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多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与边缘活力
内容提要:新时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是一个多声部的审美话语世界,虽然具备独特多元的文化资源和美学传统,但一直以来存在批评话语零散化、表面化和单一化现象,理论人才短缺,力量薄弱。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2022-06-09
-
少数民族抗战诗歌的意象及主体意识探析
内容提要:“鬼”作为少数民族抗战诗歌的主要意象指涉日本侵略者,作为一种他者形象折射了自我心理的愤怒、恐惧以及自我在想象、言说他者时对他者的蔑视、惩罚与消解。
关键词:  抗战诗歌2022-06-08
-
柳建伟:浅议文体之兴衰
文学体裁是一个最基础的文学概念。
关键词:  柳建伟2022-06-08
-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沉洲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造梦记》聚焦福建宁德市屏南县,讲述了以林正碌为代表的“造梦者”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文创产业,带领当地村民改变山乡面貌和自身命运的故事。
-
用文学奏响雪域高原时代强音
2021年的西藏文学创作,扎根生活,深植时代,书写西藏历史变迁,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高原人民的时代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西藏文学2022-06-03
-
立足本土现实 深耕文学沃土
特定地域的生活习俗、历史记忆、民间文化为宁夏作家的文学创作增添了丰富多元的色彩。
关键词:  宁夏文学2022-05-25
-
舞蹈的诗句根植于南高原
普驰达岭,彝族,1970年生于云南禄劝,现居北京。
关键词:  普驰达岭2022-05-20
-
向“彝族书写”的深处开掘
凉山是彝族作家冯良的生长之地,也是她文学想象的孕育之所。
关键词:  彝族书写2022-05-16
-
从概念到叙述只需要一个转身
多华笔下的文字,总是那么有嚼头,鲜活筋道而又滑爽过瘾。
关键词:  《发现新疆》2022-05-16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近日,赵艳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2022-05-16
-
清纯如水的人生叙事和记忆书写
大概是受老子“上善若水”的影响,满族作家赵晏彪对水情有独钟,已经出版的两部散文集都以水为名(《真水无香》《真水亦香》),发表在报刊上的近百篇散文,也有不少与水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  赵晏彪2022-05-16
-
壮族文学的坚守与展望
在21世纪已走过20年的当下,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壮族文学历程,探讨新世纪20年来壮族文学的新发展,对壮族文学发展史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  壮族文学2022-05-16
-
片面追捧“叙事”而忽略“抒情”要不得
诗歌是人类纯粹精神追求的产物,因而,几千年来,抒情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
2022-05-16
-
海勒根那:草原,或草原之外
《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一书中的短篇小说,风格各有不同,就像一棵树上结了沙果、沙棘果,又结了苹果、山杏、柿子和梨。
关键词:  《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海勒根那2022-05-14
-
陈涛:沉静的草原与喧嚣的世界
《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是一部小说集,收录了海勒根那近些年来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关键词:  《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海勒根那2022-05-14
-
羌人六:所有的名字和脸孔
贾平凹先生曾把文学喻作一条瀑布,而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端着碗在瀑布下面接水的人,有的人接得多一点,有的人接得少一点,但顶多也就一碗水。
-
刘皓:踏上生活的绿皮火车
四川羌族青年作家羌人六的散文集《绿皮火车》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能入选的都是本年度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顶尖作品。
-
中华各民族故事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白族作家景宜的五部电视剧《茶马古道》《金凤花开》《茶颂》《丝绸之路传奇》《都是一家人》先后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观众热议,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题材电视剧最高收视率。
2022-05-14
-
以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俗和文化,但同时都有着统一的身份认同,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相互团结、共同奋斗,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不断向前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05-14
-
杂糅的诗性:转型期少数族裔汉语诗歌语言诗性重构的一种解读
摘要:从“杂糅诗学”的角度出发,考察转型期中国少数族裔汉语诗歌写作,揭示其语言诗性重构进程中的文化间性,既突破主流汉语文化的包围,同时又借助于汉语文化来推进新型中国少数族裔汉语文学的诗性重构。
关键词:  少数族裔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