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 马小淘:文学的生命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劲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马小淘  2022年01月07日07:59

开栏的话

在当下文学的热闹与蓬勃之下,开放的争鸣与真诚的批评是否还拥有一席之地?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活固然诉诸活力与繁荣,但热闹的表象和对流行的追逐从来都不该是衡量文学品质的唯一标准。态度关乎内心,态度呼唤坚守,我们期待以直接而又真诚的探讨,直面文学现场,直击文学话题。为此,中国作家网开设《有态度》专栏,希望可以构建更健康的文学生态,引领更理想的文学生活。

专栏第一期从“总体视野”出发,观照文体,邀请作家、评论家围绕“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进行笔谈。

——编者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目前小说创作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编辑和创作者角度谈。

马小淘:我没有觉得有很严重的问题,好作品还是有的。任何时代都会有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少量的好作品,顶尖的总是稀少的,要以平常心看待这一点。如果说有些什么不满的话,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作品能够更脚踏实地,能有更辽阔的关注和表达方式。因为我也做编辑工作,读到的来稿里很多主人公是作家、编辑、记者、文学爱好者等,就会产生一种全国人民都在进行文学创作的错觉。许多写作者不关心切实的现实世界,几乎有些画地为牢地热衷描述文艺青年、文艺中年。这样的作品把文学小圈子化了,把小说越写越“小”了。

中国作家网:您如何看待当下“青年写作”?您觉得青年作家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事件”和众多经典作品,如何能既不重复前人又有独创?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

马小淘:我觉得其实还挺蓬勃的。我们总说文学不像20世纪80年代那么热闹了,文学刊物印数几十万的岁月一去不返了。但是,作为编辑,我看到的青年写作者数量其实并不少,甚至还有很多也许写得并不突出,但是表达欲望旺盛、热爱文学的青年爱好者。

既不重复前人又有独创,我想得比较简单,就是观察生活,书写时代,好好生活,做自己。我认为当下小说写作必须寻找具有当下性的形式,需要有一种独特的,能够揭示我们当下生活的内在困境和精神挣扎的叙述方式。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小说好像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没有独特性。一个2021年写出的小说,说它是1999年写的好像也挺合适。某些时候,我们会看到青年作家依然在反复叙述前辈作家讲述过的故事,他们的基本趣味都是模式化的,感觉与现实世界相隔阂。我觉得这种旧的趣味其实是前辈作家在20世纪构建起来的,他们完成得非常好,新的叙述方式其实需要我们当下这些作家来完成。当然,同时也要承认,上一代作家与青年人之间有信息壁垒,文化生产方式的差异也很大。当下青年在玩什么,年龄大的人没接触过,不了解,自然也不理解。我认为年轻作家应该勇于表达自我,敞开心扉,创造新的审美、新的趣味。

中国作家网:就“当下文学如何参与社会生活”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

马小淘: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文学面临着不断更新和叠加的问题,怎么样反映今日人们的生活和微妙的精神世界,是写作者的课题。

我认为好的小说必须要有对时代的关切和洞察。人类的生活在千百年的岁月中,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更替变化,还是有相对的恒久性。而如今不一样了,“车马慢”变成了“万事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类多少年的生活方式,异国他乡可以立刻视频,天南地北的购物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乡愁被消解了,时空的概念大不一样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但生活更为斑斓、跳跃,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各种新鲜奇异的可能。作为写作者或者读者,我们笔下和眼中的世界也扩大了,作为个体的我们,外部生存环境更庞大了,也更迷幻,更斑驳了。我相信有能力的作家不仅有凝视的力量,还有不被眼花缭乱裹挟的定力,既可以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和乐趣,又不耽误在创作上有所建树。面对更广阔的世界,去写自己独特的,对于今天这个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感知。

中国作家网:视听时代,小说的空间还有多大?写作者凭借个人经验如何突围?

马小淘:如今,通过电脑、电子书、手机,随时可以阅读,还可以用耳朵来听,阅读方式变得越来随意、便捷,选择也多样化。新媒体似乎也掀起了全民写作的狂潮,我经常感慨很多段子手比作家有想象力、有幽默感。在这个越来越光怪陆离,一切都变得速朽的时代,创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难度可能在不断增大,但我依然觉得文学的生命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劲,而且这些新的东西也都是小说的素材。时代在发展,肯定会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冒出来,但也并不是一定就有另外的东西要受到冲击,要消失掉。多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都曾经蓬勃过,文学依然有自己的读者。视听新花样让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个人也经常看抖音、B站,觉得很好玩,很解压,但这并不冲击我阅读文学作品和进行小说创作。就像我也经常去时髦的网红饭店吃东西,但我也没放弃在家做饭。我认为,这世界上许多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非要使劲分析,其实联系也没那么大。对于小说的读者和从业者,即使没有视觉媒体,也会有别的什么出现,生活就是在新鲜事物里不断前进的,但这些都不至于把文学带到危机时刻。我不认为视觉媒体有什么可特别对待的,也不觉得小说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受到冲击。作为文学的粉丝,我对它非常有信心。

中国作家网:您理想的小说是怎样的?

马小淘:祖师爷追着喂饭那种,有些作家和作品感觉是被神选择的。就是看了不会激励我好好写作,而是打击我不配写作那种。读了让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勤勉不努力,为什么想不到,那些都不能算最理想的。反而读了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写不出来,感到深深的无力、绝望,那是最理想的小说。

马小淘,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第四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提名奖等。 十七岁出版随笔集《蓝色发带》。已出版长篇小说《飞走的是树,留下的是鸟》《慢慢爱》《琥珀爱》,小说集《章某某》《火星女孩的地球经历》、散文集《成长的烦恼》《冷眼》等多部作品。

(本期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