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访电视剧《高山清渠》文学顾问、原著作者何建明
来源:文艺报 | 许 莹  2022年07月27日08:27

何建明与黄大发“三上”绝命悬崖

近日,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出品的32集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该剧根据作家何建明报告文学作品《山神》改编,以“七一勋章”获得者、贵州遵义播州区原草王坝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讲述了他带领村民用36年时间修建水渠,改变全村贫困命运的感人故事,突出展现了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电视剧《高山清渠》以真实品格澄清观众心灵,聚焦黄大发真实人物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山神》作为该剧创作的源头活水与坚实依凭,拉近了“当代愚公”黄大发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记 者:表现黄大发感人事迹的文艺作品有很多,此次电视剧《高山清渠》选择报告文学《山神》进行改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建明:2017年我写完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在手机上看到了关于老支书黄大发用36年时间为村民修一条水渠的报道,这篇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感到这位老人不简单。当时我和助手小范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立即决定前往贵州遵义。不是说有一个先进人物让我们去采访,我们去采访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普通老人。我们到了之后,老人很上心,他听说北京来了个大作家,恨不得把一辈子的心思都倾囊相诉。

我于2017年11月完成报告文学《山神》写作,并于《中国作家》2018年第1期刊发。我喜欢去挖掘没有被人发现的人物、故事,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20年前创作的一部有关纪委干部的报告文学作品《根本利益》。记得在一次活动上,中纪委的人介绍我认识了时任山西省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同志,我听到他的故事感动不已,但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后来梁雨润出名了,还成为2003年央视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山神》的创作源起和《根本利益》相似,就是我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些最普通的共产党人值得我们文学工作者好好书写,他们身上有非常耀眼的光芒。

采访过程很艰难,我和助手差点将命丢在那里。黄大发有一米五的个头,他在那个山坡上走了五六十年,如履平地,可我们不行啊,他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竹竿。行走在千米高的悬崖边上,沿着一条被当地人称之为“天渠”的堤堰缓慢前行,在我身子左侧是嶙峋险峻的山体,右侧是万丈深渊,可谓命悬一线。后面跟着的人都劝我不要再走了,但是黄大发一门心思想把他这一生做的事都告诉我,他和我说了修渠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特别难,于我个人而言也想实地看看一探究竟。我决意一路向前,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双腿慢慢找到了在峭壁上行走的诀窍和要领:每一次抬腿的时候,必须将脚板或左或右地在原来的姿势上改变30度左右,并尽可能将脚板横落在水渠的石壁上,以防止在青苔上意外打滑。我在《山神》序言部分用了一万多字刻画我跟随黄大发探访天渠的惊险场景,并运用他者视角讲述了黄大发的修渠故事。采访完成后我回到北京,老娘问我干什么去了,我大概说了下,老娘生气地说道:“你小子让我多活几年吧!”

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把它写出来。所以你问我,根据黄大发事迹改编的文艺作品这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改编报告文学《山神》,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发现了黄大发,要我写和我要写是不一样的。我想,在歌颂之外,主动发现民间英雄,同样是当代文学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

记 者:您作为电视剧《高山清渠》的文学顾问,在该剧筹备与拍摄阶段做了哪些工作?

何建明:我在这方面工作做得不是太多,主要是因为我手头的创作任务繁重。但是如何表现黄大发和该剧整体基调等都是我定的。我主要有两个要求:首先,一定要忠实于黄大发的真实人物形象与事迹。很多读者读了《山神》中的黄大发的事迹,纷纷流下眼泪。黄大发为修渠遭受了很多苦难。尤其是黄大发的女儿得了尿毒症,一方面他要带着村民修渠,另一方面他又没有钱把女儿送出去治疗。他深知如果他一走,修渠时如果死掉几个人,这渠也就修不成了。我当时有一个信念,就是黄大发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干了三十几年,没有死一个村民,何建明来了就死了?于是我在《山神》开篇部分,运用了一个情景式的设问吸引读者读下去:“如果突然有一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会把自己的命托给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吗?”其实我内心是有答案的。黄大发是一个山神,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好人精神全部融入黄大发身上的集中表现,而全剧的整体基调,就是要展现黄大发身上所具有的这些高尚品质。电视剧《高山清渠》基本做到了这一点,除了谈对象的部分设定是为了增强电视艺术的观赏性,其他都是忠实于人物原型的。其次,电视剧可以在《山神》之外有新的创作内容,该突破的要突破,不要受我报告文学中真人真事的影响而束缚了手脚。

