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顶散人的头像

红顶散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 01/29
分享
《成窑小罐》 连载

第五十章 风云变幻

陆员外夺回孙子后,回头一看中院的火势已经开始蔓延到前院,于是让人们都向院门外跑,留下年轻力壮的家丁和下人,赶紧在前院抢一些值钱的东西出来,连同中院抢出的东西,都抬到了院门外的空地上。并让人将自己儿子的尸体和受伤的唐飞鸿以及被权田手里剑所伤的丫鬟,都抬出院子,到大门外安全地方。

此时救火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火势太大,救火反而会危及生命。所有人都已经到了庄园前面的空地里。也有不少人从镇里跑过来,有些人手里还拿着水桶之类的救火工具,不过到跟前一看,都知道没救了,所以也都只是远远地站着看热闹。

陆员外看见唐飞鸿伤得不轻,赶紧吩咐几名家丁将他和丫鬟一起送往医馆,请医生看视。

然后让下人查看有无其他人员伤亡,还好都跑得及时,并没有更多人伤亡,除了那个该死的权田。

湖田那边的情况,陆员外不用看也知道,不会比这里好到哪里去。只要人能平安就谢天谢地了。

烧成这样,做瓷器暂时是不用想了。自己几代人的家业,就这样付之一炬,还损失了一个儿子,想到这里,陆员外禁不住老泪纵横。

“老爷,请节哀。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很多事情等着你做决定呢。”丁管家在旁边提醒陆员外。

陆员外知道管家说得没错,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陆员外已经听说督陶官张良被抓了。看来自己也可能很危险。私自买卖御用器、行贿督陶官都是重罪。现在景德镇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不如先出去躲躲吧。而且要快走,否则说不定明天就会有人来抓自己。陆员外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想马上逃离景德镇。

但离开之前,有些事必须交代清楚。

他和丁学智商量,让他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宜,要他把所有雇工和家丁都遣散,下人除了留几个贴身佣人,其他的也都遣散。今天抢出来的财产可以拿出一部分作为遣散费用,不够的话可以在今后处置一部分家产后补发。自己还有临江会馆,还有几处店铺,货场,浮梁也有一处宅子,都让管家酌情处置。湖田的作坊估计都烧没了,但几座窑应该还在,还能卖不少钱。还有作坊用地,也值不少钱。

自家庄园只抢出了少量财产,剩下的虽然都烧了,有些未必会烧坏,所以废墟清理也是很重要的,可能会有不少值钱的东西清理出来。

儿子的葬礼也只能拜托管家处理了。

遣散人员的事必须要在废墟清理完之后再进行。

陆员外事无巨细地交代管家,丁管家一一记在心里。他跟着陆员外几十年,陆员外是信得过他的。

陆员外交代完这些事,最后想到自己,该往哪里躲?陆员外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地方。浮梁肯定不能呆,老家都昌已经几十年没回去了,而且去了那里也并不安全,官府很容易查到。躲亲戚家去也都不安全,还可能连累亲戚。最后陆员外想到了眼前的人,红姑和唐飞鸿他们。对啊,去那里肯定安全。

但不能一大家子人都过去,也没必要,这是逃难,不是去享福,千里迢迢,还不知道前途有无保障。几房小妾就没必要跟去受罪了,官府也不会对她们怎么样。老妻年纪大了,估计也受不了旅途劳顿,只能留下。孙子是必须要带走的,那是陆家的希望,不能出任何差错。那么儿媳也要跟着去。再挑选两个得力的佣人。其他人都留下,可以住在临江会馆或者铺子里都行。等风头过去了,自己还是要回来的。

想好以后,陆员外跟红姑商量,自己几个家人能不能跟他们一起去四川避避风头。红姑当然没什么意见,这是位财神爷,虽然落难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自己肯定不会吃亏。

“红姑,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今晚就要走。你看小唐现在的状况能不能上路?如果不行,就让他在景德镇养好伤再回四川也不迟。”陆员外考虑到唐飞鸿的伤势,怕路上带来麻烦。

“让他先留下也好,他跟官府并没有什么过节,估计官府不会为难他。”红姑也担心他路上出什么问题,到时反而难办。

“丁管家,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小唐,让他尽快康复。”陆员外吩咐丁管家。

“放心吧,老爷。这儿一切有我呢,再说夫人们也都在,你就放心去吧,这边有什么消息我都会及时派人去通知你。老爷你自己可一定要多保重身体。”丁管家说着眼睛都红了,毕竟是几十年的主仆,从来没有分开过。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陆员外领着几个家人,带着抢出来的部分财物,连夜雇船出发,跟着红姑到四川避祸去了。

