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孝清的头像

刘孝清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0/25
分享
《戏予风华》连载

第三章 河动

农村人生病总有个特点,那就是冬闲春闲时、收秋后。

越是人物,生病才越不看季节。

那一年我们卫生局的局长眼睛坏了,跑到北京去治,在我们卫生系统都成了话题。

县医院就没有眼科大夫吗?一个近视还值得去个北京?

后来我们局长在一次非正式会谈中,也就是饭局吧,说明了这个情况。并且说看病排队和给那个专家红包害怕不收竟然收了的全过程。但不是要求大家都效仿,或者也都腐败腐败,真的。

局长的意思只是,让大家重视他。

跟县医院院长相比,他当个局长也并不忒那么吃亏。

人物嘛,都乐意这样,把自己和非人物得严格区分开来。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都是这意思。总之,人物就是人物。

人物嘛,总该有些和非人物不一样的地方。局长也不是唯一的例外。

人物和非人物区别的第一个不一样,就是病的性质。比方说感冒,人物级别不同,严重程度也就不同。但老百姓就不把它当成个病,因此因感冒而死的人之中就很少有人物。

但也有一样的,就是癌症。癌症就不分人物非人物了,除了花钱方面还是有区别,其他的,就算是再先进的治疗手段,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尤其是晚期。

每年收秋之后医院的床位都很紧张,走廊里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来苏水味儿。这种味道和不爱讲究卫生的农村味道混杂在一起,总让人有一种逃离的冲动。

收费处挨着门诊的门口,蔡名花本来就不爱串科室,更不用说怪味缠绵的住院部了。因此很讲卫生的蔡名花要是老往住院部跑,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就看出来了,真的。尽管制剂室并不挨着收费处,也不能阻止我明察秋毫。

由于,也许有人已经告诉李静雪了,李静雪假装不知道。也许李静雪是真的不知道,这让周老妈很生气。其实周老爹并没咋生气。可一见着连院长都亲自来看望,媳妇却没有影儿,也禁不住来了气。

“这是打我儿子的脸呢!”周老爹在没人儿的时候对周老妈说。

“是呀是呀,有啥了不起的?八年了连个孩子也生不出来,还能这么张狂?那要是再生个一男半女的,还不得上天呀!”

“谁怪咱儿子没志气呢,窝囊,还管不住自己。上学时不出这荒唐事儿,就不一定这么多年咱们都不顺心!”周老爹还在为当年周春风“被迫”娶的这个媳妇耿耿于怀。

“这都是咱儿子没啥见识,见个女的就拿着香饽饽似的。要不,咋还能娶了这么个所谓城里人回家?我都没相中。”

“我早就说过,咱更不能瞅着像是攀着那高门槛!”周老爹更气。

“高个屁!咱就是没赶上那时候。”

“也是,这个李静雪她妈咋比咱老百姓还能生?听说静雪出生时她妈都四十六了!”周老爹又怪上了亲家母。没生这个丫头,说不定算他儿子的好运气呢!

“可不!这么大岁数生孩子,本身就带着妖气。要不说这个小雪身上也带着妖气呢。要不的,她也不可能勾得住咱们家春风。”

“可不!”周老爹总结道,老两口子就谁也不说话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老两口子一天差不多要对上好几遍。有一回让周春风听着了,还有一回让忙着曲线打溜须的蔡名花也听着了。周春风听着心里没啥大感觉,自己的老婆啥样人,自己清楚。蔡名花心里就有种怪怪的感觉。有时候,蔡名花觉得自己对周春风本人有了种莫名其妙的依赖。

只是周老妈快出院那几天李静雪白天来了几回,每一次来了都坐不了几分钟。好在周春风放了一个人在那里照顾。李静雪也不知道干啥,每一次都架手架脚的。李静雪一来,老两口子就不能啥都说,心里也别扭。反正,这个李静雪也就只是打个卯而已,不能按着周春风的交待趁机和缓一下家庭关系。

虽然蔡名花也和这个李静雪撞上过,但因为医院里来看望周老妈的人也很多,李静雪就没在意。李静雪本来就不愿意上医院,对医院里的各种人物也区别不清。要不是护士头顶上的帽子,李静雪甚至分不清护士和大夫。至于药房、检验科、收费处,那白大褂还有啥区别,李静雪更是闹不清楚了。蔡名花进屋时,李静雪还以为蔡名花是个大夫,还非常恭敬的站起来。

