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孝清的头像

刘孝清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15
分享
《戏予风华》连载

第八章 闲引鸳鸯香径里

闲情逸致是惹人出轨的第一主因。

我们抛开个人的观念和修养不谈,去分析一下爱瞎撩闲的人物构成,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有闲情逸致和没有闲情逸致主要来源于内在的动力和压力,也包括所谓的责任感吧。

但也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有关系。

当拥有更多更好成为身份感的一种象征,当新鲜的快感也纳入到精神的范畴之内,当羞耻心离人们逐渐远去。

还有就是攀比。

那一年是进入到九零年代的第四个年头,众所周知的理想主义已经彻底丧失了存在的市场。

就连我这个分到制剂室的单身汉,也是从进入到九零年代开始,不再要求进步了。而是偏爱上了喝酒。

报效国家的雄心大志被找不到对象所折磨,内心里实际上也多少向往了远古时代的精英分子们的妻妻妾妾。

对于一个刚刚当上副部长很快就要转成正部长的周春风,我相信他内心的这种渴望会更强烈。

那一年,我听说了我们县城里的那个最大的农民企业家蒋总,只要一到日本准嫖。听说还养了一个日本情人。他那个因为收破烂找口水喝得以结缘的患难之妻还给别人做工作呢,说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达方式。她也是个名人,在我们雨泽县。她的贤惠,可能也是对周春风的一个刺激。

雨泽县里的人都知道,谁笑话他蒋总、或者他老婆来着?

当蒋总说他那么干不过就是想祸害一下小日子,也是替某个曾经的年代报点仇,谁又笑话他来着?

那一年有一个名词正在红火,那就是与时俱进。

满大街都在唱《十种人》,谁也不愿意成为抱着饭盒学雷锋的“主人翁”。

周春风是公仆,还是个精英类公仆。

穷山恶水也常常是青山秀水,所以对穷山恶水出风流人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刁民是因为总在被动的承担生活重压,心火过盛,但这类人往往生不出闲情逸致。

咱们还是闲话少叙吧。

周春风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闲情逸致的人。尽管内心向往传统文化里的精英生活,但毕竟受党教育多年。他同时又很有责任感。

有闲情逸致同时又多了份责任感,久了就会产生乏味的感觉。即使天天都在学习文件,但毕竟眼睛里总是在飘云彩。

他不是感觉李静雪有什么不好,李静雪的强势虽然会让他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快。

李静雪会转眼就把刚发的火忘得一干二净。

从恋爱时就这样、结了婚也是这样、结婚八年了还是这样。

周春风的不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在大学熬到第三年当上学生会主席,当上学生会主席之后才跟李静雪确定恋爱关系。这表明他接受李静雪这种性格跟他处在什么位置关系不大。但,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周春风在单位熬到副部长跟在学生时代的熬到正主席是两个概念,因为学校里只看、或者主要看表现。

还有,学校不是社会。

单位表现只是一方面,甚至是不怎么重要的一方面。社会存在的人物不单纯只是一种人,风情万种似乎都不是稀罕物。周春风如果不是有着极强的忍耐力,怕是早就风雨缠身。这种遏制自己的表现好,其实也很难。

尤其对于像他这样的才子。

至于说到表现,表现好的实在是太多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实的。

位置,就意味着生活的质量和品级,谁不想好好表现呢?只有看好了屁股才有活着幸福的希望,机关里的人谁不知道?因此,在周春风向着副部长迈进的路途中,他实在是体会了太多的辛酸和屈辱。

尽管,大多数的辛酸和屈辱都是鲜有人知的后台行为,周春风对于自己掌控的欲望还是在心里开始疯长了。

这种欲望的潜意识里,就存在了这样的一种空缺。能够填补这个空缺的人一定要满足他周春风这个精英的种种需求。这,李静雪一点也没能察觉。

李静雪又怎么可能察觉得到?她的习惯性思维怎么可能明察到因为位置造成的潜在的基本矛盾?比如说从前吆三喝四,现在吆三喝四,对她李静雪来说是一样的。她怎么可能意识到会引起周春风内心的反感?她老爹是个老革命,都没改了天天吃咸菜喝粥的习惯。李静雪如何对他周春风,这习惯都九年了。

抗个日本也不过是八年抗战。

李静雪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块土地曾经是满洲国的地盘,抗日的时间要多出来很多。

李静雪的没能和周春风共同与时俱进,伤害了可能的名正言顺的本来可以是持久到天荒地老的,分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因为同样也能解决和时间同步的生理问题也就显得非常关键。李静雪非常健康,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健康所建立起的自信使得她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问题会出在她这一方。

