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作品《郭大刀》出版 全景记录人民作家郭澄清
原标题:山东作家尚启元长篇传记作品《郭大刀》出版 全景记录人民作家郭澄清
由山东作家尚启元创作的长篇传记作品《郭大刀》,详细记述了人民作家郭澄清“为农民写作,为时代放歌”的光辉一生。他是如何在苦难中寻求自我进步,创作出《大刀记》《决斗》等一系列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文学作品,并深刻还原那个年代的社会气息和农村实景。随着新作出版,近日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专访作家尚启元。
记述人民作家郭澄清光辉一生
提问:从游记类的散文创作,再到传记写作,这中间觉得自己有什么转变吗?或者说,在创作上有什么不同?
尚启元:这可以说是一种文体的转变,我认为作家不应该单一地只掌握一种文体。创作《郭大刀》确实与小说、散文不一样,它要求真实性,这就需要多方面求证。我创作材料的来源,一方面是黄书恺、高艳国合著过一本《风雨大刀魂》,另一方面就是郭澄清之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郭洪志提供的许多一手的资料;再就是去郭澄清的家乡郭皋村,进行采访、采风。当然,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学习的过程。
提问:您曾发表过文章《麦田守望者》,能看出您非常了解和熟悉郭澄清的经历。能讲一讲是如何“结识”郭澄清的吗?是什么机缘让您萌生为他写一本传记的想法?
尚启元:郭澄清于1989年去世,我与郭澄清先生未曾谋面,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我开始接触郭澄清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大刀记》的连环画;第二个阶段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读了《大刀记》纯文字版;第三个阶段就是工作后,又仔细系统地阅读了郭澄清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作品。
宋代大儒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我也觉得像郭澄清这样的作家,应该被文字记录下来。无论郭澄清的人品,还是文品,都让人非常敬佩。他自小在农村生活,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放弃单位给他提供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郭皋村奋笔疾书。他在生病期间,也一直像“保尔”那样,在与病魔斗争中进行创作和生活。虽然病魔使他左手和左腿的下半部失去知觉,不能活动,但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以嘴代手拔下笔帽,以被子、枕头作靠椅,以窗台当书桌通宵达旦地创作。即使在病重、脚上扎着吊针,脖子上打着封闭的危急情况下,他也没有搁笔。就这样,他带病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等作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停止他钟爱的文学创作。为这样一位为人民写作的作家立传,我想是我们后辈作家的一份使命,也是一种传承。
“大刀”两字为纪念长篇小说《大刀记》
提问:郭澄清的经历非常传奇,在写作过程中,他的哪段经历最让您难忘?
尚启元:郭澄清三次退住房的故事。当时,政府为了照顾郭澄清,给他安排了住房,但是三次都被他婉拒了。一方面是为了让给年轻人,一方面是他想守着生他、养他的郭皋村。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提问:为什么给本书起名为“郭大刀”呢?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尚启元:1975年,三卷本《大刀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大刀记》一出版,就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接连被改编成电影、评书、戏剧、连环画等艺术形式,一时间《大刀记》家喻户晓。《大刀记》是郭澄清经典之作,也是奠定他在文坛重要地位的作品。 “大刀”两字就取决于这部长篇作品《大刀记》,后来郭澄清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郭大刀”。
提问:您的小说以德州宁津地区作为创作根基。那么在传记中,您是如何展现德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呢?
尚启元:地处两河、齐鲁、燕赵三大文化板块交会处的德州,形成“两河交汇、齐风鲁韵,燕魂赵魄”的地域风格,具有兼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色的地域文化,影响着世代德州人的成长和生活。《郭大刀》中除了熟识的各类地名,也有对运河、村貌等方面的描写。例如:郭澄清吃完饭,在门口站了站,看着冰河融化的水反射的光芒,大运河开始解冻了,铅灰色的冰层像熟透了的豆荚一样慢慢地鼓胀着、爆裂着。
除去地理景观,在书中,郭芝堂在宁津城内看到的杂技艺人不但能在马上舞刀弄枪、搭弓射箭,而且能够在疾驰的快马上做“担梁”“睡觉”“朝天一炷香”“镫里藏身”等表演及描写漳卫新河集市的热闹场景,很容易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德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固有的风俗画卷。
传承人民作家的文学之情
提问:您在书写人物传记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又想传递给读者什么价值理念呢?
尚启元:在传记的开始和结束,我都援引了兰德的《生与死》,既是对郭澄清文学艺术之路的概括,也是勉励我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态度。郭澄清一生从不去争去抢,并扶持和培养新人,像作家许晨、谢学军等人,都是郭澄清培养出来的新人。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郭澄清洁身自好,宁可孤芳自赏,也不同流合污,有一种非常高尚的品格。我始终认为,郭澄清是带着美好憧憬而走上文学之路的,在郭澄清投身革命、投身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身心融入的热情。这种热情也是郭澄清作为一位革命者和文学家的魅力所在。他以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和使命担当,创作了大量反映山东鲁北地区革命历史题材和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文学作品。重新回顾郭澄清的作品其实是想研究小说中的那个时代,以及在那个时代一代人的生活历程。
提问:《郭大刀》以故事场景和人物对话的形式对郭澄清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还原,这使得传记本身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强。为什么选择这样处理作品?
尚启元:场景和人物对话,既增加了作品趣味性,也增加了共鸣感。也有可能受我创作剧本的影响吧。在创作《郭大刀》的过程中,我常常和郭洪志教授交流。我说,郭澄清先生的短篇小说就是个人的经历啊!郭洪志教授表示赞同。经过商议,我挑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加入了人物传记中。这其实是一种挑战,如何紧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何不突兀,我一直在试探中前行。不过结果还算是满意。
提问:由于写作内容与时代“错位”的原因,郭澄清的作品长期徘徊在文学史的边缘之外。但实际上,郭澄清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视野,其价值近几年正在逐渐被挖掘出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尚启元: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体现自己时代的思想高度,经典作品所以会成为经典,从根本上说,自然跟文本自身的质量相关,经典的作品,也不会被时间淘汰。
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主人公,郭澄清无疑是以被“看”者的身份出场,而作为扎根农村沃土、植根历史现场的写作者,郭澄清又始终坚守着“观察者”的位置,将饱含热忱且明亮犀利的目光投向四面八方,聚焦于农村小人物的一言一行,真正践行了“为农民写作,为时代放歌”。郭澄清曾说,“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地体验生活。我是一个农民作者,离开农村,离开农民,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郭澄清那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作品。
作家简介:
尚启元,1990年生于山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导演。担任多家杂志专栏作家,多次获文学艺术奖项,出版作品《大门户》《芙蓉街》《帝国宝藏》《但愿,时光如初见》等。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 传记:搭建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桥梁[2022-03-16]
- 《羽生结弦》作者:最撼人心魄的成功与失败[2022-03-15]
- 走近《郭大刀》中的郭澄清[2022-01-27]
- 重读《大刀记》:真理的文学形象与人文情怀[2022-01-10]
- 《梦西厢——王实甫传》首发式举行[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