周老妈看到李静雪跟蔡名花往一块儿一站,心里就十分的不得劲儿。心说儿媳妇的这个生分劲儿,还不如这个为打溜须的收费员。其实,这个收费的也是个中专生呢。周老妈心里就觉得,这个蔡名花还真比李静雪跟周春风般配。

蔡名花原来没想过啥,可一见这李静雪,心里就开始为周春风抱委屈。蔡名花的思想在见着李静雪第二次时,开始拐了弯儿。

年轻有为的周副部长,娶了这么一个着三不着两愣愣磕磕的女人做老婆,真是白瞎了。

就算是念个大学,念个大学就有啥了不起吗?没素质就是没素质。就是念到博士后,也还是没素质。怪不得在公安局连个科长都混不上。

李静雪还不知道蔡名花是谁,因为,没有人介绍。蔡名花也没有自我介绍,更没问李静雪。李静雪一直就把蔡名花当成了查房的大夫。

很奇怪,老两口谁也没说。也许,都认为不值得一说。

蔡名花住着单身宿舍。毕竟家不在县城里面,又是个女孩子,就住了单身。

跟蔡名花住一个屋的一共三个人,那两个都是护士。其中一位还是个老护士。

老护士四十多岁了,非常正派。如果屋里去了男人,只要她看见,肯定不依不饶的,并且会没完没了的擦屋地。因此老护士那屋一直就住她一个人。多少年下去,人们几乎都不敢跟老护士开玩笑了。就忽然有那么一天,医院组织着查宿舍的卫生,不知怎地从老护士的床底下清理出了避孕套。这个事情一出,老护士的脸上就真挂不住了。老护士那也算个知识分子,知道轻重,也就不再这么一个劲儿绷着了。屋里这才安排进了新分配的两个人。

老护士除了值夜班,平时也不咋在宿舍里住,不再像从前整天就生根在医院里。至于老护士到底在哪儿住,可就没人考究了,因为,风气毕竟越来越开放。

那一个护士总值夜班,女人家里事多找她替班的自然就多。

蔡名花的宿舍,也就名义上仨人,绝大多数情况就一个人。有的时候赶上蔡名花也值夜班,宿舍就会一个人也没有。

深秋了,山区的夜分外冷。

赶上蔡名花值夜班,周春风探母。

医院当时不在住院部设人,夜里收费转账等等都在门诊收费处。

周春风闲下来就到收费处去和蔡名花以及药房、化验室、急诊等等几个人在一起聊天。

那时候医院管理还没有现在这么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融洽。大家天南地北,会一直聊到后半夜。好在,这些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周春风并没有什么架子,这些医院里的人也没有谁会找宣传部的人办事,说话也用不着有什么顾忌。

聊着聊着,就总有人开玩笑说,以周部长这样的人才,要是没有小蔡这样的貌,那还真配不上。气得蔡名花总去擂那个人,周春风呢,总是大咧咧的,假装叹口气。于是满屋大笑,有时竟听不见患者的敲门声。

不过,也没有患者会因为这几个人聊天生气,甚至会加入进来。

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那可能就是事故了!

反正,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神聊。当中,因为有事儿,药房的回去拿药去了,急诊的回屋看急诊,化验的回屋化验去了。每次,这种时候,周春风肯定也跟着告辞回病房。但不知咋的,这次故意迟疑了一会儿。

“周哥,你该回去了。”

“你大娘让人从家里带了点儿土特产,明天,我送你宿舍里去吧。”

“我们家就是农村,还能用得着你的土特产?”

“那不一样。你们家不是早就不种地了么,哪还有土特产。”

“那倒是。不过,是啥呀?”