过了这个年,在李静雪看来,问题解决了。

查出周春风问题之后李静雪内心里是高兴,虽然她不想表现出来。

周春风本来就有些敏感,当上副部长之后更敏感,这当然也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李静雪把这一切都错识为是周春风的自卑。男人都逃不掉对这个事儿的自卑,听说古代男人把遭受宫刑是和杀头放在同一个位置上的。

周春风呢,心思都在该咋办上,也对李静雪一直视而不见。周春风不知道是该把蔡名花当成一个问题解决掉,还是当成一种天赐承担过来。

真愁死了。

古人有天予不取反受其殃的话,他周春风传统文化的底子一直深厚。就是毛笔字吧,那也是有红袖添香才挥洒得更有韵味不是。

可当成是天意呢,他又没那个把握。

毕竟,已经九年头上了的李静雪如果被当成一个问题,那会是更大的一个问题。

周春风的过于简单的恋爱生活使得他对于男女之间的相处艺术一直处于幼儿园阶段,这跟他所受的正统的乡村教育关系太大了。

如果他处在的是咱们现在这个年代,这还算是个事儿吗?但是他没有办法向着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在着飞翔的现在做一把穿越。

现在,恐怕连初中生也知道这点儿破事儿该咋处理了吧?

尽管传统文化深厚,但这只解决了一个男人没有负疚感。解决问题靠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

相比于周春风,蔡名花更傻。

蔡名花流下了一个胚胎,同时流下了应该自己拿定的主意。这样的主意她还从来没有让父母替她拿过。

人就是这样,出在代沟的年龄,那是说自己的父母。要是说别人就有可能造就成导师,代沟反而成了优势。

蔡名花从来没有觉得父母有什么高明之处,尤其是自己的老妈。哪有三十几岁就把自己搞成腰脱的蠢人?这简直就是蠢不可及。老爸呢,真的没有一点男人范儿。老妈腰脱他失业,一个地板店也撑不起,真是不可救药。可就是这样两个人还很是自得,总把自己当成是村子里的能人儿。

蔡名花想,就是这样的村子,咋还会出娘娘呢?就是给皇上解解渴罢了!

蔡名花这么一想,生出了悲凉。

过了初一有十五,初八离十五更近。

过了十五,这个年基本上就算是过去了,虽说还有个二月二。山顶上的残雪总要等到三月三之后才能慢慢化掉,山底下却在这正月十五就开始制造了泥泞。差别就这么大。

从长胜沟出来的周春风和从娘娘庙出来的蔡名花不是同一类人。

因为,长胜沟是老区中的堡垒村,娘娘庙是老区中的落后村。

那个时代的印记确实造成了这两个村村民不同的性格特点。

就算是同样上进,娘娘庙村的人习惯于求,长胜沟村的人习惯于拼。周春风文弱,骨头没变。蔡名花呢,年后和年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在灵魂深处回归了,回归到了娘娘庙村的村魂。

但蔡名花的求不是乞求,也不是哀求。蔡名花自己通过天天想念周春风才发现自己有非常好的语言天赋,每句话都能捅到周春风的肺管子,让周春风喘不出气来。尽管,是甜蜜得喘不出气来。

这段时间李静雪沉浸在欢乐之中,心里放下了包袱,就很有表达的愿望。好在她们这样的单位,同事几乎个个都是侃大山的好手。带着这样的心境,也就非常愿意跟同志们搀和,也就没工夫回家。每天回家都是在饭局后的小深夜。实际上,她对周春风已经完全处在失控状态,可她自己却认为一切到了这会儿才真的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爱情是个永久的话题,爱情本身却不值得有任何高颂。值得高歌大颂特颂的一变成爱情,就容易让人困顿。爱情,她应该深植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深厚的大地,这块大地养育了不仅仅我们人类,还养育了无数的其他物种。能产生爱情的不会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物种,尽管我们总是认为是的。从忠贞上说,我们比不上鸟类。从责任感上说,不管陆生还是海生,有很多的物种我们都赶不上。即使说到同类相食,人吃人的年代离我们现在也并不遥远。算了,还是重新让我们回到正月十五吧!

正月十五这天,是个晴天,尽管咱还没说到正月十五。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气温已经回暖。

其实,气温回暖,也还是比深秋更冷些。树上还不能见着发芽迹象,却能感觉枝条好像是柔软了。就算是深秋还挂着绿叶,但那种细残反而更让人感觉到凄楚。这早春并不能钻出片叶于枝头,但却增加了内心的愉悦。

十五应该带着李静雪回趟家,李静雪就赶在十五这天真有事儿,说是他们单位司机那个案子破了,定在十五这天开庆功宴。大头都亲自参加,她怎好不去?

