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奖作家访谈 欧阳黔森:以田园式调查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
来源:潇湘晨报 | 陈张书  2022年11月16日08:43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将于2022年1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将齐聚一堂,在隆重典雅的颁奖礼上领受中国文学最高荣誉。

“扎根人民,为人民写作,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担当……”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在谈起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时说。

《江山如此多娇》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选取了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遵义市正安县红岩村、铜仁市万山区朱砂镇、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沙坎村这5个最具代表性的地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目睹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从不同角度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

“这部报告文学里,主要是写他们蝶变之后的那种心境,如实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欧阳黔森说,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通过精准扶贫,这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这5个村庄的蝶变,反映精准扶贫以来,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

《江山如此多娇》是作家采取的田园式调查,欧阳黔森时常行走在云贵高原云盘山东延地带,他跋山涉水,做到真正扑下身子、深入乌蒙山区,无数次来到脱贫攻坚的前沿,与扶贫干部打交道,和贫困群众做朋友,他亲身感受旧貌换新颜的现场,在采访中寻觅其中富有意味的人物和事件。

“通过走村过寨,与老百姓促膝谈心,使我感觉到他们的所想所思,经常能够看到他们扬起的笑脸,我感受到了那种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欧阳黔森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感觉作为一名作家来说,是很容易捕捉到的,因为他们那种笑是装不出来的,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笑容。

文学对于欧阳黔森而言就是一种爱好。从小喜欢,其实就像有人喜欢下围棋,有人喜欢足球一样。在欧阳黔森看来,“作为一个作家,首先是培根铸魂工程师,就是我们自身的灵魂要有温度,否则你怎么温暖别人。”

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多数取材于贵州,在贵州题材中又偏重于他出生地黔东铜仁市。”铜仁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脚下,是属于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那种地方。贵州建省仅600年,铜仁府原隶属于湖广行省的武陵郡与黔中郡,属楚文化范畴。他的小说带有楚味,也是一种必然。比如他的短篇小说《断河》、《敲狗》、中篇小说《白多黑少》、《水晶山谷》便是楚味的代表。“文学与地域属于母子关系,民俗民风、行为方式、语言特点确定文学的味觉。生于斯、长于斯,坚持并执着书写自己所熟悉的是为文的明智之举。”欧阳黔森说。

“于我而言,记忆是写作的源泉,回忆是开启写作的动力。”在谈到创作的启发时,欧阳黔森坦言,如果说,一个人一生中缺少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么生活必然枯燥乏味,也会丧失精神的归所。我曾在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伟大的民族从不会缺失记忆,一个失去苦难记忆的民族是失语的民族,而一个失语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我想,参加过这场堪称创造人类减贫史上中国奇迹的人们,他们的经历便也成了我们民族集体经历的一部分,此后,便成了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它无疑会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记忆,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