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追思105岁李济生:巴金的弟弟,出版家、翻译家,一位温暖的长者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3年04月04日08:27
关键词:翻译 巴金 李济生

“研究巴金领域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李济老,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他一直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滋养和鼓舞。研究巴金,离不开李济老。即便他现在离开我们了,他洪亮的声音、热情的鼓励,我们大概永远不会忘记。”4月3日下午,李济生追思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说。

2022年12月30日1时30分,作家、翻译家、上海文史馆馆员、原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李济生先生于上海逝世,享年105岁。李济生是巴金先生的弟弟,1917年出生于成都,笔名有海戈、文慧、纪申等。曾在邮局和银行供职。1942年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历任成都、桂林、重庆等办事处负责人。1954年公私合营后历任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和现代文学编辑、编审。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业余从事写作与翻译。译有《两个骠骑兵》《一个地主的早晨》(俄罗斯中篇小说)、《巴库油田》(苏联长篇小说)等。著有《思绪点滴》《忆巴金及其他》《一个纯洁的灵魂》等回忆录及《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编有《张天翼文集》(十卷)《沙汀文集》(七卷)《巴金六十年文选》,以及《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集》《中国现代名家名著珍藏本》等。

“读大学的时候,我和同学李辉研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李济老有了第一次交往。作为晚辈,我们可以和他毫无隔阂地聊天。后来,巴老身体不好,几乎不再出门,到巴老家拜访,总是能见到李济老。”陈思和说,“李济老对巴金研究这个领域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因为他是巴老的弟弟。他在早期是优秀、卓越的出版家、翻译家,主要兴趣在出版和翻译。在我的印象中,退休前,李济老从来不谈巴金,也没写过相关文章,退休后,他把最后的精力与贡献完全投入巴金研究领域。他跟着巴老成长,认识、熟悉很多巴老一代的作家,也有号召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沙汀文集》《张天翼文集》《巴金六十年文选》对研究现代文学、新文学起到很大的作用。”

“翻检李济老给我的书信,信封上的地址不断变化,他给我写信、回信的热情,对后辈的关心和鼓励始终未变。”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李济老总是会认真读我们这些后辈的文章,第一时间表示肯定与鼓励,接着发表他的看法,补充文章里没有谈到的地方。”和陈思和一样,周立民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与李济生结识,“这么多年,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位长辈在背后投来关注的目光,获得很大的能量,很幸福。”

评论家毛时安说,105岁的李济生用他的人格,用他的谦逊、亲切,照亮了后来者的人生道路。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谈到,李济生在巴金先生引导下加入出版界、文学界、翻译界,他的一生深受巴金先生的影响,同时也为巴金先生作品的编辑、整理、出版做出极大贡献。“研究李济生先生既是研究他本人的贡献,也是在研究巴金先生,从李济生先生从事翻译、文学、出版等方面的实践,他与巴金先生的交往,能看出巴金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

李济生是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一批会员。上海文联专职副主席沈文忠提到,李济生先生通晓英、俄两种语言,对翻译精益求精。翻译《巴库油田》时,他最初根据英译本翻译,后来买了三个俄语本,经多方对比、仔细甄别,在尊重英译本完整性的同时补译缺漏章节,使得中译本在所有译本中显得更加完善,这个译本在平明出版社和新文艺出版社先后印行四次。

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的印象中,李济生先生“总是笑嘻嘻的,对青年人特别热情、关心”。他提出,李济生对巴金研究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同时,他作为现代作家、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的成就也值得重视。“李济老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研究对象。”

追思会上,不少出版人、学者提到相关作品如李济生书信集等的收集、出版。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表示,李济生先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著名编辑、出版人、编辑家,是巴金先生文学思想和精神的追随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用出众的出版和编辑成果践行了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的理念。明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李济生先生逝世周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将组织策划相关图书选题。

“我爸性格开朗,性情活跃,在老作家面前是小老弟、后辈,在帮老作家出书和编书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业务水平,勤勤恳恳工作到退休。如今在座是他的后辈,通过你们的回忆和追思,作为家人,更加了解到他与你们接触、工作的情况,他的为人和对编辑工作的思考。谢谢大家能够记住他。”李济生女儿李国煣说。

追思会由巴金故居、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文艺出版社、巴金研究会主办,胡晓军、修晓林、孙晶、叶良骏、韦泱、马国平、范笑我、曹元勇、姜逸青、李伟长、陈齐朝等学者、作家、出版人追忆与李济生的交往和他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