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如何避免创作的不及物现象? ——欧阳江河等诗人回应沪上大学生写作难题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 柳琴  2022年12月15日08:46
关键词:诗歌

热爱诗歌的大学生在诗歌创作之路上会碰到怎样的难题?当他们遇到中外诗坛的大咖,会交流出怎样的思想火花?12月13日上午,“面对未来的诗歌”——2022年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人与大学生恳谈交流会在徐汇区钦州路T-art淘艺术空间举办。

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白玉兰”诗歌大奖得主欧阳江河、诗人赵丽宏、诗人胡桑、孔天芮(希腊诗人)、鲁高杰(法国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陈仓,与来自上海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的大学生们欢聚一堂,一起对话诗歌写作,展望诗歌未来。整场诗歌交流活动互动积极,气氛热烈,一次次刷新同学们对诗歌的认知。

“我们的古典诗歌是讲究韵律的,现代诗却不讲究,我写诗的时候比较困惑要不要考虑韵律,老师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曹旭热情洋溢的致辞后,上师大学生张佳贺首先抛出问题。诗人胡桑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引导同学们用历史的眼光开放地看待这个问题,指出现代诗在韵律、节奏上有很多方案,闻一多等人的韵律方案只是其中之一,但闻一多之后的大多数现代诗歌“没有格律,但有节奏”,强调“节奏面对的是驳杂甚至矛盾冲突的现代生活。”

“其实现代诗也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如果你认真研究,就会发现它的用语选词、句子的样式和长短也有自己的节奏,虽然不会很严格,但也自成内在的韵律。”希腊诗人孔天芮接着说。“我在写散文诗的时候不擅长运用韵律,我有自己的写作规则。相比于韵律,我更会考虑我作品的用词、修辞和主题处理。”法国诗人鲁高杰补充道。

“这个问题很大,涉及整个诗歌史,诗歌格律的背后其实对应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问题。”诗人欧阳江河谈锋甚健,他从词与物、词与声音的关系钩沉诗歌发展史,尤其是近代翻译对中文的影响,“文字的声音是翻译中最容易丢失的部分。”他指出美国诗人庞德将“声音转化为视觉”用意象入诗的写作方法,指出诗歌韵律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现在的诗人们要努力写出那“语言深处的属于个人的原创的东西”,让聆听的同学们大开眼界。

“我感觉我们年青人的创作有些同质化,你们如何看待高校里大学生诗歌创作里的不及物现象?”面对上海大学学生多好的提问,欧阳江河表达了自己对年青一代诗人创作的观察。他认为他们写得很好,起点非常高,但的确也存在不及物写作的问题。如何破解?

“你们有没有想过写作后面的不写是什么?我曾经从国外回来停止写诗十年,但我毫不怀疑我是个诗人。”欧阳江河分享了自身的创作故事,他使用了“写作”与“前写作”之间的关系来破解问题。他引导同学们在写作之前的准备阶段,多去阅读去思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不要局限于“词生词”的修辞重复。如果没有一个复杂宽广的“前写作”就很难拥有成熟深广的“写作”。“我们要超越诗歌去处理诗歌,功夫在诗外。”

欧阳江河的回答引起诗人赵丽宏的共鸣,他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农村开始写诗时的故事,那些早期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当时真实的人生处境和心境,现在回头看即使有些青涩,但因为经历了真实的生活还是足以打动人心,可以打破同质化表达。今年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仓也“现身说法”,表示自己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获奖,而是处处在思考、记录真实的生活。他鼓励同学们去勇敢地打开自己表达自己,“青春期的你们也能写出好诗——当你们把内心深处最触动你们、最能反映你们自身处境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时候。”

此外,“大众传媒时代,当代诗歌若想提升自身影响力,音乐化是否为一种可取的路径?”“我们写诗需要进行系统性知识学习吗?它们会不会破坏我们的灵感?”“如何处理我们的私人化表达与大众期待之间的裂缝?”这些问题也被大学生们提问,中外诗人都用自己的博学多识和多年的经验心得给以专业的回应。

“只有大作家才有世界观。”“没有真实,只有真实感。”“不要有撕裂的认识,诗歌和世界从来没有分开过。”……两个多小时的诗歌交流活动干货满满,金句频出,智慧的火光闪烁不断,宛如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引领同学们对诗歌走向更开阔更多元的理解。

青年诗人是诗歌的未来,而青春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向一种创造。诗人们对在场的大学生致以美好的祝福和期待,期待他们在诗歌学习的道路上探索出更丰富富有深度的自我,写出好作品。

同济大学学生杨方彦参加完这场诗歌交流活动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这次能和这么多大诗人交流很有意思,很有收获,感谢中外诗人用自身真实的写作经验破解了他心中的困惑。上师大“呐喊文学社”社长刘雨童对记者说:“与诗人们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了他们的亲切与对诗歌的热忱。作为一位正在学诗的学生,今天的座谈会给我带来的收获颇丰。正如北岛的诗‘孩子们凭一道口令,越过书的防线’,我也在学诗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据悉,此次活动由上海市作协、东方教育时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