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野火春风斗古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英儒创作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所呈现的就是燎原大势形成过程的一角缩影。小说发表于1958年,是李英儒根据1942年前后在保定地区与敌伪斗争的亲身经历创作的。据作家创作谈《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话》,经过日寇1941年、1942年的“扫荡清剿”,“晋察冀根据地的活动回旋地区同其他敌后根据地一样,相对地缩小了。为了度过艰苦阶段,为了迎接新的胜利,党号召向敌后的敌后进军;在大量组织武工队的同时,派遣一批干部到平、津、保、石等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搞地下工作。”李英儒在这一紧急任务中被派往平津线开展保定地区的工作,他经历过内线工作的惊心动魄、紧张离奇,《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他对那段令人念念不忘的生活和斗争经历的深情回望。作品以此为创作背景,许多人物都有现实生活原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有张有弛,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小说以杨晓冬领导省城地下工作的行动线索为主线,令人印象深刻之处不仅仅在于塑造了一群英勇果敢的英雄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斗争活动,更清晰深刻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群众路线是如何取得伟大胜利的。在敌我力量差距悬殊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在保持组织内部纯洁性和个人理想信仰崇高性的同时,一面依靠党的领导在组织内部严密计划,以英勇和智慧正面打击、伺机瓦解敌人;一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群众支持和拥护,最终唤醒“有良心”“有道德”的中国人,实现分化、瓦解敌人的目的,取得革命的阶段性胜利。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李英儒着重刻画敌我正面斗争、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党组织内部的建设这三个引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要素。
内线工作队员与敌人的交锋是作品最主要也是最惊险紧张的部分。作品正面描写英雄人物、反面映射政府官员的丑恶嘴脸,两者互为镜像,完成“刀尖上跳舞”的呈现。除了宴乐园散发宣传品、组织“反抢粮”、劫狱营救战友三个主要场景外,作品还设计了智斗蓝毛、夜袭龟山、单刀赴会伪省长、策反关敬陶等重要情节穿插,紧凑细密,但有张有弛、高潮迭起。
“智斗”是内线工作的总体策略,在关键时刻,杨晓冬出面与敌人周旋,凭借过人的胆识,套取有效信息与敌人大打心理战,成功唬骗敌人,解除危险;“反抢粮”运动中,他们在后方出力,劫持伪商会会长,迫使他遣散粮商组合、不派车队,破坏伪治安队的计划,为前线群众和战友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政治攻势”是内线工作对敌的另一策略,是从思想上、心理上突破敌人防线,通过政策渗透、思想洗刷、灵魂净化达到争取、策反的目的。工作队员借伪官员春节聚会宴乐园的机会,以递送贺年片的方式散发共产党宣传品,引起敌人组织内部的恐慌;杨晓冬单刀独赴伪省长私邸,就战争形势、民族意识与伪省长唇枪舌剑,展开逻辑思辨的争锋,“人总不能把耻辱当荣誉。一个在民族敌人脚下屈膝低头、在祖国面前有罪的人,还有什么可卖弄的呢?”他把握住敌人心理,情理结合直戳其要害。
全景观展开敌我双方的冲突时,李英儒总是有意荡开一笔,插入伪政府内部的“百丑图”。喜迎新年的宴乐园活动上细致展开伪官员的心理描写,层层揭示伪政府内部的以权谋私、互相算计、自私自利、层层剥削,以此暴露其内部的昏暗与支离。当宣传品上跃现出共产主义者精神的宣言和沉痛的声讨:“出卖祖国、出卖灵魂的人,心地卑微,人格下贱,生存是屈辱,享受也是卑微的,而且任何金钱物质上的所谓享受,也填不满上述损失于万一”,两种迥异的价值理想强烈冲突,由此刻绘出内线工作队员的基本轮廓,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坚定的理想信仰也呼之欲出。
风雨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李英儒清晰展现了共产党人是如何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群众又在助力革命中发挥了何种无可替代的作用。
内线工作队员基本上都出身穷苦农家,对农民生活的苦难痛楚有切身体验,长期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杨晓冬和母亲相依为命地度过零丁孤苦的童年,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农村劳动者有深厚感情,在集市上与小商贩亲切攀谈,获得卖枣老太太的热情帮助,“同理发的交谈不久,关系搞得亲如家人”,皆来源于他的农民立场和群众意识。作为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相信“不管多大的困难,不管多复杂的情况,只有亲临现场,钻到群众里边,摸清底细,办法多得很”,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金环在战争中丧夫丧母,她将伤痛化为革命热情,在八里庄认下了没儿没女的老干娘,唤醒其阶级觉悟;她说服了伪司令部被鬼子飞机炸死妻子和独生女的老伙夫,要为救命人报恩,为自己的骨肉报仇;她认有向善之心的伪军汤二狗为干儿子,给予他安慰和爱抚,成功策反。银环为了解决周伯伯、韩燕来的生活困难,在冬天当掉自己遮寒的毛外衣,以单衣单褂过冬……