还有一个暂时出去避祸的人,是潘二爷。下午就知道张公公被抓的消息,知道他出售御用器次品的事被捅出来了,自己也是参与者,如果被查实那就是重罪。所以当天下午就收拾好行装,带着儿子潘升,还有保镖何宾以及潘俊,匆匆离开景德镇,先回祁门老家避避风头再说。景德镇的生意全部交给管家潘兴打理。

崔松旺、崔时茂昨天晚上看见妹妹崔小凤在陆瑾那里吃饭,脸喝得红红的回来,看她心情很好,还说明天要和陆瑾一起去浮梁玩,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自家那可怜的小凤很久以前就喜欢上了陆瑾,后来突然冒出个李小姐,对小凤打击很大,但她一直在等陆瑾。也许时间已经消减了陆瑾对李小姐的思念。

父子俩趁小凤进去睡觉,在客厅里聊了半天。

“这是个好兆头,看来陆瑾可能会回心转意。”大茂对父亲说。“是啊,小凤等了陆瑾这么多年,总算快熬出头了。”崔松旺也是一脸欣慰。

“他们俩要是成了,咱们得好好给小凤准备嫁妆,帮他们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大茂对自己的妹妹一直十分疼爱。“对。这样也对得起我那已故的老友陆新平。他们俩要是成了,他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了。”崔松旺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友,眼圈有点发红。

第二天一早,眼看着小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门,崔松旺和大茂别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晚上还没见妹妹回来,大茂虽然有点担心,不过心想大概是在陆瑾家吃晚饭了,心里还想他们也许真的能重归于好了吧?那可真是谢天谢地了。

后来连老父崔松旺都当心起来,对崔时茂说:“大茂,你还是去陆瑾家看看吧,这么晚了,也该回家了,没结婚呆在别人家里太晚不合适。”“我这就去叫她回来。”大茂也觉得太晚了,该回家了。

崔时茂到了陆瑾家,却发现家里并没有人。大茂犯了嘀咕,难道这么晚还在浮梁县城?难道在县城过夜了?应该不会,陆瑾不是那样不明事理的人。会不会到他姨妈家去吃晚饭?大茂转头往姨妈家走。

姨妈正准备睡觉呢,看见大茂,十分疑惑,忙问他:“大茂你怎么来了?”“陆瑾和小凤没在你家里吗?”大茂着急地问。

“没有啊!晚上我去给陆瑾做的晚饭,他回来得有点晚,我还以为小凤会跟他一起来吃饭,还特意多炒了两个菜,谁知道只有陆瑾一人回来。我问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他说没事。我心想大概他跟你家小凤闹别扭了,也就没多问他,回来做晚饭了。小凤还没回来吗?”姨妈说完后,心里也开始紧张起来。

“小凤一直没回家,我还以为她在陆瑾家吃晚饭,刚才去陆瑾家,结果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大茂心里有些发毛了。

“怎么会这样,我看着陆瑾吃饭,才回来的。咱们一起分头去找找吧。”姨妈提议。“对,赶紧去找。我去里市渡那边看看,你们先去市埠渡那边找找吧。”大茂也觉得要赶紧去找,他先回了趟家,跟父亲和妻子说了情况,大家一起出去找人,有些热心的邻居也帮着去找人。

可是就在此时,老鸭滩、湖田那边传来了火灾的消息,有很多人开始往那边跑,有人去救火,有人去看热闹,找人的事一时没人关心,因为是俩成年人,都不认为会有什么大事。

大茂和陆瑾姨妈两家人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陆瑾和小凤,又在陆瑾家碰头,这时邻居很多都去了湖田,大茂和姨妈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两家人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难熬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大茂先到陆瑾家,依旧没人。再到姨妈家,也没有。大茂告诉陆瑾姨妈自己马上去浮梁县城找小凤。姨妈他们继续在景德镇找。

在去县城的路上,大茂就听说昨天红塔上掉下来一个女的,当时就不行了。大茂猜想很可能是小凤,因为听她说过要去红塔玩。

大茂心急如焚地赶到红塔,果然有一具尸体,好心人给盖了床被子,有地方里长在看着,还有很多人围观。

大茂失魂落魄地掀开被子一看,不是小凤还能有谁?大茂顿时瘫倒在地……

湖田村的火灾是件大事,连夜上报给了坐镇浮梁的右副都御使李裕。李大人第二天一早匆匆赶到景德镇,眼看着湖田村已成一片废墟,李大人感到痛心疾首。赶紧安排清点人员和财产伤亡情况,安抚受灾百姓。