“带过去你就知道了。不过,你把宿舍号告诉我。”

“……好吧。”

那时候,值班也可以眯一会儿。只是蔡名花竟然头一次失了眠。

这个周春风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却没有消失。有时候,蔡名花会一下子打开窗口瞭望。她总是听到脚步声,似乎是越来越远,又似乎是越来越近。

还没有到取暖期。

病房因为住着病人,总是提前供暖。并且提前的日期并不固定。这一年因为天凉得快,住院部早就供上暖了。周部长家因为采光非常好,又住的是四楼,也没有觉出凉意。医院的宿舍楼按说是二楼,也不该冷到哪儿去。也许,是因为有着供暖与不供暖的来回穿插吧,猛一进宿舍楼,就不由得感觉到寒气逼人。蔡名花习惯了,周春风还不习惯。

在医院,八点到十一点最忙,周春风八点五十赶到宿舍楼,竟然觉得宿舍楼是个空楼。其实,宿舍楼在此时也住着很多人,基本都是刚下夜班的,有的正开始进入梦乡。蔡名花在往日,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入梦乡了,但有了周春风的话,竟然兴奋得没有了半点儿困意。

周春风敲门的声音很轻,轻得几乎连他自己也听不见。

蔡名花听那敲门声却是格外的响亮,以至于她很害怕被别的宿舍人听到。

并没有等周春风敲第二下门,门就开了。

下意识的,蔡名花把门插上了。这个动作让周春风忍不住一笑。蔡名花哆嗦着,给周春风倒水,水流了一地。

周春风也很尴尬,他没想到这个蔡名花会是这种表现。这说明什么了呢?周春风的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打开话头。

风噼噼啪啪敲打着窗子,那么使劲儿的敲着玻璃,使得蔡名花听不到周春风说啥。同样,周春风也听不到蔡名花说啥。两个人就这样笨笨磕磕各说各的。期间也问到了要给蔡名花介绍的那个秘书,可蔡名花也没听清周春风是咋回复的。又不好再问。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周春风一抬手腕子,才发现已经十一点了。他一下子清醒过来。这要是给小蔡惹来什么闲话,那多不好。于是,周春风告辞。

就像许多电影电视常表现的那样。在周春风临出门的那一霎,蔡名花从背后就情不自禁的抱住了他,并把头轻轻搭在他的后脖子上。蔡名花有一米六五,这个高度的这种能吹进领口的气息非常受用。

周春风没敢回头,轻轻说了句:“关上门吧,走廊里的风大。”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蔡名花一个人在屋子里发愣。

蔡名花忽然有了一种想唱歌的感觉,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蔡名花端起脸盆,唱着歌,蹦蹦跳跳的向水房走去。第三章、水动

农村人生病总有个特点,那就是冬闲春闲时、收秋后。

越是人物,生病才越不看季节。

那一年我们卫生局的局长眼睛坏了,跑到北京去治,在我们卫生系统都成了话题。

县医院就没有眼科大夫吗?一个近视还值得去个北京?

后来我们局长在一次非正式会谈中,也就是饭局吧,说明了这个情况。并且说看病排队和给那个专家红包害怕不收竟然收了的全过程。但不是要求大家都效仿,或者也都腐败腐败,真的。

局长的意思只是,让大家重视他。

跟县医院院长相比,他当个局长也并不忒那么吃亏。

人物嘛,都乐意这样,把自己和非人物得严格区分开来。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都是这意思。总之,人物就是人物。

人物嘛,总该有些和非人物不一样的地方。局长也不是唯一的例外。

人物和非人物区别的第一个不一样,就是病的性质。比方说感冒,人物级别不同,严重程度也就不同。但老百姓就不把它当成个病,因此因感冒而死的人之中就很少有人物。

但也有一样的,就是癌症。癌症就不分人物非人物了,除了花钱方面还是有区别,其他的,就算是再先进的治疗手段,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尤其是晚期。

每年收秋之后医院的床位都很紧张,走廊里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来苏水味儿。这种味道和不爱讲究卫生的农村味道混杂在一起,总让人有一种逃离的冲动。

收费处挨着门诊的门口,蔡名花本来就不爱串科室,更不用说怪味缠绵的住院部了。因此很讲卫生的蔡名花要是老往住院部跑,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就看出来了,真的。尽管制剂室并不挨着收费处,也不能阻止我明察秋毫。

由于,也许有人已经告诉李静雪了,李静雪假装不知道。也许李静雪是真的不知道,这让周老妈很生气。其实周老爹并没咋生气。可一见着连院长都亲自来看望,媳妇却没有影儿,也禁不住来了气。

“这是打我儿子的脸呢!”周老爹在没人儿的时候对周老妈说。

“是呀是呀,有啥了不起的?八年了连个孩子也生不出来,还能这么张狂?那要是再生个一男半女的,还不得上天呀!”