人民群众受到工作队员的帮扶和感召,反过来协助他们工作的不在少数。周伯伯连夜为越狱成功的杨晓冬挖藏身地道,不惜卖血换钱阻止他们回根据地,在他看来,“千万不能叫他们走,有他们在一天,咱们就有个主心骨儿,缺了这些人,天上就没有日头,在世界上就没有活头啦!”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眼中的未来希望,也是他们能咬牙面对苦难生活的精神寄托。韩燕来逃亡途中毅然救下正被日本人侵犯的蒲小蔓母女,之后为内线工作传递重要情报作出贡献……“人民用鲜血养育着我们,拿生命捍卫着我们”,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感人至深,这是走群众路线受到人民拥护的结果,也是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理由。
正如韩燕来所总结,“领导上一举一动都是为国家为穷人,帮助他们就等于帮助自己。”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他们心中有大爱,怀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时代的责任感,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当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感知,获得热爱和拥护便不足为奇。内线工作队员从最初的“弱者”、少数,发展为凝结了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庞大力量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胜利就已初现燎原之势。
以杨晓冬为代表的工作队员在与敌伪交锋的行动中,始终坚守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严肃执行组织纪律,同时建立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打造了一支果敢严谨、团结友爱的优秀队伍。组织队伍内部的建设和提高,是“尖刀”始终锐利精准、直捣敌人心脏的保障。
在与敌伪斗争的过程中,工作队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坚如磐石,甚至超乎个人生死。杨晓冬被捕入狱命运未卜之时,所考虑的首先是革命工作问题,“你倒下了,还有燕来他们。再说,党会派更好的同志来领导工作,怎能谈到输光呢?”其次,是关于个人革命理想及价值实现问题,“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扪心自问,他的一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阶级,对得起自己的党就行了……”生死攸关之际仍全心记挂党的任务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何等一往情深而超拔的信仰。
金环被捕后遭受严刑拷问,她在绝笔信中回忆对党的感情感人至深。“我不会给养活我长大的阶级,教育我成人的党,帮助并热爱我的同志们丢人”,“我既非红颜,也不信命,我就知道相信党”,她丝毫不为敌人抛出的金钱荣华所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进行对敌人的打击,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内线工作队员的自觉,在保持个人思想纯洁性的同时,他们也有效保证工作的先进性。韩燕来进入革命根据地后对新环境充满喜悦和欢乐,对即将加入党组织满是憧憬与追求,但在看到杨晓冬研读党的最新文件时心生愧疚,不由得自省“人家把脑袋埋到书本里,你的心思飞到云端里,羞不羞?”就成熟的共产党员杨晓冬来说,他收到领导来信后对内线工作深入反省,“党和上级对咱们是多么关心,多么信赖,又抱了多么大的希望呀!咱们这些党员,给党做了些什么呢?我个人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检查。”肖部长在给银环的密信中有营救杨晓冬的工作指示,还有全面深刻的反思,不仅指出银环工作上存在小资产阶级温情、政治上麻痹大意,警醒她“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嗅觉任何时候都要尖锐灵敏”,同时还反省自身在高自萍叛变问题上的责任。党组织内部从不推诿,从不埋怨指责,他们善于总结斗争中的各种经验,提升个人思想认识,推进党组织的建设,时刻保持个人和集体的先进性,这是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
回到《野火春风斗古城》颇具象喻意义的题名,李英儒“以野火喻作敌人的凶焰,以春风比作党的力量,任你敌人的凶焰再高,烧不尽中国人民革命的有生力量”。以杨晓冬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战士用英勇的斗争宣示,纵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敌我力量差距悬殊、处境艰难,但坚定理想信仰、坚守真理和正义,以人民群众为永恒坚固的基石,“春风”与“野火”的对抗争锋终会迎来“弱者”的胜利,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样。
- 重读《阿Q正传》:阿Q形象原型新定位[2022-01-27]
- 重读《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2022-01-21]
- 重读《原野》:作为逻辑起点的女性突围[2022-01-17]
- 重读《女神》:另一种“两性结合”[2022-01-13]
- 重读《示众》:“看”,看客的“看”[2022-01-12]
- 重读《大刀记》:真理的文学形象与人文情怀[2022-01-10]
- 重读《八月的乡村》:“抵抗写作”及其隐暗面[2022-01-07]
- 重读《科尔沁旗草原》:“草原”的时空边界[2022-01-06]