十五这天,本来周春风回家根本不可能带蔡名花,往年,他都是自己。今年就真的有所不同。

县医院政委很感激周春风去年对医院的帮助,年底公布窗口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群众评议,县医院从往年倒数第二蹿升至倒数第五,跃进了三个名次。院长也有面子,毕竟这是他接任院长的第一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政绩。

院委会上,大家就想起了周母住院,“小周部长不赖!”大家都异口同声。于是决定,让赵主任代表医院,在十五这天带点儿东西去乡下看望一下周母,让内科主任随行再复查一下。

赵主任就问院长还带谁,院长看看财务科王科长,说你们科也出个人吧,让蔡名花去。听说这个小周是蔡名花的介绍人,要不的大家跟周部长都不熟,容易尴尬。去个小丫头也活跃活跃气氛。

用小丫头活跃气氛,骨子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院长是个京剧迷,自然对传统文化也很熟稔。

这个蔡名花就自己也没有想到会陪着周春风回趟家。

赵主任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长胜沟是雨泽县仅存不多还可以打打山兔子野鸡之类的地方。于是请示院长,院长同意了。

院长说关键人物必须先回来,就让内科主任和司机先回来。周部长也带着宣传部的车。周部长跟部长打了声招呼,就是走个过场。部长已经内定换届就高就了,这之前每一天都是关键时期,人高兴最重要。

赵主任说,蔡名花跟我一起回来吧。赵主任的意思,怕背后有人说他跟周部长走得太近,因为周部长很有可能换届之后进常委。常委说话就太管用了,赵主任心里还真的想跟周春风套近乎。

十五这天,大家早早做好了安排。李静雪因为单位事儿多,也没送,就不知道医院到底都谁跟着去了。李静雪要是送了看见蔡名花,兴许能对上号,也就可能警觉一下。或者能就此调动起女人的直觉也未可知,历史没有假设。

蔡名花的兴奋写在脸上,大家都认为这孩子让财务科这帮子人给憋屈疯了。因为蔡名花有目共睹的总替别人班,大家也就跟她开着玩笑,嘱咐她好好放松这几天。

至少门诊的全体同仁都为她蔡名花开心。

车开始颠簸的时候蔡名花就有点儿吃不住劲儿,她多少有点晕车。赵主任就让车停下,让司机把前边带路的周春风的车按喇叭喊住。

赵主任说:“蔡名花,你去坐周部长的车吧,咱们县医院的车忒破,底盘轻。周部长的车好。”

蔡名花有点儿不好意思。

内科主任就说:“你这孩子,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周部长跟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

蔡名花就是这样,她还不能大大方方的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只是医院的这些人都各想自己的事儿,就都笑话她这个平时有说有笑的孩子咋还这么腼腆。周部长下了车,过来问了问情况。

周春风说:“名花,上我的车吧!”

蔡名花的脸就红了。

蔡名花没想到周春风会直接叫她名花,这可是一种昵称,同志之间应该叫大号。蔡名花低着头,扭扭哒哒的上了周春风的车。

赵主任笑了,内科主任也笑了。甚至,开车的司机都笑了。

司机说:“赵主任,你看蔡名花这丫头,在收费处跟谁都敢开玩笑。今儿个也不好意思起来!”

赵主任就说:“毕竟这孩子没见过啥大世面。农村出来的,都这样。”

闲情逸致是惹人出轨的第一主因。

我们抛开个人的观念和修养不谈,去分析一下爱瞎撩闲的人物构成,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有闲情逸致和没有闲情逸致主要来源于内在的动力和压力,也包括所谓的责任感吧。

但也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有关系。

当拥有更多更好成为身份感的一种象征,当新鲜的快感也纳入到精神的范畴之内,当羞耻心离人们逐渐远去。

还有就是攀比。

那一年是进入到九零年代的第四个年头,众所周知的理想主义已经彻底丧失了存在的市场。

就连我这个分到制剂室的单身汉,也是从进入到九零年代开始,不再要求进步了。而是偏爱上了喝酒。

报效国家的雄心大志被找不到对象所折磨,内心里实际上也多少向往了远古时代的精英分子们的妻妻妾妾。

对于一个刚刚当上副部长很快就要转成正部长的周春风,我相信他内心的这种渴望会更强烈。

那一年,我听说了我们县城里的那个最大的农民企业家蒋总,只要一到日本准嫖。听说还养了一个日本情人。他那个因为收破烂找口水喝得以结缘的患难之妻还给别人做工作呢,说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达方式。她也是个名人,在我们雨泽县。她的贤惠,可能也是对周春风的一个刺激。

雨泽县里的人都知道,谁笑话他蒋总、或者他老婆来着?

当蒋总说他那么干不过就是想祸害一下小日子,也是替某个曾经的年代报点仇,谁又笑话他来着?

