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循着生活脉络 写活巨大变革
来源:人民日报 | 何吉贤  2021年05月28日07:57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封面

温泉屯是冀晋蒙三省区交界处的一个普通村庄,距北京市区不到一百五十公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因一部小说而闻名。这部小说就是作家丁玲初版于1948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1946年温泉屯(小说中叫“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这部小说不仅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更重要的,它还是一本镌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写在历史和大地上的作品。

“行走在路上的文学”

理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要从理解丁玲创作的转折开始。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丁玲的系列作品,以犀利的笔调和出众的气质,引发青年共鸣,深受读者喜爱。30年代,丁玲加入中国共产党,出任“左联”党团书记,主编“左联”刊物《北斗》,创作了《田家冲》《水》等革命意识浓厚的作品。1936年11月,丁玲辗转进入苏区保安(今天的延安志丹县),开始了人生新的阶段。

在苏区,丁玲北上南下,深入过部队,上过前线,开始接触领导和组织工作。抗战全面爆发后,她又组织领导了西北战地服务团,转战后方,进行抗战宣传。这一时期丁玲的创作以通讯、报告文学、戏剧、散文为主。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丁玲深受鼓舞。丁玲以更热情、更饱满的姿态投入文艺创作,积极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1945年10月,丁玲离开延安,与杨朔、陈明等组成延安文艺通讯团,前往东北。后来在张家口、晋察冀根据地等地停留,参加土改,从事写作,直至1948年7月离开。在丁玲的人生和文学历程中,她在陕北、西安、山西的九年,在河北的两年多,具有特殊意义。经过这十一年多的时间,丁玲已成长为革命事业中坚定的革命作家。

1945年底离开延安时的丁玲,在人生阅历和世界观上,已不同于初入延安时的自己。用作家、批评家冯雪峰的话说,已经有可能“准备从事比较概括性的,历史性的,思想性的较巨型的作品的写作”了。作为一位较为成熟的党员,丁玲参加了多支土改工作队,在张家口、冀中、正定等地的不同村庄进行了具体的土改工作和群众动员工作,这些工作和她的写作交织进行、互相促进。丁玲在河北的两年半,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行走在路上的文学”的结晶。经过多个村庄的土改和群众工作,“脑子里原来储存的那些陕北的人物和故事激活了,陕北的农民移植到了察南农民身上,这些新人物便似曾相识了”,“他们是在我脑子中生了根的人,许多许多熟人,老远的,甚至我小时看见的一些张三李四都在他们身上复活了、集中了”。

捕捉到农民翻身的喜悦和对土地深沉的爱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起了清朗的笑声。这些人们的欢乐压过了鸟雀的喧噪。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有甲的小虫,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的摆动,怎么也藏不住那一累累的沉重的果子……”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这段浓墨重彩的话,描写的是暖水屯翻身农民集体采摘果实时的情景,后来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欢乐的人们与在晨曦中渐渐苏醒过来的果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劳动者享受劳动果实的图景。这里充溢着人们对土地深沉的爱。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活所依,也是个人和家庭尊严的根基。对土地的眷恋与期盼贯穿《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始终,成为小说情感架构的基础。

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土地制度改革运动迅即在晋察冀解放区展开。丁玲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改变农民命运的大事,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制定并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土地改革在解放区更大规模地展开。

为创作这部小说,丁玲三次下乡参加土改。特别是在河北获鹿县宋村,丁玲住了四个月,担任工作组长,从头到尾参加了全过程。作品写出了特定时期农民对于土改的心理认知,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斗争。它讲述的既是一个“翻身”的故事,也是一个“翻心”的过程。农民要翻身,首先要觉醒、觉悟,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这种觉醒和觉悟,正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题眼。

身入心入情入,把小说生动地刻在大地上

在丁玲投身革命、投身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身心融入的热情。这种热情也是丁玲作为一个革命者和文学家的魅力所在。

丁玲在参加土改工作队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与人“聊天”。她练就了一套“与什么人都能聊到一块儿去”的本事。据其共同参与土改工作队的丈夫陈明回忆,在丁玲领导和参与宋村土改时,她“工作做得很深入,走张家,进李家,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对那些被认为落后的群众,总是她去做工作……分浮财时,她比那些当地的干部还要熟悉当地的情况,谁家有几口人,有多少地,谁家有多少房子,质量怎么样,她都一清二楚,能做到公平合理,所以她在宋村的人缘非常好。”

在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前,丁玲与冯雪峰通信,讨论了“平静”和“热情”的问题。丁玲是在一种平静下蕴含着热情的状态中,“沉着、坚毅而又深广明快地”投入土改工作和文学创作中去的。“热情”是驱动丁玲穿透不同年龄、经历和背景,和众人达成共情的基本动力。正是以她和不同人物的对话、理解和共情为基础,一个个鲜活人物贯穿起来的人物画廊和作家对每个人物命运的关注,构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要特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结束在中秋节。书中,工作队离开暖水屯,渡过桑干河,进入县城,“一轮明月在他们后边升起,他们回首望着那月亮,望着那月亮下边的村庄,那是他们住过二十多天的暖水屯,他们这时在做什么呢?在欢庆着中秋,欢庆着翻身的佳节吧!”这一幕也是丁玲现实中的经历。丁玲曾回忆起土改后的一天:当她傍晚时分走在温泉屯的街上,听到各家各户为欢庆佳节,在砧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发出美妙合奏时,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份感动,丁玲以文学的方式将其记录在作品中。

几年前,我实地走访了温泉屯。成片的葡萄园看起来安静祥和,著名的“槐抱榆”树下,人们下棋、聊天、玩耍,充满生机。在丁玲纪念馆中,有一个展室专门陈列了小说中人物原型的照片及介绍。小说中的人物一一浮现,坚定的张裕民(现实原型曹永明)、年轻而又有冲劲的程仁(现实原型韩义)、沉稳的赵德禄(现实原型赵全禄)、略显文弱的李子俊(现实原型李仲祥)……

在村中行走,与不同年龄的村民交谈、在丁玲纪念馆中浏览、手捧一卷小说阅读,你会惊叹一部小说与一个村庄竟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你会感慨:一部小说,除了可以写在纸上,还可以如此生动地刻在大地上,印在普通人的心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