新。比如鲁迅尖锐批判中国国民性中的很多病症,像好面子、不认真、喜调和、爱围观、擅内斗、少坚信、无操守、健忘症、“十景病”……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一种新型健康的民族性格,在世界各民族的角逐竞争当中避免被淘汰。揭露病症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是为了塑造出一种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辩证思维就是不要孤立的、绝对化地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和多面性,从现象中看本质,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谋新局。比如,在中国的寺庙、道观、教堂里,信徒常人满为患。正当的宗教信仰当然应该保护,但鲁迅从“信教”的人中识破了有些“吃教”的人,像有些骗子冒充和尚尼姑来化缘,甚至化到国外去;有些宗教场所过分商业化。鲁迅从这种现象中进一步识破了有些挂着革命招牌的人其实是在“吃革命饭”。那些贪官污吏就是“吃革命饭”的人。鲁迅一生大约在十几个学校任过教,从不孤立看待教育问题,他把社会比喻为一条大沟,把学校比喻为一条小沟,大沟的水如果浑浊,那小沟的水自然也无法洁净。关于文艺,鲁迅自然认为要贴切大众,所以他反对作家孤芳自赏,认为“作品愈高,知音愈少”。如果过分追求“阳春白雪”,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杰作了”。他主张“通俗”,同时又反对媚俗。因为文艺是引导国民前进的灯火,如果一味“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文艺的大众化》)对于科学与文学的关系,鲁迅也是辩证看待的。他主张读文科的也要读点科学书籍,学理科的也要读点文学书籍。因为割裂两者的联系,就会使人变成连常识都没有。鲁迅曾以文学作为科学启蒙的工具,科学也赋予鲁迅以思辨能力。鲁迅作品中,就涉及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鲁迅辨证看问题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曾编过一本书,就叫《鲁迅的辩证法》,涉及人的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伦理辩证法、文艺辩证法诸方面。在我心中,鲁迅就是一位辩证法大师。
科学思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科学创新。创新就是创造,就是开创,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此,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一种新的角度和用一种新的方法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产生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成果。比如,中国古典小说历来以情节取胜,讲究起承转合,结局多为大团圆。鲁迅借鉴西方现代短篇小说的特点,常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借一斑以窥全豹,虽然胡适、陈衡哲也练习过写白话短篇小说,但十分稚气,他们自己后来看了都感到脸红。直到鲁迅,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才趋于成熟,并摆脱了外来影响,独具民族风格和个性色彩。像《呐喊》中的小说每篇都有形式格局上的探索,具有鲜明的实验性。再说杂文。早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杂文”这个名词,大体上是指诗词歌赋之外的杂体文章;思想内容也含儒、墨、名、法诸家思想,混杂不一。直到鲁迅,中国现代杂文才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新型文体,文风幽默讽刺,文章短小精悍,达到了诗与政论的融合,战斗性与愉悦性的一致,论辩性与形象性的统一。所以杂文也是鲁迅的一种独创,影响绵延至今。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鲁迅率先写出了《中国小说史略》,结束了中国小说自古无史的局面,因此也被人称为“国学大师”。在翻译界,鲁迅同样也是领军人物。他与其弟周作人率先把外国短篇小说译成《域外小说集》介绍到中国,“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域外小说集·序言》)译文用的虽然是文言文,今天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但在当时却是一流的古文。系统介绍国外新兴文艺理论,鲁迅也是先驱。他一生的翻译作品有300多万字,跟他创作的数量相当。在美术领域,鲁迅是当之无愧的旗手。中国古代虽然有木板雕印的插图,但现代木刻的引进者却是鲁迅。当代美术界的一些领军人物很多是鲁迅的学生,如李桦、江丰、刘岘、力群等。鲁迅设计了一些封面和图案,像北京大学的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鲁迅的科学思维增加了他作品的思想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当代作家作品中所缺少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在不同领域有所创新,都会在历史的沙滩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鲁迅一生只有56年,却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确实是值得我们缅怀和崇敬的。
鲁迅经典的阅读与阐释
接着谈谈经典阅读的问题。阅读和阐释作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叫断章取义,另一种叫顾及整体。断章取义就是只取只言片语,不顾全文和原意。齐梁时代的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意思是:“寻思诗人运用比喻,虽然只是断章取义,但比喻的章句在通篇当中,却像春蚕吐丝那样连绵不绝,从头至尾,一定像鱼鳞般的依次排列。”所以,即使断章取义,也要顾及首尾连贯,如同花纹交织,血脉贯通,文辞配合,否则就会如同瞎子摸象,抓住局部而迷失全局。
鲁迅倡导的就是顾及全局的阐释方法。写文章虽然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在总观全局之后才能准确了解局部。王阳明《蔽月山房》诗云:“山近月远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人的视野不同,对事物观察的结果就会很不一样。所以鲁迅强调“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题未定草·六”》)
什么叫断章取义?试举几个例子。比如,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他的小说集《彷徨》跟此前出版的《呐喊》比较起来,“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为深刻,如《肥皂》《离婚》等,但一方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们所注意了。”鲁迅在这里讲的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说《呐喊》所收的作品都不好。大家可能都知道鲁迅的《阿Q正传》,但未必读过鲁迅写的《肥皂》《离婚》,所以不能以此证明《呐喊》所收的《阿Q正传》是一篇“坏”作品,写的就是“一个农村的流氓如何调戏妇女,偷人钱财”;也不能以此证明《药》这篇小说“没有写活一个人物”,更不能证明《故乡》的结尾“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是狗尾续貂,是“借人物发感慨”。鲁迅所说的《彷徨》技巧相对圆熟,仅仅是指这些作品“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鲁迅风格,绝不能借肯定《彷徨》来否定《呐喊》。
再比如,鲁迅作品当中使我终生受益的一篇是《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爱憎,了解了历史,更让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不惮”,就是“不怕”。这显然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述,以此来凸显杀害爱国学生的屠杀者超乎于一般的凶残,当爱国女生牺牲之后还玷污她们人格的流言家超乎一般的卑劣。鲁迅明确讲过,他笔下的“中国人”这三个字从来就专指部分,并不是指全体。鲁迅自己也是中国人,他难道会那么自轻自贱吗?有人说,仅凭“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一句话,就应该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情文并茂的杂文从中学生教材中拿掉,这难道不是最典型的断章取义吗?
因此,要正确认识鲁迅,正确评价鲁迅,真正学习鲁迅,唯一的正途是认真阅读鲁迅经典。一些重点作品要细读、精读,才会真正领悟,常读常新。
大家知道,鲁迅一生热爱青年,寄希望于青年。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中国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一代接一代人前仆后继地奋斗,就像长江大河的奔流无法遏止一样。鲁迅曾把历史上的中国粗线条的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所谓“乱世”,如南宋、明末,还有一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所谓“汉唐盛世”“康乾盛世”。他明确指出:“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所以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弘扬鲁迅精神,终极目的就是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车轮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