那一年有一个名词正在红火,那就是与时俱进。

满大街都在唱《十种人》,谁也不愿意成为抱着饭盒学雷锋的“主人翁”。

周春风是公仆,还是个精英类公仆。

穷山恶水也常常是青山秀水,所以对穷山恶水出风流人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刁民是因为总在被动的承担生活重压,心火过盛,但这类人往往生不出闲情逸致。

咱们还是闲话少叙吧。

周春风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闲情逸致的人。尽管内心向往传统文化里的精英生活,但毕竟受党教育多年。他同时又很有责任感。

有闲情逸致同时又多了份责任感,久了就会产生乏味的感觉。即使天天都在学习文件,但毕竟眼睛里总是在飘云彩。

他不是感觉李静雪有什么不好,李静雪的强势虽然会让他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快。

李静雪会转眼就把刚发的火忘得一干二净。

从恋爱时就这样、结了婚也是这样、结婚八年了还是这样。

周春风的不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在大学熬到第三年当上学生会主席,当上学生会主席之后才跟李静雪确定恋爱关系。这表明他接受李静雪这种性格跟他处在什么位置关系不大。但,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周春风在单位熬到副部长跟在学生时代的熬到正主席是两个概念,因为学校里只看、或者主要看表现。

还有,学校不是社会。

单位表现只是一方面,甚至是不怎么重要的一方面。社会存在的人物不单纯只是一种人,风情万种似乎都不是稀罕物。周春风如果不是有着极强的忍耐力,怕是早就风雨缠身。这种遏制自己的表现好,其实也很难。

尤其对于像他这样的才子。

至于说到表现,表现好的实在是太多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实的。

位置,就意味着生活的质量和品级,谁不想好好表现呢?只有看好了屁股才有活着幸福的希望,机关里的人谁不知道?因此,在周春风向着副部长迈进的路途中,他实在是体会了太多的辛酸和屈辱。

尽管,大多数的辛酸和屈辱都是鲜有人知的后台行为,周春风对于自己掌控的欲望还是在心里开始疯长了。

这种欲望的潜意识里,就存在了这样的一种空缺。能够填补这个空缺的人一定要满足他周春风这个精英的种种需求。这,李静雪一点也没能察觉。

李静雪又怎么可能察觉得到?她的习惯性思维怎么可能明察到因为位置造成的潜在的基本矛盾?比如说从前吆三喝四,现在吆三喝四,对她李静雪来说是一样的。她怎么可能意识到会引起周春风内心的反感?她老爹是个老革命,都没改了天天吃咸菜喝粥的习惯。李静雪如何对他周春风,这习惯都九年了。

抗个日本也不过是八年抗战。

李静雪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块土地曾经是满洲国的地盘,抗日的时间要多出来很多。

李静雪的没能和周春风共同与时俱进,伤害了可能的名正言顺的本来可以是持久到天荒地老的,分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因为同样也能解决和时间同步的生理问题也就显得非常关键。李静雪非常健康,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健康所建立起的自信使得她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问题会出在她这一方。

过了这个年,在李静雪看来,问题解决了。

查出周春风问题之后李静雪内心里是高兴,虽然她不想表现出来。

周春风本来就有些敏感,当上副部长之后更敏感,这当然也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李静雪把这一切都错识为是周春风的自卑。男人都逃不掉对这个事儿的自卑,听说古代男人把遭受宫刑是和杀头放在同一个位置上的。

周春风呢,心思都在该咋办上,也对李静雪一直视而不见。周春风不知道是该把蔡名花当成一个问题解决掉,还是当成一种天赐承担过来。

真愁死了。

古人有天予不取反受其殃的话,他周春风传统文化的底子一直深厚。就是毛笔字吧,那也是有红袖添香才挥洒得更有韵味不是。

可当成是天意呢,他又没那个把握。

毕竟,已经九年头上了的李静雪如果被当成一个问题,那会是更大的一个问题。

周春风的过于简单的恋爱生活使得他对于男女之间的相处艺术一直处于幼儿园阶段,这跟他所受的正统的乡村教育关系太大了。

如果他处在的是咱们现在这个年代,这还算是个事儿吗?但是他没有办法向着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在着飞翔的现在做一把穿越。

现在,恐怕连初中生也知道这点儿破事儿该咋处理了吧?

尽管传统文化深厚,但这只解决了一个男人没有负疚感。解决问题靠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

相比于周春风,蔡名花更傻。

蔡名花流下了一个胚胎,同时流下了应该自己拿定的主意。这样的主意她还从来没有让父母替她拿过。

人就是这样,出在代沟的年龄,那是说自己的父母。要是说别人就有可能造就成导师,代沟反而成了优势。

蔡名花从来没有觉得父母有什么高明之处,尤其是自己的老妈。哪有三十几岁就把自己搞成腰脱的蠢人?这简直就是蠢不可及。老爸呢,真的没有一点男人范儿。老妈腰脱他失业,一个地板店也撑不起,真是不可救药。可就是这样两个人还很是自得,总把自己当成是村子里的能人儿。

蔡名花想,就是这样的村子,咋还会出娘娘呢?就是给皇上解解渴罢了!