李大人派人暗中了解大内和陆员外等人的情况,因为都是涉案人员。锦衣卫回报,大内等人昨晚就离开了宁波会馆,不知去向。而陆员外家也被烧了,陆员外本人和孙子不知去向,其妻妾等人都还在景德镇,陆家庄园里还找到一具尸体,初步了解应是日本人。

李裕马上让人把张良带过来,张良一看,说:“李大人,这是日本勘合贸易副使大内文弘的部下,叫权田慎一郎。”

李裕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此人怎么死在景德镇了,这事麻烦大了。

李大人屏退旁人,一个人对张良说:“张公公,你的事已经暴露了,神仙也救不了你。但这个案子可大可小,大的话可以大到无边无际,你的上司承受不了,甚至连皇上都会十分为难。当然也可以大事化小,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你是想大了还是想小了?”

“李大人,咱家都明白。当然是大事化小的好。”张良当然不想牵扯到干爹,那不仅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害了干爹。因为这事已经没有任何人能摆得平了,除非掩盖下来,大事化小,一切责任都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至于自己,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临死保一下干爹,他起码会对自己家人好一点。退一万步讲,自己反正要死了,就跟他们死磕,找几个垫背的,可能吗?不可能,李大人不傻,干爹不傻,皇上更不傻,换其他任何人来处理,此事只能是大事化小,由不得自己。所以还不如干脆一点自己一个人认了。

“这样最好,咱们有了共识。有些话你就不能乱说了。比如这个死人,已经烧焦了,谁知道他是谁?是哪里人?不过是一个流浪汉而已,一具无名尸。你说是不是?”李裕已经想好怎么处置这具尸体了。他相信日本人那边也没那么傻,会把此事闹大。

“大人说得很对。李大人,你也不用问咱家,供词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吧,咱家认了就是。”张良也懒得去想那么多,爱咋咋的吧。

“你这个态度就对了,我会跟西厂提督汪大人说张公公十分感谢他的提携之恩,是你自己对不起他,一时糊涂犯下了弥天大罪。”这算是交易了,李裕帮张良在汪公公面前陈情,说明他没有出卖干爹,作为对他配合审查的奖励。

“李大人,陆员外他怎么样了?”张良昨天上午已经被抓,晚上听说湖田和陆家庄园都被烧了。

“陆家庄园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听人说陆员外带着孙子逃跑了,昨晚坐船离开景德镇,不知去向。算他机灵,走得及时。本官也不想去追究他了,当然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下的,派几个人去他老家都昌找找看,找不着也就算了。此人多年前曾经给朝廷进贡五万件瓷器,名声不小,把他抓了官府脸上也不好看。”这些事李裕来景德镇前就已经反复想了很久。

“还有张公公你的事,虽然死罪难逃,但本官也已经考虑过尽量说得好听一点。本官准备把买卖御用器次品改成挪用,并不存在利益关系,纯粹是出于对瓷器的爱好,舍不得把如此精美的御用器次品都砸碎掩埋了,偷偷拿出几件来赏玩,分享了几个给同僚。你说这样处置好不好?”李裕这样做主要目的是把汪直完全推卸责任,汪直正如日中天,后面还有万贵妃撑腰,仅凭这一件事扳不倒他。那不如干脆送他个人情。顺带也让张公公死得好看一点。

“李大人,你真是咱家的再生父母,咱家给你磕头了。”张良当时就给李裕磕下头去。

李裕的密信很快送到了西厂提督汪直手里。汪直心里明镜似的,李裕是在为自己开脱,同时也是邀功,甚至还是要挟。汪直不能不佩服李裕的精明。至于自己这个干儿子,如此不争气,自己捅出这么大的娄子,当然要他自己承担责任,不可能给他开脱了。汪直投桃报李,找机会在万贵妃面前说了李裕不少好话。万贵妃心领神会,给皇上及时吹了耳边风。

李裕的审案报告很快送到了北京。

李裕想两面讨好,东厂提督尚铭却不想轻易放过死对头,将案子尽量往重了说,还罗列了一堆汪直的不是,终于惹得成化皇帝龙颜大怒。

圣旨下:张良腰斩,并在景德镇御器厂门口枭首示众。

汪公公用人不当,对御用器流出难辞其咎,调出北京,改任辽东监军。

李裕审案有功,破格提拔,升任工部尚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