“谁怪咱儿子没志气呢,窝囊,还管不住自己。上学时不出这荒唐事儿,就不一定这么多年咱们都不顺心!”周老爹还在为当年周春风“被迫”娶的这个媳妇耿耿于怀。

“这都是咱儿子没啥见识,见个女的就拿着香饽饽似的。要不,咋还能娶了这么个所谓城里人回家?我都没相中。”

“我早就说过,咱更不能瞅着像是攀着那高门槛!”周老爹更气。

“高个屁!咱就是没赶上那时候。”

“也是,这个李静雪她妈咋比咱老百姓还能生?听说静雪出生时她妈都四十六了!”周老爹又怪上了亲家母。没生这个丫头,说不定算他儿子的好运气呢!

“可不!这么大岁数生孩子,本身就带着妖气。要不说这个小雪身上也带着妖气呢。要不的,她也不可能勾得住咱们家春风。”

“可不!”周老爹总结道,老两口子就谁也不说话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老两口子一天差不多要对上好几遍。有一回让周春风听着了,还有一回让忙着曲线打溜须的蔡名花也听着了。周春风听着心里没啥大感觉,自己的老婆啥样人,自己清楚。蔡名花心里就有种怪怪的感觉。有时候,蔡名花觉得自己对周春风本人有了种莫名其妙的依赖。

只是周老妈快出院那几天李静雪白天来了几回,每一次来了都坐不了几分钟。好在周春风放了一个人在那里照顾。李静雪也不知道干啥,每一次都架手架脚的。李静雪一来,老两口子就不能啥都说,心里也别扭。反正,这个李静雪也就只是打个卯而已,不能按着周春风的交待趁机和缓一下家庭关系。

虽然蔡名花也和这个李静雪撞上过,但因为医院里来看望周老妈的人也很多,李静雪就没在意。李静雪本来就不愿意上医院,对医院里的各种人物也区别不清。要不是护士头顶上的帽子,李静雪甚至分不清护士和大夫。至于药房、检验科、收费处,那白大褂还有啥区别,李静雪更是闹不清楚了。蔡名花进屋时,李静雪还以为蔡名花是个大夫,还非常恭敬的站起来。

周老妈看到李静雪跟蔡名花往一块儿一站,心里就十分的不得劲儿。心说儿媳妇的这个生分劲儿,还不如这个为打溜须的收费员。其实,这个收费的也是个中专生呢。周老妈心里就觉得,这个蔡名花还真比李静雪跟周春风般配。

蔡名花原来没想过啥,可一见这李静雪,心里就开始为周春风抱委屈。蔡名花的思想在见着李静雪第二次时,开始拐了弯儿。

年轻有为的周副部长,娶了这么一个着三不着两愣愣磕磕的女人做老婆,真是白瞎了。

就算是念个大学,念个大学就有啥了不起吗?没素质就是没素质。就是念到博士后,也还是没素质。怪不得在公安局连个科长都混不上。

李静雪还不知道蔡名花是谁,因为,没有人介绍。蔡名花也没有自我介绍,更没问李静雪。李静雪一直就把蔡名花当成了查房的大夫。

很奇怪,老两口谁也没说。也许,都认为不值得一说。

蔡名花住着单身宿舍。毕竟家不在县城里面,又是个女孩子,就住了单身。

跟蔡名花住一个屋的一共三个人,那两个都是护士。其中一位还是个老护士。

老护士四十多岁了,非常正派。如果屋里去了男人,只要她看见,肯定不依不饶的,并且会没完没了的擦屋地。因此老护士那屋一直就住她一个人。多少年下去,人们几乎都不敢跟老护士开玩笑了。就忽然有那么一天,医院组织着查宿舍的卫生,不知怎地从老护士的床底下清理出了避孕套。这个事情一出,老护士的脸上就真挂不住了。老护士那也算个知识分子,知道轻重,也就不再这么一个劲儿绷着了。屋里这才安排进了新分配的两个人。