蔡名花这么一想,生出了悲凉。

过了初一有十五,初八离十五更近。

过了十五,这个年基本上就算是过去了,虽说还有个二月二。山顶上的残雪总要等到三月三之后才能慢慢化掉,山底下却在这正月十五就开始制造了泥泞。差别就这么大。

从长胜沟出来的周春风和从娘娘庙出来的蔡名花不是同一类人。

因为,长胜沟是老区中的堡垒村,娘娘庙是老区中的落后村。

那个时代的印记确实造成了这两个村村民不同的性格特点。

就算是同样上进,娘娘庙村的人习惯于求,长胜沟村的人习惯于拼。周春风文弱,骨头没变。蔡名花呢,年后和年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在灵魂深处回归了,回归到了娘娘庙村的村魂。

但蔡名花的求不是乞求,也不是哀求。蔡名花自己通过天天想念周春风才发现自己有非常好的语言天赋,每句话都能捅到周春风的肺管子,让周春风喘不出气来。尽管,是甜蜜得喘不出气来。

这段时间李静雪沉浸在欢乐之中,心里放下了包袱,就很有表达的愿望。好在她们这样的单位,同事几乎个个都是侃大山的好手。带着这样的心境,也就非常愿意跟同志们搀和,也就没工夫回家。每天回家都是在饭局后的小深夜。实际上,她对周春风已经完全处在失控状态,可她自己却认为一切到了这会儿才真的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爱情是个永久的话题,爱情本身却不值得有任何高颂。值得高歌大颂特颂的一变成爱情,就容易让人困顿。爱情,她应该深植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深厚的大地,这块大地养育了不仅仅我们人类,还养育了无数的其他物种。能产生爱情的不会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物种,尽管我们总是认为是的。从忠贞上说,我们比不上鸟类。从责任感上说,不管陆生还是海生,有很多的物种我们都赶不上。即使说到同类相食,人吃人的年代离我们现在也并不遥远。算了,还是重新让我们回到正月十五吧!

正月十五这天,是个晴天,尽管咱还没说到正月十五。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气温已经回暖。

其实,气温回暖,也还是比深秋更冷些。树上还不能见着发芽迹象,却能感觉枝条好像是柔软了。就算是深秋还挂着绿叶,但那种细残反而更让人感觉到凄楚。这早春并不能钻出片叶于枝头,但却增加了内心的愉悦。

十五应该带着李静雪回趟家,李静雪就赶在十五这天真有事儿,说是他们单位司机那个案子破了,定在十五这天开庆功宴。大头都亲自参加,她怎好不去?

十五这天,本来周春风回家根本不可能带蔡名花,往年,他都是自己。今年就真的有所不同。

县医院政委很感激周春风去年对医院的帮助,年底公布窗口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群众评议,县医院从往年倒数第二蹿升至倒数第五,跃进了三个名次。院长也有面子,毕竟这是他接任院长的第一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政绩。

院委会上,大家就想起了周母住院,“小周部长不赖!”大家都异口同声。于是决定,让赵主任代表医院,在十五这天带点儿东西去乡下看望一下周母,让内科主任随行再复查一下。

赵主任就问院长还带谁,院长看看财务科王科长,说你们科也出个人吧,让蔡名花去。听说这个小周是蔡名花的介绍人,要不的大家跟周部长都不熟,容易尴尬。去个小丫头也活跃活跃气氛。

用小丫头活跃气氛,骨子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院长是个京剧迷,自然对传统文化也很熟稔。

这个蔡名花就自己也没有想到会陪着周春风回趟家。

赵主任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长胜沟是雨泽县仅存不多还可以打打山兔子野鸡之类的地方。于是请示院长,院长同意了。

院长说关键人物必须先回来,就让内科主任和司机先回来。周部长也带着宣传部的车。周部长跟部长打了声招呼,就是走个过场。部长已经内定换届就高就了,这之前每一天都是关键时期,人高兴最重要。

赵主任说,蔡名花跟我一起回来吧。赵主任的意思,怕背后有人说他跟周部长走得太近,因为周部长很有可能换届之后进常委。常委说话就太管用了,赵主任心里还真的想跟周春风套近乎。