记 者:您于2017年夏深入贵州山区,跟着当时82岁的主人公——“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大发三上绝命悬崖。采访中您收获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何建明:采访中有两件事令我非常感动。第一件事是在上世纪60年代,黄大发花了大概13年的时间从东西两头同期打水渠,那时候没有任何工具,完全凭手指感觉去测量,结果东西两头的渠道差了100多米,所以百姓骂他,让组织上撤销黄大发的党支部书记一职。黄大发很倔,58岁的时候自己去学了3年水利,当地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听说了就跟着学习,学完回来,正好又碰上上世纪90年代贵州大旱,老百姓开始念黄大发的好,觉得修渠还是有用,于是又重新恢复修渠,重新选他做党支部书记。黄大发意识到,修渠没有技术是不行的,于是他脚穿一双解放鞋,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从他家走到遵义县,他一个人走了二百多里路,鞋子都走坏了,只为去县里水利局求领导给他们修渠以支持:一是资金支持,二是派技术人员来。当时县里答应他可以派技术人员,但是钱没有,因为全县水利建设总共只有30万元,黄大发一人就想要30万元,这样县里就没法开展工作了。当时遵义确实很穷,反复商议后,决定给他25万,这25万中有近一半是交公粮折合的钱,黄大发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做了修渠这件事。另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是,黄大发的女儿得了尿毒症,23岁就先他而去,黄大发心痛不已,在家里哭了三天,后又拿起家什上山挖渠。同年,他的孙子独自一人在家时突发急性脑膜炎,家里人都在工地修渠,待回家发现时,为时已晚,13岁的娃也没了。我写报告文学作品要求自己必须到现场,我听说他女儿的坟墓就在黄大发屋子后面200米左右,我想和他一起去墓地看看,主要是为了记录下他的神情表现、了解他的心理活动。黄大发什么都答应我了,唯独这件事没有答应我。村里人说,这是黄大发这辈子最难过的事,你别再揭他伤疤了,我这才忽然明白。

采访过程中,黄大发就像一座山,闷闷的,但是却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他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铸造的山神,是人民心中的山神。

记 者:为什么黄大发能修成这条“天渠”,黄大发背后有哪些精神因素深深打动了您?

何建明:黄大发11岁丧母、13岁丧父,当过放牛娃,吃过百家饭,长大后他先是当了民兵队长,后来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他拥有一颗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报恩之心。也正因为如此,在他成为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有一种我一定要把村子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心与决心。

原来草王坝村太苦了,苦到什么程度呢?生一个女孩,马上就要定亲,长大后就嫁出去,一分钟都不愿意在那个村里待;要是生一个男孩,就要早早地和当地谁家闺女定上亲,怕女孩以后不认账。这些都是真实的。黄大发说,一定要想办法让村里人留下来,不能断子绝孙,要让他们能吃上大米饭。这就是为什么他见到我一定要让我走好多好多的路,去看他打的水渠。我们在探水源的时候,那个路比沿着水渠走还艰难,助手曾拿着照相机摔了下去,所幸没有大碍。那个地方山路特别滑,因为几乎没有人再去深入水源腹地,他们自己也有十几年没有去过了。

采访中,他对我说想来北京看看。在他看来,北京是党中央所在的地方,这是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最朴素的愿望。黄大发为什么能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因为在他心中,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毛主席、老百姓……这些字眼都是无上崇高的,他要报恩。

记 者:这部剧播出期间您和黄大发老人有过交流吗?二位对这部剧的最终呈现是否满意?您对李健饰演的黄大发角色有何评价?

何建明:电视剧播出期间我给黄大发通过电话,他天天在看,很高兴,讲到兴起时,他连说“是是是,当时我们就是这样干的!”《山神》这本书出来后产生很大影响。后来我听说,有一个贵州的民营企业,花了40亿把整个村庄建设成为美丽乡村。黄大发电话里告诉我,现在高速公路距离他家很近,说什么时候让我再回去看看他,我心里也一直记挂着这位老人。

主角李健演得非常不错,将黄大发一生为水的执念通过点滴细节呈现了出来。看剧过程中,我也很有代入感,一些情节让我联想到黄大发的真实事迹。报告文学作品中,我可能对历史背景的刻画没有那么丰满,而该剧编剧雷献和、导演楼健却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展现得如此真实,还是下了大功夫的。为官一任,造福四方,电视剧《高山清渠》对于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记 者:您有多部报告文学作品搬上荧屏。如根据您的报告文学作品《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改编的电视剧《国家行动》、由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改编的电视剧《奠基者》等。您认为什么样的报告文学作品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从报告文学到视听的审美转换过程中有何难点、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何建明:根据我的报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有十几部了。从创作角度来说,我认为关注现实、反映时代风貌、刻画中国精神和当代中国人形象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都可以拍成影视作品。但是何为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呢?我大概在10年前定了几个标准来加以衡量。第一,首版一定要发行突破10万册。我曾担任过作家出版社社长,我清楚地知道,如果一本书首版发行量没有突破10万册,它的影响是很小的。我们现在所谓的主题出版,有很多首版发行才一两万,其中很多还是拿来送人的,我想10万册首先是一个广度,也就意味着这本书在全国基本有一定反响。第二,看10年以后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还能否再版。我们今天有时候说的报告文学作品,各种会议上专家表扬,但是可能过几天连名字也不被人知道了,读者更不可能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故事。出版社是讲经济效益的,你能再版说明你这部作品有影响力。第三,具有影视改编的潜力和因素。有的报告文学作品写得比较散,影视作品很看重人物和故事,小说影视改编相对容易,报告文学改编是很难的,报告文学作者一定要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讲故事是文学最重要的武器,也是我们的基本功。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它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我写作有一个特点,我不喜欢在风景区写作,我通常是把自己关在小屋里面对着白墙写作,画面感立刻就出现了。报告文学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特别是当作家面对宏大的国家叙述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抓不住、摸不着的感觉,我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希望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报告文学,要注意人物塑造和文字处理的可读性与画面感。人们常说报告文学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如果只是戴着镣铐却并没有跳舞,我想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