老护士除了值夜班,平时也不咋在宿舍里住,不再像从前整天就生根在医院里。至于老护士到底在哪儿住,可就没人考究了,因为,风气毕竟越来越开放。

那一个护士总值夜班,女人家里事多找她替班的自然就多。

蔡名花的宿舍,也就名义上仨人,绝大多数情况就一个人。有的时候赶上蔡名花也值夜班,宿舍就会一个人也没有。

深秋了,山区的夜分外冷。

赶上蔡名花值夜班,周春风探母。

医院当时不在住院部设人,夜里收费转账等等都在门诊收费处。

周春风闲下来就到收费处去和蔡名花以及药房、化验室、急诊等等几个人在一起聊天。

那时候医院管理还没有现在这么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融洽。大家天南地北,会一直聊到后半夜。好在,这些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周春风并没有什么架子,这些医院里的人也没有谁会找宣传部的人办事,说话也用不着有什么顾忌。

聊着聊着,就总有人开玩笑说,以周部长这样的人才,要是没有小蔡这样的貌,那还真配不上。气得蔡名花总去擂那个人,周春风呢,总是大咧咧的,假装叹口气。于是满屋大笑,有时竟听不见患者的敲门声。

不过,也没有患者会因为这几个人聊天生气,甚至会加入进来。

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那可能就是事故了!

反正,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神聊。当中,因为有事儿,药房的回去拿药去了,急诊的回屋看急诊,化验的回屋化验去了。每次,这种时候,周春风肯定也跟着告辞回病房。但不知咋的,这次故意迟疑了一会儿。

“周哥,你该回去了。”

“你大娘让人从家里带了点儿土特产,明天,我送你宿舍里去吧。”

“我们家就是农村,还能用得着你的土特产?”

“那不一样。你们家不是早就不种地了么,哪还有土特产。”

“那倒是。不过,是啥呀?”

“带过去你就知道了。不过,你把宿舍号告诉我。”

“……好吧。”

那时候,值班也可以眯一会儿。只是蔡名花竟然头一次失了眠。

这个周春风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却没有消失。有时候,蔡名花会一下子打开窗口瞭望。她总是听到脚步声,似乎是越来越远,又似乎是越来越近。

还没有到取暖期。

病房因为住着病人,总是提前供暖。并且提前的日期并不固定。这一年因为天凉得快,住院部早就供上暖了。周部长家因为采光非常好,又住的是四楼,也没有觉出凉意。医院的宿舍楼按说是二楼,也不该冷到哪儿去。也许,是因为有着供暖与不供暖的来回穿插吧,猛一进宿舍楼,就不由得感觉到寒气逼人。蔡名花习惯了,周春风还不习惯。

在医院,八点到十一点最忙,周春风八点五十赶到宿舍楼,竟然觉得宿舍楼是个空楼。其实,宿舍楼在此时也住着很多人,基本都是刚下夜班的,有的正开始进入梦乡。蔡名花在往日,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入梦乡了,但有了周春风的话,竟然兴奋得没有了半点儿困意。

周春风敲门的声音很轻,轻得几乎连他自己也听不见。

蔡名花听那敲门声却是格外的响亮,以至于她很害怕被别的宿舍人听到。

并没有等周春风敲第二下门,门就开了。

下意识的,蔡名花把门插上了。这个动作让周春风忍不住一笑。蔡名花哆嗦着,给周春风倒水,水流了一地。

周春风也很尴尬,他没想到这个蔡名花会是这种表现。这说明什么了呢?周春风的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打开话头。

风噼噼啪啪敲打着窗子,那么使劲儿的敲着玻璃,使得蔡名花听不到周春风说啥。同样,周春风也听不到蔡名花说啥。两个人就这样笨笨磕磕各说各的。期间也问到了要给蔡名花介绍的那个秘书,可蔡名花也没听清周春风是咋回复的。又不好再问。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周春风一抬手腕子,才发现已经十一点了。他一下子清醒过来。这要是给小蔡惹来什么闲话,那多不好。于是,周春风告辞。

就像许多电影电视常表现的那样。在周春风临出门的那一霎,蔡名花从背后就情不自禁的抱住了他,并把头轻轻搭在他的后脖子上。蔡名花有一米六五,这个高度的这种能吹进领口的气息非常受用。

周春风没敢回头,轻轻说了句:“关上门吧,走廊里的风大。”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蔡名花一个人在屋子里发愣。

蔡名花忽然有了一种想唱歌的感觉,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蔡名花端起脸盆,唱着歌,蹦蹦跳跳的向水房走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