十五这天,大家早早做好了安排。李静雪因为单位事儿多,也没送,就不知道医院到底都谁跟着去了。李静雪要是送了看见蔡名花,兴许能对上号,也就可能警觉一下。或者能就此调动起女人的直觉也未可知,历史没有假设。

蔡名花的兴奋写在脸上,大家都认为这孩子让财务科这帮子人给憋屈疯了。因为蔡名花有目共睹的总替别人班,大家也就跟她开着玩笑,嘱咐她好好放松这几天。

至少门诊的全体同仁都为她蔡名花开心。

车开始颠簸的时候蔡名花就有点儿吃不住劲儿,她多少有点晕车。赵主任就让车停下,让司机把前边带路的周春风的车按喇叭喊住。

赵主任说:“蔡名花,你去坐周部长的车吧,咱们县医院的车忒破,底盘轻。周部长的车好。”

蔡名花有点儿不好意思。

内科主任就说:“你这孩子,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周部长跟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

蔡名花就是这样,她还不能大大方方的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只是医院的这些人都各想自己的事儿,就都笑话她这个平时有说有笑的孩子咋还这么腼腆。周部长下了车,过来问了问情况。

周春风说:“名花,上我的车吧!”

蔡名花的脸就红了。

蔡名花没想到周春风会直接叫她名花,这可是一种昵称,同志之间应该叫大号。蔡名花低着头,扭扭哒哒的上了周春风的车。

赵主任笑了,内科主任也笑了。甚至,开车的司机都笑了。

司机说:“赵主任,你看蔡名花这丫头,在收费处跟谁都敢开玩笑。今儿个也不好意思起来!”

赵主任就说:“毕竟这孩子没见过啥大世面。农村出来的,都这样。”闲情逸致是惹人出轨的第一主因。

我们抛开个人的观念和修养不谈,去分析一下爱瞎撩闲的人物构成,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有闲情逸致和没有闲情逸致主要来源于内在的动力和压力,也包括所谓的责任感吧。

但也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有关系。

当拥有更多更好成为身份感的一种象征,当新鲜的快感也纳入到精神的范畴之内,当羞耻心离人们逐渐远去。

还有就是攀比。

那一年是进入到九零年代的第四个年头,众所周知的理想主义已经彻底丧失了存在的市场。

就连我这个分到制剂室的单身汉,也是从进入到九零年代开始,不再要求进步了。而是偏爱上了喝酒。

报效国家的雄心大志被找不到对象所折磨,内心里实际上也多少向往了远古时代的精英分子们的妻妻妾妾。

对于一个刚刚当上副部长很快就要转成正部长的周春风,我相信他内心的这种渴望会更强烈。

那一年,我听说了我们县城里的那个最大的农民企业家蒋总,只要一到日本准嫖。听说还养了一个日本情人。他那个因为收破烂找口水喝得以结缘的患难之妻还给别人做工作呢,说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达方式。她也是个名人,在我们雨泽县。她的贤惠,可能也是对周春风的一个刺激。

雨泽县里的人都知道,谁笑话他蒋总、或者他老婆来着?

当蒋总说他那么干不过就是想祸害一下小日子,也是替某个曾经的年代报点仇,谁又笑话他来着?

那一年有一个名词正在红火,那就是与时俱进。

满大街都在唱《十种人》,谁也不愿意成为抱着饭盒学雷锋的“主人翁”。

周春风是公仆,还是个精英类公仆。

穷山恶水也常常是青山秀水,所以对穷山恶水出风流人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刁民是因为总在被动的承担生活重压,心火过盛,但这类人往往生不出闲情逸致。

咱们还是闲话少叙吧。

周春风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闲情逸致的人。尽管内心向往传统文化里的精英生活,但毕竟受党教育多年。他同时又很有责任感。

有闲情逸致同时又多了份责任感,久了就会产生乏味的感觉。即使天天都在学习文件,但毕竟眼睛里总是在飘云彩。

他不是感觉李静雪有什么不好,李静雪的强势虽然会让他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快。

李静雪会转眼就把刚发的火忘得一干二净。

从恋爱时就这样、结了婚也是这样、结婚八年了还是这样。

周春风的不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在大学熬到第三年当上学生会主席,当上学生会主席之后才跟李静雪确定恋爱关系。这表明他接受李静雪这种性格跟他处在什么位置关系不大。但,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周春风在单位熬到副部长跟在学生时代的熬到正主席是两个概念,因为学校里只看、或者主要看表现。

还有,学校不是社会。

单位表现只是一方面,甚至是不怎么重要的一方面。社会存在的人物不单纯只是一种人,风情万种似乎都不是稀罕物。周春风如果不是有着极强的忍耐力,怕是早就风雨缠身。这种遏制自己的表现好,其实也很难。

尤其对于像他这样的才子。

至于说到表现,表现好的实在是太多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实的。

位置,就意味着生活的质量和品级,谁不想好好表现呢?只有看好了屁股才有活着幸福的希望,机关里的人谁不知道?因此,在周春风向着副部长迈进的路途中,他实在是体会了太多的辛酸和屈辱。

尽管,大多数的辛酸和屈辱都是鲜有人知的后台行为,周春风对于自己掌控的欲望还是在心里开始疯长了。

这种欲望的潜意识里,就存在了这样的一种空缺。能够填补这个空缺的人一定要满足他周春风这个精英的种种需求。这,李静雪一点也没能察觉。

李静雪又怎么可能察觉得到?她的习惯性思维怎么可能明察到因为位置造成的潜在的基本矛盾?比如说从前吆三喝四,现在吆三喝四,对她李静雪来说是一样的。她怎么可能意识到会引起周春风内心的反感?她老爹是个老革命,都没改了天天吃咸菜喝粥的习惯。李静雪如何对他周春风,这习惯都九年了。

抗个日本也不过是八年抗战。

李静雪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块土地曾经是满洲国的地盘,抗日的时间要多出来很多。

李静雪的没能和周春风共同与时俱进,伤害了可能的名正言顺的本来可以是持久到天荒地老的,分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因为同样也能解决和时间同步的生理问题也就显得非常关键。李静雪非常健康,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健康所建立起的自信使得她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问题会出在她这一方。

过了这个年,在李静雪看来,问题解决了。

查出周春风问题之后李静雪内心里是高兴,虽然她不想表现出来。

周春风本来就有些敏感,当上副部长之后更敏感,这当然也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李静雪把这一切都错识为是周春风的自卑。男人都逃不掉对这个事儿的自卑,听说古代男人把遭受宫刑是和杀头放在同一个位置上的。

周春风呢,心思都在该咋办上,也对李静雪一直视而不见。周春风不知道是该把蔡名花当成一个问题解决掉,还是当成一种天赐承担过来。

真愁死了。

古人有天予不取反受其殃的话,他周春风传统文化的底子一直深厚。就是毛笔字吧,那也是有红袖添香才挥洒得更有韵味不是。

可当成是天意呢,他又没那个把握。

毕竟,已经九年头上了的李静雪如果被当成一个问题,那会是更大的一个问题。

周春风的过于简单的恋爱生活使得他对于男女之间的相处艺术一直处于幼儿园阶段,这跟他所受的正统的乡村教育关系太大了。

如果他处在的是咱们现在这个年代,这还算是个事儿吗?但是他没有办法向着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在着飞翔的现在做一把穿越。

现在,恐怕连初中生也知道这点儿破事儿该咋处理了吧?

尽管传统文化深厚,但这只解决了一个男人没有负疚感。解决问题靠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

相比于周春风,蔡名花更傻。

蔡名花流下了一个胚胎,同时流下了应该自己拿定的主意。这样的主意她还从来没有让父母替她拿过。

人就是这样,出在代沟的年龄,那是说自己的父母。要是说别人就有可能造就成导师,代沟反而成了优势。

蔡名花从来没有觉得父母有什么高明之处,尤其是自己的老妈。哪有三十几岁就把自己搞成腰脱的蠢人?这简直就是蠢不可及。老爸呢,真的没有一点男人范儿。老妈腰脱他失业,一个地板店也撑不起,真是不可救药。可就是这样两个人还很是自得,总把自己当成是村子里的能人儿。

蔡名花想,就是这样的村子,咋还会出娘娘呢?就是给皇上解解渴罢了!

蔡名花这么一想,生出了悲凉。

过了初一有十五,初八离十五更近。

过了十五,这个年基本上就算是过去了,虽说还有个二月二。山顶上的残雪总要等到三月三之后才能慢慢化掉,山底下却在这正月十五就开始制造了泥泞。差别就这么大。

从长胜沟出来的周春风和从娘娘庙出来的蔡名花不是同一类人。

因为,长胜沟是老区中的堡垒村,娘娘庙是老区中的落后村。

那个时代的印记确实造成了这两个村村民不同的性格特点。

就算是同样上进,娘娘庙村的人习惯于求,长胜沟村的人习惯于拼。周春风文弱,骨头没变。蔡名花呢,年后和年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她在灵魂深处回归了,回归到了娘娘庙村的村魂。

但蔡名花的求不是乞求,也不是哀求。蔡名花自己通过天天想念周春风才发现自己有非常好的语言天赋,每句话都能捅到周春风的肺管子,让周春风喘不出气来。尽管,是甜蜜得喘不出气来。

这段时间李静雪沉浸在欢乐之中,心里放下了包袱,就很有表达的愿望。好在她们这样的单位,同事几乎个个都是侃大山的好手。带着这样的心境,也就非常愿意跟同志们搀和,也就没工夫回家。每天回家都是在饭局后的小深夜。实际上,她对周春风已经完全处在失控状态,可她自己却认为一切到了这会儿才真的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爱情是个永久的话题,爱情本身却不值得有任何高颂。值得高歌大颂特颂的一变成爱情,就容易让人困顿。爱情,她应该深植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深厚的大地,这块大地养育了不仅仅我们人类,还养育了无数的其他物种。能产生爱情的不会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物种,尽管我们总是认为是的。从忠贞上说,我们比不上鸟类。从责任感上说,不管陆生还是海生,有很多的物种我们都赶不上。即使说到同类相食,人吃人的年代离我们现在也并不遥远。算了,还是重新让我们回到正月十五吧!

正月十五这天,是个晴天,尽管咱还没说到正月十五。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气温已经回暖。

其实,气温回暖,也还是比深秋更冷些。树上还不能见着发芽迹象,却能感觉枝条好像是柔软了。就算是深秋还挂着绿叶,但那种细残反而更让人感觉到凄楚。这早春并不能钻出片叶于枝头,但却增加了内心的愉悦。

十五应该带着李静雪回趟家,李静雪就赶在十五这天真有事儿,说是他们单位司机那个案子破了,定在十五这天开庆功宴。大头都亲自参加,她怎好不去?

十五这天,本来周春风回家根本不可能带蔡名花,往年,他都是自己。今年就真的有所不同。

县医院政委很感激周春风去年对医院的帮助,年底公布窗口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群众评议,县医院从往年倒数第二蹿升至倒数第五,跃进了三个名次。院长也有面子,毕竟这是他接任院长的第一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政绩。

院委会上,大家就想起了周母住院,“小周部长不赖!”大家都异口同声。于是决定,让赵主任代表医院,在十五这天带点儿东西去乡下看望一下周母,让内科主任随行再复查一下。

赵主任就问院长还带谁,院长看看财务科王科长,说你们科也出个人吧,让蔡名花去。听说这个小周是蔡名花的介绍人,要不的大家跟周部长都不熟,容易尴尬。去个小丫头也活跃活跃气氛。

用小丫头活跃气氛,骨子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院长是个京剧迷,自然对传统文化也很熟稔。

这个蔡名花就自己也没有想到会陪着周春风回趟家。

赵主任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长胜沟是雨泽县仅存不多还可以打打山兔子野鸡之类的地方。于是请示院长,院长同意了。

院长说关键人物必须先回来,就让内科主任和司机先回来。周部长也带着宣传部的车。周部长跟部长打了声招呼,就是走个过场。部长已经内定换届就高就了,这之前每一天都是关键时期,人高兴最重要。

赵主任说,蔡名花跟我一起回来吧。赵主任的意思,怕背后有人说他跟周部长走得太近,因为周部长很有可能换届之后进常委。常委说话就太管用了,赵主任心里还真的想跟周春风套近乎。

十五这天,大家早早做好了安排。李静雪因为单位事儿多,也没送,就不知道医院到底都谁跟着去了。李静雪要是送了看见蔡名花,兴许能对上号,也就可能警觉一下。或者能就此调动起女人的直觉也未可知,历史没有假设。

蔡名花的兴奋写在脸上,大家都认为这孩子让财务科这帮子人给憋屈疯了。因为蔡名花有目共睹的总替别人班,大家也就跟她开着玩笑,嘱咐她好好放松这几天。

至少门诊的全体同仁都为她蔡名花开心。

车开始颠簸的时候蔡名花就有点儿吃不住劲儿,她多少有点晕车。赵主任就让车停下,让司机把前边带路的周春风的车按喇叭喊住。

赵主任说:“蔡名花,你去坐周部长的车吧,咱们县医院的车忒破,底盘轻。周部长的车好。”

蔡名花有点儿不好意思。

内科主任就说:“你这孩子,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周部长跟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

蔡名花就是这样,她还不能大大方方的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只是医院的这些人都各想自己的事儿,就都笑话她这个平时有说有笑的孩子咋还这么腼腆。周部长下了车,过来问了问情况。

周春风说:“名花,上我的车吧!”

蔡名花的脸就红了。

蔡名花没想到周春风会直接叫她名花,这可是一种昵称,同志之间应该叫大号。蔡名花低着头,扭扭哒哒的上了周春风的车。

赵主任笑了,内科主任也笑了。甚至,开车的司机都笑了。

司机说:“赵主任,你看蔡名花这丫头,在收费处跟谁都敢开玩笑。今儿个也不好意思起来!”

赵主任就说:“毕竟这孩子没见过啥大世面。农村出来的,都这样。”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